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第一章測試

高中地理第一章測試

發布時間: 2021-01-23 17:02:04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試題及答案

叫老師拿

Ⅱ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月考詳細重點復習資料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節 地球在宇宙中會考說明:說出天體系統的層次、地球在天體系統中的位置、太陽系概況。(Ⅰ)說明地球是太陽是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Ⅱ)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系 ___系 ___系 ___系 河外星 系 其他恆星系統 其他行星 1、 太陽系:1) 組成成員:太陽(中心天體)、八顆行星及衛星、矮行星、太陽系小天體(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及行星際物質組成。2) 距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寫出八大行星的名稱: (星)_(星)_(球)_(星),_(星)_(星), (王星) (王星)。3) 八顆行星的分類:類地行星: 、 、 巨 行 星: 、 遠日行星: 、 2、 地球:1) 普通性:在太陽系八顆行星中,就大小和質量而言,地球在太陽系中並不顯眼。2) 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離適中——__(1 5℃ ) 自身物質條件 體積質量適中——__(N、O)存在生命的條件 液態水的生成 宇宙環境 穩定的光照條件 安全的宇宙環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幹擾)練習題:1、圖1中包括的天體系統有A.一級 B.二級 圖北京2009會考說明P11C.三級 D.四級2、在太陽系中,有關地球的特殊性的正確敘述:A.既有自轉又有公轉 B. 體積在八大行星中最小C.唯一有高級生命的行星 D.質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大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會考說明:說出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Ⅰ)說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Ⅱ)1、 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出現在太陽大氣的 層)、 (出現在太陽大氣的 層) 地球 的影響:黑子與降水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地球 的影響:耀斑爆發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甚至中斷 地球 的影響:產生磁暴現象、出現極光現象 產生自然災害:地球上的水旱災害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1)為地球提供光和熱,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間接來源,如煤、石油。2)維持地表溫度為地球上的水循環、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提供了能量。練習題:1、維持地表溫度為地球上的水循環、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是A.重力勢能 B.生物能 C.太陽輻射 D.風能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有A.誘發地震和潮汐 B.產生磁暴和極光C.誘發海嘯和台風 D. 干擾電離層和無線電長波通訊3、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是A.耀斑、日冕 B.黑子、耀斑 C.黑子、磁暴 D.耀斑、磁暴

Ⅲ 高中地理第一章講解、練習。

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 學案(新人教必修1)
◆學習目標
1、說出天體的概念和的類別;天體系統的概念和層次關系;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2、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搜集有關宇宙的形成和探索、地外文明、外星人等資料。
◆問題探究
情景創設:晴朗的夏夜,你仰望天空,你看到了什麼?
1、何為天體?天體的類別有哪些?

2、天體系統是如何形成的?天體系統的層次關系?地球在四個級別天體系統中的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畫一畫:太陽系模式圖

思考:假如外星人要給你寫一封信,地址應該怎麼寫?
3、為什麼說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想一想:一個星球存在生命,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4、為什麼說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討論:你認為火星有生命存在嗎?請陳述理由。

◆歸納整理
1、天體的種類: 、 、 、 、 、 。
2、天體系統的級別:

3、太陽系八大行星由里向外的順序是 ;
其中小行星帶是位於 和 之間。
4、八大行星公轉的共同特徵 、 、 。根據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徵,把八大行星分為三類 、 、 。
5、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條件和原因
(1)適宜的 ,原因是 ;
(2)適合生物呼吸的 ,原因是 ;
(3) ,形成的原因是 。
◆課堂反饋
1、以下天體系統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
A、太陽系 B、河外星系 C、銀河系 D、總星系
2、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和自然天體分別是 ( )
A、太陽、金星 B、金星、月球 C、太陽、月球 D、北極星、月球
判斷正誤:
3、地球的體積和質量在各大行星中都是最大的 ( )
4、地球的原始大氣並不適合生物呼吸 ( )
5、地球是太陽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
6、各大行星與地球相似,因此都是類地行星 ( )
7、各類天體都是球狀,都屬於某一層次的天體系統 ( )
8、地球距離太陽約1。5億千米,處於金星和火星軌道之間 ( )
9、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火星 ( )
10、行星是能自己發光的天體 ( )
◆閱讀材料
1、目前,探索地外文明的方法主要有3大類:
①接收並分析來自太空的各種可能的電波。這方面的工作從1960年就開始了。
②人類主動向外太空發出表明人類在太陽系內存在的信號。1974年11月16日,美國利用設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305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發出人類第一組信號,對准武仙座球狀星團,發射3分鍾。
③發射探測器去登門拜訪外星人。美國發射的「先驅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都在完成對太陽系內的探測任務後,帶著許多人類的信息,作為人類使者,漫遊在恆星際空間。如果巧遇人類的知音,他們將從探測器中了解人類的活動,確定進一步交往的可能。由此可見,探索地外文明是一項綜合性的科學使命,過於樂觀是不現實的,過於悲觀也是沒有根據的。
2、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帕雷利宣布,通過望遠鏡觀測在火星上發現了河道(canal)。這個詞在英文中被譯成了「運河」,既然是運河,就一定是智慧的「火星人」開鑿的。從此,火星上有人的說法不脛而走,同時也就揭開了持續100年的關於火星有無生命論戰的序幕。
最新的觀測、探測和研究表明,火星上根本不存在高級生命,連低級生命甚至復雜有機物也不存在。但是人們探索火星生命的熱情並未完全冷卻下來,科學家在規劃未來,希望有一天在火星上建立起適於生命生存的環境。
但火星又與地球相似,有固定形態,距離太陽不太遠也不太近,火星的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與地球自轉周期相近(23小時56分),自轉軸與軌道平面法線的傾角是24º,幾乎與地球相應傾角(23º27ˊ)相等,所以有與地球相似的四季變換;火星有火山,最大的面積有一萬二干多平方公里,高度相當於兩個珠穆朗瑪峰,待到火山爆發時可以產生大量氣體和灰燼,極區有大量固態二氧化碳,並含有冰。
探測火星大事記
■1962年 前蘇聯發射火星探測器,但在飛離地球1億公里時與地面失去聯系,此後下落不明。此次發射被看作人類火星探測的開端。
■1972年 美國水手飛船沿火星外層空間軌道飛行,環繞火星軌道進行長期考察,成為火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98年 日本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以失敗告終。
■2001年 美國發射「奧德賽」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火星表面可能有冰凍水。
■2003年 攜「勇氣」號火星車的美國「火星探測流浪者」號探測器升空。次年1月「勇氣」號在火星著陸。
■2008年 美國「鳳凰」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後失去聯系
◆課後鞏固
一、單項選擇題
1、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們看到的星星多數是:
A.恆星 B.行星 C.衛星 D.流星
2、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和最近的行星分別是 ( )
A.水星、冥王星 B.金星、天王星 C.天王星、水星 D.海王星、水星
3、天體系統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
A.總星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4、有關宇宙的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是用時間和空間來表達內涵的
B.宇宙是物質的,物質處於難以預料的運動和發展中
C.目前,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半徑大約是200億光年
D.隨著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觀測到的宇宙范圍將不斷擴大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正確敘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沒有水
②地球上有適於生物呼吸的大氣存在
③地球上的溫度在100℃以下,利於形成分子
④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適中是存在生命物質的重要基礎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
A.地球既有自轉又有繞太陽公轉運動
B.地球上有大氣
C.地球的質量、體積及運動狀況與其他行星有很大不同
D.地球上有高級智慧生命
7、關於天體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星光閃爍的是行星 B.在星空有明顯位移的是恆星 C.輪廓模糊的是星雲 D.拖著長尾的是流星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天體
B.小行星帶位於類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間
C.八大行星中地球公轉周期最短
D.火星、木星、土星都屬於巨行星
9、下列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總星系 B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總星系
C.地月系→銀河系→總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10、生命存在所必須的液態水,其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體積適中 B日地距離適中 C.地球的質量適中 D地球溫度適中

二、綜合題
11、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12分)

(1)圖中行星A____ B____
(2)圖中小行星帶位於___與___軌道之間
(3)八大行星共同的運動特徵是_____、_____、_____
(4)圖中最高一級天體系統的中心是___ ,最低一級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___ 。
(5)圖中地球因______ ,使地球上的溫度適中;因_______,使地球外部聚集大氣層;同時由於地球具備一種比較安全的_______。從而使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
12、如右圖所示,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現了罕見的天象:太陽、月球及太陽系的各大行星以地球為中心,排在相互垂直的兩條直線上,構成「十字連星」狀。
據此回答:
(1)圖中最高級天體系統的中心位於 ( )
A、太陽 B、地球附近
C、月球附近 D、D點附近
(2)圖中表示火星的是 ( )
A、A星 B、B星
C、C星 D、D星
(3)地球與木星相比 ( )
A、兩者繞日公轉的軌道都是圓形
B、兩者都自西向東繞日公轉
C、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都比木星大
D、地球表面的溫度比木星低
13.按照因果關系把下列數字填在適當的方格中。
(1)原始海洋形成 (2)日地距離適中 (3)地球體積質量適中 (4)水
(5)太陽日照時間不長(6)地球所處太陽系有比較穩定的宇宙環境
(7 )適宜的溫度 (8)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9)地球處在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

檢測題目答案
BC
單項選擇題
1、A 2、D 3、C 4、B 5、D 6、D 7、C 8、B 9、D 10、B
綜合題
11、(1)A 土星 B金星 (2)火星軌道 木星 (3)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4)太陽 地球 (5)日地距離適中,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 宇宙環境
12、答案:(1)A (2)C (3)B

在漢語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間,「宙」代表古往今來,即所有的時間,宇:無限空間,宙:無限時間。所以「宇宙」這個詞有「所有的時間和空間」的意思。 把「宇宙」的概念與時間和空間聯系在一起,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
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宇宙是物質世界,不依賴於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並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宇宙是多樣又統一的。它包括一切,是所有時間和空間的統一體,沒有時間和空間就沒有一切。所以它包含了全部。
中國火星探測器十月飛天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將於10月6日至16日期間在位於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升空。這是繼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後,我國航天航空領域的又一壯舉。若探測成功,將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太空局後又一位「火星俱樂部」成員。據介紹,火星擁有和地球最接近的環境,可能存在液態水甚至生命。也正是因此,火星成為了人類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為何10月發射?
10月期間火星離地球最近
「目前『螢火一號』探測器正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火衛一土壤探測器『福布斯-格朗特』進行對接試驗,進程比較順利。」這是「螢火一號」科學應用系統副總工程師、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空間信息與模擬技術研究室主任孟新昨日向記者透露的。
孟新表示,按計劃,對接試驗將於9月下旬完成,然後將會把對接好的「螢火一號」與俄羅斯探測器一起空運至位於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使用「聯盟-2」號運載火箭發射。
據記者了解,之所以選擇10月的發射窗口,主要是因為此時火星離地球最近,而下一個這樣的發射窗口的出現要再等兩年。
探測有何目的?
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機制
火星之上到底有沒有水的存在,是歷次火星探測的焦點之一。
據介紹,此前美國發射的著陸探測器「鳳凰號」、「機遇號」以及「勇氣號」都在火星上面發現了水的痕跡,但是並未直接發現水的存在。
此次「螢火一號」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探測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機制,繼而探尋火星上到底有無生命跡象的存在。
此外,「螢火一號」還將探測火星空間磁場、電離層和粒子分布及其變化規律、火星地形、地貌等。
何時飛到火星?
飛行3.5億公里後於明年8月進入火星軌道
記者了解到,此次「螢火一號」將飛行3.5億公里,預計用時將達到10個月。
據透露,如果發射順利,「螢火一號」有望於明年8月飛抵火星附近。據悉,「螢火一號」發射後將與俄羅斯的「福布斯」探測器在距地面200公里的軌道飛行4小時,然後飛到距地面1萬公里的軌道做26小時無動力飛行,之後伴隨著火箭主發動機的再次啟動,進入火星雙曲線軌道一同飛行10個月。
明年8月後,兩顆衛星將在太空分離。此後,「螢火一號」探測器將獨自進入繞火星的橢圓形軌道,在「近火點」(距離火星最近的點)800公里、「遠火點」80000公里、軌道傾角正負5度的火星大橢圓軌道上,展開太陽帆板,正式開始履行探測使命。
最大挑戰是什麼?
零下200℃嚴寒可能將探測器零件「凍死」
火星探測初期有三分之二的探測器以失敗告終。截至2008年,人類共發射了38個火星探測器,只有20個成功。正是因此,在航天領域,火星有了「航天器墳墓」的別名。
「螢火一號」的最大挑戰是嚴寒,專家預計,「螢火一號」在到達火星軌道兩個月後,將遭遇七次「長火影」時期(探測器處於火星陰影之中),最長一次達8.8個小時。
據介紹,那時探測器因進入火星陰影內,依靠太陽風帆獲取太陽能的探測器因接收不到能量而無法工作,維持運行只能靠蓄電池。
而為了保存能量,就必須使部分部件休眠,待飛出「長火影」後,再將部件加電喚醒。
但專家表示,因「螢火一號」探測器休眠期間的周圍溫度為零下200℃左右,因此探測器的部件很可能會被「凍死」。
據介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技術人員曾在模擬火星環境中專門進行試驗,「螢火一號」在零下260℃的低溫中靠自身電池進入了休眠,8.8小時後,整個機體被喚醒並正常工

第一章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地球公轉的意義(一)
◆學習目標
1、讀圖說出黃赤交角的含義。
2、畫圖說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3、通過運用二分二至地球日照圖,分析得出並理解掌握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緯度變化及其成因。
◆課前預習
看書15頁,太陽直射點的移動,18頁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思考:
1、黃赤交角的含義?
2、太陽直射點在一年中是如何移動的?
3、在四個節氣,不同緯度晝夜長短狀況?
◆ 問題探究
1、 在圖上填出赤道平面、黃道平面,黃赤交角,地軸
和黃道平面的夾角是 度。
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移動 →四季更替
晝夜長短的變化
2、 讀圖說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移動情況(在圖上填出時間和節氣)
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開始向南移動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
位於北半球的時間是____________,位於南半球的時間是____________,位於赤道的時期是__________,位於北回歸線的日期是______,位於南回歸線的日期是_______。

讀上圖地球公轉圖說明:四點時間,太陽直射點位置,太陽直射點移動情況,畫出公轉方向

3、繪制A和B或D處太陽光照圖:

思考1:當太陽直射赤道時,以B或D處太陽光照圖為例說明
① 赤道上晝夜狀況如何?
② 北半球任一緯度晝夜情況
③ 南半球任一緯度晝夜情況
④ 說明判斷的理由:

思考2:當太陽直射點稍向北偏移或向南偏移,不同緯度的晝夜長短狀況又如何?

思考3:
①.當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過程中,北半球的白晝(黑夜)長度如何變化?南半球呢?

②.何時北(南)半球達一年中白晝最長?此時北(南)極圈上白晝時間長度是多少?

◆ 歸納整理
1、
自轉: 平面
_____角(23°26′) ________的回歸運動
公轉: 平面
2、晨昏線性質小結
晨昏線是地球上的一個大圓,把地球等分為兩個半球—— 半球和 半球
晨昏線始終與太陽光線 ,太陽高度為
晨昏線只在 日與經線圈重合,其他時間和經線圈 ;
晨昏線始終和赤道相互
3、晨線和赤道的交點處,地方時為 點;
昏線和赤道的交點處,地方時為 點
4、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 地區全年晝夜平分
. 日,全球晝夜平分
3.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則 半球晝長夜短,而且越往 方向晝長越長。
4.緯度越低,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 ;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
5.日出時間=12- 的一半;
日落時間=12+ 的一半;

◆課堂反饋
1.繪出下列不同日期的晨昏線
N

S
S 北半球 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2.讀左圖回答:
(1)AB圈叫______(圈)
(2)F點此時為 月 日 時
(3)圖中各點自轉線速度最快是
(4)若有一炮彈沿經線從F點射向B點
炮彈運動的偏向為

3.讀右圖,判斷正確的敘述是: ( )
A.地球位於遠日點附近,且漸離遠日點
B.M點是早晨6點鍾
C.漠河白晝一年內最長
D.海南島上正午物體的影子都朝南

◆課後鞏固
1.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的日期是( )
A.不存在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
2、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3、若某地某日晝長為14小時,該地的日落時間應是( )
A.5時 B.7時 C.19時 D.21時
4、下列日期中,北京晝夜長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國際勞動節 B.我國植樹節 C.我國國慶節 D.我國教師節
5、.關於南北極地區極夜持續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北極極夜持續的天數多於南極地區
B.北極地區極夜的持續天數與南極地區相等
C.北極極夜持續的天數少於南極地區
D.北極地區極夜的持續天數比南極地區有時多有時少

6、我國國慶時,太陽直射點在 半球,正在向 方向移動。
7、我國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時間是
8、判斷正誤:
(1)太陽直射點北移時,北半球各緯度晝漸長,南移時則夜漸長。( )
(2)太陽直射點北移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 )
(3)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的地區,全年正午時物體的影子都朝正北方( )
(4)從南北半球看,太陽直射點位於晝長夜短的半球上( )
(5)地軸和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是66°34′( )
9、讀右圖回答問題(AD的經度為0°):
(1)該圖日期為 月 日前後,北半球為 (節氣),此時,南半球為 (季節)。
(2)圖中A、B、C、D、E五點處,
自轉角速度的大小關系是 .
自轉線速度的大小關系是 .
(3)GH是 (晨線或昏線)
(4)這一天,地球的公轉速度 ( )
A.最快 B.最慢 C.較快 D.較慢
(5)從B地水平運動到C地的物體會向 (東或者西)偏轉。
從C地水平運動到E地的物體會向 (東或者西)偏轉。
從C地水平運動到D地的物體會 偏轉。
(6)這一天,B地的晝長為 ,B地的日落時間為 。
(7)此時,北京時間為 ,國際標准時間為 。
(8)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 。
(9)將上圖轉繪成俯視圖(要求繪出太陽光線,晨昏線,晝夜半球,標出自轉方向)

10、如上圖,P點的緯度為72ºN,經度為40ºW,弧PAB為晨昏線,則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 ,此時北京時間為 。

11、讀太陽直射點周年運行軌跡圖回答問題
(1)圖中A、B、C、D、E分別代表什麼節氣?
A ,B ,C ,D ,E
(2)試述杭州(30ºN)地區在太陽直射點從A運行到E過程中的晝長的變化情況。

◆課後反思:

參考答案

課堂反饋:略
課後練習BBCCC
對 錯 對 對 錯
9(1)6 22 夏至日 冬季 ;(2)A=B=C=D=E;C=D>B=E>A;B>C=D>A>E;(3)83.5°;(4)D;(5)西;東;不;(6)14小時;19:00;(7)16:00;8:00;(8)(23.5°N,60°E);(9)晨線;(10)略
10(18°N,140°E);10:40
11(1)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A-B、D-E時杭州的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B點時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C-D時逐漸降低,D點時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晝長的變化:A-C時杭州晝長夜短,A-B晝漸長,B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C晝漸短;
C-E時杭州晝短夜長,D-E晝漸長,D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C-D晝漸短

Ⅳ 求:高中地理一第一章測試題,急!急!!急!!!

一.單項選擇題
1.夜色中,仰望蒼穹,下列天體給我們的感覺是:
A.彗星拖著長尾 B.行星輪廓模糊
C.恆星明亮穩定 D.星雲閃爍不定
2.關於天體定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宇宙中日月星辰的總稱 B.肉眼所能見到的所有星體
C.全天88個星座中所有的星體 D.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
3.北京地區(400N)終年可見的星座是:
A.大熊座、仙後座、天鷹座 B.大熊座、小熊座、仙後座
C.大熊座、小熊座、半人馬座 D.天鵝座、天鷹座、天琴座
4.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是:
A.恆星和星雲 B.行星和星雲 C.行星和衛星 D.恆星和行星
5.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是:
A.太陽 B.月球 C.比鄰星 D.牛郎星
6.北極星位於:
A.大熊座 B.小熊座 C.仙後座 D.天琴座
7.北半球中緯度地區9月15日20時左右所見到的天頂及其附近的星座:
A.始終是不變的 B.圍繞北極星作順時針方向移動
C.三小時後移到西北方向的天空 D.天亮以前又移回天頂附近
8.關於北半球星空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星空圖上的外圓是地平圈,圓心是天頂。
B.地平圈上方為北,下方為南,左方為西,右方為東。
C.觀測同角度的同一顆恆星,觀測日期每推遲一日,觀測時間也應推遲4分鍾。
D.北極星可以為全球的夜間定方向
9.下列是星體與所在的星座的搭配,正確的是:
A.織女星---天鵝座 B.牛郎星---天琴座
C.北斗星---小熊座 D.北極星---小熊座
10.恆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天體是:
A.北極星 B.牛郎星 C.半人馬座的南門二丙星 D.織女星
11.太陽系中唯一逆向自轉的大行星是:
A.水星 B.火星 C.金星 D.海王星
12.距離地球最近的巨行星是:
A.土星 B.木星 C.海王星 D.天王星
13.我們肉眼看到的太陽是:
A.太陽的整體 B.太陽大氣的整體
C.太陽的色球層 D.太陽的光球層
14.太陽系中當今所知的衛星數目最多的行星是:
A.土星 B.木星 C.金星 D.天王星
15.有關流星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未燃盡的流星體落到地面後,稱為隕石。
B.流星體繞地球運行
C.闖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星體,同大氣相摩擦而產生光跡,劃過長空,叫流星現象。

Ⅳ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內容

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在不停地旋轉著,它自轉一周360°,所需時間是23時56分4秒,這叫做一個恆星日,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若以太陽為參照物,則時間是24小時,這叫做一個太陽日。也就是地球上晝夜交替的周期,顯然,一個太陽日比一個恆星日長出3分鍾56秒。 地球的自轉速度分為角速度和線速度,角速度指地表某一點隨地球自轉單位時間內在空間上移動的角度。而線速度指地表某一點隨地球自轉在單位時間內空間上向前移動的距離。由於地球上的所有點都是以地軸為圓心在轉動,而每一個圓都是360°,所以,除極點外,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自轉角速度都一樣。由於地球上緯線圈(即自轉圓周)從赤道向兩極遞減,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也從赤道向兩極減小。赤道處緯線圈最長,自轉線速度最快,每小時旋轉1670千米;南北緯60°地球自轉線速度約減小為赤道處的一半(注意不是南北緯45°處,這一點經常反映在題目中,要記住),南北極點既無線速度,也無角速度。 6.與地球自轉相關的知識點。關於晝夜的相關問題。應理解晝夜產生、晝夜更替、晝夜長短的產生原因。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是產生晝夜的原因;由於地球的自轉,使得晝夜在地球表面不斷更替,可見,晝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轉;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不同,因此晝夜長短的產生原因是地球的公轉。在同一時間里,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背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於是存在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圈),要學會如何判斷晨昏線,首先晨昏線與太陽光線是垂直關系,可以通過判斷太陽光線來判斷晨昏線。再考慮地球自轉,由白天進入黑夜的即為昏線,反之為晨線。關於地轉偏向力的問題。由於地球的自轉,使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產生了地轉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只有沿赤道運行的物體無偏向。在這里要注意,地轉偏向力指的是在地表向前運動的物體本身所表現出的偏向,所以,向左偏或向右偏指的也是運動物體本身的左右,即觀測者面對運動物體的去向。而不是面對圖的左右。關於自轉偏向力產生的原因不必作為重點或難點學習,但對自轉偏向力產生的影響要知道。地轉偏向力對大氣的運動、大洋中的洋流、陸地上的河流都有明顯的影響,對地表熱量與水分的輸送交換,對全球熱量與水量的平衡都有巨大的影響。這是地理學科內的知識綜合點,要引起重視。7.黃赤交角的有關問題。黃赤交角的產生原因要注意兩點。一是地球在公轉時,總是斜著身子繞太陽轉,即地軸與黃道(地球公轉軌道)之間不垂直,而是有一個小於90°的夾角。使黃道面與赤道面之間產生了一個23°26′的夾角,即黃赤交角。二是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任何地點地軸的傾斜方向都保持不變。使黃赤交角始終存在。黃赤交角產生的地理意義是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理解這一知識,可用地球公轉圖與黃赤交角圖結合起來理解,要注意讀圖能力的培養和訓練。8.與地球公轉運動相關的知識點關於太陽高度角的有關知識應理解,為了便於比較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規律,一般以正午時刻的太陽高度為准。正午太陽高度雖然每天都在變化著。但其空間分布卻是很有規律的。由於地表是個球面,所以在任何季節任何時候,正午太陽高度都從直射點緯度向兩側遞減,這里與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密切聯系,因此首先要弄明白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掌握這一知識要注意時間(節氣)、直射點的位置和直射點的移動方向三個問題。如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赤道,向北移動;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向南移動;5月1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向北移動等。太陽高度的計算: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90°—某地與直射點的緯度差。根據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記住不同時間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再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算出所求地點與直射點的緯度差,即可算出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也與直射點有關,如: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南半球晝最短。從時間上說,全年只有春、秋分日全球各處晝夜等長。從地區上說,赤道全年晝夜等長,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一年有兩次直射,南、北極圈之內有極晝、極夜現象。南、北回歸線到南、北極圈之間的地帶只能見到陽光斜射現象。
四季與五帶: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季節;冬季就是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的季節;春秋二季就是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 氣候四季:現在北溫帶許多國家,一般把3、4、5三個月劃分為春季;6、7、8三個月劃為夏季;9、10、11三個月劃為秋季;3、1、2三個月劃為冬季。這屬氣候四季。五帶:五帶劃分的重要標志是有無直射和極晝、極夜現象(見下表)。 分布范圍陽光直射情況極晝極夜情況北寒帶北極圈至北極點無有北溫帶北回歸線至北極圈無無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有無南溫帶南回歸線至南極圈無無南寒帶南極圈至南極點無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