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農業類型

高中地理農業類型

發布時間: 2021-01-25 17:24:32

高中地理:什麼是農業生產的地域類型分為哪幾種

農業生產來的地域類型是農業源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由於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內的較穩定的、區域性的多種農業地域類型。大致可以分為10多種
1、游牧業;2、熱帶遷移農業;3、水稻種植業(即季風水田農業);4、商品穀物農業(5、地中海式農業;6、熱帶種植園農業;7、混合農業;8、乳畜業;9、大牧場放牧業;10、園藝業等

㈡ 高中地理中農業類型有哪些

種植業、畜牧業和混合農業

㈢ 高中地理:綠洲農業、灌溉農業、特色農業、立體農業、河谷農業,這些詞分類標準是什麼,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綠洲抄農業、灌溉農業襲、立體農業、河谷農業都屬於特色農業。
綠洲農業指沙漠地區水源豐富地區的農業區,是一種特殊的灌溉農業;
灌溉農業主要分布於半濕潤、半乾旱地區,依靠灌溉發展的農業區,如我國的寧夏平原、河套平原。
立體農業指垂直方向上農業差異較大的農業區,如基塘農業、山區的立體農業;
河谷農業特指青藏高原,由於氣溫低,熱量不足,河谷地區熱量條件好,所以,河谷農業是青藏高原的特色農業。

㈣ 什麼是什麼是粗放農業、密集農業集、集約型農業(高中地理)

粗放農業是農業中的一種經營方式。是把一定量的勞動力、生產資料分散投入較多的土地上,採用粗放簡作的經營方式進行生產的農業。對一定面積的土地投入較少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實行廣種薄收的農業,稱「粗放農業」。

密集農業是農業的分類中按投入多少分類。如果投入的生產資料或勞動力較多,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方法來增加農業的產出,這樣的農業稱為密集農業,又稱集約農業。

集約型農業是農業中的一種經營方式。是把一定數量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集中投入較少的土地上,採用集約經營方式進行生產的農業。

(4)高中地理農業類型擴展閱讀:

粗放農業的特點:

粗放農業的主要特點是:對土地的投入較少,而且投入中勞動所佔的比重較大,生產資料的投入和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不佔主要地位;影響農業品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土地面積的大小和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

這種農業經營方式是同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的狀況相聯系的。同粗放農業相對應,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通過應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措施來增加農業品產量的農業,稱「集約農業」。

集約農業表現:

表現為大力進行農田基本建設,發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產田,採用農業新技術,推廣優良品種,實行機械化作業等。集約農業的發展程度主要取決於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也受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勞動力數量和素質的影響。

㈤ 高中地理有關農業的知識點有哪些

農業屬於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農業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⑴ 茶葉生長的有利條件:

① 氣候濕潤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 青藏高原生產青稞的自然條件:地勢高,氣溫低,溫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羅河三角洲南疆盛產長絨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條件。

⑷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① 有大面積乾旱半乾旱區域,草原優良; 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飲水; ③ 無大型野生肉食動物。

⑸ 西歐美國東北部發展乳畜業的有利條件:

① 緯度高,氣溫低,雲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貧瘠,不適宜發展種植業,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場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社會經濟條件

⑹ 季風氣候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利:雨熱同期,利於農作物生長。

弊:旱澇災害頻繁。

變式:溫帶季風氣候黃淮海平原發展棉花種植的有利條件:

①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利於棉花生長; ② 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利於棉花的後期生長和收摘。

⑺ 中亞地區農業以荒漠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原因:

① 中亞深居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適宜發展荒漠畜牧業;

② 境內有額爾齊斯河、阿姆河、錫爾河等河流,宜發展灌溉農業。

⑻ 熱帶經濟作物經營方式:企業化種植園 。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 。 主要分布:南亞、東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國經濟結構特點:以熱帶企業化種植園為主的單一經濟 所在國如何發展經濟:

① 繼續發揮優勢,抓好熱帶經濟作物生產; ② 狠抓糧食生產,努力增產糧食;

③ 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④ 加強南南合作;⑤ 加強南北對話,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⑼ 非洲糧食問題突出的原因:

① 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② 自然條件惡劣; ③ 亂墾濫伐,過度放牧,加劇了乾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 新加坡缺水、缺糧的原因:

① 國土面積狹小,雖地處熱帶雨林區,但無大河,徑流量小; ② 國土面積狹小,耕地面積小,糧食產量低。

⑾ 復種指數問題:

① 俄羅斯復種指數和產量低的原因:緯度較高,農業生產熱量不足 。

② 澳大利亞復種指數問題:緯度較低,但復種指數較低的原因是: 與農業經濟結構有關,其混合農業區是小麥和牧羊交替進行,小麥復種指數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復種指數低對土地的有利影響是: 有利於土壤肥力的恢復。

③ 中國復種指數高的原因:緯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 美國、印度的國土面積小於中國,但耕地面積遠遠大於中國,其原因是:
從氣候和地形兩方面分析

① 美國、印度平原占國土面積大,乾旱區面積相對較小;

② 中國平原占國土面積小,乾旱區所佔面積大。

⒀ 城市郊區農業問題:上海市郊區農業蔬菜、肉、蛋、奶及園藝業 分析區位:

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因素:① 市場消費量大; ② 交通方便; ③ 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

④ 土地面積小,有利於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旅遊

⒁ 商品穀物農業:東北地區、 美國

基本特徵: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農產品商品率高;

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② 地形平坦開闊; ③ 耕地面積廣大; ④ 土壤肥沃; ⑤ 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因素:

① 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 ②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③ 交通便利; ④ 市場廣闊;
⑤ 工業比較發達; ⑥ 國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 熱量不足; 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 ③ 土壤肥力下降; ④ 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與美國商品穀物農業比較異同:

相同點; ① 農業地域類型相同; ② 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
③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④ 交通便利; ⑤ 市場廣闊; ⑥ 工業比較發達; ⑦ 農業生產過程的自然條件相似。

不同點: ① 經營方式不同,美國以家庭農場主生產為主,我國以國營農場位主; ② 科技水平存在差異; ③ 專業化水平不同;

④ 糧食單產不同,美國糧食單產高

⒂ 大牧場放牧業: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場面積大;

社會經濟因素:① 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 距離海港近;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5)高中地理農業類型擴展閱讀

全書概括

《高中地理》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寫的。該書是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學習地理

一、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①先讀圖的主題②看清圖例③注意細節④聯系實際。

3、學會變圖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②用圖記憶。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

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區位選擇)、成因、特點、問題、解決措施。

㈥ 高中地理會考農業類型

1,水稻種植業,復特製點是精耕細作機械化程度低,典型例子就是中國南方,東南亞,只要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或者溫帶季風氣候就可以
2,商品穀物農業特點機械化程度高,典型例子是美國的小麥區和玉米區;大牧場放牧業的特點是高一教材有,典型例子是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這些都是高一教材裡面的知識,混合農業典型是澳大利亞
3,亞洲,陰影部分是東亞,東南亞,南亞,除了這四個還有畜牧業

㈦ 高中地理 判斷農業地域類型的方法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用。
1、農業類型和農業地域類型
農業類型按生產對象不同,劃分為種植業、畜牧業和混合農業;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投入程序劃分為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按農產品商品化程序劃分為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農業地域類型指在一定地域內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成型的區域性農業類型,按動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分為:熱帶雨林遷移農業,種植園農業、水稻種植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游牧業、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
農業類型強調農業部門結構,農業地域類型側重於農業的區域特點。農業類型是農業分類的概念,包含有系統的或分類的特徵,著重農業地域結構的形成,是農業客觀現實的反映,在空間分布上往往不連片,可重復出現。農業地域類型可作為基層的農業區,是農業區劃的基礎;較高層次的農業區是若干農業類型的地域組合。
河谷農業、灌溉農業、綠洲農業、壩子農業這些只能說是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按中圖版(北師大王民編)對農業地域類型的分類,世界農業地域類型共分三大類十三小類:即:
(1)、原始農業——含原始遷移農業、初步定住農業、游牧業。
(2)、傳統農業——傳統旱作穀物農業、稻作農業、傳統混合農業、地中海農業。
(3)、現代農業——現代商品穀物農業、現代混合農業、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種植園農業、市場園藝業。
任何事物的分類都有多個系統,看你從哪個角度分。農業的分類也會有多個系統。上述系統是按農業生產水平等為依據的。例如綠洲農業、壩子農業應該是以某個方面的特色為依據的。通常中學講的農業地域類型不應該包括綠洲、壩子之類。西北地區的農業類型,按我們從圖冊上看到的,應該包括如下幾種——游牧業、傳統旱作穀物農業(普通農戶經營)、現代穀物農業(生產建設兵團經營)、還有名氣很大的水果類生產,應該屬於傳統的或現代的園藝業。正式因為不同版本的教材對農業的劃分不同,而平時練習時多是各地區不同教材的題目,學生會越做越糊塗。
2、乳畜業、大牧場放牧業和畜牧業
大牧場放牧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地區有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這些地區植被稀疏,不適宜經營種植業,只能用於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畜牧業屬於農業類型,既常說的農(種植業)林牧副漁中的一種,而不屬於農業地域類型。乳畜業和大牧場放牧業都是農業地域類型,且都是畜牧業的一種(除此外還有與種植業結合的家庭飼養業,如我國南方水稻產區養的家畜)。問一個地方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什麼只能說是乳畜業或者大牧場放牧業,而不能籠統地說畜牧業。
3、季風水田農業和水稻種植業
季風水田農業和水稻種植業都是農業地域類型,只是兩者的側重有所不同,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側重。季風水田農業側重季風氣候區的水田(多數時候就是說水稻田)。水稻種植業側重水稻,可包括季風區的,也可包括其它適宜種植區的。

㈧ 八種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及其分布地區 高中地理

由於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世界回上形成了多種農業答地域類型。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描述主要從生產規模,專業化程度,機械化程度,商品率,單產量,勞動力投入多少等方面進行分析

㈨ 高中 地理 農業生產類型和農業地域類型有什麼區別舉例解釋。

農業類型來按生產對象不同,劃分源為種植業、畜牧業和混合農業;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投入程序劃分為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按農產品商品化程序劃分為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一般而言,粗放農業大多為自給農業,而混合農業,密集農業多為商品農業。
農業地域類型指在一定地域內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成型的區域性農業類型,按動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分為:熱帶雨林遷移農業,種植園農業、水稻種植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游牧業、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
農業類型強調農業部門結構,農業地域類型側重於農業的區域特點。

㈩ 高中地理中農業類型有哪些

綠洲農業:綠洲農業指乾旱荒漠地區,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地表水進行灌溉的農業。綠洲農業一般分布於乾旱荒漠地區的河、湖沿岸,或沖積扇、洪積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以及高山冰雪融水匯聚的山麓地帶,一般呈帶狀、點狀分布。

河谷農業:在河谷地區發展的農業稱為河谷農業。高山地區的河谷地帶,由於地勢較山地低,氣溫較高,無霜期比山地長,降水條件較好,河水又可作為灌溉水源,河谷之間的山嶺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質較豐富,土壤比較肥沃,是山區適宜耕作的地區,河谷地帶的農業發達。例如我國青海省黃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農業區,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區。

壩子農業:主要分布於山間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帶。壩上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雲貴高原上農業興盛、人口稠密的經濟中心。雲南省約有1100多個壩子,壩子的耕地佔全省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貴州的壩子約佔耕地的四分之一。

彩色農業:就是指除了單一顏色的農作物!比如花卉和園藝業生產部門所生產出的產品!還可以說棉花類型的農作物。但是一般單一的彩色農業都是指花卉等多顏色的作物。

基塘農業: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特點,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農業生產方式。魚塘的塘基上種桑、種蔗、種果樹等,與魚塘結合分別稱為桑基魚塘、蔗基魚塘、果基魚塘。基塘互相促進,以桑基魚塘最典型。基塘農業是珠江三角洲農業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順德、南海等市。

魚塘-台田農業:在我國華北平原中東部地區,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避免洪澇、乾旱、土地鹽鹼化,改造中低產田所採取的措施。

立體農業:地勢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等隨自然條件的垂直地帶分異,按一定規律由低到高相應呈現多層性、多級利用的垂直變化和立體生產布局特點的一種農業。如中國雲南、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立體農業均比較突出。這里種植業一般多分布於谷地和谷坡,山地為天然林,間有草地,林線之上為天然草場,具有規律性顯著、層次分明的特點。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