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名
㈠ 如何學好高中地理
常聽有的同學說「學地理靠死記硬背」,那「靠」字要改成「不光靠」才對,因為「靠死記硬
背」走的是「食而不化」的路子,運用中難免「張冠李戴」、「地名搬家」。因此學習地理,要掌握
適合地理的學習方法。方法對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學會使用地理國像
閱讀地圖首先查出版年代,以免造成「信息上的混亂」,這如同人們不同年齡的照片面貌
不同是一個道理;後了解圖上表示的主要內容;再讀比例尺、指向標或經緯網和圖例,知道圖
上事物的詳略、方向和每種符號(包括顏色)代表什麼事物。
人教版教材的圖像大致有四類,表現的內容和閱讀方法都有差別。
(-)分布圖
各種專題地圖都載有一至幾種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數量、事物間的關系等空間信息,
有的圖用加上箭頭的線狀符號還可表示動態情況。例如在東南亞一節中,首先就提示在政
區圖上找出該區國家的位置,繼後要我們看地形圖,觀察山脈、河流的分布。這就是說學地
理先應知道「在哪裡」「有什麼」,然後分析事物的空間關系。由圖例可知中南半島地勢北高
南低,山脈由北向南延伸,控制著大河多南流入海。也可由河流的流向推知地勢的高低。該
區河流下游多平原,進而分析自然事物與人文現象的關系,這里地處低緯,人們很早就利用
優越的氣候條件,在平原發展了農業。這里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許多城市傍河分布。
(二)示意圖
這類圖主要用來說明地理事物發生的過程、規律、原因和影響地理事物變化的各因素之
間的關系。如「地球公轉示意圖」。顯示了地球公轉在時間上的位置與二分二至日有嚴格對
應關系。並影響到地球上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這類圖多半是難點。
(三)景觀圖
這類圖逼真地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徵和關系。如「熱帶雨林」景觀圖,畫有森林及
動物。形象地反映了熱帶高溫多雨的氣候——森林茂密、食物豐富——大型動物不易在林
中穿行,故林中主要是攀援動物和鳥類,而河畔則是大象、河馬棲身和覓食的地方。
(四)統計圖
圖形用統計方法反映地理事物的組成,說明它們之間的數量和質量關系。如四大洋面
積比較圖、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等,這類圖也常與其他圖配合使用。
圖像與學習地理知識的關系是「形影不離」的,圖像使我們獲得概括的表象,經過頭腦加
工、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後,最後要用詞語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了我國地勢特點之後,可運
用圖文結合的方法繪簡圖,說明西高東低地地勢的意義。
二、學會記憶地名
地名於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如同外語中的單詞一樣。牢固地掌握地名,能在圖上確定它
們的位置,是學習地理的基本要求。
(-)區分主次,區別對待
初中地理課本中的地名雖多,重要性各不相同,大致分為三級。
一級地名是最基本的,包括世界的大洲、大洋,各洲主要地形區,重要河湖、海峽、海灣、
邊緣海、大的群島、半島及島嶼。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包括簡稱)、行政區的政府駐地、主要地
形區、河湖、島嶼、瀕鄰的海洋、鄰國等。應達到能在空白圖中繪出的程度。
二級地名是世界地理重點講授的國家、首都、重要城市和港口,起重要作用的地形(如恆
河平原)、資源產地(如北海油田、紐芬蘭漁場)。中國的資源產地、主要工業基地及城市。主
要河港、海港、鐵路樞紐、主要農業基地(加九大商品糧基地)、著名的游覽勝地。
三級地名使用頻率低,如卑爾根可不記。
(二)運用地圖記憶
地名與地圖有難解之緣。初學地名,一定要在圖上找出正確位置;注意它與「左鄰右舍」
的關系。如長江中游幹流量「w」形,武漢位於中間轉折處,西與東邊的拐彎處分別是洞庭湖
和鄱陽湖。
此外運用地圖「旅行」的練習,如選擇從北京到重慶乘火車南下,可把途經的城市、山河
等地名聯系起來,便於記憶。
(三)聯系地名的意義記憶
如死海是因含鹽量高而無生物生存而得名。還有的地名涉及語源關系。如Los Angeles
(洛杉機)——西班牙「天使們」之意,表明從西班牙進入中美洲後來到這兒,以西班牙語命
名。而Chicago(芝加哥),這里的Chi不念「芝」,念Shi(希),派出印第安語。地名來由會
增強符號刺激有助記憶。
(四)歸類記憶
把同類的或易混淆的地名歸在一起,如宜昌——宜賓、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等。還可
創造方法,如編順口溜;聯系新舊知識,記此憶彼;眼、手、口並用等都有效果。
(五)游戲記憶
通過打謎語學地名。如銀河渡口——天津;脖子坐轎子——台灣;雙喜臨門——重慶等。
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的游戲記憶地名。
三、學會運用比較法
它用於對同類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點的地理事物間,進行異同比較。比較總是根據
一定目的,按確定標准作比較,常用形式是列表。如表是對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的比較。
項目 北京市地圖 中國地圖
范圍(大小)
內容(詳細簡單)
比例尺(大小)
比較法對理清知識很有幫助,例如學了七大洲的地形特點之後,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
形種類和分布立項作比較。
比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結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徵、規律和聯系。例如要認識我國
東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變化規律。
四、學會運用綜合演法
認識地理特點的過程,絕大多數情況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徵和聯系的基礎上加以綜合。
㈡ 高中地理常考的、必背的地名及其位置有哪些
買一張課桌大小的地圖,上面標的海峽、海灣、洲界限、經常聽到的國家、島嶼、河流的經緯度,就算不知道經緯度,至少知道它在哪個國家的哪個方向,這是自然地理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