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考地理輪作的原因

高考地理輪作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1-03-14 23:19:17

A. 輪作的原因

長期種植單一植物,容易使土壤中的特定營養缺失,造成這種植物生長不好,減產,容易生病,容易產生病蟲害等,另外也不利於土壤肥力的自然恢復和提高。

B. 輪作增產的 原因

主要原因:一是提高土壤肥力。花生與禾本科作物、甘薯、蔬菜等輪作,由於需肥特點不同,更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營養,實現營養成分吸收利用互補,同時花生根瘤菌固氮,收獲後增加土壤中的氮素營養。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花生根系較深,能把土壤中的鈣集聚於土壤表層,增強土壤團粒結構;禾本科作物的根系較淺,能使土壤的孔隙度增加,促進微生物的分解。三是減少雜草和病蟲害。輪作不同作物後,使病蟲失去寄主,雜草沒有共棲的環境,因而病蟲和雜草的數量大大減少,甚至死亡。

C. 高三地理大豆玉米輪作的優缺點

玉米和大豆是最為理想的輪作「夥伴」,合理輪作、互相換茬可以互促增產。
根瘤菌能與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並將空氣中的氮還原成氨供植物營養,研究表明根瘤菌接種劑能大量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改善農產品品質,使農產品達到AA級綠色食品要求;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無任何不良副作用,不構成重金屬污染;施用成本只有化肥的十分之一,根瘤菌劑還具有培肥地力,一塊地中輪流種植玉米和大豆可以減少肥料的使用而不減產。

D. [高中地理]輪番耕種制度的具體好處有哪些

合理的輪作有很高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防治病、蟲、草害
作物的許多病害如煙草的黑脛病、蠶豆根腐病、甜菜褐斑病、西瓜蔓割病等都通過土壤侵染。如將感病的寄主作物與非寄主作物實行輪作,便可消滅或減少這種病菌在土壤中的數量,減輕病害。對為害作物根部的線蟲,輪種不感蟲的作物後,可使其在土壤中的蟲卵減少,減輕危害。
合理的輪作也是綜合防除雜草的重要途徑,因不同作物栽培過程中所運用的不同農業措施,對田間雜草有不同的抑制和防除作用。如密植的谷類作物,封壟後對一些雜草有抑製作用;玉米、棉花等中耕作物,中耕時有滅草作用。一些伴生或寄生性雜草如小麥田間的燕麥草、豆科作物田間的菟絲子,輪作後由於失去了伴生作物或寄主,能被消滅或抑制為害。水旱輪作可在旱種的情況下抑制,並在淹水情況下使一些旱生型雜草喪失發芽能力。
二,均衡利用土壤養分
各種作物從土壤中吸收各種養分的數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如禾穀類作物對氮和硅的吸收量較多,而對鈣的吸收量較少;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鈣,而吸收硅的數量極少。因此兩類作物輪換種植,可保證土壤養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其片面消耗。
三,調節土壤肥力
谷類作物和多年生牧草有龐大根群,可疏鬆土壤、改善土壤結構;綠肥作物和油料作物,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機質來源。
另外,輪種根系伸長深度不同的作物,深根作物可以利用由淺根作物溶脫而向下層移動的養分,並把深層土壤的養分吸收轉移上來,殘留在根系密集的耕作層。同時輪作可借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補充土壤氮素,如花生和大豆每畝可固氮6~8千克,多年生豆科牧草固氮的數量更多。
水旱輪作還可改變土壤的生態環境,增加水田土壤的非毛管孔隙,提高氧化還原電位,有利土壤通氣和有機質分解,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質,防止土壤次生潛育化過程,並可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E. 農業問題:輪作,間作,套作的意思

輪作(crop rotation)指在同一田塊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

套作(relay intercropping)又稱套種。指在前季作物生長後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的種植方式,也可稱為套種。

間作指在同一田地上於同一生長期內,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

(5)高考地理輪作的原因擴展閱讀

輪作技術路徑:推廣「一主四輔」種植模式。「一主」:實行玉米與大豆輪作,發揮大豆根瘤固氮養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優質食用大豆供給。「四輔」:實行玉米與馬鈴薯等薯類輪作,改變重迎茬,減輕土傳病蟲害,改善土壤物理和養分結構;

實行籽粒玉米與青貯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麥草、飼用油菜等飼草作物輪作,以養帶種、以種促養,滿足草食畜牧業發展需要;實行玉米與穀子、高粱、燕麥、紅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雜糧雜豆輪作,減少灌溉用水,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實行玉米與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輪作,增加食用植物油供給。

套作的主要作用是爭取時間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多應用於一年可種2季或3季作物,但總的生長季節又嫌不足的地區。實行套作後,2種作物的總產量可比只種 1種作物的單作產量有較大提高。套作有利於後作的適時播種和壯苗全苗;在一些地方採用套作可以躲避旱澇或低溫災害;還有緩和農忙期間用工矛盾的作用。

F. 地理農業:輪作,間作那些屬於什麼,還有其他類型么,什麼時候應該用什麼

1輪作: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或年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復種組合的一種種植方式。輪作是用地養地相結合的一種生物學措施。中國早在西漢時就實行休閑輪作。北魏《齊民要術》中有「谷田必須歲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綠豆、小豆底為上,麻、黍、故麻次之,蕪菁、大豆為下」等記載,已指出了作物輪作的必要性,並記述了當時的輪作順序。長期以來中國旱地多採用以禾穀類為主或禾穀類作物、經濟作物與豆類作物的輪換,或與綠肥作物的輪換,有的水稻田實行與旱作物輪換種植的水旱輪作。
2.間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生育季節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塊田地上成行或成帶(多行)間隔種植的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單作,混作,套作

G. 生物題「豆糧間作,瓜類和豆類輪作」的種植方式能夠提高作物產量,主要原因是該方式 ( )

豆糧間作,既可以增加有效光合面積,也能利用豆類的固氮作用,提高肥效;瓜類和豆類輪作是利用豆類的固氮作用。所以選B

H. 高中地理 土地鹽鹼化形成的原因及措施有哪些

原因:

1、氣候因素。

土壤鹽鹼化過程是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逐步積累的過程,地表蒸發、入滲過程是鹽分在土體中遷移運動的重要驅動力,直接控制著鹽分在土體中分布、存在狀態。

2、地形和地貌因素。

地形和地貌直接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徑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徑流途中,溶解了上壤和地層中鹽分,加之蒸發濃縮,溶解性總固體不斷增高。因此,土壤鹽漬化程度表現為隨地形從高到低、從上游到下游逐漸加劇的趨勢。

措施:

1、化學改良措施是通過施用化學改良劑及礦質化肥改良鹽漬土的方法。常用的化學改良劑有有機或無機肥料、礦質化肥、亞硫酸鈣、脫硫石膏、磷石膏、硫酸亞鐵、高聚物改良劑及土壤綜合改良劑等。

2、生物改良措施。植物地上生長部分具有遮蔽作用,能夠降低土壤水分蒸發,減弱地表積鹽速度植物吸收鹽分能降低土壤鹽含量植物根系穿插土壤中能改變土壤物理性質。

(8)高考地理輪作的原因擴展閱讀

危害:

土壤鹽漬化對作物直接危害的典型標志是,植株生長纖弱,滯育。在溫度、水分、肥料供應方面沒有多大欠缺的前提下,棚內蔬菜植株根系發育不良,老根與新根比例失衡,對肥水吸收能力較差,使生長發育期明顯延後,特別是前期和中期產量平平。

中國鹽漬土或稱鹽鹼土的分布范圍廣、面積大、類型多,總面積約1億公頃。主要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和半濕潤地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