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氣候分布
Ⅰ 高一地理氣候類型
1(紅),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分布:赤道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氣候成因: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淺棕),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分布:南北緯10度~南北回歸線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 氣候成因:乾季受信風帶,濕季受赤道低壓控制。
3(粉),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東南亞、中南半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季交替; 氣候成因:冬(旱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雨季):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3(淺紫),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 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4(黃),熱帶沙漠氣候:
氣候分布:回歸線~30度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氣候成因:終年受副高或信風控制(信風是從大陸吹來的干風,且是由高緯吹向低緯,是一個升溫的過程,不易形成降水)。
5(淺紫),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 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6(深紫),地中海氣候:
氣候分布:30~40度,大陸西岸;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 氣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風(濕)交替控制。
7(暗綠),溫帶海洋性氣候:
氣候分布:40度~60度,大陸西岸; 氣候特點:終年濕潤,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冬天高於0度,夏天低於20度); 氣候成因: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風是從海上吹來的暖濕風)。
8(亮綠),溫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35~50度,大陸東岸; 氣候特點:冬寒冷乾燥,夏高溫多雨;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9(綠),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分布:溫帶大陸內部; 氣候特點:干,冬冷夏熱溫差大; 氣候成因:身居大陸內部。
10(灰),極地氣候:
氣候分布:極圈內;氣候特點:終年寒冷乾旱; 氣候成因:緯度高,終年受極地高壓控制。
貼子相關圖片: http://post..com/f?kz=65320033
Ⅱ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分布
我就把我知道的寫給你吧
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分布:赤道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氣候成因: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東南亞、中南半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季交替;
氣候成因:冬(旱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雨季):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分布:南北緯10度~南北回歸線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
氣候成因:乾季受信風帶,濕季受赤道低壓控制。
熱帶沙漠氣候:
氣候分布:回歸線~30度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氣候成因:終年受副高或信風控制(信風是從大陸吹來的干風,且是由高緯吹向低緯,是一個升溫的過程,不易形成降水)。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
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地中海氣候:
氣候分布:30~40度,大陸西岸;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
氣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風(濕)交替控制。
溫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35~50度,大陸東岸;
氣候特點:冬寒冷乾燥,夏高溫多雨;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分布:溫帶大陸內部;
氣候特點:干,冬冷夏熱溫差大;
氣候成因:身居大陸內部。
溫帶海洋性氣候:
氣候分布:40度~60度,大陸西岸;
氣候特點:終年濕潤,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冬天高於0度,夏天低於20度);
氣候成因: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風是從海上吹來的暖濕風)。
極地氣候:
氣候分布:極圈內;
氣候特點:終年寒冷乾旱;
氣候成因:緯度高,終年受極地高壓控制。
Ⅲ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分布原因
下面是各種氣候類型的名稱、分布及特徵: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10°之間
熱帶草原氣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
分布規律:南北緯10°到南北回歸線之間
熱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兩季分明
分布規律:北緯10°到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
熱帶沙漠氣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
地中海氣候
形成原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形成原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終年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分布規律: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陸內部,受大陸氣團影響
氣候特點: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乾旱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60°之間的大陸內部
寒帶
副極地大陸性氣侯
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區.這里年可能蒸散量在35cm到52.5cm之間.冬季長,一年中至少有9個月為冬季.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小,在歐亞大陸中部和偏東地區又為冷高壓中心,風小、雲少,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大陸性最強,冬溫極低.夏季白晝時間長,7月平均氣溫在15℃以上,氣溫年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於暖季降落,冬雪較少,但蒸發弱,融化慢,每年有5~
Ⅳ 高中地理。。氣候~!
海陸受熱不均是什麼意思?同緯度太陽直射時間太陽高度角相等,輻射熱相等,海陸受熱一樣。
但水的比熱容比陸地大,熱力性質有差異,熱的時候陸地升溫快,冷的時候陸地降溫快。
Ⅳ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
一、氣候的形成原因
(1)緯度位置不同
地球上不同的緯度,接收到的太陽光照不同,赤道地區最多,兩極地區最少。這導致赤道地區高溫炎熱,兩極地區寒冷。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1 地球經緯網
(2)海陸位置不同
陸地的揚塵較多,空氣往往較為乾燥。而海洋上擁有充沛的水汽,因此在沿海靠近海洋的地區,氣候較為濕潤,而在內陸地區,水汽匱乏,氣候較為乾燥。
(3)海拔高度的差異
在初中時我們便學習過: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度。氣溫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逐漸降低,因此在高原高山地區,氣候往往較為嚴寒;而在平原或者盆地地區,氣候往往溫暖濕潤。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2 高海拔的雪山
(4)大氣環流
地球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風,風會把熱量和水汽從一個地區輸送到另一個地區,使得不同地區間的氣候差異變小。
二、12種氣候類型
1. 氣候類型的分類
氣候類型共有12種,機械性地記憶難度太大,因此我們將其進行人為的歸類:熱帶、溫帶、寒帶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3 世界氣候分布圖
(1)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聯想記憶:都是熱帶,本來是一片樹林,一陣大季風掠過,樹木被連根拔起,變為了草原。又一陣季風掠過,將小草全部帶走,只剩下荒漠。
(2)溫帶(亞熱帶+溫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聯想記憶:夏季的季風,一點都不涼爽,吹到大陸上,大陸變得問問溫熱;吹到海洋,海洋也升溫了。
(3)寒帶(地中海+寒帶)
地中海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寒帶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聯想記憶:老師帶領同學們春遊,剛開始劃著小船,一會兒上岸了,發現了許多針葉林,繼續往山上爬,越來越冷,但是卻阻擋不了同學們看積雪和冰川的熱情。
2. 氣候類型的特點
各種氣候類型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氣溫、降水。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1)氣溫
熱帶地區去年高溫;溫帶地區和寒帶地區,北半球7、8月高溫,而南半球恰好相反,1、2月高溫。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4 氣候的溫度與降水特點
(2)降水
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量差異很大,總結一下:熱帶雨林>熱帶季風>熱帶草原>熱帶沙漠,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地中海、溫帶海洋>溫帶大陸。
(3)雨熱同期
雨熱同期,指的是降水較多的月份,氣溫也較高。在這12種氣候中,絕大多數都是與熱同期,但地中海氣候例外,在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3. 判斷氣候的技巧
(1)看氣溫,全年高溫的肯定是熱帶四個氣候中的一個,如果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最低溫度大於0度,則可能是亞熱帶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如果最低溫度低於0度,則為其他溫帶氣候。如果全年都較為寒冷,則為寒帶氣候。
(2)看降水。降水全年很多,分布均勻的為熱帶雨林氣候,分布不均勻的則可能是季風氣候、草原氣候或者大陸性氣候。
(3)看雨熱同期。如果雨熱不同期,則很可能為地中海氣候。
Ⅵ 各種氣候的分布特點
各種氣候的分布特點:
1.熱帶雨林氣候,該類型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等地區。
特點:常年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小,各月平均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較均勻。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南北兩側,這里年平均氣溫高,但氣溫年較差略大於熱帶雨林氣候。
特點: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間,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離赤道越遠,乾季越長,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熱帶季風氣候,這類型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
特點: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系,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於此數。
4.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
特點:年平均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許多地區只有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降水變率很大,常常連續數年不下雨。
5.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地區。
特點: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
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6.地中海式氣候,該類型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亞熱帶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地區最為典型。
特點:冬季溫和,夏季炎熱或暖熱,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乾旱,因此又稱為亞熱帶夏干氣候。
7.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溫帶地區。
該類型氣候特點: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在0℃以上),夏季不熱(7月平均溫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達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地區,朝鮮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地區。
特點:夏季溫暖,冬季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溫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減少。
小編推薦:高中地理氣候類型的區分方法
9.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部。
該類型氣候特點:由於全年在大陸氣團控制下,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陸中部形成乾燥或半乾燥氣候;
而大陸北部,則由於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蒸發不旺,降水雖少,但不幹旱,形成特殊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10.極地氣候,該類型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區、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
氣候特點:在大陸邊緣地區,冬季長而寒,但夏季最熱月平均溫可達10℃,苔蘚、地衣是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稱為苔原氣候;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等地的絕大部分地區,終年在冰雪覆蓋下,最熱月平均溫也不超過0℃,因此被稱為冰原氣候。
11.高山氣候可能出現在任何緯度。
特點:氣溫和降水都有垂直變化,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超過這一高度則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Ⅶ 高中地理 中國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青藏高原為高原山地氣候;
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
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海南省、雷州半島、台灣省南部、雲南省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
Ⅷ 關於高中地理-氣候
這個我們老師說了要多看地圖,僅此一個方法。再說如果給出一個真的不知名的版地方且范圍小那麼題目一般會給權信息,一般的圖很容易看出其位置,除非只標經緯度,沒有一塊大陸或海洋(這似乎是較難的)。看某地區地圖時要觀察其經緯度(緯度位置)大致形狀,周圍的大洋大陸(海陸位置),還有周圍的山脈河流,大致有個印象,這樣做題時就有一幅地圖在腦中,這樣什麼氣候、河流等問題就較好解決了。
我是這么做的,希望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