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

發布時間: 2021-01-25 17:52:02

❶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1必修的知識點。第一章是「行星地球」。要全的!!

第四章 地表形態的塑造
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1. 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作用力,兩者都屬於地質作用。
2. 內力作用 能量來源:地球內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
後果:內力作用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3. 按照地殼運動的方向和性質,可將其分為水平運動(常常形成綿長的斷裂帶和巨大的褶皺山系)和垂直運動(常常引起地勢起伏變化和海陸變遷)。
就全球而言,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以垂直運動為輔。
4. 外力作用 能量來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
表現形式: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四種方式。
後果: 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趨於平緩
5. 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為岩漿岩、變質岩和沉積岩三大類。
6. 岩漿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岩漿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到風吹、日曬、雨打和生物作用,形成沉積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岩;各類岩石在岩石圈深處發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岩漿岩,這個過程稱為岩石圈的物質循環。
第二節 山嶽的形成
1. 山嶽有多種類型,如褶皺山、斷塊山、火山等。它們的形成和發展都與內力作用有關。
2. 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包括背斜和向斜兩種。
從形態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層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層向下彎曲。
從岩層新老關系看,背斜中間老兩側新,向斜中間新兩側老。
3. 一般情況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也可能會出現地形倒置現象,原因是: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常被侵蝕為谷地,向斜底部受壓力岩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
4. 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時,岩體就會斷裂,如果兩側的岩體沿斷裂面發生明顯位移,就形成了斷層。
如果斷層的位移以垂直運動為主,相對下降的岩體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國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對上升的岩體發育成山嶺或高地,如我國的華山、廬山、泰山等。
5. 按照岩漿噴出地面的方式不同,可以將岩漿活動分為裂隙式噴發和中心式噴發,
前者往往形成寬廣的玄武岩高原,如哥倫比亞高原;
後者往往形成火山,如我國的長白山主峰。
火山是由火山口和火山錐兩部分組成。
6. 山嶽與平原相比,具有地勢崎嶇、相對高度大的特點,因此在山嶽地區修建交通干線,成本高,難度大。通常優先建設成本較低,難度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鐵路。
7. 山嶽地區的交通運輸線路,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在其他地區密度比較低。

第二節 河流地貌的發育
1. 河流地貌按成因分為河流侵蝕地貌和河流堆積地貌。
2. 河流侵蝕地貌由溯源侵蝕、下蝕和側蝕共同作用而成。
向河流源頭方向的侵蝕叫溯源侵蝕,它是河谷不斷向源頭方向伸長。
下蝕是指垂直於河流的侵蝕,它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縱深方向發展。
側蝕是指垂直於兩側河岸的侵蝕,它使谷底展寬,谷坡後退,河流向橫向發展。
3. 溝谷流水流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常形成下蝕和溯源侵蝕,使溝谷不斷加深和加長。
4. 當溝谷深及地下含水層時,獲得了穩定的地下水補給,溝谷發育成河谷。
發育初期的河谷橫剖面呈V形。形成河谷後,河流的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增強。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河谷出現連續的河灣。成熟期的河谷橫剖面呈槽形。
5. 河流的堆積地貌的典型類型是沖積平原,它是由洪積-沖積平原、河漫灘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組成。
洪積-沖積平原:1)發育於山前,由多個洪積扇或沖積扇連接而成;
2)形成:地勢變緩――水面開闊――流速減慢――搬運能力減弱――
泥沙堆積――(多個洪積扇、沖積扇相連)形成洪積-沖積平原。
河漫灘平原: 1)發育於河流中下游;
2)形成:泥沙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露出水面,形成河
漫灘――河道改道,河漫灘被廢棄――連接而成河漫灘平原。
三角洲平原: 1)發育於河流入海口處;
2)形成:水下坡度平緩――水流速度減慢――泥沙堆積――
形成三角洲――連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6. 在河流地貌中,洪積扇、沖積扇、河漫灘平原、三角洲平原對河流流經地區的聚落分布有明顯的影響。
7. 高原地區的聚落大多呈條帶狀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
8. 山區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由於洪積扇、沖積扇分布在山前,河漫灘平原沿河流兩岸發育,所以,山區的聚落形成明顯的條帶狀,或分布在山前,或沿河流兩岸發展。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問題,求指點

首先看條件,根據圖復中經線分制布可知為北半球局部圖,
ABC上太陽高度為0度說明弧線ABC為晨昏線,
B地正南方2775Km可見北極星仰角為48度,說明:
1.此地為黑夜
2.此地與B地緯度差為25度
3.此地為48°N
因此很容易得出結論B點緯度為48+25=73°N,即73°N以北地區發生極晝
,所以太陽直射點緯度為17°N
因為圖中所示100°E經線等分黑夜所以它正對面的80°W經線等分白晝,即此經線地方時為正午12點,所以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80°W,17°N)
這是第一問的解釋,不知道你是學生還是家長,地球運動這部分規律比較多,如果不知道的話很難理解,如果你能明白上面我說的是什麼,後面的解釋你再找我要吧

❸ 高中地理 行星地球

宇宙中抄的地球
【天體系襲統】
概念: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才形成天體系統.
層次: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八大行星的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星;巨行星-木、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海王星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
公轉運動共同特點: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與其它行星的運動特徵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形成生命條件的原因
外部條件
太陽光照穩定
太陽從誕生至今沒有明顯的變化
運行軌道安全
大、小行星繞日公轉各行其道、互不幹擾.
自身條件
有適宜的溫度
日、地距離適中,自轉周期不長不短
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吸引氣體形成大氣層,並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大氣
有液態的水
地球內部的水隨物質運動帶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❹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 A點為什麼是3點日出……… 東經90不是12點嗎

東經90是0點,西經90度才是12點;

A點在東經135度上,地方時是3點;A點也在晨線上,即正好日出,所以A點是3點日出。

❺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中區時計算問題

長城站從圖中得出是西經60°。120°E是 11月20日9時,60°W是11月19日21時。
兩地相差12個時區,回時間相差12小時。北答京在東面,時間早,長城站在西面,時間晚。用北京時間減去12小時即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