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中閱讀材料
1. 中專畢業生可以直接讀函授本科嗎
成人高考函授大專,以後還能再上本科和研究生嗎?
問題:成人高考函授大專,以後還能再上本科和研究生嗎?
回答:一:能。大專畢業後可以通過成人專升本考試考上成人本科讀二年能領上本科畢業證或自考也可取得本科學歷。
二:且看研究生報名條件:專科畢業滿兩年可以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研究生:成人本科應屆生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研究生:自考本科在沒拿到畢業證前不準報考研究生。不管哪種本科,只要本科畢業證在手,就可以以本科生身份報考研究生。
三: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研究生者要符合招生單位的具體規定:1有的大學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如上海交通大學);2有的要發表的論文原件(如清華大學):3有的要英語四級證:4有的要續本成績單。但是二類大學沒以上附加條件,專科畢業滿兩年就能報考,成人本科應屆生也可報考。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者一般不允許跨大類學科報考。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者復試時加試兩門本科專業課。所以最好以本科生身份報考,本科生還可跨專業報考,本科生復試時不加試。
四:考大學和考研年齡不限、婚否不限,70歲也可考研。
今年成人高考報考人數激增,出現了搶考位、搶為學位的現象,快人一步學習,才能被擇優錄取,考上名校!
如果您已經決定要提升學歷考文憑,建議大家先選好學校與專業,參加助學計劃,現在開始看教材,看線上課程進行備考。
助學計劃包含助學大禮包:備考教材+線上輔導課程+一對一報考咨詢服務,前50名僅需299元,考過可抵扣學費,考到一定分數可獲得全額學費獎學金,免費上大學!
點擊鏈接即可報名,先到先得:
2. 急!急!急!初一第二學期生物、地理、歷史、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期末考試題
七年級歷史第二學期期末測試題
考生注意:
1.考試時間90分鍾。
2.全卷共四道大題,總分100分。
友情提醒:
沉著應戰,細心審題,應用技巧,揣摩意圖,運用學科語言,准確做答!
一、精彩四選一(在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是最合適的,請把它的序號填入括弧中。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計4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趙州橋什麼人兒修?玉石的欄桿什麼人留?什麼人騎驢橋上走?……」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詞。趙州橋的設計和主持建造者是( )
A.祖沖之 B.賈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2.唐朝時,人們創造了一種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隨水流自行轉動,把水從低處汲到高處,你知道這種灌溉工具是什麼嗎?( )
A.曲轅犁 B.筒車
C.翻車 D.水排
3.曾六次東渡,終於到達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僧人是( )
A.唐僧 B.玄奘
C.戒賢 D.鑒真
4.吐蕃是今天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 )
A.滿族 B.維吾爾族
C.回族 D.藏族
5.北宋末年,一個大商人從四川到南方采購貨物,他會攜帶的貨幣是( )
A.鐵錢 B.交子
C.存摺 D.支票
6.觀賞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可以幫助我們更直觀的了解( )
A.唐代的社會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會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會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會生活面貌
7.畢升的最大貢獻是( )
A.改進了造紙術 B.發明了火葯
C.編寫了《授時歷》 D.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8.南宋有位詩人曾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寫作該詩的主要目的是( )
A.贊美杭州的繁華
B.諷刺金朝統治者的醉生夢死
C.詠寫了西湖秀色與人的關系
D.諷刺南宋統治者的醉生夢死
9.「開心辭典」有這樣一道題:「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決心,他是誰?( )
A.岳飛 B.戚繼光
C.鄭和 D.林則徐
10.雅典奧運會聖火傳遞已於2004年6月8日抵達北京,之後,奧運火炬將在長城點燃。那你知道我們現在所說的長城是( )
A.秦長城 B.漢長城
C.明長城 D.滇長城
11.「路見不平一聲吼呀,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哇……」電視劇《水滸傳》再現了哪個時期一群傳奇英雄的故事?( )
A.三國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2.初中語文課本中選取的文章《范進中舉》、《孔乙己》批判的的制度是( )
A.八股取士 B.宗法制度
C.行省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3.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出子午線長度的天文學家是( )
A.張衡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14.學習明、清史後,有四位同學分別就下列主題作了演講,你認為其中最能概括
這段歷史全過程的是( )
A.帝國的彷徨 B.中華的榮耀
C.東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興
二、歷史對對碰.(請將內容相應的字母旗在括弧里,計8分)
1.
A 蘇軾 ( )《資治通鑒》
B 宋應星 ( )《天工開物》
C 陸游 ( )《念奴嬌·赤壁懷古》
D 司馬光 ( )《示兒》
E 關漢卿 ( )《竇蛾冤》
2.
A 葯王 ( )吳道子
B 詩仙 ( )李白
C 畫聖 ( )孫思邈
三、讀史解析.(請認真閱讀,提取有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1題6分,2題3分,3題7分,4題6分,計22分)
1.閱讀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利也博哉。」
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麼?(1分)
(2)此「河」是誰在位時開通的?(1分)
(3)此河開通後有什麼作用?(2分)
(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別是指現在的什麼地方?(2分)
2.看圖並回答:(3分)
(1)在圖中填出西夏、北宋的首都:(2分)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北宋的建立者是E___________。(1分)
3.閱讀材料:(7分)
「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歷……三十餘國,涉滄溟十萬余里,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雲帆高漲,晝夜星馳,涉彼狂瀾。……」
請回答:
(1)該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個歷史事件?說明其起止時間。(2分)
(2)材料本身反映出一種什麼精神?(2分)
(3)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是什麼?(3分)
4.閱讀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材料二: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須同外國互通有無」,還害怕外國商人與沿海人民往來會「滋擾生事」。
材料三:乾隆給英王的敕諭說:「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假(藉助)外夷(外國)貨物以通有無。」
請回答:
⑴上述材料說明清朝前期的對外政策是什麼?(1分)
⑵實行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2分)實行此政策造成的嚴重危害是什麼?(3分)
四、實踐探究(本大題共2小題,1題5分,2題15分,3題8分,,計28分)
1.某班舉行歷史知識競賽其中有一題要求選手進行朝代接龍。請你也參與進來,你知道正確答案嗎?(5分)
請你按先後順序排列下列朝代:元 北宋 隋 明 唐 南宋 清(5分)
A→唐→B→C→D→明→E
2.某同學在閱讀《毛澤東詩詞選》時,看到《沁園春·雪》的下半闕有「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詞句,有些疑問,你能幫他解釋一下嗎?(15分)
(1)唐太宗在位時期加強中央集權和統一思想文化,出現了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國家穩固的政治局面。你能列舉出唐太宗在加強中央集權和統一思想文化方面的具體措施嗎?你知道後人稱他的統治叫什麼嗎?隋唐時期還有哪些盛世?(13分)
(2)詞中的「宋祖」是南宋還是北宋的皇帝,你知道了嗎?(1分)
(3)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嗎?」(1分)
3.追根溯源(8分)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請你填寫以下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證明上述論斷:
三國時期:
隋朝:
元朝:
清朝: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精彩四選一(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計4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D
D
B
B
D
D
B
C
C
A
B
A
二、歷史對對碰。(請將內容相應的字母旗在括弧里,計8分)
從上到下依次填入1.DBACE2.CBA.
三、讀史解析。(請認真閱讀,提取有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1題6分,2題3分,3題7分,4題6分,計22分)
1.(6分)
(1)隋朝南北大運河。(1分)(2)隋煬帝(1分)(3)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2分)(4)北京、揚州。(2分)
2.(3分)
B.興慶C.東京E.趙匡胤
3.(7分)
(1)鄭和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2分)
(2)鄭和的艦隊克服重重困難,表現了我國人民英勇無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術。(2分)
(2)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鄭和的遠航,促進了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3分)
4.(6分)
(1)閉關或答「閉關自守」。(1分)
(2)原因: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主導地位或答「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2分)
危害:使中國失掉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與發展,使中國逐漸落伍。(3分)
四、實踐探究(本大題共2小題,1題5分,2題15分,3題8分,,計28分)
1.A.隋B..北宋C.南宋D.元E.清(5分)
2.(1)加強中央集權:三省六部增加宰相精簡機構(6分)
統一思想文化:完善科舉大興教育(4分)
貞觀之治開皇之治開元盛世(3分)
(2)北宋皇帝。(1分)
(3)不是,是他的孫子忽必烈(1分)
3.(8分)
三國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夷洲。
隋朝隋煬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元朝元政府設有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清朝鄭成功收復台灣;清政府在台灣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
七年級下數學期末測試卷(人教)
¬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
¬1. 的平方根是______, =________.
¬2.如果1<x<2,化簡│x-1│+│x-2│=________.
¬3.在△ABC中,已知兩條邊a=3,b=4,則第三邊c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
¬4.若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為2:3:4,則相應的外角比是_______.
¬5.已知兩邊相等的三角形一邊等於5cm,另一邊等於11cm,則周長是________.
¬6.方程3x-5y=17,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y=_______,當x=-1時,y=______.
¬7.已知 是方程kx-2y-1=0的解,則k=________.
¬8.在自然數范圍內,方程3x+y=10的解是_______.
¬9.不等式3x-12>0的解集是_______.
¬10.不等式組 的解集是_______.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1. 關於x的不等式2x-a≤-1的解集如圖所示,則a的
取值是( )
A 0 B -3 C -2 D -1
¬12.點P(a,b)在第四象限,則點P到x軸的距離是( )
¬ A.a¬ B.b¬ C.│a│¬ D.│b│
¬13.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 A.3x-2y=9¬ B.2x+y=6z; C. +2=3y¬ D.x-3=4y2
¬14.下列各組數中是方程組 的解為( ) ¬ A. ¬ B. ¬ C. ¬ D.
¬15.已知a<b,則下列式子正確的是( )
¬ A.a+5>b+5¬ B.3a>3b; C.-5a>-5b¬ D. >
¬16.不等式2x+3<2的解集是( )
¬ A.2x<-1¬ B.x<-2¬ C.x<- ¬ D.x<
¬17.如圖,不能作為判斷AB‖CD的條件是( )
¬ A.∠FEB=∠ECD¬¬ B.∠AEC=∠ECD; C.∠BEC+∠ECD=180° ¬D.∠AEG=∠DCH
¬18.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有公共頂點,並且相等的兩個角是對頂角
¬ B.兩條直線相交,任意兩個角都是對頂角
¬ C.兩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的兩個角是對頂角
¬ D.兩角的兩邊分別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19.下列各式中,正確的是( )
¬ A.± =± ¬ B.± = ; C.± =± ¬ D. =±
¬20.已知三角形三邊分別為2,a-1,4,那麼a的取值范圍是( )
¬ A.1<a<5¬ B.2<a<6¬ C.3<a<7¬ D.4<a<6
¬三、解答題:(21、22題各12分,其餘每題6分,共60分)
¬21.解下列方程組:
¬(1) ¬ (2)
¬22.解不等式(組):
¬(1)2(x+1)-3(x+2)<0;¬ (2)
¬23.若A(2x-5,6-2x)在第四象限,求a的取值范圍.
¬24.已知 + =0,求a,b.
¬25.如圖,已知D為△ABC邊BC延長線上一點,DF⊥AB於F交AC於E,∠A=35°,∠D=42°,求∠ACD的度數.
¬26.如圖,在△ABC中,∠B=∠C,∠BAD=40°,且∠ADE=∠AED,求∠CDE的度數.
¬
27.x取哪些非負整數時, 的值大於 與1的差.
¬28.有兩塊試驗田,原來可產花生470千克,改用良種後共產花生532千克,已知第一塊田的產量比原來增加16%,第二塊田的產量比原來增加10%,問這兩塊試驗田改用良種後,各增產花生多少千克?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各小題中均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的答案字母代號填入下表中,每小題2分,共50分)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① 跨緯度最廣 ②跨經度最廣 ③周圍被大面積海洋包圍 ④東西距離最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亞洲地勢的主要特點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東部高,西部低 D.東部低,西部高
3.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大洲分別是:
A.亞洲和歐洲 B.亞洲和大洋州 C.非洲和歐洲 D.非洲和大洋州
4.目前,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 拉丁美洲
5.日本傳統服裝是:
A.旗袍 B.西服 C.牛仔服 D.和服
6.瀕臨亞洲的大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7.具有「亞洲多瑙河」之稱的國際河流是:
A.紅河 B.湄公河 C.長江 D. 阿穆爾河
8.世界上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是:
A.亞洲西部 B.亞洲中部 C.亞洲東部 D.亞洲北部
9.下列國家,屬於東南亞內陸國的是:
A.柬埔寨 B.泰國 C.馬來西亞 D.印度尼西亞
10.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著名的群島國家,領土地跨:
A.亞洲和歐洲 B.亞洲和非洲 C.亞洲和大洋州 D。亞洲和北美洲
11.俄羅斯在傳統上屬於:
A.亞洲國家 B.非洲國家 C.歐洲國家 D.美洲國家
12.下列河流,被俄羅斯人稱為「母親河」的是:
A.伏爾加河 B.葉尼塞河 C.鄂比河 D.勒拿河
13.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十分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地勢高 B.森林面積大 C.緯度高 D.受海洋影響小
14.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的地形區,自西向東依次是:
A.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
B.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C.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歐平原
D.東西伯利亞山地、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15.下列地區,地形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特點的是:
A.中南半島 B.日本群島 C.印度半島 D.馬來群島
16.日本工業產品最大的輸出國是;
A.日本 B.美國 C.德國 D.澳大利亞
17.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視為聖城的是:
A.開羅 B.耶路撒冷 C.麥加 D.麥地那
18.四次中東戰爭都是阿拉伯國家與( )間進行的:
A.伊朗 B.伊拉克 C.以色列 D.埃及
19.土耳其海峽位於:
A.阿拉伯半島 B.尼羅河口 C.土耳其境內 D.伊朗境內
20.中東地區一些國家的人們夜晚常把床鋪安排在屋頂上,這是因為:
A.可以欣賞美麗的星空 B.當地的氣候炎熱,極少下雨
C.當地晝夜溫差大 D.當地氣候溫和濕潤
21.歐盟各成員國的居民統一使用的貨幣是:
A.美元 B.法郎 C.歐元 D.英鎊
22.歐洲西部的農業以畜牧業為主,其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A.人們喜歡吃牛排、乳酪等食物 B.河流稀少,牧草豐美
C.那裡陰雨天氣較多、光照不足 D.受地形和氣候影響,多汁牧草廣布
23.歐洲聯盟是一個
A.世界性組織 B.石油輸出組織 C.區域性的國際組織 D.世貿組織
讀右圖,完成24~25題。
24.右圖中所示的海峽是:
A.直布羅陀海峽 B.曼德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白令海峽
25.關於該海峽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
B.位於中南半島與加里曼丹島之間
C.是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D.是連接印度洋與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二、連線題:把下列國家與主要的物產用直線連接起來 (5分)
泰國 最大橡膠生產國
馬來西亞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印度尼西亞 世界最大的油棕生產國
菲律賓 重要的稻米生產國
緬甸 世界最大蕉麻生產國
三、讀圖填充題:
1.讀日本簡圖,回答問題(10分)
(1)讀圖寫出島嶼名稱:A B C D
(2)讀圖寫出城市名稱:E F
(3)在圖中適當的位置填出日本海、太平洋。
(4)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狹長地帶。
2.讀中東空白圖,回答問題:(13分)
(1)寫出國家名稱:1 2 3 4
運河:5
(2)讀圖寫出大洲名稱:a b c
(3)讀圖寫出海洋名稱:A B C D E
3.讀下圖回答問題:(10分)
(1)兩圖中甲為南亞 月,風向為 風;乙為南亞 月,風向為 風。
(2) 至 月是印度的 季, 至 月是的 季, 風給印度帶來降水。
四、材料分析題:(6分)
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人口增長了,要求生產更多的糧食。為了滿足人口最基本的糧食需求,亞洲的一些國家,一方面在山坡和乾旱地帶墾荒種糧,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連續耕種,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漸下降。結果,糧食的產量下降。然而為了生存,人們又進一步墾殖,形成惡性循環。
1.閱讀材料,把A—F各內容,按因果關系填入下面的框圖中。
A.要求糧食生產 B.開墾坡地和乾旱地帶
C.糧食產量下降 D.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嚴重
E.惡性循環 F. 土壤肥力下降
2.利用下列所給內容,繪制「農業與環境良性發展結構圖」
①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長 ②發展農業技術 ③糧食需求量得以控制 ④糧食單產提高 ⑤退耕還林、還草 ⑥環境得以改善 ⑦良性循環
五、畫圖題:根據下列表中的數據,繪制該地氣溫曲線圖(單位:°C)(6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42
-35
-28
-20
-10
5
9
5
0
-17
-28
-33
2006—2007學年度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測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各小題中均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的答案字母代號填入下表中,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D
B
B
C
B
C
C
A
C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B
C
C
B
C
D
C
C
A
二、連線題:把下列國家與主要的物產用直線連接起來(5分)
三、讀圖填充題
1.(1)北海道 本州 四國 北九州
(2)東京 橫濱
(3)略
(4)太平洋 瀨戶內海
2.(1)埃及 伊朗 伊拉克 土耳其
(2)蘇伊士運河
(3)非洲 亞洲 歐洲
(4)地中海 黑海 裏海 紅海 阿拉伯海
3.(1)7月 西南;一月 東北
(2)6月至9月 雨季;10—5月 旱季, 西南
3. 初中歷史題求解答: 閱讀下列材料: 《漢書·地理志》是我國最早對日本有確切記載的歷史書籍;《隋
早在《後漢書》中就有關於光武帝劉秀賜予倭國使者金印的記載。在晉朝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用了約兩千字的篇幅介紹了三國時代倭國的情況。這篇文章里提到了當時在日本有一個很大的女王國叫作「邪馬台國」,下屬30多個小國。統治該國的女王就是「卑彌呼」。書中記載道,邪馬台國雖然歷代也以男人為王,但是在連續六七十年的戰亂之後,他們擁立了卑彌呼擔任女王。卑彌呼擅長用鬼神之事迷惑百姓,年紀雖然很大卻沒有結婚,只有弟弟輔佐朝政。卑彌呼為王以來從來沒有外人能夠見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伙食的男人出入宮闈。據記載,公元二三八年,卑彌呼派遣使者難升米朝見魏帝曹睿。魏帝賜予卑彌呼以刻有「親魏倭王」的紫綬金印一枚,包括銅鏡百枚在內的禮物若干。邪馬台國與另一個由男王統治的狗奴國向來不和,她特地再次派遣使者來到魏國求助。魏帝派出使者表示支持邪馬台國,但是拘奴國對魏帝的檄文卻似乎並不在意。在長期的戰爭中,卑彌呼去世了。邪馬台國擁立了一名男性為王,但是國中卻引起大亂,只好再度擁立卑彌呼一族的女性「台與」為女王,這才平息了內亂。公元三二六年,台與再度派遣使者來到中國。此時三國時代已經結束,晉朝占據了主導地位。再往後,邪馬台國就從中國的史書中失去了蹤影
4. 對世界輪廓的了解以及學會對氣候資料的分析是初中階段地理學習的一個主要內容.請閱讀世界局部區域略圖以
(1)字母A所在大洲復名稱是北美洲,制字母B所在大洋名稱是大西洋;
(2)緯線C的名稱是南回歸線;
(3)圖中①、②、③所示的地中海氣候從海陸分布來看都分布在大陸的西岸,從緯度位置來看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到40°之間.而羅馬為此類氣候類型的代表城市.根據羅馬氣候資料圖分析,可以看出地中海氣候的特徵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故答案為:
(1)北美;大西;
(2)南回歸線;
(3)西;30°到40°;炎熱乾燥;溫和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