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氣候圖
① 高一地理氣候類型
1(紅),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分布:赤道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氣候成因: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淺棕),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分布:南北緯10度~南北回歸線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 氣候成因:乾季受信風帶,濕季受赤道低壓控制。
3(粉),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東南亞、中南半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季交替; 氣候成因:冬(旱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雨季):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3(淺紫),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 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4(黃),熱帶沙漠氣候:
氣候分布:回歸線~30度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氣候成因:終年受副高或信風控制(信風是從大陸吹來的干風,且是由高緯吹向低緯,是一個升溫的過程,不易形成降水)。
5(淺紫),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 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6(深紫),地中海氣候:
氣候分布:30~40度,大陸西岸;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 氣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風(濕)交替控制。
7(暗綠),溫帶海洋性氣候:
氣候分布:40度~60度,大陸西岸; 氣候特點:終年濕潤,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冬天高於0度,夏天低於20度); 氣候成因: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風是從海上吹來的暖濕風)。
8(亮綠),溫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35~50度,大陸東岸; 氣候特點:冬寒冷乾燥,夏高溫多雨;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9(綠),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分布:溫帶大陸內部; 氣候特點:干,冬冷夏熱溫差大; 氣候成因:身居大陸內部。
10(灰),極地氣候:
氣候分布:極圈內;氣候特點:終年寒冷乾旱; 氣候成因:緯度高,終年受極地高壓控制。
貼子相關圖片: http://post..com/f?kz=65320033
②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分布原因
下面是各種氣候類型的名稱、分布及特徵: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10°之間
熱帶草原氣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
分布規律:南北緯10°到南北回歸線之間
熱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兩季分明
分布規律:北緯10°到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
熱帶沙漠氣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
地中海氣候
形成原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形成原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終年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分布規律: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陸內部,受大陸氣團影響
氣候特點: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乾旱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60°之間的大陸內部
寒帶
副極地大陸性氣侯
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區.這里年可能蒸散量在35cm到52.5cm之間.冬季長,一年中至少有9個月為冬季.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小,在歐亞大陸中部和偏東地區又為冷高壓中心,風小、雲少,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大陸性最強,冬溫極低.夏季白晝時間長,7月平均氣溫在15℃以上,氣溫年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於暖季降落,冬雪較少,但蒸發弱,融化慢,每年有5~
③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圖判讀
你能夠把完整的題目傳上來嗎?我教了幾十年地理,還真沒有見過這樣的氣候圖。
④ 關於高中地理-氣候
這個我們老師說了要多看地圖,僅此一個方法。再說如果給出一個真的不知名的版地方且范圍小那麼題目一般會給權信息,一般的圖很容易看出其位置,除非只標經緯度,沒有一塊大陸或海洋(這似乎是較難的)。看某地區地圖時要觀察其經緯度(緯度位置)大致形狀,周圍的大洋大陸(海陸位置),還有周圍的山脈河流,大致有個印象,這樣做題時就有一幅地圖在腦中,這樣什麼氣候、河流等問題就較好解決了。
我是這么做的,希望能有幫助。
⑤ 高中地理 中國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青藏高原為高原山地氣候;
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
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海南省、雷州半島、台灣省南部、雲南省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
⑥ 高中地理圖中乙地的天氣狀況是什麼樣的為什麼
從圖中可以看出,乙地是陰雨天氣。甲地是晴朗天氣。
乙地位於低氣壓中心,氣流上升,氣溫降低,水汽容易凝結,形成陰雨天氣。
甲地位於冷鋒前方,受暖空氣控制,晴朗溫暖。冷鋒的雨區在鋒後。
⑦ 高中地理熱帶雨林氣候類型分布圖怎麼講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抄二章第襲二節世界氣候類
型的分布與成因。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來自內陸的乾燥信風控制+副熱帶高氣壓影響
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影響
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海陸間熱力差異
熱帶季風氣候: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海陸間熱力差異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赤道低氣壓帶+西風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西風控制
溫帶大陸性氣候: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⑧ (高中地理)指出甲乙丙丁的氣候類型圖二是哪個地方的特徵
甲是熱帶沙漠氣候,乙是熱帶草原氣候,丙是熱帶季風氣候,丁是熱帶雨林氣候
⑨ 高中地理13種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太陽輻射年變化小,並由於太陽在一年內的春分、秋分前後兩次通過天頂,所以氣象要素的年變化都具有雙峰型的特點。
天氣單調。全年受赤道海洋氣團控制,風力微弱,季相無變化,基本每日上午悶熱晴朗,接著積雲越積越厚,午後則暴雨傾盆,雨後天氣稍涼,第二天又復如此。
2、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濕季。乾季的氣溫高於熱帶雨林地區,每日平均氣溫在24~30℃之間。大致每年5-10月大陸低氣壓北移,這時北半球熱帶草原上盛行從幾內亞灣吹來的西南季風(又稱幾內亞季風),帶來豐沛降水,形成濕季。
11月到次年4月,大陸低氣壓南移,北半球熱帶草原盛行來自北回歸高氣壓帶的信風(哈馬丹風),十分乾燥,形成乾季。南半球熱草帶草原的干、濕季節時間與北半球恰好相反。
3、熱帶季風氣候
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季風顯著,旱季時陸地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北季風匯入海洋上的赤道輻合帶,雨季時南半球副高發出來的西南季風匯入塔爾低壓。盛行熱帶氣旋,與「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
4、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的特點很多,比如晴天多,陽光強,乾燥,夏季熱,晝夜溫差大,風沙多等等。終年乾旱炎熱,尤其熱季更是酷熱難耐。
5、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十分適宜人類居住,主要位於太平洋邊緣,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6、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是13種氣候類型中唯一一種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頻繁活動,氣候溫和,最冷月氣溫在4-10℃之間,降水量豐沛。
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氣候炎熱乾燥少雨,雲量稀少,陽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約佔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於夏季。 如果將地中海地區全年降水量製成條形統計圖,就會發現它會形成一個盆狀弧線。
7、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夏季太陽高度角增大,晝長,氣溫較高,從熱帶海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冬季寒冷乾燥: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緯度較高、離冬季風源地近、地形較低平坦地勢西高東低使冬季風得以削弱。季風性顯著,夏秋常受熱帶氣旋影響。
8、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較差很大,日較差也很大。冬季受高壓控制,最低溫達-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氣溫達26~27℃,最高達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較差達62.3℃。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從南向北(北美從西向東)增加,年降水量從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達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從溫帶荒漠、溫帶草原,過渡到亞寒帶針葉林。
9、溫帶海洋性氣候
冬暖夏涼,年溫差小,全年雨季,冬雨較多,氣溫年變化與日變化都很小,降水量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在熱帶海洋多風暴,多雲霧天氣,濕度大。
10、亞寒帶針大陸性氣候
冬季長而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大。這是因為本區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且緯度高,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又有積雪覆蓋,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受不到海洋氣團的調節。
降水量少,集中於夏季,蒸發弱,相對濕度高。降水量少是因為本區氣溫低,空氣中水汽含量不多,但這里蒸發弱,所以仍屬於濕潤氣候。
降水集中於夏季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有氣旋雨和對流雨;冬季溫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陸反氣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
11、極地冰原氣候
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於永夜狀態,夏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
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1967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
12、極地苔原氣候
因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C,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蘚、地衣類)。
13高原山地氣候
在中緯度地區的高原地區,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脈等地區,由於海拔較高,終年低溫(自海平面起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高原山地氣候的特點最重要的有兩個:海拔高、氣溫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