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考地理分析

高考地理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1-24 18:05:39

① 分析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 高三地理

A;都位於季風區,雨熱同期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C;熱量充足,無霜期長【我覺得這三個選項都可以啊,但我們考試就是這樣出的,我分不出來那個最對,請給出詳細解釋,謝謝。】

② 高三地理分析大規模養殖的原因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地理綜合題解題思路地理綜合題一直是分值最大、得分率較低的一部分考題,綜合題的解題能力培養成為貫穿整個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從分析綜合題得分率低的原因、常見綜合題類型、解題能力的培養方法和具體答題技巧四個方面分析了提高綜合題解題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高考地理綜合題的得分率.關鍵字:地理綜合題答題技巧知識框架 研究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試卷不難發現,地理綜合題占的分值高,可以說「得綜合題者得天下」.地理綜合題都是以文字、圖表為背景,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創設問題新情境,多角度、多層次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有效信息、運用知識分析、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地理思維能力,這已成為地理學科的顯著特色.本文結合教學體會,從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綜合題的解題能力:一、綜合題得分率低的原因分析 (1)課本基礎知識不扎實;(2)空間定位能力的欠缺;(3)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差;(4)知識遷移的能力差,無法調動和運用知識;(5)描述、闡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差.二、常見的綜合題類型 綜合題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根據其提問的角度,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1)特徵描述類.設問形式一般有「說明」圖中水土流失多發區地表環境「特點」,「描...

③ 高考地理如何審題(詳細點)

高考地理審圖、審題方法和行文策略

一、審圖

(一)地理的圖象特點:

地理形象材料表達方式有:點、線、面、箭頭、數、形象符號等,應認真閱讀圖例的文字說明。

1、「點」——常表示城市、港口、礦區、工廠、旅遊點 等的確切地理位置;或起點終點等時序;

2、「線」——有經緯線、等值線(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鹽度線)、交通線、生產網路線、要素相關線條等;

3、「面」——工業、農業區;氣候、地形、大洋區等。

4、 「箭頭」——

①自然要素運動方向。(河流流向、地球運動;洋流、大氣、生態物能、地殼物質等的循環);

② 區域生產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資本、技術、廉價勞力、產品、市場信息等);

③工藝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運動箭頭。

(二)地理的數量特點:

定量定性分析地理數理統計圖表。

(1)表格統計:以縱橫時空比較為主,應約算勿精算:

①一定的時間比較空間發展差異;

②一定的空間比較時代、時段差異;

③一定的區域以史為鑒頌今或警世結題;

④多區域以比較借鑒取經或突出特色結題;

(2)扇狀統計、三角坐標統計圖:表達為「以要素結構組成分析為主」。

①判斷要素主次序列;

②分析成因、評估及對策結題。

(3) 柱狀統計圖:以時序和空間對比分析為主:

①以揭示說明時空分布特色或時代進步的表現;

②說明時空差異原因結題。

(4) 等值線統計圖:以區域空間差異比較表達為主;

①從數形狀態分析區域特點:注意其稀密、平曲、開閉、趨向,數值標准及單位。相鄰兩根的線的關系是難點,應特別注意。

②分析成因及評價結題。

(5) 直角坐標統計:以兩要素相關特點分析為主:應從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標位置及變化趨勢;

②以分析成因、評介其影響結題。

(三)地圖的功能特徵:

地圖依功能劃分為

(1) 「區域分布圖」—區位分析為主。目標為

①識記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②分析要素空間區位聯系。

③從主題要求出發評價區位優勢或劣勢,說出對策結題。

(2) 「概念圖」—概念形象化:

①抓住線條和箭頭的含義。

②類比概念的相關聯系或本質差異結題;

(3)「原理圖」:說明地理事物成因。

①緊扣符號含義及要素間的聯系;扣其物質流和能量流。

②分析該事物的影響結題;

(4 )景觀圖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徵為主。

①描述事物的區位、季節變化、階段變化。

②分析外貌特色的形成的原因結題。

(5) 「統計圖」—說明地理事物時序發展狀態、空間演變規律、空間差異為主:(見前述)

(6) 「聯系圖」反映各種地理事物間的邏輯關系為主。

①抓住核心內容和根源等分析其關系。

②以整體性特點和意義分析結題。

(7)「流程圖」:反映生產工藝流程。

①熟悉工藝流程,認識該產品的上下游聯系。

②分析區域經濟結構特點及影響結題。

(8) 「漫畫圖」:環保為主。

①抓住與常規思維異常的形象、文字說明和主題。

②多為可持續發展類。

二、審文

審文字材料對高考地理的答題文字的組織十分重要。

1、審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題制宜,確定思路:

⑴看問題的主題——主題是命題的「眼睛」

⑵讀文字材料

⑶閱讀圖象材料。

要注意分析題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語」——確定題中主題,認定答題方向;

找「狀語」——鎖定季節(7月或1月份。鎖定空間位置(VS記憶母圖)。

找「定語」——鎖定概念內涵外延,限定的時刻季節月份和地理空間。

找「謂語」——確定主賓之間的關系。是、不是?包括、不包括?因、果?等

找「賓語」—---選擇題中的子項,成敗在此一舉。常用排除法,否定三項,找出目標項。客觀題就是用文字表達。

找「動詞」—— 動詞會告訴你:在材料中的「人物」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 在題中告訴你「要答什麼內容?」 組織文字、畫圖、選取字母等

找「連詞」——看看要你回答幾個問題?這也是常丟分的原因。

2、對圖象處理過程為:

①看圖名定主題 。

②看圖例鎖定區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間聯系.

④分析、歸納、綜合,推理出答案要點,羅列①、②、③或甲、乙、丙。

3、注意地理試題均有明確的時間、地點、主題要求、答題方向和提示條件。

三、應對審題能力薄弱環節

(一)學會審題

A、選擇題的審題步驟
排錯法:(1)題肢本身錯 (2)與事實不符 (3)與題干無關
排異法:(1)張冠李戴 (2)因果倒置 (3)二次推理
怎樣「排錯」「排異」:(1)審題干 (2)審要求 (3)審題枝
B、主觀性試題的審題步驟
主觀性試題的類型:

①判斷分析法 ②理解說明法 ③歸納演繹法 ④比較分析法 ⑤綜合分析法
審題過程及內容: ①審材料 ②審設問 ③審題分

1.定范圍— ——確定考的學科哪部分。
2.定方向———確定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問中的哪一問。
3.定中心—-——確定試題要求考什麼條目和考什麼熱點。
4.定性質———從分數分配上確定考有是簡答題,還是簡述題或論述題。
5.定方法———確定答題方法是歸納法還是演繹法。

C、材料論述類的解題方法
1、讀懂題目——否則答非所問,勞而無功
2、回歸教材——否則密密麻麻,答分甚少
3、立體思維——否則缺乏全面,難有創意
4、多法並用——否則不屬開放,背離改革
5、自然銜接——否則思路難清,高分無緣
D、漫畫審題方法
一審標題————抓住「畫眼」
二審畫面————顧及「邊角」
三審文字————找准「鑰匙」
四審誇張————弄清「外音」

(二)、研究設問 准確作答

1.意義類、利於類—--拓展思維,言之有理,說法不錯
2.反映類、概括類—--直接概括材料中蘊涵的教材觀點
3.啟示類、認識類—--聯系實際,重在說明自己怎麼做
4.說明類、理解類—--圍繞要求,三問三答,形成整體
5.辯析類、評析類—--正誤評價,闡明理由,表示態度
6.建議類、打算類—--廣泛代表,闡明理由,表示態度

高考地理審圖、審題方法和行文策略

一、審圖

(一)地理的圖象特點:

地理形象材料表達方式有:點、線、面、箭頭、數、形象符號等,應認真閱讀圖例的文字說明。

1、「點」——常表示城市、港口、礦區、工廠、旅遊點 等的確切地理位置;或起點終點等時序;

2、「線」——有經緯線、等值線(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鹽度線)、交通線、生產網路線、要素相關線條等;

3、「面」——工業、農業區;氣候、地形、大洋區等。

4、 「箭頭」——

①自然要素運動方向。(河流流向、地球運動;洋流、大氣、生態物能、地殼物質等的循環);

② 區域生產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資本、技術、廉價勞力、產品、市場信息等);

③工藝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運動箭頭。

(二)地理的數量特點:

定量定性分析地理數理統計圖表。

(1)表格統計:以縱橫時空比較為主,應約算勿精算:

①一定的時間比較空間發展差異;

②一定的空間比較時代、時段差異;

③一定的區域以史為鑒頌今或警世結題;

④多區域以比較借鑒取經或突出特色結題;

(2)扇狀統計、三角坐標統計圖:表達為「以要素結構組成分析為主」。

①判斷要素主次序列;

②分析成因、評估及對策結題。

(3) 柱狀統計圖:以時序和空間對比分析為主:

①以揭示說明時空分布特色或時代進步的表現;

②說明時空差異原因結題。

(4) 等值線統計圖:以區域空間差異比較表達為主;

①從數形狀態分析區域特點:注意其稀密、平曲、開閉、趨向,數值標准及單位。相鄰兩根的線的關系是難點,應特別注意。

②分析成因及評價結題。

(5) 直角坐標統計:以兩要素相關特點分析為主:應從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標位置及變化趨勢;

②以分析成因、評介其影響結題。

(三)地圖的功能特徵:

地圖依功能劃分為

(1) 「區域分布圖」—區位分析為主。目標為

①識記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②分析要素空間區位聯系。

③從主題要求出發評價區位優勢或劣勢,說出對策結題。

(2) 「概念圖」—概念形象化:

①抓住線條和箭頭的含義。

②類比概念的相關聯系或本質差異結題;

(3)「原理圖」:說明地理事物成因。

①緊扣符號含義及要素間的聯系;扣其物質流和能量流。

②分析該事物的影響結題;

(4 )景觀圖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徵為主。

①描述事物的區位、季節變化、階段變化。

②分析外貌特色的形成的原因結題。

(5) 「統計圖」—說明地理事物時序發展狀態、空間演變規律、空間差異為主:(見前述)

(6) 「聯系圖」反映各種地理事物間的邏輯關系為主。

①抓住核心內容和根源等分析其關系。

②以整體性特點和意義分析結題。

(7)「流程圖」:反映生產工藝流程。

①熟悉工藝流程,認識該產品的上下游聯系。

②分析區域經濟結構特點及影響結題。

(8) 「漫畫圖」:環保為主。

①抓住與常規思維異常的形象、文字說明和主題。

②多為可持續發展類。

二、審文

審文字材料對高考地理的答題文字的組織十分重要。

1、審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題制宜,確定思路:

⑴看問題的主題——主題是命題的「眼睛」

⑵讀文字材料

⑶閱讀圖象材料。

要注意分析題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語」——確定題中主題,認定答題方向;

找「狀語」——鎖定季節(7月或1月份。鎖定空間位置(VS記憶母圖)。

找「定語」——鎖定概念內涵外延,限定的時刻季節月份和地理空間。

找「謂語」——確定主賓之間的關系。是、不是?包括、不包括?因、果?等

找「賓語」—---選擇題中的子項,成敗在此一舉。常用排除法,否定三項,找出目標項。客觀題就是用文字表達。

找「動詞」—— 動詞會告訴你:在材料中的「人物」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 在題中告訴你「要答什麼內容?」 組織文字、畫圖、選取字母等

找「連詞」——看看要你回答幾個問題?這也是常丟分的原因。

2、對圖象處理過程為:

①看圖名定主題 。

②看圖例鎖定區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間聯系.

④分析、歸納、綜合,推理出答案要點,羅列①、②、③或甲、乙、丙。

3、注意地理試題均有明確的時間、地點、主題要求、答題方向和提示條件。

三、應對審題能力薄弱環節

(一)學會審題

A、選擇題的審題步驟
排錯法:(1)題肢本身錯 (2)與事實不符 (3)與題干無關
排異法:(1)張冠李戴 (2)因果倒置 (3)二次推理
怎樣「排錯」「排異」:(1)審題干 (2)審要求 (3)審題枝
B、主觀性試題的審題步驟
主觀性試題的類型:

①判斷分析法 ②理解說明法 ③歸納演繹法 ④比較分析法 ⑤綜合分析法
審題過程及內容: ①審材料 ②審設問 ③審題分

1.定范圍— ——確定考的學科哪部分。
2.定方向———確定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問中的哪一問。
3.定中心—-——確定試題要求考什麼條目和考什麼熱點。
4.定性質———從分數分配上確定考有是簡答題,還是簡述題或論述題。
5.定方法———確定答題方法是歸納法還是演繹法。

C、材料論述類的解題方法
1、讀懂題目——否則答非所問,勞而無功
2、回歸教材——否則密密麻麻,答分甚少
3、立體思維——否則缺乏全面,難有創意
4、多法並用——否則不屬開放,背離改革
5、自然銜接——否則思路難清,高分無緣
D、漫畫審題方法
一審標題————抓住「畫眼」
二審畫面————顧及「邊角」
三審文字————找准「鑰匙」
四審誇張————弄清「外音」

(二)、研究設問 准確作答

1.意義類、利於類—--拓展思維,言之有理,說法不錯
2.反映類、概括類—--直接概括材料中蘊涵的教材觀點
3.啟示類、認識類—--聯系實際,重在說明自己怎麼做
4.說明類、理解類—--圍繞要求,三問三答,形成整體
5.辯析類、評析類—--正誤評價,闡明理由,表示態度
6.建議類、打算類—--廣泛代表,闡明理由,表示態度

④ 高考地理如何對一個地方進行區位分析(轉載)

農業區位因素包括:1.自然因素:氣候(光照、熱量、水分)、地形、土地、土壤、水源、植被(畜牧業和林業)。2.社會經濟因素(主導):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工業基礎(機械)、農業歷史、食物偏好、科技等。3.環境因素:綠色食品。
工業區位因素包括:1.自然因素:水源、土地、礦產資源。2.社會經濟因素(主導):原材料、動力(能源)、勞動力、市場、交通、信息網路、政府政策、技術、國防安全、個人偏好、工業慣性、農業基礎等。3.環境因素:風向、水源、距離居民區、農田的遠近、生態環境。
二、理解每個區位因素對不同的人類活動的具體影響,因為不同的區位因素對不同區域的各種人類。活動影響的程度、途徑和方式不同,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必須理解區位因素的影響原理。
三、弄清以下幾個概念,是理解題意,解答問題的關鍵。
主要區位因素:指某一區域某種人類活動發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試題要求分析某種人類活動主要區位因素,答題時就要完整地羅列出影響其發展的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主導因素:指影響某種人類活動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種因素,也就不可能有該種人類活動在該區域分布的可能。
限制性因素:某種人類活動需要滿足許多條件才能進行,如果一個地區其他條件都滿足,唯有某一個條件不能滿足,這個缺乏的條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別要注意的是黃淮海平原農業的三大障礙,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氣象等自然災害也都是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
區位條件:提取區域或材料提供的相關的地理信息,分析具體區域人類活動的影響條件,也可以說是評價區位因素的優劣。其又可分為有利條件、優勢條件、不利條件、限制性條件。

⑤ 高三地理分析區位因素,企業距離市場近好處

1.
距離市場近,降低成本
2.
.交通運輸,便捷
3.
勞動力
豐富
從這三個方面回答,望採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