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恢復高考地理

恢復高考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7 01:35:25

1. 地理是什麼時候成為高考科目的

從科目演變的歷史來看,從1950 年的考9 門逐漸分為文理兩個科目組。1977 年文革結束後在恢復高考的時候還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這一做法——文科考試科目為:政治、 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理科考試科目為:政治、 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
1978 年《教育部關於 1978 年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 招生工作的意見》「…… 實行全國統一命題, 省、市、自治區組織考試、評卷。 分文理兩科考試。文科 (含哲學、外語專業)考: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 外語;理工科(含醫農專業)考:政治、語文、數學、物理、 化學、外語。 外語考試的語種分別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 阿拉伯語,考試成績,今年暫不記入總分。
1985 年國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畢業會考與會考後高考改革的試驗。會考後高考科目的設置,上海決定語、數、外等各類學校的必考科目,其他六門必修課(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由招生學校(專業),任選一門,形成六個科目組。上海市高考由上海市高教局組織命題,作為全國統考的「上海卷」。後來由於高考中生物和地理考試的廢止,又減少為四組。
上海市1988 年將在普通中學各學科全面會考的基礎上減少高考科目。在普通 高中階段實行全市統一的全面會考的基礎上, 普通高校招生 考試的科目減少為四門,科目設置為六組:(1) 政治、 語文、 數學、外語; (2)語文、數學、外語、歷史; (3)語文、數 學、外語、地理; (4)語文、數學、外語、物理; (5)語文、 數學、外語、化學; (6)語文、數學、外語、生物。 [8] 」 從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來, 六組分科模式其實就是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分別和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 學、生物的組合 。
1989 年,國家教委在《關於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及錄取新生辦法的意見》中又提出:「在普通高中省級會考的基礎上,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科目設置及錄取新生辦法。考試科目設置:1.必考、選考科目: 必考科目:語文,數學; 選考科目:政治、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
1990 年,《在關於改革高考科目設置及錄取新生辦法的 意見(試行)》中又規定:高考科目設置第一組:政治、語文、歷史、外語;第二組:數學、語文、物理、外語; 第三組:數學、化學、生物、外語;第四組:數學、語文、地理、外語。
2002 年全國普遍實施「3+X」改革方案。高考科目分為兩類。一類為必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和外語;另一類為選考科目,即由招生的高等學校根據專業學習的特點,從政治、歷史、地理、物 理、化學、生物中選 1 至 2 科。
1993 年,教育部考試實行文理兩類的「3+2」科目組, 即文科: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理科:語文、數 學、外語+物理、化學。
1999年「3+X」改革方案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 物 3 科;文理綜合為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 6 科的綜合。
2002 年到 2006 年的3+X 高考科目設置模式,幾 種類型: 一是3+文綜/理綜。3 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文綜指的是政治、歷史、地理的綜合,理綜指的是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採用這種模式的省份佔大多數。 二是 3+大綜合+1。3 仍然是語文、數學、外語,大綜合是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的綜合, 「1」指學生根據志願在六門課程中任選一門,比如河南、 上海、 廣東就是採用這種模式,採用這種模式的省份比較少。
……

2. 我國地理是從什麼時候恢復高考的

1994年取消,我那年剛好高考,損失慘重啊!最近兩三年開始恢復

3. 寧願在美國刷碗、打工,也不願回國的北大留學生,後來過得怎樣

他把自己的證明過程投給了國際數學界的權威雜志,世界上的數學家們看到之後都被震驚了,他們沒想到一個以前從沒有聽過名字的人能夠攻克如此艱難的課題。

出名之後,張益唐得到了很多榮譽和獎勵,可是他對這些功名利祿不為所動,他最懷念的就是在朋友家裡的那段最純粹的研究時光。他說:"我的心很平靜。我不大關心金錢和榮譽,我喜歡靜下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對於張益唐曾經的選擇,我們很難評論是對是錯,或許回到中國,他也能取得相當的成就,而且生活水平會很好。

可是對於他來說,內心的平靜或許才是最重要的,他寧願在一個沒人打擾的環境里,在內心的數學王國遨遊。

4. 北大王青松兩次考博高分卻無故被拒,歸隱山林多年,為何選擇重返社會

除此之外,由於長期在外隱居,夫妻二人又花高價承包了較多山地,漸漸地經濟也不再寬裕。迫於各方面的壓力,最終王青松一家決定在隱居十多年後重返社會,重新回到之前的城市裡居住。在采訪中王青松表示雖然回歸了社會,但這次回歸不會持續太久,他們終究會再搬入山林中。

5. 華南理工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這個問題對於人才輩出的華南理工大學來說真的是太簡單了。

何鏡堂院長是每個華工人都知道並且敬佩的人。建築學院是華南理工大學最強的學院,而何鏡堂先生則是華南理工建築的代表。老先生被譽為「校園建築設計掌門人」,曾主持設計深圳市科學館、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2008北京奧運會摔跤館等。而最著名的當屬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了,這個建築全中國都為之驕傲。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