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考地理資料

高考地理資料

發布時間: 2021-01-27 00:01:49

1.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

一、扎實記憶才能靈活運用
無論基礎好差,考生平時學習和復習中不能帶僥幸心理猜測命題走向押題,一定要扎實把基礎知識落實到位。文綜學習有句俗語「死去活來」,沒有記憶功底哪能靈活運用。
學生必須對當天所學知識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學習不思考,知識不進腦。」
切忌用資料和參考書代替教材.高三復習階段,切忌用資料和參考書代替教材。書本中的原理是支撐地理學科的骨架,認真學習不同的原理分析以及該原理解決問題的典型例子,能幫助我們用地理術語分析、闡釋和評價具體社會熱點及焦點問題。
我曾帶過的2003屆徐姓學生,聽講效率高,高三平時再忙,他都在教科書上勾勾劃劃,不像有些學生盲目陷入題海,疲於奔命,為做題而做題,結果盲點依舊,成績不佳。而他能做到沉下心來看書,從書中找到經典例題的切入點,高考一舉成功。
二、緊跟老師
這對於大多隻參加一次高考的考生來說非常重要。考生所學遠不如老師,只有跟在老師後面才知道什麼是重點、難點,同學們哪兒易出錯,如何少走彎路。課下整理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反芻的過程。
三、做好筆記,整理筆記
條理清晰的筆記也是自己整合知識、構建局部知識體系的成果。實踐證明:每一屆成績優秀的學生,其筆記都像範本,翻開整理過的筆記,紅紅綠綠,重點、難點一目瞭然。這些學生做題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高考所以成功。
四、重視教材中的「圖」
要養成查圖、識圖、填圖、繪圖的習慣。例如:如何把圖變「厚」、變「立體」。在中國政區圖上可疊加地形圖、水系圖、交通干線圖、氣候圖或工農業分布圖等。高考時,面對試卷中的某部分地區圖,不能花過多時間尋找相關信息,而是「放映」出圖中信息。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不間斷地看圖,甚至用筆繪圖,邊繪邊思考經緯線經過地區的相關地理事物。只要堅持,最終會找到面對圖像系統的從容和自信。
五、學貴有法
收集經典例題、錯題,做好試題歸類,善於總結審題和答題的體驗過程。學貴有法但無定法。2004屆曾帶過一李姓學生,開始認為她地理沒入門,她也很苦惱,但她准備了幾個厚本子,上面剪貼了不少題目,全是她平時做題中出現的問題,她利用點滴時間問同學、老師,積少成多,雖然思維不夠靈活,但她高考文綜取得了220分。
六、用好「經典題」
三輪復習中,要自始至終貫徹「小題大做,大題小做,錯題重做,偏題不做」的原則,防止出現追求「偏、難、怪」的解題傾向,要活用歷年高考試題,用好「經典題」。
一道好題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深度分析:第一,這題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第二,還有其他方法嗎?該怎麼做?第三,題目怎麼改,又怎麼做。一道題從多方面思考,多種方法解答,其收效遠超過單一的題海戰。
認真抓好基礎知識的落實,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復習中對各知識點的難度控制,歷年高考題在這方面所涉及的思維深度及內容範圍可做典型範例,加以參考。
七、聯系時事熱點
地理是一門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連的學科,社會問題、熱點問題永遠是地理高考試題的主旋律。必須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多角度、多層次地運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對現實社會中的社會熱點、焦點和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加以闡述、評價。
一方面,要弄清人類關注的全球性挑戰的來龍去脈,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海洋環境問題(石油污染、赤潮),資源問題(水荒、能源安全),生態破壞問題(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自然災害問題(旱澇、台風、寒潮、地震等)等。
另一方面,對最近發生的社會熱點、焦點,應重在提取其空間背景。如2004年印度洋海嘯,就要對東南亞(特別是印尼)的地理環境多作了解;2005年10月克什米爾地區大地震,就要對南亞地理環境多了解。
八、學會考試答題
每年高考都有相當多考生因審題不慎、表達不清、用語不規范失分,主要在於平時養成的不良習慣未得到糾正,缺乏嚴格訓練。從第一輪復習開始就要注意:培養良好的答題習慣,力求思路完整;對地理學語言熟知巧用;答題格式力求規范,書寫工整;針對錯誤查找原因,及時糾正。
具體的教材內容處理上,以高中必修的兩冊教材為主,約佔一半的時間進行復習。其次是高中選修第二冊的教材(國土整治)。至於初中的四冊書,主要是第一、第三冊的總論部分。

2. 高中地理資料

第三單元 大氣專題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並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雲,氣溫不高(雲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雲,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準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高、高、低、低)
10、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雲雨多少。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
(1)水平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2、水平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平運動叫風,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14、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①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並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1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平運動並相遇)【雨區在冷氣團一側】
①冷鋒過境雨區在鋒後,出現雨雪、降溫天氣。 過境後,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②暖鋒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
18、氣壓系統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①氣旋(低氣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 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19、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
①三圈環流(垂直分布)
畫出右面三圈環流迴圈圖

②氣壓帶、風帶(水準分布)
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北撇南捺」)
③長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視窗要避開東南方向;
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視窗要避開東北方向。
2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風環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氣壓中心:
亞洲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冬季 亞洲高壓
(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阿留申低壓 冰島低壓
夏季 亞洲低壓
(印度低壓) 夏威夷高壓 亞速爾高壓

2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如右圖)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
①雨帶的移動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梅雨(准靜止鋒)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 進入「伏旱」(反氣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③旱澇災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我國水旱災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
24、氣候形成因數: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2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 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①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信風移來時為旱季,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②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º——40º大陸的西岸,位置在西風帶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③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溫以0℃以下。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º--60º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º--55º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
27、主要的氣象災害:是指因暴雨洪澇、乾旱、台風、寒潮、大風沙塵、大(濃)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台風 (夏秋季節)、旱澇災害(春夏秋)、寒潮(秋末、冬季、初春)
台風:發源地 熱帶洋面或副熱帶洋面,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 寒潮: 蒙古、西伯利亞(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外的全國范圍 除青藏、雲貴、海南外的廣大地區)
28、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CO2)、臭氧層破壞(氟氯烴消耗O3)、酸雨(SO2、NO2)
29、溫室效應
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氣中CO2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強
②濫砍濫伐森林——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③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氣溫升高——全球熱量帶分布發生變化——經濟結構發生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緯受損,高緯受益,使適宜種植業生產地域縮小,糧食減產。)
④極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區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地下水水質變壞。
30、綠化的環境效益:
①通過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O2和CO2的平衡,凈化空氣;
②綠化植物和防護林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③城市綠地的作用是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31.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
大致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一致。
32.大氣活動中心的分布
1月份,亞歐大陸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副極地低壓帶被切斷,保留在太平洋上為阿留申低壓;7月份,亞歐大陸形成印度低壓,副熱帶高壓帶被切斷,保留在太平洋上為夏威夷高壓。
33.冷氣團、暖氣團、鋒面與天氣
冷氣團天氣:氣壓高,氣溫低,晴,表現時間為冷鋒後、暖鋒前。
暖氣團天氣:氣壓低,氣溫高,晴,表現時間為冷鋒前、暖鋒後。
冷鋒過境時,常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暖鋒過境時多為連續性降水,
34.氣壓系統與天氣
氣旋過境時,常出現陰雨天氣;反氣旋控制時,天氣晴朗。
35.氣候類型:
註: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要把降水和氣溫描述清楚。
(1)在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之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註: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溫帶海洋氣候:一般溫度高於0o,降水不多也不少。
(2)在兩種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註:地中海氣候降水夏天少冬天多,開普敦是地中海氣候。
36.氣旋: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在北半球是逆時針輻合,
在南半球是順時針輻合;垂直方向氣流上升。
反氣旋: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在北半球是順時針輻散,
在南半球是逆時針輻散;垂直方向氣流下沉。
北半球用右手定則,南半球是左手定則,大拇指方向與垂直方向氣流方向相同。
37.氣溫的垂直分布
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當氣溫遞減率偏小甚至相反時,稱之為出現逆溫。逆溫出現時大氣穩定,少對流。不利於污染的擴散。
38.氣溫的水平分布
①緯度越高,氣溫越低,②夏季陸地氣溫高於海洋,冬季相反;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④撒哈拉沙漠為全球炎熱中心,世界極端最低出現在南極洲,北半球寒冷中心為西伯利亞地區。
氣溫影響因素:緯度(緯度越高氣溫越低)、高度或地形(高度越高氣溫越低)、洋流、

3. 高考地理的材料來源有哪些

高考地理學習注意事項有一下幾點:
抓要點、構網路
復習基本以專題復習的形式呈現,可分為知識專題和技能專題兩大部分。知識專題仍以重點知識為核心,在進行復習時要系統梳理知識,強化知識結構,構建起專題的知識網路。
抓圖像、重解讀
高考地理具有"無圖不成題"的特點,因此必須重視各種圖表和圖像的解讀和運用。
抓典例、理思路
在地理高考備考中,精選典型例題很重要,尤其是對歷年的經典高考題要認真分析,總結歸納解題思路,對於常考類型,可進行思維建模訓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訓練、細講評
地理備考中適當的題目訓練是必不可少的,練習時要"定型定時定量",即對重點題型定時高強度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形成思路並完整作答。
抓遷移、提能力
近些年的高考題往往取材於現實生活,輔助以新背景新材料,如何把新背景跟學過的地理知識聯系在一起並迅速提煉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平時的遷移訓練必不可少,我們應關注時政,從中抽出跟地理相關的考點,進行命題和研究,培養地理綜合應用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抓審題、嚴書寫
要想答好地理題,首先做好審題工作,先審圖表信息,再審文字材料信息即審題乾和問題中的關鍵詞如時間、地點、事件,描述、分析等;最後審分值信息即看分答題。審清題目後,迅速形成思路並作答,書寫做到要點化、序號化、整潔化,這種書寫答案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平時的每一次答題入手,形成常態。
高考地理復習需要注意一、要進一步熟悉地理教材的知識體系
從近些年高考地理試題來看,地理試題突出主幹知識,知識主要來源於課本,如果學生不熟悉教材的知識體系,對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不熟悉,則很難進行知識遷移和進行靈活的地理思維,因此在地理學科的具體復習中,應該緊緊圍繞地理主幹知識即主要地理原理來復習,在梳理和歸納教材的知識體系的過程中,還應該特別關注應該如何構建知識網路和分析比較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以便進一步熟悉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知識聯系。
在具體的復習中可以將地理主幹知識分解成幾個大專題,再細化成幾個小專題,如「日照圖(地球的運動);時間的計算(時區和日界線);地圖比例尺和等高線;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層(逆溫以及與人類的關系)、大氣熱狀況(大氣的保溫作用、削弱作用、大氣逆輻射和對人類的影響)和大氣運動(熱力環流、季風);天氣與氣候;水循環、河水補給、水資源利用;內外力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工農業和城市區位因素分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資源、能源的開發利用及其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和世界區域地理」等專題。通過專題復習和一些重點和疑難問題的小專題針對性復習,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地理原理,同時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熟悉程度也能夠得到進一步加強。
高考地理復習需要注意二、要進一步強化地理專題和綜合訓練
在地理復習中,學生只依靠知識復習是不夠的,學生還應該在知識復習的基礎上,主動地強化知識的應用訓練,尤其要針對高考地理試題的要求,進行強化性的地理專題訓練和綜合訓練,以便在思維過程中領會地理試題的命題思路、題目中所蘊藏的學科思想;通過訓練,讓學生反思解答試題中存在的知識缺漏和能力方面的弱點,並思考解決的辦法;通過訓練,讓學生思考和探究試題的命題新趨勢,從中把握高考地理試題的命題方向。例如2007年山東卷(課改區)選做題30、31、32「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其中「探究問題的能力」是一大趨勢。當然通過地理訓練,還能夠讓學生在實戰演練過程中逐漸提高地理解題能力,同時還能夠逐步消除在地理復習和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解答失誤。
高考地理復習需要注意三、要進一步關注熱點,貼近現實
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的命題材料,來源於生活,這種類型的試題內容和考查角度,都充分體現了學習對學生的生活和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體現了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思想,體現了地理學科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為此在今後的地理復習中,不僅要重視課本中的主幹知識和學科熱點問題,也要注意關注和參與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的探討,積極尋找課本知識與社會現實的結合點。
在熱點復習中,應該圍繞時政材料為核心來進行,同時應該注意時政材料的生活性:1.時政材料要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2.時政材料要與體現人地關系、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學科思想相結合;3.時政材料要與地理主幹知識相結合。在結合時政材料進行復習時,應該從多角度設題,或者從不同側面來與地理主幹知識進行有機的聯系,以便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側面地應用地理知識和原理,從而可以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當然在地理復習中,還應該仔細和深入研究近幾年不同省份和已經實行新課改方案的省份的高考試題,從而能夠更加准確地把握高考趨勢、命題方式以及特點和規律,從而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通過對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的研究,可以看出,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強調理論聯系實際,依然堅持以問題為中心的主體設計思路,以考查考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4. 高中地理要買什麼資料好

你買一本地圖冊是必須的。我也是文科過來的。王後雄太復雜太難,好多東西一般用不了。提內優試卷我沒用過容,不知道。其實所有的資料都差不多,王後雄是有必要的。既然你老師要買你就用他的再加一本王後雄就好了。還有,地圖冊要多看多記,起碼題目給一個國家你大致知道他在哪個方位,至於答題就是根據方位套模式就行。還用一個就是老師講課一定要聽務必聽懂。在一個就是老師的教學水平了,也要看老師講的你們是否明白,淺顯。我還好碰到一個很會教的老師。總之資料沒有必要多,在於對一個問題的精。所謂的精就是當這一類問題出來的時候,不管是以什麼題型你都能回答。個人經驗,你看著辦吧!高考順利 以後

5. 需要一本好的高考地理教輔資料

黃岡中學編的《黃岡中學地理高考圖文綜合指導地圖冊》,內容全面,材質很好。內容充實完備,重點圖形突出,知識提練精準,圖文並茂,便於理解,是非常好的一本地理教輔資料!

6.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

自己可以做個地圖把各個知識點都聚集到地圖上,記住關鍵的東西。比如:氣候類型和植被帶的分布規律等等,地理只要把地圖搞懂就基本OK了!

7. 推薦幾本高考地理復習資料

王後雄的《教材完全解讀》,主要以講解為主,基礎知識歸納的很好,選擇題答案也有解析,地理一定要理解,講解最重要,但是是分冊的

8. 高考地理比較好的復習資料!

我今年剛來畢業 你要買一本小的源地圖冊 和一本大的地圖冊~ 我建議你用鳳凰台 這書不錯 一輪的時候用~ 做的題不多 講解的也不錯 其實地理要上課多聽老師說的 回答地理題目其實就像是八股文一樣有特定的套路如果你將套路掌握了 是不成問題的~

9. 高考地理資料推薦

我用的是這個,挺好的內容很全,我地理全班前幾的,很大程度都是這個書專的功勞,買之後要常背,理解性屬背。再建議你買一個好的地圖冊,最好請教老師。地圖冊上的重點圖要都背會,比如說氣候區,商品糧區等。注意細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