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2011年廣東高考地理

2011年廣東高考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4 13:04:46

A. 07~11廣東高考各科全省平均分

2007年廣東高考經調整後的各科平均分:
語文:89.4分 英語:81分
文數:84分 理數:77分
文基:110分 理基:108分
物理:84分 化學:86分
生物:79分 歷史:95分
政治:94分 地理:97分
08

最高分 平均分
語文:138 87
理數:149 71
文數:136 85
英語:150 89
化學:143 91
物理:148 83
歷史:146 76
地理:137 79
政治:142 87
生物:133 74
09
語文 87.12
理科數學 69.33
文科數學 86.35
英語 81.69
政治 91.36
歷史 87.27
地理 90.33
物理 95.02
化學 90.63
生物 93.11
文基理基 105.59
理科基礎 109.25
10
語文:91.6 理數:94 英語:91.5 物理:64 生物:70 化學:66 文數:81 政治:64 歷史:56 地理:55 理科:477.1 文科:439.1
11
2011年文科綜合之地理平均分約61分:選擇題平均30.3分;地理二卷平均30.7分,其中40(15.97),41(14.74)。 2011年廣東高考文科綜合之歷史平均約56分(其中選擇題約30分,歷史二卷約25.53分)。 2011年廣東高考文科綜合之政治抽樣平均約52分 2011年廣東高考數學各題平均分(總分150分):【理科(79分)】選擇題30.4 填空題15.43+2.68(16)10.2 (17)10.17 (18)5.85 (19)2.53 (20)1.6 (21)0.56。【文科(68分)】選擇題32.6 填空題8.3+2.45(16)7.51 (17)9.85 (18)3.44 (19)2.97 (20)0.68 (21)0.27 文綜169:政治52,歷史56,地理61;理綜168:物理56,生物56,化學56 【2011年廣東高考語文平均分】 選擇題不明。 以下是主觀題部分各題的平均分:文言文5.58,古詩和默寫8.33,必考閱讀4.61,選考一(文學類)10,選考二(實用類)8.5,22題5.2,23題3.7,作文40.37。 【不計選擇題,選(一)總分77.79,選(二)總分76.29。】 英語暫時還不知道

B. 廣東2019年得地理高考狀元是誰總分的和單科的

廣東2019年得地理高考狀元的是湛江一中賴曉明647分,地理單科成績為129分。

湛江第一回中學坐落於廣東省湛答江市,是一所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重點中學。

學校始建於1937年,前身是培才中學,1952年與當時的市立一中、河贊中學合並命名為湛江第一中學。

截至2017年8月,校園總面積為11835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03195平方米;截至2006年10月,學校有高中117個教學班,學生人數約7000人,教職工450人,專任教師390人。

學校領導班子年富力強,敢為人先,高瞻遠矚,同心同德,在追求自身高學歷高素質的基礎上,依法治校、嚴謹治教,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扎實穩健的工作作風、科學民主的工作方法,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學校辦學理念的形成,可以回溯到70年前,學校的歷任校長,結合各個時期的特點,歷經多次完善,最終形成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力求冒尖」的先進辦學理念。

C. 求2010年高考地理廣東卷, 最好有答案。 不勝感激!

有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文綜地理部分
一、選擇題
1.利用作物秸桿等農副產品發展農區畜牧業,有利於
A. 改善局地氣候 B. 綜合利用資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護農田作物
解析:農區是指「耕作區」,水土流失一般不太嚴重;以「圈養」方式進行的農區畜牧業可以利用作物秸桿等農副產品為飼料,並為耕作業提供肥料故選B。

2.我國甲、乙兩地均位於29°N附近。讀「1971~2000年甲、乙兩地各月氣溫和降水分布圖」(圖1),可知[來源:Ks5u.com]

A. 甲地年平均氣溫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較甲地豐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氣候 D. 甲地屬溫帶季風氣候
解析:甲、乙兩地均位於29°N附近;甲地最熱月平均氣溫高於25℃,最冷月平均氣溫為8℃,4~10月為當地雨季(降水多,超過100mm),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乙地冬冷夏涼,5~9月降水較多,應屬於高原山地氣候。故選C.

3. 衛星遙感監測顯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錯湖面擴大了大約20%,主要原因是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凍土面積擴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發增加
解析:色林錯湖面擴大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上高山冰雪融水增加而導致水位上升。故選A. 冰雪融水增加

4.下列關於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蝕 B. 河水最深處位於河床中心
C. 水面寬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漸增加
解析:彎道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蝕、左岸堆積,南半球反之。所以A、B錯,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的內陸河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漸減小。所以D錯,故正確答案選C

讀「2006年我國水費源、人口、耕地和經濟總量區域比重圖」(圖2),完成5~6題。

5. 人口數量最多、經濟總量最大的區域是
A. 西南區 B. 西北區 C. 南方區 D. 北方區
解析:由圖可知,南方區人口數量、GDP佔全國的比重均最大,故選C。

6. 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經濟發展匹配較差的區域是
A. 北方區和南方區 B.北方區和西南區
C. 西北區和西南區 D. 西北區和南方區
解析:由圖可知,北方區水資源總量佔全國的比重明顯偏小,西南區水資源總量佔全國的比重明顯偏大,故選B。

7. 三峽大壩下游附近河床某測點,沉積物粒徑的平均值比建壩前大(如圖3示意),其成
因是

A. 侵蝕一搬運作用 B. 搬運一堆積作用
C. 風化一侵蝕作用 D. 沉積一固結成岩作用
解析:流水的搬運作用與流速有關,三峽大壩的建設,使三峽大壩下游流量穩定,搬運能力增強,從而減少了粒徑較小的泥沙堆積,故選B

8. 下列關於無霜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海拔,緯度越高無霜期越長 B.同一緯度,海拔越低無霜期越短
C. 同一山地,陽坡無霜期短於陰坡 D. 同一地段.開闊地無霜期長於低窪地
解析:光熱條件好,無霜期長。同一海拔高度,緯度越高光熱條件越差;同一緯度,海拔越低光熱條件越好;同一山地,陽坡光熱條件優於陰坡,故選D

9. 沙塵暴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華北地區沙塵暴的降塵會
A. 導致氣候變暖 B. 引發草場退化
C. 引起地表水體酸化 D. 增加土壤肥力
解析:本題要重視沙塵暴的「降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降塵」會導致土地沙化。故選B

讀「2005年我國東部沿海某市各圈層間人口凈遷移模式圖」(圈4),完成10~11題。
10.可知該市
A. 中心區和近郊區為人口凈遷出區
B. 城區邊緣區和遠郊區為人口凈遷入區
C.城區邊緣區人口凈遷出量最大
D. 近郊區人口凈遷人量最大
解析:觀察圖中箭頭和數據,估算出凈遷入伙遷出的數量,因此選D
11. 可推測該市
A. 處於城市化初級階段
B.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C. 城市「空心化」現象明顯
D. 城市人口規模逐漸減小
解析:本題反映的是「逆城市化」現象,而不是「郊區城市化」現象。後者指郊區的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城市中心區人口不會大規模向外遷移。因此選C

40.(26分)中國是貿易大國,政府高度重視出口商品生產的碳排放問題。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
材料一:2006年中國商品出口示意圖(圖9)。
材料二:中國生產出口商品的C02,排放(圖10)。

(1)中國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區是亞洲、 洲和 洲。(4分)
解析:考查提取地圖信息能力
答案:北美 歐洲
(2)2010年5月8日21時(北京時間),一艘貨輪從上海出發,沿圖示航線航行,經過的甲海域洋流流向為 ,經過的乙海域洋流性質為 。該貨輪航行720小時抵達紐約(西五區)。此時,紐約的區時是2010年6月 日 時。航行中,可用於導航的地理信息技術為 。(10分)
解析:考查洋流流向和性質,區時換算,3S技術應用等.區時換算公式:所求紐約區時=北京時間-13(北京時間與紐約時間差:8+5)+720(航線時間)
答案:自西向東;暖流;7 8;GPS

(3)2000~2006年,中國生產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約佔全國排放總量的 分之一(填整數),該時期中國生產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總體呈 趨勢。(4分)
解析:考查提取曲線資料信息能力及量化估算能力
答案:三 上升

(4)中國在發展外向型經濟過程中,如何減少C02排放?(8分)
解析:注意關鍵詞:外向型經濟和減排,清潔能源.找准回答的理論依據即可持續發展下企業清潔生產,根據分值回答二三個要點,只有合理即可
(4)①調整產業結構與貿易結構,減少高耗能產品生產和出口;②發展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③更新生產設備與工藝,節能降耗;④發展科學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分)

4l.(30分)E市位於內蒙古西南部,自然資源豐富,以羊(羊毛和羊絨製品)、煤(煤炭)、土(稀土)、氣(天然氣)著稱。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
材料一:l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類型變化(圖11)。
材料二:2008年E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構成(圖12)。

(1)該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1990~2005年變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該市主要的自然帶類型是 。(6分)
解析:考查提取和估算統計圖表資料信息能力和相關區域自然帶自然地理知識
答案:草地 林地 溫帶草原帶

(2)與1990年相比,2005年該市建設用地面積 。對此變化合理的解釋是
。(5分)
解析:考查提取曲線統計圖表信息並分析原因.考查城市化和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關系等地理知識的調動能力
答案:增加 工業化與城市發展

(3)影響該市「羊」產業布局的主導區位因素是 。2008年該市的支柱工業部門是 。(4分)
解析:考查草原畜牧業區位布局主導因素和城市支柱工業
答案:原料 煤炭開采業

(4)該市規劃了一個工業園區,擬引進圖12中的三類工業部門,從產業鏈構建的角度考慮,你認為應選擇哪三類?為什麼?(9分)
解析:考查工業部門和工業集聚聯系和產業鏈
答案:三類工業部門:電力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供應業)、煉焦及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業。
理由:①充分利用當地資源;②考慮工業部門之間的前後向聯系,增加產品附加值;③共享技術及基礎設施,降低成本。(9分)

(5)據報道,該市在距老城區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個可以容納100萬人的豪華新城區,現入住人口不足3萬,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簡要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6分)

解析:考查城市化和城市規劃影響因素相關地理知識.可開放性組織答案
答案:①城市規劃超前;②配套設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購買力不足。(6分)

D. 廣東高考地理怎樣學習

熟悉 基礎知識+四幅地圖(中國行政、中國地理、世界行政、世界地理)回
掌握好答題模答式(就是人文地理死記硬背的「為什麼」、「怎麼做」)、看圖能力、答題思維(這個比較難,要慢慢來)
准備好錯題本,這個到高考最後很有幫助
經常做題,保持手感。
廣東地理是學的很難,但考的簡單,只要你熟透了基礎知識,經常訓練,基本沒問題。地理是文科中很好拿分的。

E. 請問哪裡有2010年和2011年的廣東地理高考試題

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A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文科綜合
一、 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讀「某區域地質面簡圖」(圖1),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

A.斷層、向斜、背斜 B. 斷層、背斜、向斜
C.向斜、斷層、背斜 D. 背斜、向斜、斷層
2. 研究發現,長江幹流江蘇段河床在1985年前後平均沖漩狀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由淤積轉變為沖刷。其主要原因是
A.該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該河段徑流量減少
C.流域年降水量減少 D.上游來沙量減少
3. 1996~2006年我國城鎮人口數量年均增長4.46%,城鎮建成區面積年均增長5.23%,2006年人均建設用地面積是發達國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斷該階段我國
A.城鎮建成區城鎮人口密度升高
B.城鎮化水平已經超過發達國家
C.城鎮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高於發達國家
D.城鎮人口增長速度滯後於城鎮擴張速度
讀「2007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均GDP與人均CO2排放量散點圖」(圖2),結合所學知識,完成4~5題。

4.與全國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廣東、福建 C.海南、貴州 D.遼寧、山東
5.山西、內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貧乏 B.交通設施落後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產業發達
6.暖鋒過境期間的天氣一般表現為
A.鋒前氣壓急劇升高,常出現雷暴天氣
B.鋒後空氣濕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圍降水
C.鋒前水汽凝結,常形成雨,霧天氣
D.鋒後氣溫降低,常出現晴朗天氣
讀「1995~2009年我國某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遷徙變動情況圖」(圖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7~8題

7.1995~2009年,該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
A.遷入率持續上升
B.遷出率持續降低
C.機械增長率緩慢下降
D.累計凈切遷入量逐年增加
8.從人口遷移模式看,該省級行政區域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9.某地區植被退化或喪失、土壤物質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蝕與侵蝕、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產力退化。這一地表過程是
A.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溝壑地區的環境演化過程
B.石灰岩地區受強烈風力侵蝕作用產生的自然演化過程
C.石灰岩地區在自然和人類活動作用下的綜合演化過程
D.黃土高原由於地下水的過度開采而造成的人為演化過程

讀「汽車產業鏈結構圖」(圖4),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0-11題

10.從產業鏈角度看,P代表的產業最有可能是
A.配套產品生產(儀表、輪胎等)
B.汽車研發(發動機、變速箱等)
C.農機製造(拖拉機、農用車等)
D.能源加工(是有、天然氣等)
11.影響汽車服務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A.原料 B.市場 C.動力 D.勞動力
40.(28分)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三國資源環境獨特,經濟發展水平高;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
材料一: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圖(圖9)
材料二:2007年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發電量構成(圖10)

(1)2010年6月8日,三個國家的首都,白晝時間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是 。(4分)
(2)這三個國家南部沿海地區冬季受西風控制,夏季受 控制,地帶性植被是 。(4分)
(3)據圖10,熱電比重最大的國家是 ,風電比重最大的國家是 (4分)
(4)義大利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但那不市的煉油、鋼鐵、汽車等工業發達。簡要分析其工業布局的主要原因。(6分)
(5)20世紀60年年,法國的人口、產業高度集中於巴黎,巴黎與周邊地區發展差異大。對此,法國實施了以均衡化發展為目標的政策,分析其可能採取的措施。(8分)
答案:(1)巴黎 馬德里
(2)副熱帶高氣壓帶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3)義大利 西班牙 較小
(4)經濟比較發達,市場廣闊;發達的海洋運輸,有利於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工業基礎好,技術先進,勞動力豐富
(5)控制巴黎的城市規模,積極發展中小城市;拓展交通運輸網,加強區域聯系;積極發展周邊地區的基礎服務設施;實行優惠政策吸引人才流入;延長產業鏈,合理布局產業

41.(28分)石羊河流經甘肅省中部,流域內灌溉農業較發達、生態環境問題嚴重,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圖(圖11)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樣點垂直剖面圖(圖12)。

(1)石羊河的總體流向為 。從內、外流河類型看,該河為 河,判斷理由是 。(6分)
(2)圖12所示地層,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處是 沉積,由此可推斷該地的干濕狀況,距今5000年前後比現在 ,理由是 (10分)
(3)該河流中下游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目前面臨的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4分)
(4)為了防止該流域生態環境惡化,在農業生產中,應該採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西南向東北 內流 沒有流入還有
(2)久 湖沼 濕 現代為沙,而古代為湖沼
(3)溫帶大陸性 荒漠化
(4)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和節水農業;發展噴灌等,節約用水;恢復治理生態環境;退耕還林、還草。

F. 廣東08年得地理高考狀元是誰總分的和單科的

【2008年普通高考文理科總分最高分考生名單】

趙藹姍,珠海市第一中學,理科總分第一,696分

(珠海市第一中學:創辦於1960年,是一所實行「一校兩區」、高初中分離辦學的特區重點中學,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首批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先後被評為廣東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珠海市模範集體,連續7年獲珠海市教育質量一等獎,學校初中升學率為100%。近年來先後有兩名學生成為廣東省高考理科狀元,歷年來高考升學率均具全市之首。在99-07廣東中學高考狀元排行榜中,珠海一中排名第11位。)

鄭潤澤,潮陽實驗學校,文科總分第一,681分

(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創辦於2000年的民辦學校,2004 年秋季開始招收高中新生。2002年評為潮陽市一級學校、汕頭市一級學校,2003年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首屆十佳民辦學校、全國先進民辦學校。2007年,潮陽實驗學校創造了汕頭高考史上的一項奇跡:統攬汕頭市文、理科總分狀元、占據廣東省單科狀元名單中的兩席,省線上線率名列汕頭第一)

選考物理總分第一:湛江一中楊開692分

(湛江第一中學:創立於1937年,其前身是培才中學。2006年,湛江一中兩名學生分別以900分獲得語文、綜合的單科省狀元,重點線上線率全市第一,總升學率99%。在99-07廣東中學高考狀元排行榜中,湛江一中排名第16位)

選考歷史總分第一:珠海一中陳詩玥674分

選考生物總分第一:揭陽市新世界中英文學校傅婉麗663分

(揭陽普寧新世界中英文學校:創辦於1998年的民辦學校。2004年出了揭陽市(地級)高考總分第一名,2005年出了普寧市高考狀元、揭陽市第三名)

選考地理總分第一:湛江一中賴曉明647分

廣州有三名單科第一

2008年廣州市普通高考成績大面積提高 招辦負責人認為不能以狀元論成敗

文/雷燕 通訊員 戴秀文

昨日,廣東省高考成績放榜,記者從廣州市招考部門獲悉,雖然廣州市今年沒有總分狀元,但高考成績大面積提高,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其中語文、英語、地理三科最高分也均出自廣州市。

據廣州市招辦介紹,廣州市今年有三名全省高考單科第一:廣東省語文最高分是華師附中考生鄭玉婷,英語最高分是培英中學考生楊振帆,地理最高分是來自增城鄭中均中學考生賴曉峰。

在今年全省普通高考考生人數增幅繼續大於招生計劃增幅的情況下,廣州市今年高考本科上線總人數持續增長,大專B線以上上線總人數大幅度提升。全市普通高考考生中,第一批本科上線人數5773人,佔全省的15.28%;第二批本科A線上線人數16085人,佔全省的13.48%;第二批本科B線上線人數22559人,佔全省的13.02%。而據記者了解,廣州考生人數大約是佔全省的十分之一。另外,廣州今年本科上線總人數比去年增加980人,第三批大專B線以上上線總人數(含藝術、體育考生人數)比去年大幅度提高,增加4850人。

廣州市招考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高考狀元本身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所以並不能以狀元來衡量一個地區的考生成績,而是應當看這個地區各個分段學生的人數和比例,綜合來衡量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

G. 廣東地理高考

我也是08年高考的地抄理生,對於高考的地理,你大可放心.因為只要你有一定的水平,無論地理的難度深淺,對比歷史\政治來說還是有原始分優勢的。往年的高考用標准分,因為地理生很少,即使拿很前的名次也只有700來分,而現在不同了,用原始分,一分就是實實在在的一分,是直接算入總分的。
廣東地理卷的水平在全國確實也比較高,但只要你有耐心有興趣地學,也是不難的,加油啊!

H. 求2010年廣東省高考文科綜合試題(地理部分)及答案,可下載的!

1. 解析:農區是指「耕作區」,水土流失一般不太嚴重;以「圈養」方式進行的農區畜牧業可以利用作物秸桿等農副產品為飼料,並為耕作業提供肥料故選B。
2. 解析:甲乙兩地位於29°N附近;甲地最熱月均溫高於25°,最冷月均溫約為8°C,4-10月為當地雨季(降水多超過100mm),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乙地冬冷夏涼,5-9月降水較多,應屬於高原山地氣候.故選C.
3. 解析:色林錯湖擴大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上高山融水增加而導致水位上升.故選A.
4. 解析:彎道凹岸侵蝕而凸岸堆積;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蝕而左岸堆積,南半球反之.故選A.
5. 解析:由圖可知,南方區人口數量、GDP佔全國的比重均最大,故選C。
6. 解析:由圖可知,北方區水資源總量佔全國的比重明顯偏小,西南區水資源總量佔全國的比重明顯偏大,故選B
7. 解析:流水的搬運作用與流速相關,三峽大壩的建設,使三峽大壩下游流速穩定,搬運能力增強,從而減少了顆粒較小的泥沙沉積.故選B.
8. 解析:光熱條件好,無霜期較長.同一海拔,緯度越高光熱條件越差(太陽高度較低);同一緯度,海拔越低光熱條件好;同一山地,陽坡光熱條件優於陰坡.故選D.
9. 解析:本題考查沙塵暴的"降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降塵"導致土地沙化.故選B.
10. 解析:觀察圖中箭頭和讀取數據,估算出凈遷入或遷出的人口數量.選D.
11. 解析:本題反映的應是發達國家的"逆城市化"現象,而不是"郊區城市化"現象.後者指郊區的人口城市化和郊區地域城市化,城市中心人口不會大規模向城市外遷移出現"空心化".選C.

I. 2013廣東高考地理的一道選擇題

春季,歐洲,阿爾卑斯山區,背風坡,這幾個是關鍵詞。阿爾卑斯山位於歐洲回南部、為東西走向、受西風答影響、故南坡為背風坡,使用排除法,A,反氣旋是降溫。C,春季盛行西風帶北移。D,在春季,歐洲南部山區不會常出現暖風。B,最早在阿爾卑斯山的北坡谷地,人們發現這里常出現乾熱氣流,在其影響下,氣溫會增加10度左右。冬季能造成雪崩,春季則積雪融化,溫暖季節促進農作物早熟,強烈時可使植物枯萎,甚至引起山火。原因是翻越山坡的暖濕氣流在迎風坡時水汽已凝結降落,到背風坡下沉時發生絕熱性增溫,變得高溫乾燥,此現象被稱作「焚風效應」。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攝氏度。 故選B

J. 近幾年的廣東高考地理難嗎特別是必修一的內容難嗎

高考題從來不分難與不難、難的說明你對這方面知識掌握的不夠熟練、想要回彌補這方面不足、就需要多練習、答你可以在中國教育在線網上找到往年的全國各省市的高考地理題、針對性的去做、查漏補缺、彌補不足、祝你考好成績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