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知
1. 高一地理必須背世界地圖或者一些區域地圖嗎
高一地理必修一與地圖聯系較少,但是必修二開始需要與世界和中國區域地圖相關系專增多。必修屬二學習時如果有地名一類的盡量查地圖記住在哪裡,有哪些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徵,並且養成查圖用圖的好習慣。
真正用圖多是在高二區域地理學習和高三綜合練習中。高一提前准備著吧,不然後面的學習真的會很辛苦。
2. 高中地理必須要買世界地圖嗎
最好買一個,因為學習高中地理時會有許多典型的區域分析問題,平時多看看地圖,有助於加深對典型地域的印象,有利於提高學習效果
3. 高中地理必須背什麼啊 地理真是我的死穴 拜託大家幫幫忙
其實地理不太難,有時間就看一看書,還有中國地圖,世界地圖,以前我也是經常看的,地理出的那些題目出來出去還是那幾個.
麻煩採納,謝謝!
4. 高中地理,政治,歷史也是必須要死記硬背嗎
滿意答案熱心問抄友2009-09-05我自己襲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但要有技巧,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 何況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二是記不準,易混淆,張冠李戴,錯記漏記,把觀念或原理弄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三是記不牢,容易忘,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歷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5. 中國大陸的平原、高原、盆地,河流。分別有多少是高中地理必須掌握的常識
1,平遠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關中平原等四大平原。版
2,高原有,青藏高原、黃土高權原和尊貴高原等。
3,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4,河流有,黑龍江、松花江、雅魯藏布江、黃河、長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漢江、遼河等十條大河。
……
其實,烏蘇里江也應該算是中國的~
6. 高中地理必須知道的城市,山川,河流,國家的名稱有那些
國家:主要是一些發來達國家和一些具自有特色的國家都要掌握。像美、英、法、俄、摩洛哥
城市:上面國家的首都及幾大代表城市。像中國北京、上海、廣州、香港
山川:各州之最高峰,地理分界點的山脈。像珠峰,乞力馬扎羅山,科迪勒拉山系
河流:流域與長度排名靠前的,或者界河。像尼羅河,長江,亞馬遜河,剛果河。
多看地圖和一些關於地理方面的雜志,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高考地理相對來講還是不難的,知識點掌握了,細節注意就好了
7. 高中地理必須掌握的重要坐標
世界地理來
尼羅河入海口(30°N,源30°E)、恆河入海口(23.5°N,90°E)、
密西西比河入海口(30°N,90°W)、幾內亞灣(0°,0°)
中國地理
長江入海口(30°N,120°E)、台灣海峽(23.5°N,120°E)、青藏高原(30°N,90°E)
四川盆地(30°N,105°E)、北京(40°N,120°E)
這些是幾個重要的,可以根據自己個人的情況再選擇一些容易記的去掌握,關鍵是由這些點來進行相對記憶,比如四川盆地,其北有大巴士,再北是漢水谷地、秦嶺、渭河平原、黃土高原,其南是雲貴高原。
8. 高中地理必須掌握的知識點有哪些
1.經緯度問題(涉及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判斷)2.等值線(判斷地形,水流流向及洋流等),比例尺問題(判斷范圍)3.地球運動問題(自傳,公轉,太陽高度角,南北回歸線等)4.日出日落時間,晝夜長短計算5.典型的季節現象:地球公轉 遠日點,近日點,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正午太陽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南半球達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歸線以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北半球達最小。晝夜長短 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 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等溫線 陸地等溫線均向北凸出 陸地等溫線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氣壓帶、風帶 隨太陽直射點北移 隨太陽直射點南移。雪線 雪線上升 雪線下降。洋流,我國的降水,河流。我國的季風,農業生產,氣象災害。6.對流層的特點,平流層的特點,大氣的熱力過程,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大氣的保溫效應,氣溫與天氣,,氣溫的垂直分布,氣溫的水準分布(緯度分布,海陸分布,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7。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②變化規律8、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
9、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10風的形成,風向: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確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1、鋒面與天氣12、氣壓系統與天氣
13,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1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15、季風環流16,氣候形成因數17、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18、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19、主要的氣象災害20、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
9. 誰可以發給我一份百度文庫里的高考必備: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文檔參考: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10. 高中地理,關於洋流必須掌握的考點,你都知道多少
洋流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三種。
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版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權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例如,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紅海與印度洋之間。
補償流:分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兩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魯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