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晝夜

高中地理晝夜

發布時間: 2021-01-24 07:21:46

A. 高中地理:晝夜交替和時差

  1. 秋分直射來赤道,直射點時間自為12點,北京時間即120E時間為9月22日22時49分,所以12點經度為42°15′W.答案A.

  2. 秋分全球6點日出,根據太陽上升高度是勻速的,地方時12點為正午太陽高度,6點到11點為5小時,到12點為6小時,11點太陽高度是12點的5/6,可求出12點即正午太陽高度為90度,即直射,即赤道,答案緯度只有B緯度是0。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B. 高中地理問題,青藏高原為什麼晝夜溫差大回答簡便點不要復制

青藏高原屬於高山高原氣候,垂直變化較大。

C. 高中地理中怎樣計算晝夜長短有時候,計算出日出和日落時間,但算出的結果不正確,怎麼辦

由於太陽直射點抄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導致了地球上除了赤道(永遠晝夜平分)外,其它緯度地區的晝夜長短會發生變化。計算日出時間或日落時間我們都只要看兩條線即可求出其准確時間。例如,要計算某地的日出時間,1、要先找出赤道與晨線交點所在的經線A,這條經線(注意,是整條經線所有的地方,除極點外)的地方時就是6點;2、找出某地所在緯線與晨線交點所在的經線B,這條經線的地方時就是某地日出時間;3、好了,利用圖中的已知條件,先求出經線A、B的經度,再把它們的經度差換算成時間差,東加西減,即可求出某地日出時間。要計算某地的日落時間,原理同上。

D. 怎樣計算高中地理的晝夜長及區時

時區與區時
經線有無數多條,同一時刻,地方時就有無窮多個,這樣使用起來就很不方便,特別是給交通、通信和國際交往帶來不便。為此,人們創立了標准時制度,其中的一種就是理論區時。
(一)、時區的劃分
國際上,按統一標准劃分時區,採用分區計算時間辦法。即每個時區跨15個經度,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以0°經線為基準,從7.5°W至7.5°E為中時區或零時區.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出東1區,東2區……東12區.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出西1區,西2區……西12區.由於中時區的范圍為7.5°W至7.5°E。所以東、西12區的范圍就是172.5°E至172.5°W,合稱東西12區。
( 二)、時區的計算
某地時區數=某地經度數÷15°(其商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數,按四捨五入法取整數)。
例 計算 北京(116°E) 的時區為多少?(直接代公式計算)
(三)、 區時的確定
把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統一使用的時間,同一時區內區時相同。
中央經線:每個時區內的兩條邊界線中間的那一條經線。中央經線的經度數=15°×時區數。如東8區的中央經線的經度數=15°×8即為120°E。
‚北京時間採用東8區的區時,世界時採用中時區的區時。
(四)、區時的計算
公式:所求某地區時=已知地區時±時區差×1小時
與地方時計算相似,增加了一個環節,先找出兩地的時區數,再計算時區差。
例.聖誕節(12月25)日當地時間上午9時,小強遠在紐約留學的姑姑乘飛機回沈陽探親。自紐約至沈陽,飛機飛行時間約17小時。小強應在何時到機場迎接姑姑最合適( D)
A、25日15 時 B、25日13 時 C、26日19 時 D、26日15時
解析:由出發時間求到達時間,須加上行程時間;迎接時間=9+13+17-24=15(計算結果減去了24小時,日期向後推1天)
日出日落時間早晚取決於經度(地方時早的先日出、日落)和緯度(緯度決定了當地的晝夜長短,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計算公式:日出時間=12-晝長/2(或日出時間=夜長/2)
日落時間=12+晝長/2(或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
註:(1)日出、日落的計算要使用地方時
(2)同一時刻,北半球某地的晝長等於南半球同一緯度的夜長。
(3)同一緯度上日出、日落地方時、晝長相同。
(4)同一條緯線被晨昏線分成兩段,處於晝半球的一段弧所跨的經度數÷15°/小時=晝長。

E. 高中地理:想問怎麼知道此地晝夜溫差大

這個是常識喲。

題目中提到「果熟期」是9~10月。

然後你有沒聽過成語「秋高氣爽」啊。

此時降雨量少,天空晴朗,上午升溫快,午後氣溫依舊可到較高溫度;入夜空中依舊無雲,大氣輻射散熱作用強,氣溫下降很快。

F. 高中地理中怎樣計算晝夜長短

看太陽直射點 3.9月都是直射赤道,6月直射北回歸線,12月直射南回歸線,然後根據月份和地點判斷
例如北京,在6月就是晝長夜短,在12月直射南回歸線就晝短夜長

G. 高中地理,怎麼判斷下面圖中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是 晨線

過圓心做太陽光線的垂線,即晨昏線,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就是晨線。如圖中的晨昏線,就是晨線。

H. (高中地理)如何理解「晝夜溫差大,大氣運動強」

晝夜溫差大,就是白天熱,晚上冷,這個變化很大。白天熱氣體擴散,污染物擴散。晚上冷,氣體會下沉或者移動。總結就是大氣運動強,所以能見度好。
謝謝,望採納。

I. 高中地理 晝夜時間

求出晝長
165-15=150°,相當於10個小時。所以日出=12-1/2晝長=7:00,即15°E是7點,所以北京時間為7+7=14點(二者時差為7個小時)
希望對你有幫助

J. 怎樣計算高中地理的晝夜長及區時

計算區時:

a區時-b區時=(a時區-b時區)×1h/區,其中時區均按東時區計算,西時區按負東回時區計算(個人總結公答式,不喜勿噴)。
當然,區時還涉及到經度:
a時區=[a經度÷15°/區+0.5區],其中經度有東、西之分,[x+0.5]的數學含義是:對 x四捨五入取整數(個人總結公式,不喜勿噴)。
另外關於地方時的計算公式,暫不寫,有需求請追問。
至於晝夜長短,則等價於求 日出,或者日落的地方時(日出、日落關於正午12點對稱,即日出時間+日落時間=24h,知道一個即可得另一個)。
同一緯度的地方,其日出/日落時間一致。
求日出/日落時間,一般通過晨昏線視圖才能求得,晨線與赤道交點為06:00,昏線與赤道交點為18:00。根據這個特點獲得一個a點經度、時間,再結合晨昏線 與 甲地 緯度圈的交點 乙地的經度,可以計算 甲地緯度圈的日出、日落時間,即 甲地的日出、日落時間。
a地方時-b地方時=(a經度-b經度)÷15°/h,其中經度均按東經計算,西經按負東經計算(個人總結公式,不喜勿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