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人教網初中地理

人教網初中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6 14:31:25

① 如何找到初中地理人教版電子課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網站有。

② 有沒有初中地理網課app或者視頻 人教版的

目前沒有

③ 人教版初中地理電子課本哪裡有

這里

④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識總結 (精華版) 少點

章 節

教學內容

七年級

導言

地理與生活的關系;學習地理的意義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的基本結構;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利用經緯網定位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繞轉中心、方向、周期及產生的地理現象;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四季的產生和五帶的劃分

第三節 地圖

地圖的基本要素;地形圖的判讀;地圖的應用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全球海陸分布特點;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輪廓、面積大小及分布特點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地球表面海陸變遷的實例及原因;大陸漂移假說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 多變的天氣

天氣的含義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認識天氣預報中常用的天氣符號、天氣預報圖和衛星雲圖;空氣質量對人類的影響

第二節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氣溫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氣溫的變化規律;世界氣溫分布規律

第三節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及其主要形式;降水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降水的變化規律;世界降水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天氣與氣候的區別;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 人口與人種

世界人口數量及增長趨勢;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特點;人口增長過快對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影響;三大人種的體質特徵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第二節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世界六種主要語言及其主要使用地區;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觀差異;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差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及地區分布特點;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據;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范圍;亞洲的地形特點和河流;亞洲的氣候特徵及主要影響因素

第二節 人文環境

亞洲在人口、文化、經濟等方面的人文環境特點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日本地理位置特點;火山地震及成因;日本經濟發展特點及主要條件;日本的人口、民族構成及傳統與現代並存的文化特點

第二節 東南亞

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東南亞地區農業生產與熱帶氣候的關系;東南亞主要農作物與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東南亞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構成;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發達的旅遊業

第三節 印度

印度人口問題;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印度的糧食問題;印度工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第四節 俄羅斯

俄羅斯地理位置特點、地形特點、氣候特點及自然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俄羅斯礦產資源分布狀況對工業區形成、發展的影響;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布規律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中東

中東地區的范圍、位置;中東石油的分布、生產、輸出情況;中東水資源狀況;中東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宗教矛盾

第二節 歐洲西部

歐洲西部的位置、范圍和主要國家;歐盟的地位和作用;歐洲西部經濟發展的特徵;歐洲西部優越的自然環境對傳統畜牧業發展的影響,以及繁榮的旅遊業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圍和主要人種;單一商品經濟形成原因及後果;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糧食與環境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第四節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位置、范圍、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澳大利亞特有動物及其形成原因;澳大利亞地形和氣候的分布、特徵及其對農牧業分布的影響;澳大利亞人口、城市、礦產的分布特點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 美國

美國領土構成;美國種族民族構成;美國農業帶的分布與地形、氣候的關系;美國高新技術產業在現代經濟中的地位及對美國現代經濟的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第二節 巴西

巴西的民族融合狀況;巴西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巴西工農業發展的狀況;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危機及保護措施;巴西的城市化問題

第十章 極地地區

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及范圍;兩極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及差異;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八年級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我國的位置和疆域特點,及位置的優越性;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省級行政區的分布、全稱、簡稱及行政中心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我國人口數量的變化和人口增長的特點;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地理分界線;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和由此帶來的人口問題;我國實行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重要性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我國民族的構成狀況;民族和少數民族的差異;我國一些主要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地勢對氣候、河流和交通的影響;我國主要山脈和重要地形區的空間分布特點;我國地形復雜多樣的特點;我國山區面積廣大的地形特點;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以及這些災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山區開發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第二節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溫度帶的名稱、分布、作物熟制;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四類干濕地區的名稱、分布、植被;我國氣候兩大特徵;冬、夏季風的特點;各種氣候類型在我國的分布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我國河湖眾多的特點及河湖在人類活動中的作用;外流區(河、湖)、內流區(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內流河的水文特徵;黃河的基本概況;長江的基本概況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自然環境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自然資源的定義及主要類型;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

第二節 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的作用和利用類型;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及利弊;我國土地資源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第三節 水資源

世界水資源的有限性、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特點及解決措施;我國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交通運輸在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現代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及重要的鐵路樞紐

第二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農業的地位及包括的部門;農業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和在工業生產中起的作用;我國農業分布上的地區差異及其形成原因;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及措施;我國農業生產面臨的實際問題及解決對策

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我國工業發達地帶和主要的工業區、工業城市的分布;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及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我國地理區域的類型;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位置、范圍;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界線的原因,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徵、人文特徵及差異;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人類生產、生活的差異

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的范圍和地形特點;西北地區自然景觀的遞變規律及其成因;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徵及氣候與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關系及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青藏地區的位置、范圍、「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徵及對其他地理特徵形成的影響;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分布及我國主要的牧區

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第一節 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北京的位置、面積及自然環境特徵;北京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傳統、城市職能和城市建設成就

第二節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香港和澳門的位置、范圍等概況及「一國兩制」政策的含義;香港和澳門的人口密度及經濟特點;祖國大陸對港澳經濟的促進作用

第三節 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省

台灣省的位置、范圍和人口;台灣省的自然環境特徵和經濟特色

第四節 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的自然環境特徵;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設施的分布特點及其原因;新疆農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我國西部開發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西氣東輸工程及其重要性

第七章 認識省內區域

第一節 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外向型經濟對區域發展的促進作用;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的發展狀況

第二節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的位置優勢;西雙版納熱帶季風氣候形成的基本原因;原始熱帶雨林景觀的基本特徵;西雙版納之所以成為「熱帶動物王國」的原因;西雙版納的資源優勢;西雙版納旅遊業迅速崛起的原因,及旅遊業對西雙版納經濟的帶動作用

第八章 認識跨省區域

第一節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圍;黃土高原上黃土物質的形成原因;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的原因及後果;黃土高原環境治理的成功經驗

第二節 以河流為生命線的地區——長江沿江地帶

長江沿江地帶的區域位置、范圍、氣候特點;長江沿江地帶內的地理差異;長江沿江地帶優越的自然條件;本區內人口、城市和工業部門結構的空間分布特點與地區差異;長江對沿江地帶的紐帶作用及對沿江地帶南北的輻射作用;區際聯系對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長江各段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及其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的基本國情,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加強區域聯系的必要性;世界的發展趨勢、「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的基本國情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