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霧高中地理

霧高中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4 09:16:45

A. 高中地理 重慶多霧的原因

重慶地勢高,當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遇到山地,空氣上升冷卻,形成水蒸汽。所以多霧。

B. 高中地理:霧、露、霜有什麼區分,分別是什麼意思。霧與降水的區別是謝謝

凝華:霜,霧凇,冰花 ,雪 是氣體變成固體 汽態→固態 液化:露,霧,「白氣」
露: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在地表或地物(如石頭、瓦片、農作物的葉面等)上凝結而成的水滴。傍晚或夜間,地面逐漸冷卻,使近地層空氣也隨之降溫,當其溫度降到露點以下,即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就有露滴生成。最有利於生成露的天氣條件是晴朗微風的夜晚。晴朗利於輻射冷卻,微風利於新鮮空氣補充水汽。觀測表明,一夜的露水量相當於0.1—0.3毫米降水,一年可達數十毫米,對植物生長很有好處。同時,水汽凝結時放出熱量,對植物也有保溫作用。
霜: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物上直接凝華而成的冰晶。霜呈白色,具有疏鬆的晶體結構。霜的成因與露相似,只是近地層空氣的溫度必須低於0℃,這是形成霜與露的主要區別。生成霜的有利條件是晴朗微風的夜晚。夜間晴朗有利於地面或地物輻射降溫;微風則可使貼地層空氣得到更換,送走已經產生過水汽凝華的較干空氣,送來水汽充足的濕潤空氣,供凝華。無風時,可供凝華的水汽少;風大時,會使上層較暖空氣與貼地空氣混合,導致近地層空氣降溫緩慢,均不利於霜的生成。霜的水量少,對植物沒有明顯的好處,也沒有什麼壞處。霜和霜凍不同,霜凍是指農業氣象學上的溫度突然劇降而引起的植物凍傷、脫水死亡現象。
霧:懸浮在近地層空氣中的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構成的一種天氣現象。常使視野模糊。當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里時稱為霧。當大於1公里小於10公里時則稱輕霧。霧的成因主要是近地面空氣層降溫增濕引起的。根據降溫增濕的程度和形式不同,一般將霧分成:輻射霧、平流霧、蒸發霧、上坡霧、鋒面霧等。霧對交通和航運事業很不利。另外,在多霧地區,日照明顯減少,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影響不良。
霧是漂浮在大氣中的小水滴,露是凝結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小水滴,不是從天上降落不是降水!
降水是雲中的水分以液態或固態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現象 .它包括雨,雪,雨夾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針等降水形式,形成降水的條件有3個: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使氣塊能夠抬升並冷卻凝結 ;3是有較多的凝結核,降雨強度可劃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同樣,降雪的強度也可按每12小時或24小時的降水量劃分為小雪(包括陣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幾個等級.
而霧和霜是沒有從地面到雲層又下落這一過程的! 下來的,因此不是降水都不是降水.
降水就是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和固態(經融化後)的水,這些水沒有經過蒸發、滲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叫降水量,他的單位是毫米。在氣象上用降水量來區分降水的強度。可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霧是水蒸氣在空氣中液化而成的,和雲的形成相似,只是雲是在高空形成,而霧是在地面上形成的,也就是說霧是地面上的雲。而霜是水蒸氣在地面上遇冷凝華附在物體表面而成的。而降水就是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和固態(經融化後)的水。所以說兩種都不是降水。

C. 為什麼雲霧在半山腰高中地理

因為半山腰這個地方的話,冷熱氣流會在這個地方相聚,形成霧。

D. 為什麼光照強利於霧的擴散 用高中地理知識回答

光照強烈,地面會升溫,從而導致空氣上升,導致高空形成高壓,然後霧氣灰塵就會從高處擴散

E. 為什麼半山腰多雲霧高中地理

因為半山腰是陽光照射和照射盲區的分水嶺,致使半山腰的空氣密度比腰下密度小,比腰上密度大,而雲霧密度正好和腰上腰下結合部的密度旗鼓相當,所以半山腰多雲霧。

F. 地理上產生霧或多霧的原因

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這是由輻射冷卻形成的,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氣象上叫輻射霧;另一種是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有時兼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可以看出,具備這些條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 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范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霧消散的原因,一是由於下墊面的增溫,霧滴蒸發;二是風速增大,將霧吹散或抬升成雲;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傳,熱量下遞,近地層霧滴蒸發。

霧的持續時間長短,主要和當地氣候干濕有關:一般來說,乾旱地區多短霧,多在1小時以內消散,潮濕地區則以長霧最多見,可持續6小時左右。

總的來說
1 水汽冷卻,潮濕
2 風小,無風
3 空氣中懸浮顆粒多

G. 高中地理。。關於霧霾的

那啥大氣半天不動又不下雨,污染累積,就容易形成霧霾。。。

高壓低壓都版可以產生權霧霾,主要還是看:1,大氣層結是否穩定 2,風力不太大 3,足夠的氣溶膠(顆粒物)

樓上說的逆溫不是必要條件,只是逆溫會導致大氣層結穩定,致使擴散很差

個人感覺空氣濕度也不是霾產生的必要條件,但是會決定到底產生的是霧還是霾,比如北京就很乾燥,但是依舊會產生霧霾。顆粒物提供凝結核後,水蒸氣在其上凝結,濕度隻影響在顆粒上凝結的水的多少。

H. 重慶為什麼冬半年多霧請從高中地理角度回答一下,謝謝。

1,重慶位於四川盆地邊緣,受盆地氣候影響。
2,重慶屬於工業城市,污染較重
3,重慶來兩江匯和處。。。。

I. 高中地理:霧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特別多舉點有利影響

只知道不利的:比如PM2.5,易發生車禍等

J. 霧失誤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節答案

請出示題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