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地質旅遊系張宇
『壹』 南京大學本科地質專業的構造地質學上課用哪本書
xueixaotongyidegouzaodixue
『貳』 南京大學研究生地質工程的說下
這個專業每年招收10個人,其中保研5個左右,每年的本科學生大概25~30人,所以競爭版還是蠻激烈的。而權且老師們不太喜歡外校的學生,尤其是跨專業的考生,因為基礎稍差一點。另外據說每年河海大學還有好多人考這個專業。。。。。
『叄』 南京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研究生導師是誰
南京大學國土資源與旅遊學系於2006年正式成立, 目前擁有國家重點學科(自然地理學)和江蘇省重點學科(土地利用與規劃專業),設有自然地理學、旅遊地理與旅遊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第四紀地質學等四個博士點,土地資源管理、自然地理、環境科學、第四紀地質學、旅遊地理與旅遊規劃等五個碩士點。有關教師及成果曾獲得首屆竺可楨野外工作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優秀教材獎等重要獎勵。在環境演變、水資源水環境、國土與區域規劃等領域與英國牛津大學以及美國、挪威、瑞典、德國等著名高校保持了密切的科研與教學合作關系。
全系現有教師39人,主要涉及地理學、土地利用與管理、旅遊地理與旅遊規劃、水資源與水環境、生態學、環境科學、自然資源與國土規劃、第四紀與環境考古、地表過程與環境變遷等教學、科研領域。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2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3人,業已形成高學歷、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學、科研隊伍。
全系科研工作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目前不僅承擔了一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而且還承擔了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建設部、教育部等部門的重點科技項目及相關科研課題。
同時,全系現有博士生在校人數50餘人,碩士生110餘人,本科生160人。此外,還先後在江蘇、新疆、江西、浙江、廣東、山東、安徽、湖南、河北、福建等地開展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以及
教 授
周寅康 濮勵傑 黃賢金 許有鵬 王臘春 周生路 張 捷 楊達源
朱 誠 鹿化煜 吳小根 張振克
副教授
張建新 高 超 李升峰 張興奇 張 燕 任黎秀 趙寧曦 姜洪濤
韓志勇 李徐生 羅 浩 金曉斌
講 師
朱繼業 周 峰 陳志剛 陳 逸 馬春梅 張 洪 朱 明
劉澤華 史江峰 鍾太洋 汪 俠
博士後
陳惠中
實驗技術
高 翔 弋雙文
獎學金因為每屆人數不同,各院系分配也不同。
『肆』 南京大學地質學類專業怎麼樣,評價好不好
南京大學的地質類很好的 很多地質學家畢業南京大學,很厲害的學科,值得報考 不比地質大學差
『伍』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有旅遊管理專業嗎
沒有,南京大學研究生院設有如下專業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回輯學、倫理學、宗答教學、科學技術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
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等專業。截至2019年3月,南京大學有仙林、鼓樓、浦口、蘇州四個校區;設有31個直屬院系,88個本科專業;有「雙一流」建設學科15個;有博士後流動站3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8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
『陸』 南京大學地質學出來有用嗎
當然有用,南京大學地質系也算是老牌了,出來就業前景還是不錯的,最好上研究生(碩士、博士),出來搞科研更好!!!
『柒』 南京大學構造地質學專業的研究生
構造地質是幾個找研究生的地質學方向相對難的一個了,不過錄取率不低,因為報的少、導師多、而且還是金振民院士領銜,所以還是比較強的。錄取情況不好說吧,只要努力,有基礎,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捌』 南京大學地質學怎樣適合哪些單位
地質行業將來的就業是地勘單位,如地質隊,地調院,研究院所等等,地內質行業是個冷門容行業,因為大家都不喜歡吃苦了,更不喜歡長時間的出野外,老婆都不願意,一般的搞地質的去的地方都是比較偏遠荒涼的地方,目前比較熱的地方是新疆和內蒙,出野外的時間一次1-6個月不等,平均在2-3個月吧,海外項目除外。地質行業就業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很冷,現在的年青人很少人喜歡學,薪酬還可以,根據單位不同,收入有差別,總體應該是不低,地質學的學習主要是基礎,這個行業的知識更新不快,現在很多學校的教材還是幾十年前的,基礎知識很重要,將來的工作中,慢慢再積累經驗,就可以了,學術方面,地質學術思想很多,大家也不少,地下幾百年,上千年的東西,怎麼說都可以,只要你說的通。沒有一種理論是完美的,李四光也如此
『玖』 【高分】南京大學地質學專業如何
我是南大地理系的本科生,對地質系的基本情況還有一些了解。
南大的地學院系分四個:地質系(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理系(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大氣系(大氣科學學院)、環境系(環境科學系)。括弧里的是全稱,也就是在網上查到的名字。
排名似乎是很高的(應該在全國能排一二名),但進了大學會發現其實專業排名真的不那麼重要。
師資很強,有好幾位院士(至少比我們地理系多),而且給本科生上課的老師也是很厲害的。比如大一的《普通地質學》一門課(我們地理的和地質系的一起上的大課),就是一個很牛的教授(舒良樹)主講的,他雖然不是院士,但也差不多是那個級別的了(他的導師據說是什麼世界地質學五人小組成員)。但是老師強,並不能帶來普遍預期的那麼多的好處。他們一般都很忙,上了課就走,問題只能問他帶的研究生,所以學習還是主要靠自己。其他的老師我不是太了解,但是南大的老師,特別是上大課的,一般都很強的。
考研的有但是不多,就業的更少了。主要是出國的,保研的。出國一般是自己考G考T爭取,但是地質學出國還是和其他學科(物理化學等)比較困難的,因為這個在國外是熱門專業(這個不假),當然也有一些公費出國讀研的機會。
保研的基本是保本校,少量保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等。不知道你是不是大一新生,如果是,大一剛進去的時候可以選擇報所謂的「基地班」。我就是地理系的「基地班」的。基地班就是從各個理科院系各個專業抽出一部分類似於「強化班」,比如化學基地班,生物基地班,地理基地班等等,大一大二主要和匡亞明學院(以前的強化部)一起上課(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普遍的理科課程,大一大二會學得很辛苦),大三再選擇方向。我們地理系的方向有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海洋科學、旅遊管理等等,地質系的我不是很清楚,似乎有地質科學、地質工程、地球化學、水文之類的。基地班的保研率相當高,達到70%左右,一般只要成績不太濫,最後都能保研。而且進基地班,可能會導致眼界更高(這其實也不一定是好事),不滿足於保研,而想出國,或者考自己喜歡的學校等等。
就業不是很熱門,一般是到科研院所和高校。當然如果是選擇地質工程方向的話,就業面就比較寬了。如果能出國,在國外的科研機構里從事地質方面的研究,在我看來是最好的選擇。中國的科研環境,我感覺很不好。而南大的科研氛圍真的是相當濃,我不是很受得了。我是地理基地班 選擇 地理信息系統 方向的,也是地理系內傾向於應用和就業的方向。我是07級的,觀點也不一定成熟,你自己還要臻辨。
如果還有什麼能幫忙的,我的個人說明裡有郵箱。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拾』 南京大學 地質學怎麼樣
是該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專業強不強哪個說了算?怎樣才能挑選到合適的專業?哪個專業最熱門?本期「中高考周刊」邀專家為您進行權威解讀。
高三「三模」在即,在最後的階段,考生該如何進行有效復習,以在考試中取得一個較滿意的分數?本報「中高考名師團」今繼續為您提供最權威的輔導。如果您對中高考周刊有什麼好的建議,也請及時告訴我們。
【核心提示】
「將來孩子報考哪個專業?哪些專業就業率高?」雖然離高考還有一月,但這些天,在「中高考周刊」QQ群,已有不少高考生家長在為孩子的志願填報而糾結了。本報特邀揚大招辦和教務處有關專家為考生支招。
選學校、選專業哪個該放在首要位置?專業強不強哪個說了算?怎樣才能挑選到合適的專業?哪個專業最熱門……我省實行平行志願的填報方式,以本科為例,各批次考生可填報的平行院校志願均包含A、B、C3所院校,每所院校志願中含有6個專業志願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願。要在一兩天之內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絕非易事,需要家長提前搜集整理各方面的信息。為此,記者特邀揚大招辦和教務處有關專家為家長、考生支招,以供參考。
看興趣——
確定將來干什麼
「選專業有兩個前提。第一,必須確定自己將來想干什麼?」揚大招辦主任紀開東說,選擇專業絕對不是由別人來告訴自己將來做什麼,專業選擇應遵循個人喜好。「確定了興趣所在之後,考生在挑選學校時,就應了解一下,該專業在學校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優勢學科?在此過程中,考生當然還應考慮一下,自己的成績能不能達到學校的錄取線。」家長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以考生本人意願為主,切勿跟風報考熱門專業。」
看專業——
多打探專業內涵
「了解專業情況有多種渠道。考生首先可從網上獲取有關信息,包括國家的評估、排位情況等;其次,對專業設置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可打電話給招辦,第二個渠道是打電話直接詢問學校的師資力量情況等。第三,查一查該專業在省內是不是品牌特色專業。有一點提請考生注意,專業的好壞與學校的排名沒有必然關系,綜合實力一般的學校也可能具有在全國都數得著的專業。」
「按教育部1998年頒發的本科專業目錄,本科學科分為學科門類、學科類、專業三級。」揚大教務處教學研究科科長范守信介紹,本科共有11個學科門類,其中理科4個,即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文科7個,即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其中經濟學、法學、教育學和管理學均可文、理兼招兼報。「這11個學科門類下設學科類72個,即本科專業258種。當然,隨著國民發展及大學本科教育發展的需要,加上經教育部批准設置的目錄外專業,本科目錄內、外專業已達近600個之多。」
「若要對一個專業有所了解,必須深入了解其內涵。這樣就可明白自己將要學什麼,畢業以後做什麼。」范守信說,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將自己最無興趣甚至是厭煩的專業淘汰掉,也可避免或減少憑想當然、望名生義就報志願所帶來的後悔與無奈。
范守信說,專業內涵主要是指其課程設置情況。「專業之間的真正區別是從基礎課開始的,如文學類專業需學習文學概論、文字學等。專業課則更多,真正反映出某專業的『真實面貌』。」考生還可進入學校網站的「精品課程」專欄,點擊觀看教師的教學錄像,不僅可感受學校氛圍,還能對老師有直觀了解。
熱或冷——
一定要理性看待
「所謂的熱門專業,一般都是在社會上有較好口碑的專業,從現象上看是報考人數眾多形成的。」范守信認為,對此一定要理性看待,若選擇不當,熱門同樣會變成冷門,比如有的專業報考時趨之若鶩,如今卻遭遇就業難題。「真正的熱門專業是多少年都不會
大變的,這些專業與產業結構的調整有關,比如高新技術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新材料、信息技術等等專業。」
范守信透露,今年3月省教育廳曾下發《關於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申報與審批工作的通知》,「與以前不同,省教育廳出台此規較為急切,規定本次申報專業經批准具備招生條件的,爭取列入今年的招生計劃正式招生。
這些新興專業包括,①新能源產業。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核能技術,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工業、建築、交通體系,新能源汽車等。②信息網路產業。感測網、物聯網技術。③新材料產業。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技術和材料等。④農業和醫葯產業。轉基因育種技術。創新葯物和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⑤空間、海洋和地球探索與資源開發利用。
「既然是國家鼓勵申報的專業,考生在報
考時就可重點考慮。」范守信說。
選專業——
相當於選擇職業
當考生面對追「新」逐「熱」的大環境,甚至來自周圍親友的輿論和善意的壓力,還需要把握好自己,因為選報專業就可說是選擇職業、選擇未來。「新」可能機會無限,但不一定適合自己,應該冷靜考慮,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讀這個專業需要哪些能力,自己是否具備等。最適合自己潛能發展的專業就是最好的專業,而新專業並不一定是最適合你的專業。
如果決定報考,也要仔細鑒別和調查,特別是了解清楚學校配套的硬體設施如何,是否有較強的師資保證教學質量。
填志願——
一定要用足錄取「規則」
紀開東提醒廣大考生,報考時一定用足錄取「規則」。「最好把一個學校的6個志願全都填滿。往年經常出現考生只填報一個志願,卻因達不到錄取線而被退檔的情況。調劑志願只是給了一個錄取機會,至於是否服從專業調劑,考生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