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區位農業

高中地理區位農業

發布時間: 2021-01-25 22:22:59

⑴ 總結高一地理農業工業區位因素分別有哪些

農業區位的條件:
1,自然條件: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2,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政專策,勞動力,科屬學技術的發展。

工業區位的條件:
1,經濟條件:原料,動力,市場,勞動力。
2,社會條件:國家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
3,環境條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

高中地理 農業分布應該怎麼答 從哪方面答

自然和社會經濟

⑶ 高中地理必修二農業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生物、環境(污染程度)
社會因素:勞動力、飲食習慣、市場、交通、科技、

⑷ 高中地理 農業地域類型有哪些

農業地域類型指在一定地域內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成型的區域性農業類型,按動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分為:熱帶雨林遷移農業,種植園農業、水稻種植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游牧業、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
近年來常考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是:水稻種植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的分布、區位優勢及其特點。另外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也屬於了解一下。
1.水稻種植業

水稻種植業是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種獨特類型的農業。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水稻種

植業是一種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精耕細作的集約農業。

亞洲的水稻種植業有以下特點:一是小農經營;二是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機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

平低。

問題及解決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適度擴大種植規模等。

2、商品穀物農業

商品穀物農業是世界上生產商品糧的主要地域類型,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類型,種植的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主要分布區有美國、加

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商品穀物農業一般是家庭經營,而我國的一般是國營的。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問題及解決措施:農業成本高,能耗大。
3、混合農業

混合農業是一種在同一農場中將種植業和畜牧業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農業生產地域類型。

混合農業的形式多樣,但生產形式較穩定、分布較廣泛、商品生產有一定規模的,只有經濟發達國家的穀物和牧畜混合農業。因此通常所

說的混合農業指穀物和牧畜混合農業。

主要分布區:歐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地。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是一種新穎的混合農業。

生產特點: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效安排生產,市場適應性強,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問題及解決措施:合理安排勞動力、修建水利工程等。 4、大牧場放牧業

大牧場放牧業是一種進行大規模商品畜牧業生產的農業地域類型。這種農業往往分布於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地廣人稀,地表主要為草原

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場放牧業這種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區有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生產特點: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

問題及解決措施: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培育良種、開辟水源、種植飼料等。

5、乳畜業

乳畜業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其生產對象是奶牛;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製品,如奶粉、黃油和乳酪。

市場的遠近和飼料的供應是影響乳畜業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

世界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也發展了乳畜業,產

品主要是新鮮牛奶。

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分布:

1.水稻種植業: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2.商品穀物農業: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
3.混合農業: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
4.大牧場放牧業:分布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有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5.乳畜業: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

⑸ 高中地理關於農業區位因素

自然:氣候,地理位置,水源,地形。水,土壤。社會經濟條件:人口。城市,交通,市場,歷史,政策。

⑹ 高中地理城市交通農業工業區位因素的異同

農業區位抄的條件:
1,自然條件: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2,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學技術的發展。

工業區位的條件:
1,經濟條件:原料,動力,市場,勞動力。
2,社會條件:國家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
3,環境條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

⑺ 高中地理知識點: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氣候:熱量、光來照、降水影響極大;源氣候條件分布有明顯的地域性
地形:平原——耕作業;山地——林業、畜牧業;山地農作物的垂直分布;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酸性紅壤——種茶樹
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運輸:園藝業、乳畜業——必須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接近城市分布
政策:如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建立。

⑻ 關於高中地理農業區位分析。

1、供水方便,地勢平坦,沖積平原土壤肥沃,便於集中開發土地。
2、有固定灌溉水源,熱量光照充足,溫差大保證作物養分,土壤肥沃。

⑼ 高中地理有關農業的知識點有哪些

農業屬於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農業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⑴ 茶葉生長的有利條件:

① 氣候濕潤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 青藏高原生產青稞的自然條件:地勢高,氣溫低,溫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羅河三角洲南疆盛產長絨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條件。

⑷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① 有大面積乾旱半乾旱區域,草原優良; 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飲水; ③ 無大型野生肉食動物。

⑸ 西歐美國東北部發展乳畜業的有利條件:

① 緯度高,氣溫低,雲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貧瘠,不適宜發展種植業,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場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社會經濟條件

⑹ 季風氣候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利:雨熱同期,利於農作物生長。

弊:旱澇災害頻繁。

變式:溫帶季風氣候黃淮海平原發展棉花種植的有利條件:

①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利於棉花生長; ② 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利於棉花的後期生長和收摘。

⑺ 中亞地區農業以荒漠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原因:

① 中亞深居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適宜發展荒漠畜牧業;

② 境內有額爾齊斯河、阿姆河、錫爾河等河流,宜發展灌溉農業。

⑻ 熱帶經濟作物經營方式:企業化種植園 。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 。 主要分布:南亞、東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國經濟結構特點:以熱帶企業化種植園為主的單一經濟 所在國如何發展經濟:

① 繼續發揮優勢,抓好熱帶經濟作物生產; ② 狠抓糧食生產,努力增產糧食;

③ 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④ 加強南南合作;⑤ 加強南北對話,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⑼ 非洲糧食問題突出的原因:

① 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② 自然條件惡劣; ③ 亂墾濫伐,過度放牧,加劇了乾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 新加坡缺水、缺糧的原因:

① 國土面積狹小,雖地處熱帶雨林區,但無大河,徑流量小; ② 國土面積狹小,耕地面積小,糧食產量低。

⑾ 復種指數問題:

① 俄羅斯復種指數和產量低的原因:緯度較高,農業生產熱量不足 。

② 澳大利亞復種指數問題:緯度較低,但復種指數較低的原因是: 與農業經濟結構有關,其混合農業區是小麥和牧羊交替進行,小麥復種指數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復種指數低對土地的有利影響是: 有利於土壤肥力的恢復。

③ 中國復種指數高的原因:緯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 美國、印度的國土面積小於中國,但耕地面積遠遠大於中國,其原因是:
從氣候和地形兩方面分析

① 美國、印度平原占國土面積大,乾旱區面積相對較小;

② 中國平原占國土面積小,乾旱區所佔面積大。

⒀ 城市郊區農業問題:上海市郊區農業蔬菜、肉、蛋、奶及園藝業 分析區位:

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因素:① 市場消費量大; ② 交通方便; ③ 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

④ 土地面積小,有利於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旅遊

⒁ 商品穀物農業:東北地區、 美國

基本特徵: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農產品商品率高;

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② 地形平坦開闊; ③ 耕地面積廣大; ④ 土壤肥沃; ⑤ 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因素:

① 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 ②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③ 交通便利; ④ 市場廣闊;
⑤ 工業比較發達; ⑥ 國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 熱量不足; 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 ③ 土壤肥力下降; ④ 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與美國商品穀物農業比較異同:

相同點; ① 農業地域類型相同; ② 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
③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④ 交通便利; ⑤ 市場廣闊; ⑥ 工業比較發達; ⑦ 農業生產過程的自然條件相似。

不同點: ① 經營方式不同,美國以家庭農場主生產為主,我國以國營農場位主; ② 科技水平存在差異; ③ 專業化水平不同;

④ 糧食單產不同,美國糧食單產高

⒂ 大牧場放牧業: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場面積大;

社會經濟因素:① 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 距離海港近;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9)高中地理區位農業擴展閱讀

全書概括

《高中地理》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寫的。該書是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學習地理

一、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①先讀圖的主題②看清圖例③注意細節④聯系實際。

3、學會變圖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②用圖記憶。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

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區位選擇)、成因、特點、問題、解決措施。

⑽ 高中地理 農業地域類型有哪些

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有六種:水稻種植業、大牧場放牧業、種植園農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乳畜業。

1、水稻種植業: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2、大牧場放牧業:分布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有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3、種植園農業:分布在拉丁美洲、東南亞、南亞、美國南部以及薩哈拉以南非洲。

4、商品穀物農業: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

5、混合農業:分布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

6、乳畜業: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

(10)高中地理區位農業擴展閱讀

傳統農業:

主要分布區:我國的北方地區,中南半島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區,印度河,尼羅河和兩河流域等。(溫帶大陸的東岸以及亞熱帶乾旱的山地)

經濟狀況:發展中國家或地區。

區位特點:光熱條件好,降水不足或不穩定,灌溉是保證產量的重要條件。

特點:定居農業,需水量少,但需灌溉,自給自足,以種植旱作穀物為主,一般有飼養家畜的傳統。精耕細作,多為文明起源地。

主要農產品:小麥等糧食作物,大豆等豆類作物,棉花 煙草等經濟作物,牛羊馬豬等牲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