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地質局308隊
❶ 雲南有色地質局308隊和甘肅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3隊那個要好
找電話問問待遇吧 個人覺得甘肅的發展空間大 雲南的地方好
❷ 雲南省有色地質局下屬地質隊哪個比較好,詳細一點。
個舊308隊!很出名的!哈哈!
❸ 雲南個舊市三零八隊是不是地質隊
是的。
雲南有色地質局308隊,是一支擁有63年歷史的「全國地質勘查功勛單位」。1952年秋雲南解放不久,國家調集精幹力量組建了西南地質局地質調查所第二調查隊—個舊錫礦勘探隊,即308隊的前身。
❹ 雲南有色地質局308隊怎麼樣,求高人指導
雲南有色地質局下面的地質隊待遇各方面都不錯,308在紅河個舊,機關單位聽說搬到經濟技專術開發區了,屬我在有色的大理310隊待過,今年地質行業不景氣,但是他們項目比較多,好多國家項目,不像一般的勘察單位項目都拿不到,在地質隊待能學到真本事。能進308隊的話很不錯,他們去年改企業了,進去就不存在什麼事業身份,進去就是簽合同,不過都差不多。出野外的話一個月最低也能那個四五千。希望能夠幫到你,望採納!
❺ 原中南地質局308大隊黃小雙,湖北黃皮縣人,曾在信陽工作,夏國祥想念他,已失聯系23年,有人認識他嗎
說是地質隊的,屬於抄國家二工局,河北省石家莊308地質大隊,拿了,說是奠基石就像老式打火機里「火石」一樣的東西,它會對房屋地基有害嗎?他說改風水他叫黃小雙也不知道他真名叫什麼,經常在信陽光山南向店一帶騙人,其人外貌常在太陽曬的黑,175cm左右,背著老式黃書包,裡面有羅盤,現在應該是60歲左右,不知道他是騙子,還是另有目的你有他的照片嗎,
❻ 雲南有色金屬地質局308隊會計崗位面試題型在什麼地方下載
這個一般只有內部人才有
❼ 雲南省有色地質局下面的哪個地質隊比較好
308 306 都好 其實 雲南整體 效益可以 紫荊礦業 也可以 但是他下屬南方地勘 不怎麼樣 乾地質 306 308 可以
❽ 富源縣老廠煤礦區()
老廠煤礦位於富源縣城南60公里,與昆明至盤縣柏果煤礦的鐵路富源站有公路連接,至羅平縣公路橫穿礦區,新建南(寧)昆(明)鐵路沿礦區南緣通過,交通方便。
老廠礦區跨老廠、雨汪、黃泥河三鄉,東鄰貴州興義,西北接富村、恩洪煤田,東南近圭山煤田,為我國南方重要煤田之一。礦區呈北東向展布,長20公里,寬10公里,面積201平方公里。共劃分六個勘探區,除五勘區位於老廠背斜北西翼外,主要勘區均位於南東翼,其中一、二、五勘區為勘探區,三勘區為詳查區,四、六勘區為普查區。
成礦時代距今約2.4億年。含煤地層為上二疊統龍潭組及長興組,總厚400—470米,含煤29—42層,可采及局部可採煤層16層;全區可采7—8層,均屬較穩定至穩定、薄至厚煤層。煤種屬優質無煙煤。
老廠煤礦古有土窯開采,據1915—1923年余煥東等所編《雲南省礦產一覽表》記載:拖竹、余家老廠由當地鄉民開采,年產約80萬斤,銷當地及附近作民用燃料。
地質調查始於1941—1942年間,雲南省企業局派馬希融赴礦區調查;繼之有資源委員會西南礦產測勘處金耀華、馬祖望填繪富源、羅平、師宗、路南間1∶20萬地質圖,著《雲南平彝、羅平、師宗、陸良、路南間地質礦產》,其中對老廠(補乃)礦區做了敘述,估計老廠背斜東南翼煤礦儲量1000萬噸。
1942年9—11月,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象系蘇良赫及資源委員會雲南出口礦產品運銷處周泰昕赴富源調查有關礦產,著《雲南平彝余家老廠銻礦》,論述了老廠礦區地層、構造,並指出「羅平煤系在本區有煤7層,其中有3層厚度在1公尺以上,可以開采,煤種為半煙煤」。
新中國國成立後,為尋找具有工業價值的沉積型黃鐵礦,1954年有李毓堯、1956年初有西南地質局五二三隊到老廠做過調查。當年,西南地質局五三八隊(1958年改名為雲南省地質局富源地質隊,隊長伍鑒平,技術負責人劍萍),根據老廠礦區古有煉磺歷史及前人調查成果,沿老廠背斜煤系出露部位開展煤系下部之黃鐵礦系統普查,對成礦條件較好之大山腳、余家老廠、補乃、普珀等四個礦段按200—400×100—200米勘探工程網度控制,共施工鑽孔76個,進尺11605米,輔以淺井、坑道等手段,於1959年4月提交了《雲南省富源縣余家老廠黃鐵礦儲量報告書》,計算黃鐵礦礦石5.93億噸;並對煤礦做了初步了解,提交了《雲南省富源縣余家老廠煤礦地質儲量報告書》,計算工業儲量1.88億噸,1962年經雲南省地質局審查,認為控制過稀,原C1級降為C2級,原C2級降為地質儲量。黃鐵礦儲量報告未經審批。
1960年5月,雲南省地質局第六地質隊派魏良荷等赴礦區對煤礦進行為期半年的普查,以地表調查為主,施工探槽10900立方米,坑道360米,採集各種樣品156件,1∶1萬地質測量45平方公里,認定含煤地層含煤25—45層,可采10層,煤種屬貧煤—無煙煤,並概算遠景儲量6.94億噸。後因人員調動,由焦寶玉於1964年7月整理提交了《雲南省富源縣余家老廠、古木、富村、慶雲煤礦初步普查報告》,對老廠煤礦區有了進一步了解。
1972年10月,隨著恩洪煤礦勘探工作的結束,雲南省地質局第六地質隊轉入老廠礦區,進行綜合性礦產普查勘探工作,梁唯則、許善任先後任隊技術負責人,1∶5000地形圖由雲南省地質局測繪大隊測制。1973年廖志傑、郭全義、吳庚貞等首先進入一勘區進行普查勘探,1975年劉新漢、陳經澤等進入五勘區,1976年王崇武、但燮陽等進入二勘區南部,全面拉開了對老廠煤礦區的普查勘探。
1977年正式提交了《雲南富源老廠五勘區精查地質報告》,探明工業儲量1508萬噸。總結了老廠礦區主要煤層集中在19煤層以上,不宜把大量鑽孔打穿整個含煤地層,此一意見對其他勘區起到了借鑒作用,節省了大量施工費用。1980年提交了《雲南省富源縣老廠礦區一勘區精查地質報告》,1981年被雲南省地質局評為優秀勘探報告。上述兩報告先後經省儲委審批通過。此段工作僅限於礦區淺部。
1981年省地質局體制改革,地質與探礦分別組隊,地質工作由組建後的第一地質大隊三分隊承擔。1982年,劉新漢主編了《雲南省富源縣老廠煤礦區普查、勘探總體設計》,工作向深部延伸,設計探獲整體儲量40億噸。經批准,三分隊負責二勘區精查,於1985年提交《雲南省富源縣老廠煤礦區二勘區詳勘報告》,探明工業儲量7.40億噸,經全國儲委審查通過。隊伍由礦區技術負責人但燮陽帶領轉入三勘區詳查。1983年2月組建十五分隊,負責四勘區、六勘區普查。十五分隊多次變更分隊領導,以沈德其、鄧成達工作時間較長,於1988年提交了《雲南省富源縣老廠煤礦區四勘區普查報告》,探明儲量25.49億噸;1989年提交了《雲南省富源縣老廠煤礦區三勘區詳查地質報告》及《雲南省富源縣老廠煤礦區六勘區普查地質報告》,分別探明儲量2.15億噸及1.8億噸。
從事礦區水文地質工作的有劉鳳池、梁建棠、周素芳、劉林六、李世林等。鑽探施工及物探測井由雲南省地礦局八○七隊向振興、戴潤澤等負責。
至1990年,共施工鑽孔339個,進尺136380米,完成探槽工作量359195立方米,並做了大量采樣、化驗及水文地質工作。全區共探明儲量38.68億噸,其中工業儲量20.55億噸;礦區外圍及深部(1500米以下)尚有預測儲量54.51億噸。
南昆鐵路的興建,為建設大型礦山創造了條件,隨著地質工作者的足跡,一個依託礦山的新興工業城鎮將出現在老廠。
為滿足礦區總體開發設計的需要,雲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三分隊但燮陽、鄧成達、董炳坤等於1991年復入老廠礦區開展四勘區詳查,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1986年,老廠礦區淺部井田的勘探工作獲地礦部找礦三等獎。
❾ 雲南地質勘察局308隊是事業單位嗎
是的。
雲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成立於1956年(丙申年),原是地礦部派駐雲南回的廳局級事業答單位,主要從事國家計劃內地質勘查和地質找礦。1990年加掛省地礦廳牌子,履行全省地礦行政管理職能,實行廳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1999年按國務院屬地化管理要求,劃歸雲南省人民政府管理。
全局下屬28個單位,共有職工18886人。
❿ 雲南有色308隊和306隊分別在哪哪個比較好
308隊在個舊,現在機關已經搬到昆明,地址在經開區
306隊在昆明金沙小區,未來版也要搬到經開區權
待遇如果是搞地質的話都還算勉強不錯。相比較308比306待遇要好。
在大理下關的是310隊,晉寧昆陽是306隊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