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開設過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本科專業嗎
A.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院系概況
城市與環境學院目設有5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本科生近450人。
學院設有8個碩士研究生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第四紀地質學、歷史地理學(地理學)、地貌與環境演變(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地理學)。共有在讀碩士生約300人。
學院設有6個博士研究生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地理學(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地理學)、地貌與環境演變(地理學)、第四紀地質學。共有在讀博士生170餘人。
學院還設有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
在「211工程」和「985」計劃的支持下,學院的硬體條件得到了迅速改善,為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奠定了基礎,北京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網路塞罕壩實驗站現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大老嶺實驗站也已啟動,為學生的生態、環境和地理學的實習提供了條件。學院還建立了人地系統與環境遙感實驗室,供學生開展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城市設計方面的實驗。 課程名稱:美術與制圖
課程名稱:建築概論與初步
課程名稱:城市規劃原理
課程名稱: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課程名稱:總體規劃課程設計
課程名稱:詳細規劃課程設計
課程名稱:城市設計
課程名稱:城市遊憩空間與旅遊規劃
課程名稱:社區空間規劃與設計
課程名稱:區域規劃原理
課程名稱: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
課程名稱:城市基礎設施系統規劃
課程名稱:景觀規劃與設計
課程名稱:規劃機助技術(規劃CAD)
課程名稱:氣象氣候學
課程名稱:氣象氣候學實習
課程名稱:水文學與水資源
課程名稱:土地利用規劃學(Land Use Planning)
課程名稱:土地評價與管理(Land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課程名稱:鄉村地理與鄉村發展
課程名稱:中國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
課程名稱:自然保護學
課程名稱:自然地理學
課程名稱:自然災害風險評價
課程名稱:綜合自然地理學(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課程名稱:自然資源學原理(Principles of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課程名稱:地球概論
課程名稱:地貌學
課程名稱: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
課程名稱:沉積與環境
課程名稱:中國地貌與第四紀環境
課程名稱:現代自然地理學實驗方法
課程名稱:海洋資源與環境
課程名稱:生物地理學
課程名稱:環境規劃(不要)
課程名稱:環境學基礎
課程名稱:遙感基礎與圖像解譯原理
課程名稱:植物學(上)
課程名稱:植物學(下)(分類與地理)
課程名稱:土壤學與實驗
課程名稱:普通生態學I (總論、個體、種群)
課程名稱:普通生態學 III (景觀、區域及全球生態學)
課程名稱:野外生態學
課程名稱:生態學實驗技術(包括實驗)
課程名稱:生態學數量方法及主要軟體應用
課程名稱:城市生態學
課程名稱:生態工程學
課程名稱:經濟地理學
課程名稱:經濟學基礎
課程名稱:城市規劃原理
課程名稱: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課程名稱:人口地理學
課程名稱:區域規劃原理
課程名稱:城市空間與結構
課程名稱:工業地理學
課程名稱:城市基礎設施系統規劃
課程名稱:人文地理學
課程名稱:交通運輸地理學
課程名稱:社區空間規劃與設計
課程名稱:房地產估價
課程名稱: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
課程名稱:經濟地理研究方法
課程名稱: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
課程名稱:城市遊憩空間與旅遊規劃
課程名稱: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課程名稱:營銷地理學
課程名稱:城市社會地理學
課程名稱:城市詳細規劃課程設計
課程名稱: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
課程名稱:城市設計
課程名稱:景觀規劃與設計
B. 有學姐學長考過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學B嗎
曹伯勛,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5
C.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專業介紹
考古學專業
北京大學考古學科創建於1922年,現今作為國家該領域唯一的重點學科,擁有一批學術造詣深、教學水平高的教授和副教授,考古教學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被譽為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和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中心。本專業具有文理交叉性質,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較廣泛的人文科學知識和一定的藝術修養,能夠進行考古學和文化遺產學的初步研究。畢業生既能夠從事考古、文物和博物館工作
博物館學專業
博物館學專業創辦於1988年,該專業依託於首都北京為數眾多的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和高水平的專家隊伍,現擁有一座現代化的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與國內外博物館學界有著廣泛的交流和密切聯系。專業注重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的結合,除了博物館學的理論課程外,還開設了博物館陳列設計、博物藏品管理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此外,文物研究、文物保護、工藝美術等方面的課程,更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博物館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除了進入各級政府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工作或成為各類博物館的業務骨幹外,還可以繼續攻讀博物館學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文物保護專業
文物保護專業方向是我院適應國家文物事業的需要而創辦的按專業對待的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從事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專門人才。本專業方向擁有自己的文物保護實驗室,實驗室配備有多種分析儀器及研究設備,具有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條件。專業科研成果豐富,所承擔的古代竹簡的保護、土遺址防風化保護、文物風化機理及保護材料、脆弱紡織品保護加固材料等我國文物保護工作中急需解決的課題,有的課題已有突破性的進展。本專業方向招收理科考生,畢業生既能夠在國家文博系統從事文物保護和修復等專業技術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還可以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考古學專業(文物建築方向)
文物建築專業方向是應國家文物事業的急需於1998年設立的專業。主要培養文物建築保護、維修以及研究方面的專門人才。該專業具有文理交叉性質和實踐應用性強的特點,要求學生除了掌握建築學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要掌握一定的歷史學、考古學和文物保護的方法和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藝術和美學修養。畢業後能夠從事文物建築的保護維修、方案設計和施工管理等工作,並為從事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畢業生除了可以繼續攻讀文物建築方向的研究生外,還可以選擇到國家文物部門所屬的古代建築研究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門、高等院校等工作單位。
舊石器考古與古人類學(含動物考古)
主要研究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特徵、古人類的體質特徵和發展以及人類生存環境變遷對文化發展的影響等,研究早期人類的歷史。舊石器考古需要利用地質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是一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的邊緣學科。
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
新石器時代考古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革命、農業起源、文化體系、社會復雜化、文明和國家的形成的研究等;夏商周考古的主要內容有:中國早期王朝的形成、夏商文化研究、西周文化研究、東周文化研究、中國青銅時代的技術與藝術、中國政治等級制度形成和發展的考古學觀察等。
漢唐考古
中國大一統帝國形成的考古學觀察、秦漢至南北朝考古材料的分區分期研究、秦漢都城與陵墓、戰國至南北朝的非佛教藝術等。隋唐五代考古材料的分區分期、不同文化的交流互動、考古材料反映的隋唐社會制度、人類行為和思想觀念。實物材料與文獻材料結合去探索這一輝煌時代的歷史。
宋元明考古
宋元遼金考古材料的分區與分期、宋至明清的都城與陵墓、手工業遺存與宋至明的社會經濟、藝術成就和組織結構等社會問題。
佛教考古
通過對中國佛教石窟、印度佛教石窟、犍陀羅與秣荼羅藝術、佛教寺院遺址、漢文佛教典籍的分析與研究,補充和推進中國佛教史。
中外文化交流考古
研究對象主要為青銅時代直至鄭和下西洋的外來文化、宗教、藝術。有四門主要課程:一、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二、西域藝術考古;三、外來宗教考古;四、碑銘所見中外文化交流。這些門課程以中外史料和考古發現為依據,討論絲綢之路重大考古發現以及海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較為系統的知識。
陶瓷考古
中國古代瓷窯遺址的分布規律;中國古代陶瓷器的製作工藝;中國古代陶瓷器在國外的發現;外國(主要是韓國、日本)陶瓷考古概要;陶瓷考古研究的新成果。
田野考古學
田野考古學是獲取考古學研究資料的基本方法,內容包括如何通過調查和發掘等方法獲取考古學資料,以及通過地層學、埋藏學、和沉積物學解釋遺址堆積物形成過程的研究方法。
博物館學
把握現實社會發展對博物館形成的挑戰和機遇,跟蹤國際博物館學發展趨勢,深入系統學習和研究博物館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博物館主要業務工作的指導思想、規范、技術和發展熱點,探討博物館為社會及社會發展服務的途徑和手段,掌握適應當代博物館狀況和發展條件的博物館學理論和工作方法。
博物館藏品研究
結合考古學研究和古代文獻,吸取傳統古器物學的合理成分,從文化意義、性質和社會歷史功用以及形制演變等方面分門別類地研究玉器、青銅器、印章、碑帖、陶瓷器和書畫等古代文物,並涉及文物鑒定。
中國古代建築
建築考古學與建築史學專題研究、遺產地保護規劃設計、傳統建築修繕與復原設計。
科技考古
考古年代學(測年技術的精確化和測年手段的多樣化)、碳十三與人類食譜及農業起源、元素及同位素分析在考古中的應用、冶金考古等。
文物保護科學
文物腐蝕劣化規律的研究;文物保護材料的研究;文物保護技術的研究;文物保護基礎理論及文物保護原則。
D.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本科專業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目前設立3個本科專業。
專業一:戲劇影視文學
影視藝術是一門依託於現代傳播媒介,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文化影響力的新興藝術,它聚合了眾多的前沿科技、人文學科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途。
戲劇影視文學方向培養戲劇電影電視領域的創意策劃、編劇導演、製片管理等高端人才。
戲劇影視文學本科的專業教育具有理論研究與影視實踐並重的特點,依託北京大學雄厚的人文學科優勢,連接並發揚我國悠久的文化藝術傳統,借鑒國外影視教育的先進經驗,重視基礎理論,立足影視學科前沿,重視學術創新和實踐應用,進行開放的、面向社會、著眼未來的教學,主要培養高層次的編導實踐人才和高層次的影視研究與教學人才。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藝術學原理、美學原理、電影概論、電視概論、戲劇藝術概論、表演理論與實踐、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史、影片分析、影視導演、影視編劇、視聽語言、影視節目策劃、影視攝像、非線性編輯、製片經營管理、影視音樂等。
專業二:藝術史論
藝術學是一門新興學科,一方面涵蓋美術、音樂、影視、戲劇、舞蹈、設計等門類,另一方麵包括史論、批評、管理等層面。憑借北京大學優秀的人文環境與藝術學學科的良好基礎,藝術學專業旨在培養高端全面的藝術史論、藝術批評、藝術管理的專業人才。前兩年為基礎學習階段,大班上課,系統學習專業基本知識,後兩年為分方向學習,在導師帶領下進入專業深化階段。本科畢業後有機會升入碩博連讀,進入更高層次的專業研究,畢業後進入高等院校和藝術機構從事理論研究和教學,本科畢業即選擇工作的同學可以從事藝術創意、策劃、批評與管理工作。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各門類藝術導論、各門類藝術史、藝術哲學、藝術心理學、藝術社會學、藝術經濟學、藝術管理學、藝術史學、藝術批評。
專業三:文化產業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方向培養文化產業行業的項目策劃、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綜合型與拓展型人才。
E. 北京大學工學院的開設專業
北大工學院目前有六個本科專業: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工程結構分析專業、能源與資源工程專業、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理學位):
前三學期學習基礎課,此後按「流體力學」、「固體力學」、「一般力學(動力學與控制)」、「計算力學」等專門化方向分流培養並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後既可繼續在這些專門化方向攻讀研究生,也可從事各工程科學、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新技術開發工作和教學工作。
工程結構分析專業(工學位):
不僅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力學、實驗及計算機的基礎培養,而且著重培養學生有關結構工程的分析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使他們成為以應用與發展計算機技術進行結構設計與分析為專長的人才,畢業後既可以繼續讀研究。
能源與資源工程專業(工學位):
前三學期學習基礎課,此後根據學生意願,分到「可再生能源」、「節能技術」、「油氣工程技術」、「水資源」、「資源勘探」等專門化方向分流培養並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後既可繼續在這些專門化方向攻讀研究生,也可從事可再生能源技術、水資源、能源勘探開發利用等方面的新技術開發和教學工作。
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工學位):
北京大學工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定位為:「理科基礎、工科取向」。從一年級的基礎課起,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就要受到高於工科院校的嚴格的數學、物理、化學訓練,在專業基礎課階段又分別受到嚴格的流體力學和固體力學基礎理論訓練。在專業知識培養方面,強調學生具有較寬的知識面而不局限於某個專業領域。依靠北京大學工學院原有的優勢學科,在「氣動與推進」、「結構與材料」、「控制與導航」三個方向開設一批有特色的專業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及科研需要在其中任選一組專業課程。畢業生可直接進入航空航天部門的科研院所和工程單位工作,也可在航空航天科學與技術、力學等相關專業繼續深造。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工學位):
該專業設立於2010年,培養學生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與生物、醫學等領域的跨學科訓練,能夠運用理論分析、實驗研究和工程設計等手段解決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相關問題。學生畢業後可在相關領域內繼續深造,也可直接進入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的工程技術、產業或管理部門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或管理工作。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工學位):
該專業設立於2010年,旨在培養學生掌握材料科學和工程學科所需的基本的數學、物理學、化學和工程學理論知識,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方面的專門化知識和實驗技能。學生畢業後,可在相關領域繼續深造,也可以從事相關專業的科研、教學和應用工作。
F.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怎麼樣
是本地貌學入門的書.較系統地介紹了第四紀地質、地貌和地球環境變化動因的全球觀點,並重點論述了地表各主要動力環境的地貌和第四紀沉積物的形成與特徵;較全面地闡述了第四紀氣候與海平面變化、生物與古人類形成發展、沉積物年齡測量與古環境參數研究、地層、新構造運動和工作方法。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
曹伯勛 主編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G.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的簡史
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第四紀時期環境發展演變的科學,包括地殼運動、氣候變化、沉積環境、地層劃分與對比、生物演替等方面。與地質學、地貌學、氣候學、古地理學、古生物學、古人類學、考古學等學科聯系密切。19世紀早期,歐洲地質學家研究了鬆散沉積物,先後提出洪積理論和冰川理論
H. 北京大學人文學院有哪些專業
各專業簡介
新聞與傳播學
北京大學享有"中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之搖籃"的聲譽。早在1918年北大就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門新聞學課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新聞學研究團體"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由校長蔡元培親任會長。北大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新聞學著作,創辦了中國第一份新聞學期刊。北大擁有徐寶璜這樣的"新聞教育第一位大師",著名新聞記者邵飄萍等曾任新聞學研究會的導師,青年毛澤東曾是研究會會員。以北大為中心的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活動,為中國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書寫了中國新聞史上輝煌的一頁。
社會學
社會學是北京大學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首任校長嚴復翻譯的《群學肄言》被視為中國引進社會學的拓荒之作。上世紀30年代,"社會學中國化"運動成為中國知識界文化自覺的先聲,而抗戰時代西南聯大和"魁閣"的社會學研究,成為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精神氣質的象徵。1979年中國重建社會學,在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和雷潔瓊教授指導下,北京大學社會學(包括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勵精圖治,開拓進取,為20世紀80、90年代中國社會科學和人文思想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成為在國內外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國家重點學科。2000年,北大社會學各單位實現了歷史性的整合,組成新的社會學系,在教學、科研、管理各方面都獲得了一個跨越式發展。重建20多年來,北大社會學完成了國家多項重大理論和現實課題的研究,同時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各行各業--包括政府機關、文化信息產業、新聞媒體、調研機構、工商實業、教育科研單位中--均有出色的表現。目前社會學系有兩個本科專業、四個碩士生專業、三個博士專業以及博士後流動站;現有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20人;各類學生400餘名。2004年,社會學系開始在深圳研究生院設立常駐機構,招收研究生,加強各種實地研究工作。
應用心理學
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傳播心理學的學府,早在1900年即開設心理學課程。1917年創立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是中國現代科學心理學的開端,是由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倡導的,他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修習科學心理學之父馮特教授的心理學課程,為把科學心理學引入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1977年,北京大學率先在國內恢復心理學,成立了當時國內第一個心理學系,並歸入理科,1978年招收第一批學生。應用心理學專業成立於1995年。本專業為理科專業,學制3年,畢業授予理學碩士學位。專業培養要求、目標: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訓練,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廣泛的心理學知識,掌握心理學基本實驗方法,能夠適應社會的各種實際需要,特別是臨床咨詢、心理治療、企業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I. 北京大學都有哪些專業
北京大學開設專業有物理學、大氣與海洋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回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答數據技術、軟體工程、化學、應用化學、材料化學、化學生物學等。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9個: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生態學、統計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葯學、醫學技術、護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藝術學理論
J. 北京大學里有開設動畫的專業嗎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
http://www.bjanimation.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北三環學院路薊門橋北約300米
電話:82043786或82048899—236或287
郵編:100088
專業
1繪畫基礎訓練——靜物素描,人像素描等
2計算機動畫基礎——Photoshop / Premiere
3動畫概論——簡單的動畫運動規律
4電影賞析——電影學院的大課
5繪畫基礎訓練——人體速寫等
6動畫基礎訓練——傳統2D動畫中的運動規律
7視聽語言——電影學院的大課
8下鄉寫生——風景速寫,風景色彩
9動畫運動規律
10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11 3D 動畫—— Maya--Modeling Material
12動畫劇作
13電影技術概論
14外國電影史
15計算機多媒體技術——Flash / Director
16 3D 動畫—— Maya--Light Skeleton Action
17動畫造型設計
18表演
19聲音基礎
20中國電影史
21 3D 動畫——Maya Final Project
22後期合成——Maya Fusion or Combustion
23動畫場景設計
24動作設計
25動畫大師研究
26攝影基礎
27動畫創作2D或3D——聯合作業
28全班同學自由分組聯合創作動畫短篇。包括劇本,分鏡頭故事版,設計稿,部分 原畫,拍攝,上色,剪輯,後期。目的是讓學生增強合作意識,並且更好的了解 動畫 流程和工藝。
29動畫藝術鑒賞
加油吧~
學費問題網上沒找到你自己問(這是他的郵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