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天講1題
1. 一道高中地理題,只要第一題為啥選d.
LZ您好
第一題絕無可能選D
70N恰好極晝,直射點只可能是20N,不可能是其他地方
(恰好極晝的緯線與直射點緯線相加一定是90)
2. (高中地理)第一題:鹽湖面積穩定為什麼可以等價於流域穩定呢
鹽湖面積穩定反復推出流域穩定,制是因為 只有流域內蒸發量和降水量一致了,鹽湖的含鹽量和面積才能一直穩定。
可以逆向思維
假如鹽湖面積不穩定,則說明鹽湖所在流域降水和蒸發不一致。降水多的話面積增大,降水少的話面積會減少。
3. 一道高中地理題(關於天氣的),求幫助
第一題C,3月份應該是南方暖濕氣流過來形成的鋒面雨,是暖鋒系統
第二題A,第一題都已內經是暖鋒系統容了,第二題當然是鋒面雨,對流雨是地面氣溫升高導致大氣上升,在高空降溫,水汽凝結成雨,赤道地區基本上都是對流雨
第三題D,A應該是負相關,氣溫越高,相對濕度越低,
B應該是暖鋒過境,不用解釋,
C,21日是晴天,雲層少,大氣逆輻射相對較弱,20日是雨天,雲層厚,大氣逆輻射強,所以C錯
E,晴天的話應該是氣壓低才對
F剛好和C相對應的,也是錯的
4. (高中地理)第一題為什麼不選海氣之間對流
小題1: C
海一氣相互作用。海洋向大氣輸送熱量的主要方式是長波輻射。海水吸收太陽輻射而專升溫屬,通過蒸發使海水失去熱量。這些熱量隨水氣進入大氣中,當水汽凝結時,將它從海洋吸收的熱釋放出來,還方式為蒸發潛熱輸送。是海一氣熱輸送的主要途徑。
小題2: B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大西洋西側熱量數值較大,東側較小
5. 高中地理第一題怎麼看出是北半球夏至日
自轉方向是逆時針,為北半球;
北極圈內全部是晝,即出現極晝,說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夏至日。
6.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1題怎麼解釋正確選項
讀圖復要先看圖名,這制是某地不同演替階段下的植物群落與土壤特徵變化圖!
所以橫坐標實際是不同的演替階段。
而土壤特徵是:
1.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小。
2.土壤含水率下降。
因為土壤又由礦物質(顆粒)、有機質(顆粒)、水分(空隙)、空氣(空隙)組成,換句話說,由顆粒和空隙組成。空隙水與空氣此消彼長,而顆粒物因為有機質含量減少,故礦物質含量增大!所以C正確!
其它選項:
A,植物群落看, 植被總體變少,土壤因為侵蝕厚度減小!錯!
B,因為水分含量減少,空氣含量增大,錯!
D,有機質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標志 ,有機質含量減小,故肥力下降!錯!
7.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4頁活動題第一題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在早期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響,氣候內、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容響著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產量,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可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條件,使之適宜發展農業生產,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相對減弱
(2)市場、交通等社會經濟因素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從環地中海地區農業生產的現狀看,完善保鮮等技術,加強地區間的協作和區際分工,減輕災害損失,避免惡性市場競爭,是進一步發展該地區農業的有效措施。
8. 高中地理內力作用與地貌一題
由圖看出丁岩層上界有侵蝕痕跡,侵蝕作用易發生地勢較高地區,同時根據其他選項的明顯錯誤可以得出B是正確的。
9. 高中地理 區時計算 詳細解釋下第一題謝謝
這道題選。
北京復時間是制120°E地方時間,元旦時間,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回歸線附近。我國各地都是晝短夜長,也就是說日出時當地的地方時間一個都在6點鍾以後。伊寧位於80°E附近,當伊寧地方時間6點時,北京時間應該是8點40分,也就是說凡是日出時間比8:40早的都是錯誤的答案。排除AB答案。
元旦時冬至日剛過不久,日出時間不可能6點多一點,北京冬至日日出的時間大約是7:30分,雖然說此時冬至日已過,白晝開始延長,但是僅僅10天的時間白晝不可能延長很多。而且伊寧的緯度比北京更高,日出時間更晚,因此答案C也是錯誤的。
10. 高中地理必修一問題,高分......
這道題難不住我!因為丙地恰為斷層帶,容易引起地震、滑坡等地質災害。甲地和乙地相比較內而言,乙容地的岩層比甲地的要古老一些(雖然甲地的地質構造為向斜,乙地的地質構造為背斜,照理說應該選用背斜的地質構造,因為背斜本身就為拱形,它是受兩端的相互擠壓作用而形成的,並且還可以節省土地資源。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乙地更靠近斷層帶,使其地殼運動變得強烈,相比之下,甲地是要有利於一些。
補充:不一定開鑿隧道一定要為背斜,有特殊情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