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西安地質局宋健
『壹』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西北局
是事業單位。
全稱為「中國冶金地質總局西北局」,是隸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主要
從事固體礦產地質勘查、研究、開發及服務的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局本部位於陝西省西安
市。下轄四個直屬事業單位和一個控股企業,分布於甘肅酒泉、陝西漢中、新疆烏魯木齊
、青海西寧以及西藏拉薩等地。現有職工1400餘人。資產總額3.2 億元。
地勘業,主要從事固體礦產勘查、開發、研究及服務,尤其以鐵、錳、鉻、金、銅、
鉛、鋅等金屬礦產為主,另外還廣泛開展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工程物探、工程測量等專
業領域的服務。持有固體礦產勘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
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乙級等多項資質。擁有先進的地質找
礦和施工設備,擁有西北地區分析能力最全、分析手段最先進和分析速度最快的化驗室,
擁有各類礦權60餘個,礦權區1044 平方公里。建局以來,累計提交鐵礦儲量91439萬噸,
錳礦儲量1608.5萬噸,金礦儲量105.9噸,對加速西北地區以鐵、錳為主的黑色金屬礦產勘
查步伐,為西北地區鋼鐵工業發展提供後備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
工勘業,主要從事岩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治理、各類基礎工程施工、工程測量、地
質災害勘查設計治理、小口徑岩芯鑽探等業務,年施工能力上億元。持有工程勘察綜合甲
級、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一級、水工建築物基礎處理二級、地質災害治理設計、勘查、施
工甲級等資質。在高層建築勘察、線路勘察與測量、基坑支護、地下防滲、濕陷性黃土與
鹽漬土治理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三產服務業,主要以省會城市西安、區域中心城市酒泉、漢中等基地為依託,以各基
地現有房地產資源為基礎進行房地產業開發和旅遊餐飲經營,目前正成為西北局又一亮點
產業。(更多詳情請點擊中國冶金地質總局西北局網站http://www.cmgbxbj.com查詢)
『貳』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直屬機構
1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2 第一地質隊
3 漢中地質大隊
4 第三地質隊
5 第六地質隊
6 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版發院
7 綜合地質大權隊
9 陝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10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11 區域地質礦產研究院
12 物化探隊
13 第二綜合物探大隊
14 陝西國土測繪工程院
15 陝西省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所
16 西安探礦機械廠
17 局職工醫院
18 西安工程技術學校
19 局六四○一工作站
20 局物資供應管理處
21 陝西礦業開發工貿公司
22 陝西地質工程總公司
23 陝西秦地房地產開發公司
24 陝西秦地建設有限公司
25 陝西秦地建築設計院
『叄』 陝西省西安市建設局局長是誰
現任陝西省西安市建設局局長是苗寶明。
苗寶明,男,1962年6月出生,陝西長安內人。現任西安市住房容和城鄉建設局局長、軌道交通建設辦公室主任。而為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扎實推進城市建設項目落地落實,確保全運會前高質量完成各項城建任務。
2020年1月9日上午,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苗寶明同志帶隊一行12人,前往西安城投集團開展面對面交流、實打實對接,解決企業困惑,明確城建任務。
市住建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和工作思路後,雙方就城市管網建設、架空線落地、快速路建設、停車場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亞行項目後續工作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3)陝西省西安地質局宋健擴展閱讀:
2019年2月26日,西安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有關人事事項。決定任命:苗寶明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2019年2月20日,苗寶明任西安市軌道交通建設辦公室主任。
而2020年1月2日,新年工作第一天,市住建局苗寶明局長赴西安火車站改擴建工程市政配套項目建設現場實地調研工程進展情況並慰問現場工作人員。
參考資料來源: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住建局苗寶明局長帶隊到西安城投集團
網路-苗寶明
『肆』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環航天土地局局長是誰
新長安網說不要錢
『伍』 西安的地質單位有哪些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西北地質勘查院
簡稱(西北地勘院)
中冶地集團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中冶力達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491號電話:(029) 8792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029)87851035
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長安區北環西路7號 (029)85648643
陝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西安市含光路中段19號 (029)8521
九○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東路11號 (029)83813035
物化探隊 710400 周至縣農商街48號 (029)87111186
第二綜合物探大隊 710016 西安市龍首北路東段16號 (029)86253426
陝西國土測繪工程院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496
陝西省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所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443
西安探礦機械廠 西安市吉祥路66號 (029)88234474
陝西地礦醫院 西安市自強西路31號 (029)86229792
西安工程技術學校 西安市西影路289號 (029)85515543
局六四○一工作站 戶縣石井鄉土門村 (029)84971327
陝西礦業工貿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56
陝西地質工程總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42
陝西秦地房地產開發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57
陝西秦地建設有限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60
陝西秦地建築設計所 西安市端履門24號 (029)87853105
『陸』 地質部第五大隊、陝西省地質局第二水文地質隊地質工作規劃簡述
1965年第五大隊編制了《1966~1970年三門峽庫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規劃》,報地質部水文地質局。該規劃在基本情況中闡述了三門峽水庫上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和水庫蓄水運用後發生的地質災害,作為工作規劃依據,擬訂的工作規劃包括黃土高原和三門峽庫區兩個方面,有關三門峽庫區的工作項目簡列如下:
1.研究西安市可能浸沒區和庫區鹽鹼地治理。為此,對庫區渭河段進行1:5萬補充性工程地質測繪,補充設置地下水動態觀測剖面及觀測孔;
2.秦嶺北麓南山支流基岩溝谷修建攔沙壩的工程地質勘查;
3.庫區坍岸調查,潼關以東坍岸工程地質研究。
庫區規劃的項目都取得了預期成果。
1970年11月,按照國家計委(70)計地字69號文要求,在陝西省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五大隊和第八大隊,合並下放給省,改稱陝西省地質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隊駐渭南,今後除承擔陝西省任務外,要繼續承擔開展黃河流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的任務」。兩隊合並工作會議決定成立第五分隊,承擔治理黃河地質項目。第二水文地質隊的首任書記益君,技術負責辛奎德,繼任書記有唐金榜、賈新安等,繼任技術負責有劉廣潤、戴英生、耿鶴年等,第五分隊(又稱治黃地質分隊)技術負責有戈慶雲、朱鈞、瞿興中等。
在原第五大隊工作規劃完成之後,在擬編新的工作規劃之前的1972年,第五分隊對三門峽水庫運用以來的地質災害研究程度和黃土地區的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地質研究程度進行了總結和評估,與黃委會、陝西省水土保持局等單位建立工作聯系,對今後工作區進行踏勘、收集資料等調研工作;時逢三門峽水利樞紐增建改建工程即將完成,開始「全年控制運用」之前,第二水文地質隊於1973年5月編制完成《黃河三門峽水庫建庫以來治黃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總結及今後工作初步規劃》。
這項規劃進行了4年。截止於1977年,水庫區在進一步補充調整地下水觀測網的基礎上,在地下水動態分析和浸沒預測方法研究、鹽鹼地防治研究,以及南山支流治理工程地質測繪與勘察等方面取得進展。
1978年年初,第二水文地質隊向國家地質總局和陝西省地質局呈報「治黃地質工作的總體設想」的建議,得到國家地質總局批准。實施的兩項任務是:
第一,編制三門峽水庫運用階段工程地質問題研究的總結性報告。在三門峽水庫地質災害觀測研究近20年,在水庫低水位「全年控制運用」近5年情況下,對水庫地質災害給予系統分析和論證,這是順理成章的階段性總結工作,以利於三門峽和黃河未來的水利工程地質工作。
第二,開展黃河中游地區區域工程地質問題的研究。
1981年,上述兩項治理黃河地質成果的初稿形成,在向部水文地質司匯報時,張宏仁、賈福海等領導同志要求將《黃河中游區域工程地質》成果按專著撰寫,正式出版發行。1982年,陝西省地礦局初審通過兩項成果。1983年3月在西安,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司主持召開評審會議,邀請有關部、委、科研教學部門,以及黃河中游各省地質局、水電部門等30個單位,48名代表,對兩項報告進行認真評審。在進行必要的修改後,《黃河三門峽水庫運用階段工程地質問題研究報告》於1983年12月出版,《黃河中游區域工程地質》於1986年1月出版。
『柒』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怎麼樣
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曾用名:西安地址礦產研究所)
研究內容 科研能力 研究成果 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 聯系信息
【研究內容】
研究范圍:岩石學(側重火山岩漿成因岩石學);礦床學(側重與基性--超基性岩、海相火山岩有關的礦床);礦物學(側重礦物結構、標型礦物特徵、礦物物理學);沉積學;地層學及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側重板塊構造學)區域地質與區域地質調查;環境地質學等。
進展中課題:北祁連山西段銅、金多金屬礦產成礦條件及找礦預測研究;西秦嶺造山帶結構造山過程及動力學研究;上地幔流體-岩漿包裹體研究;北大巴山交代地幔捕虜體的煌斑岩漿起源及演化。北秦嶺活動陸緣造山帶中、晚期沉積盆地研究;白銀折腰山礦床成礦規律與深部找礦預測研究;「寒武大爆發」前和早期動植物特徵與演化;紫陽志留紀高解析度筆碼幾丁蟲生物地層及微生物復甦。
學科分類: 礦山工程技術 ; 地球科學
【科研能力】
職工人數:203 (人)
技術人員: 130 (人)
機構類別: 部委系統
上級主管單位: 國土資源部
成立年代: 1962
機構沿革: 該所成立於1962年,原名為地質部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1970年9月改為陝西省地質局地質科學研究所。1972年11月改為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仍歸陝西地質局領導。1978年改為國家地質總局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1983年改為現名,行政隸屬地質礦產部,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直接領導。
主要研究人員: 夏林圻 博士生導師 ; 夏祖春 ; 張二朋 ; 曹宣鐸 ; 鄔介人 ; 周志強 ; 任有祥 ; 馮益民
科研設備: 法國產U-1000型激光拉曼分子光譜儀,日本產D/Max-RA型X衍射儀,JCXA-733型電子探針,180-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XDY-ZA原子熒光光度計,德國產MAT-261型固體質譜儀,美國產BCMO-S68K電子計算機以及各種偏,反光顯微鏡等。
內部機構名稱: 所學術委員會
下屬機構名稱: 海相火山岩研究中心,區域地質研究室,礦產地質研究室,環境地質研究室,科技情報研究室。
重點實驗室名稱: 化學分析研究室,實驗測試研究室,包裹體實驗室。
出版刊物: 西北地質科學 半年刊 ; 西北地質 季刊
生產產品: 凈水劑(聚氧化鋁) ; 脫模劑系列產品 ; 花伴雨—香波系列產品
科研成果: 陝西勉略寧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對金銅和含金銀多金屬礦產成礦規律成礦預測研究 ; 北祁連山中西段鉻鐵礦成礦條件的找礦方向
擁有專利:
獲獎情況:
【研究成果】(共25項,以下顯示其中10項)
祁連山地區與海相火山岩有關的銅多金屬礦成礦條件和找礦預測
祁連山及鄰區與海相火山岩有關銅多金屬礦產時空分布規律、成礦作用和找礦前景評價研究
興地基性-超基性雜岩帶評價研究
陝西漢南、四川鹽邊鎂鐵層狀雜岩體成鉑地質條件及找礦靶區預測研究
秦嶺石炭紀裂陷盆地的形成及沉積-構造模式的研究
秦巴地區寒武紀-三疊紀地層古生物及其主要地層含礦性的研究
阿舍勒銅鋅礦床成礦地質條件與成礦模式
秦嶺泥盆紀地層鉛鋅鐵含礦性研究--熱水沉積岩及與礦產的關系
甘肅省白銀廠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
北秦嶺西段宕昌-教場壩地區中生代構造岩漿岩帶與金鈾多金屬礦產的控礦因素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
更多……
更多……
【發表期刊論文】(共279篇 ,以下顯示其中10篇)
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及其制約因素 劉鐵華 (現代企業教育 2006(18) )
北天山巴音溝蛇綠岩形成於早石炭世:來自輝長岩LA-ICPMS鋯石U-Pb年齡的證據 徐學義 (地質學報 2006(8) )
某金礦區農田土壤汞污染評價 徐友寧 (黃金 2006(7) )
新疆庫魯克塔格地塊東南緣鉀長花崗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同位素測年 校培喜 (地質通報 2006(6) )
陝西渭北東部岩溶地下水強徑流帶的環境同位素證據及其可更新性評價 馬致遠 (地質通報 2006(6) )
毛烏素沙地東南部邊緣不同成因類型土地沙漠化的特徵 李智佩 (地質通報 2006(5) )
天山地區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火山岩地球化學和岩石成因 李向民 (岩石礦物學雜志 2006(5) )
青藏高原東部玉樹隆寶蛇綠混雜岩中早二疊世放射蟲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 朱迎堂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5) )
潼關金礦區礦渣型泥石流熵權評價 徐友寧 (地質科技情報 2006(5) )
南天山北部志留系巴音布魯克組火山-侵入雜岩的形成環境及構造意義 馬中平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06(5) )
更多……
【發表學術會議論文】(共37篇 ,以下顯示其中10篇)
水證如鐵 (2006天災預測研討學術會議 (2006-4))
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新進展 (2005年全國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學術研討會 (2005-12-5))
EXCEL宏語言在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水位動態資料整理中的應用 (2005年全國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學術研討會 (2005-12-5))
青海鄂拉山-河卡山三疊系沉積相及沉積體系研究 (青藏高原地質過程與環境災害效應學術討論會 (2005-11-21))
青藏高原北部不同地區河流及湖岸階地的演化特徵 (青藏高原地質過程與環境災害效應學術討論會 (2005-11-21))
西昆侖與喀喇昆侖地區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構造格局 (青藏高原地質過程與環境災害效應學術討論會 (2005-11-21))
地震預報的兩個基本論點 (2005天災預測總結學術會議 (2005-11))
北祁連山白山子花崗閃長岩成岩時代 (第八屆全國同位素地質年代、同位素地球化學學術討論會 (2005-10-27))
鄂爾多斯盆地大氣降雨氫氧同位素的組成與季節效應 (第八屆全國同位素地質年代、同位素地球化學學術討論會 (2005-10-27))
黃陵至延安高速公路k295+750-k296+050段滑坡穩定性分析與治理 (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貴州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岩溶、工程、環境」學術論壇 (2005-10-20))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聯系信息】
機構名稱: 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曾 用 名: 地質礦產部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 ;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負 責 人: 李向 職務: 所長 職稱: 研究員
地 址: 陝西省西安市友誼東路438號 (710054)
電 話: (029) 87821907(辦),87821931(科)
傳 真: (029) 87821900
電子郵件:
網 址:
『捌』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都有哪些下屬子公司
下屬單位
1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035
2
第一地質隊
725000
安康市南環路新城南門小區
(0915)3818628
3
漢中地質大隊
723000
漢中市東塔北路
(0916)2223446
4
第三地質隊
721300
寶雞縣虢鎮
(0917)6295890
5
第六地質隊
710611
西安市臨潼區代王街道
(029)83931218
6
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710100
長安區北環西路7號
(029)85648643
7
綜合地質大隊
714000
渭南市朝陽西路
(0913)2054074
9
陝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710068
西安市含光路中段19號
(029)8521
12
九○八水文地質地質大隊
710600
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東路11號
(029)83813035
13
區域地質礦產研究院
712000
咸陽市濱河路7號
(0910)3313352
14
物化探隊
710400
周至縣農商街48號
(029)87111186
15
第二綜合物探大隊
710016
西安市龍首北路東段16號
(029)86253426
16
陝西國土測繪工程院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496
17
陝西省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所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443
18
西安探礦機械廠
710065
西安市吉祥路66號
(029)88234474
19
陝西地礦醫院
710014
西安市自強西路31號
(029)86229792
20
西安工程技術學校
710054
西安市西影路289號
(029)85515543
21
局六四○一工作站
710302
戶縣石井鄉土門村
(029)84971327
22
物資供應管理處
710016
西安市大興東路12號
(029)86264034
23
陝西礦業工貿公司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56
25
陝西地質工程總公司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42
26
陝西秦地房地產開發公司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57
27
陝西秦地建設有限公司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60
28
陝西秦地建築設計所
710001
西安市端履門24號
(029)87853105
『玖』 趙炳坤的陝西省地礦局第二綜合物探大隊高級工程師
趙炳坤,高級工程師。1983年7月畢業於西安地質學院,物探專業。一直從事綜合物探勘查及研究工作,曾任課題組長、項目負責人,研究報告主編,現任陝西地礦總公司第二綜合物探分公司重力處主任工程師。曾獲第二綜合物探隊2010年度先進工作者、地礦總公司2012年度科技拔尖人才、陝西省國資委2012年度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
主持或參與地球物理勘查及綜合研究項目。曾任《泛東北地區1:100萬重力圖編制及綜合研究》第二項目負責人、《新疆北部1:100萬重力圖編制及綜合研究》(國家305項目V6-1專題)第三項目負責人、《新疆東部內蒙西部及甘肅河西走廊地區1:100萬重力圖編制及綜合研究》報告主編、《大興安嶺中南段重大比例尺成礦(三元熱液成礦)預測報告》物探組組長、《青藏高原1:100萬區域重力研究報告》報告主編、《青海省章岡日松等四幅1:20萬重力工作報告》報告主編、《青海省格爾木等幅1:20萬重力工作報告》主要編寫者、《西安及鄰區深部構造與地震關系研究》報告主編等。其中,國家305項目V6-1專題獲原地質礦產部科技進步Ⅲ等獎,《青藏高原1:100萬區域重力研究報告》獲陝西地礦局科技進步Ⅱ等獎,陝西地質學會科技成果Ⅱ等獎。
《西安及鄰區深部構造與地震關系研究》是新近完成的地質、地震、地球物理綜合研究項目。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西安對主震及較大規模的餘震震感非常強烈。西安是人口稠密的歷史名城,又處於處汾渭地塹系之渭河盆地,是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因此對西安及周邊地區地震活動的研究非常必要。「5.12」之後,「西安及鄰區深部構造與地震關系研究」項目啟動。2011年底,《西安及鄰區深部構造與地震關系研究》報告通過以張國偉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評審。本項目取得主要成果:1、通過開展1:10萬高精度重力測量,首次取得西安及鄰區大比例尺高精度重力成果資料,為地殼結構的研究、斷裂解譯和構造分區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據。2、以高精度布格重力場及其各種數據處理成果資料為基本依據,在研究區共推斷出斷裂構造63條。其中新發現斷裂(重新釐定斷裂位置)29條。3、以高精度重力工作成果為基礎,結合前人的上述研究成果以及最新深部物探工作研究成果,對研究區乃至渭河盆地基本構造格架和構造單元進行了重新認識,劃分了構造單元,建立了區域構造格架。對盆地內重要次級構造單元做了進一步細化。4、利用高精度重力成果資料首次求取西安及鄰區的基底與莫霍面深度。5、通過本次工作發現,前人提出的固市凹陷僅是扶風-周城-大荔淺凹帶的一部分,其東側為基底更深的大荔凹陷、西側為三原凹陷;通過對物探資料的研究,證實高陵-固市(扶風-咸陽塬)斷裂是存在的,並對其規模、斷裂傾向做了推斷解釋。6、深化和進一步完善了渭河盆地構造活動基本特徵的認識,較清楚地解釋了渭河盆地構造變形特徵的動力學原因、盆地塊體構造格局、變形特徵與斷裂活動特徵之間的關系。7、通過對研究區構造、深部構造和地震關系的研究,分析均衡重力異常、活動構造、深部構造、地震活動性、地應力場等特徵及相互關系,建立了地震危險性量化評價體系,對區域構造穩定性和地震危害性進行了綜合評價,編制了西安及鄰區潛在震源區劃圖和震危害性等級劃分圖。本項目所取得的成果渭河盆地基礎地質研究及西安市城市建設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基於本項目的研究成果所撰寫的專題報告或論文先後多次獲得陝西省地震局、陝西省地震學會、鄂豫陝三省地震聯防協作區優秀論文Ⅱ等獎、西安市地震局專題報告優秀獎等。
先後在《物探與化探》、《浙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勘查論文集》、《物化探計算技術》、《陝西地震學會2010學術論文集》、《陝西地震學會2012學術論文集》、《鄂豫陝三省地震聯防協作區2010學術論文集》等發表論文十餘篇。(撰稿:周冬莉)
『拾』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的獲獎成果
國家科學技術獎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主要獲獎人員 獲獎情況 1 陝北侏羅紀煤田榆神府區找煤成煤規律研究與勘探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勞炎明,林文英,王覺藝,白宗鏞,王緒住 198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省(部級)科學技術獎
(1)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一八五隊主要完成人員 獲獎情況 1陝北侏羅紀煤田榆神礦區錦界,榆樹灣井田綜合勘探技術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蘇時才,雷少毅,高立強,牛建國,關汝青,蔣澤泉,侯飛龍 2003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煤田綜合勘探技術及陝北榆神礦區詳查與勘探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范立民,姚建明,劉清泉,王永岩,蔣澤泉,雷少毅 2005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3陝北煤炭基地採煤過程中的地下水滲漏及對策研究(系列論文)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蔣澤泉 2006年陝西省自然科學學術論文三等獎 4神南大型礦區煤炭開采水資源動態及保水開采技術研究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中國礦業大學 姚建明、蔣澤泉2011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5榆林地方煤礦安安全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及應用 榆林市楊伙盤煤礦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西安科技大學 蔣澤泉2013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6生態脆弱礦區礦井水資源及利用研究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2014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7礦產資源高強度開采區地質災害與防治關鍵技術 陝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陝西省煤田地質有限公司、山東大學、陝西天地地質有限責任公司、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范立民、寧建民、蔣澤泉、李成、陳建平、劉輝(山東大學)、張廷會、杜江麗、郝業、鄭苗苗、滕宏泉2015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一八五隊主要完成人員 獲獎情況 1 陝北侏羅紀煤田榆神府區找煤成煤規律研究與勘探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勞炎明,林文英,王覺藝,白宗鏞,王緒柱,陳全福,李寶珠 1989年能源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 TSP-185型配電櫃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季成豹,夏高柱,王玉森 1990年煤炭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3 中國西部侏羅紀煤田(榆神府礦區)保水採煤與地質環境綜合研究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煤水文地質局,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中國礦業大學 段中會,楊宏科,范立民,趙洪林,夏 婓 2000年國家煤炭工業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4 神南大型礦區煤炭開采水資源動態及保水技術研究 神南礦業公司、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中國礦業大學 姚建明,蔣澤泉 2011年度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3)礦產勘探報告質量獎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主要完成人員 獲獎情況 1 陝北侏羅紀煤田榆(林)神(木)府(谷)區找煤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白宗鏞,王覺藝,勞炎明,王緒住,林文英,劉子勛,陳全福,趙洪林,王汝墀,潘繼光,韓樹青,延 偉,陳其祥,李 季,趙文勤,周宗余,趙雲祥,田西平,王建華,華春生 1983年煤炭工業部優秀地質報告獎 2 神木北部礦區詳查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林文英,劉子勛,陳全福,勞炎明,王覺藝,王緒住,趙洪林,韓樹青,劉世昉,趙文沛,高世賢,等 1988年能源部優秀地質報告獎 3 神木北部礦區擰條塔井田勘探(精查)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葛管社,魯文宇,趙洪林,勞炎明,王覺藝,郭守營,梁佩君,等 1991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礦產勘探報告質量一等獎 4 神木北部礦區檸條塔露天區勘探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陳全福,段中會,牛建國,勞炎明,王緒住,劉子勛,韓樹青,王覺藝,侯飛龍,趙文沛 1992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礦產勘探報告質量二等獎 5 神木北部礦區前石畔井田勘探(精查)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段中會,姚建明,范立民,侯飛龍,時亞民,王彥利,蔣澤泉,許開倉,等 1995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礦產勘探報告質量一等獎,1995年中國煤田地質總局第八屆優秀地質報告一等獎 6 神木北部礦區大柳塔井田(擴大)勘探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姚建明,田曉營,魏秉亮,侯飛龍,鄧 巍,段中會,范立民,等 1998年國土資源部優秀地質報告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