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大學地質地貌微課視頻

大學地質地貌微課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2-25 18:43:12

㈠ 大學地貌課學後感1500字

地貌學(geomorpholog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及其成因、形成年代、分布和演變規律的內學科。又稱地形容學。地貌學對工程建設、農業生產、礦產勘查、自然災害防治和環境保護等均有實際意義。自19世紀晚期以來,已提出了很多地形分類系統。一些分類系統對地形特徵進行描述與分類主要是根據形成與改變這些地形特徵的作用過程。另外一些分類系統還考慮了附加的因素(例如地表岩石特徵和氣候變化),並且包括了作為這些地形因素在地質歷史時期演化的一個方面的地形發育階段。
地貌學與很多關於自然作用過程的學科密切相關。河流地貌與海岸地貌學著重依賴於流體力學與沉積學;塊體運動、風化作用、風力作用和土壤的研究要憑借大氣科學、土壤物理學、土壤化學和土壤力學;某些地形類型的研究需要用地球物理學與火山學的原理和方法;人類對地形影響的研究要依靠地理學和人類生態學的分支學科。

㈡ 地質學在大學里有什麼課程

地質抄學主要課程有普通地質學、測襲量學、礦物學、岩石學、寶玉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古生物地史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計算機制圖、環境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及地貌學、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資源遙感等。
根據不同的學校
課程設置也不同的
要學地質學首先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哦
因為讀出來後的工作是非常艱苦的...

㈢ 貼心大學微課拍攝是如何建設優秀的微課

貼心大學微課拍攝選題注重以下方面:

  1. 使用價值高

微課的選題要選取教學使用價值較高的課題來製作微課。比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熱點,平時需要老師反復講解和強調的內容,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學生經常提問的問題等,都可以作為微課的選題對象。「此類選題通過微課程的形式解決問題越快速、講解問題越清晰,選題的價值也就越高。」

2.適合視頻傳播

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的教學資源,選取符合視頻傳播特徵的教學內容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微課的優勢和作用。眾所周知,視頻是以連續的動態畫面來呈現信息的,因此,一些具備「動態特徵」的教學內容,比如:動作技能、操作過程、工作原理、變化過程等,就非常適合使用微課。此外,視頻傳播的兩大信息通道是圖像和聲音,如果教學內容本身需要使用較多的圖像和聲音,比如:地形地貌、攝影攝像、廣告設計、藝術欣賞、發音訓練、樂器彈奏等內容,也非常適合使用微課。

3.內容相對獨立,信息量不大

微課是相對完整、獨立的小型教學資源,時間長度一般不超過十分鍾。調查數據表明,超過6分鍾的視頻受歡迎程度直線下降。所以,微課的選題必須要小,內容少且相對獨立。選題時,可以選取一個獨立的小話題作為切入口,把內容講通講透,寧可「小題大做」,不宜「大題小做」。比如:「怎樣寫請假條」、「『的』、『地』、『得』的用法」、「電話號碼的讀法(英語)」等選題就屬於內容獨立、體量適宜的選題。同時,一個微課的教學目標不宜過多,一般設定一到兩個目標即可。目標要盡量具體化、可操作、可測量,不要設計抽象模糊、大而空泛的目標。對於信息含量大的教學主題,則可以採用內容分解的方式,化整為零、逐一製作,最後形成系列微課。

㈣ 大學地質地貌題

3.相對較早的是圍岩,較晚的是岩體,侵入關系的話必須先有圍岩才能侵入版。沒有圍岩它侵入誰啊權!
4.與第三題正好相反,相對較早的是岩體,較晚的是圍岩,沉積接觸,必須是下面已有了岩體先存在了,可能侵入了別的圍岩,但是它在侵入活動中上面的圍岩還沒產生(或沉積),之後才有圍岩沉積,反之就是侵入接觸了。

㈤ 誰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視頻

t a time this would be for a sell

㈥ 地質、地貌

一、地貌塔里木盆地大體呈菱形,邊界受EW向和NW向深大斷裂控制,北部以庫爾勒、烏恰、阿其克庫都克深斷裂為邊界,南以阿爾金、柯坪斷裂為界。

盆地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m,為極高山區,多有雪山和冰川分布,北部的天山和南部的昆侖山共有12136條冰川,面積20797km2,冰川儲量為2396.585km3,是盆地主要的水源區。盆地邊緣為中低山和丘陵區,呈環帶狀分布在盆地周邊,主要由古近系、新近系紅色砂泥岩褶皺、斷塊構成,後經水流和風蝕作用切割成丘陵和山地,在風蝕作用強烈地區往往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

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m,地勢由南向北緩斜並由西向東稍傾,風蝕作用和堆積作用強烈,盆地中部新生代沖湖積物被風侵蝕、搬運、堆積後,形成了我國面積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流動沙丘分布很廣,沙丘高度一般為100~200m,最高達300m左右;沙漠腹地,沙丘類型復雜多樣,有復合型沙山、沙壟、塔形沙丘群,以及呈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的沙丘和沙鏈。沙漠腹地有兩處古近系隆起,分別是喬喀塔格山和麻扎塔格山,由紅色砂岩、泥岩和石膏組成。

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內流盆地,四周為高山圍繞,山區的河流全部匯入盆地。盆地邊緣為礫石戈壁構成的山前傾斜平原,在大型傾斜平原前緣,有綠洲分布。大多數河流流出綠洲後就消失在沙漠中。只有和田河在豐水年份河水可向北流入塔里木河。盆地總的地勢西高東低,微向北傾,舊羅布泊湖面高程780m。塔里木河,全長2179km,是中國第一大內陸河,由阿克蘇河、葉爾羌河以及和田河匯流而成,流域面積19.8×104km2,尾閭湖為台特馬湖和羅布泊。塔里木河沿岸是我國最大的原始胡楊林帶,輪台往南100km有大面積的原始胡楊林,古老的胡楊樹直徑達1m以上。

二、地層、構造

1.構造

塔里木地台地質構造上是周圍被許多深大斷裂所限制的穩定地塊。古老結晶岩基底上覆蓋著厚約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宙沉積地層,上有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積層,第四紀沉積物的面積很大,具有三重結構。塔里木地台由一系列斷隆和坳陷組成,可概括為「三隆四坳」(圖4-3-1)。3個隆起是塔北隆起、中央隆起和塔南隆起(車爾臣隆起);4個坳陷是庫車坳陷、塔東坳陷、塔西南坳陷和塔東南坳陷。中、新生代地層中,以第四紀沉積地層與供水關系最為密切。4個坳陷基本都沿山前與山體平行分布,第四系粗顆粒鬆散沉積物厚度巨大,在山前形成寬廣的礫質或礫土質傾斜平原,如昆侖山前的塔東坳陷內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厚度在1000m以上。3個隆起地區第四系鬆散沉積物相對較薄,一般為200~300m。坳陷區內鬆散第四系沉積物均是地下水賦存的良好地段,往往形成巨大的儲水構造。

2.斷裂

塔里木盆地北緣主要是南天山山前沖斷裂帶,自西向東,分為喀什北緣、西克爾區段、柯坪主體斷隆、溫宿凸起和庫車坳陷。受南天山逆掩推覆作用影響,發育多排NE向構造帶,喀什北緣主要發育烏恰、阿圖什、喀什3排構造帶,柯坪斷隆主體發育3排古生界逆沖褶皺帶,庫車坳陷主要由北部單斜帶、克拉蘇-依奇克里克、秋里塔格構造帶組成。

盆地南緣主要是阿爾金斷裂構造帶,西南起自西藏的拉竹龍,東北止於祁連山西端,總體呈NE70°向展布,長度近1000km,寬約150~200km,由阿爾金南緣斷裂、阿爾金北緣斷裂、且末斷裂、若羌-米蘭斷裂、三危山斷裂等數條分支斷裂組成。

圖4-3-1 塔里木盆地構造綱要示意圖

阿爾金北緣斷裂為主幹斷裂,西起東、西昆侖交界處,經阿羌、吐拉、茫崖、索爾庫里、阿克塞等地,到祁連山西端,是一條貫通平直的斷裂,斷裂跡象明顯,在索爾庫里以東,有狹長的斷裂谷地發育,谷地邊緣可見斷層崖、斷層三角面山。

且末斷裂,西起民豐,向NE沿車爾臣河谷延伸到羅布莊南,是塔東凹陷與羅布莊凸起的界線。

若羌-米蘭斷裂,西起若羌,經米蘭、羅布泊南緣,及羅布泊東部的阿奇克谷地,至甘肅北山地區。

3.地層

新生代地層自下而上劃分如下:

(1)古近系

為紅色建造或海相碳酸鹽岩-潟湖相建造。岩性為紅色礫岩、細砂岩、粉砂岩,向上過渡為泥灰岩、泥質灰岩、灰岩,含石膏和鹽岩,下伏白堊系呈不整合接觸。廣泛分布於區內的背斜丘陵地帶,各地岩相變化較大。

(2)新近系

阿圖什組(N2a):為一套厚度很大的黃褐色、土黃色、黃綠色和棕色的砂岩和泥岩,具蒼棕色外表,與第四系西域組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觸。在新疆西北部發育最好,分布在山麓地帶;在南疆的昆侖山前地帶呈狹長帶狀分布,厚約2800~3500m。

(3)第四系

廣泛沉積於盆地中,沉積厚度在1000m以上,見圖4-3-2。

圖4-3-2 塔里木盆地第四系構造與岩相圖

(據賈承造等,1997)

下塔里木組(Q1x):位於塔里木盆地中心,為一套黃灰色、灰褐色、黃褐色泥岩、砂質泥岩和粉砂岩、砂岩和礫石層,盆地西部以河流相為主,砂層和礫石層較多;東部以湖相為主,厚220~350m,與下伏新近系呈假整合接觸。

中塔里木組(Q2h):在盆地邊緣,沿各大河谷發育,常形成基座階地,高出河谷40~60m,沉積物中多巨大的漂礫。在塔里木盆地東部,可分3個相帶:濱湖相帶,下部為砂、礫石層,上部為雜色砂、粘土,富含鈣質;淺湖相帶,為灰-青色中、粗砂,夾黃褐色砂、粘土,上部為富含石膏的淺褐色粘土;半深湖相帶,以灰白-灰綠色厚層粉砂層為主,富含鈣質,上部為含石膏的淺褐色厚層粘土;總厚150~200m。

戈壁組(Q3g):為黑灰色礫石層,礫石成分復雜。塔里木盆地東南的若羌河鑽孔揭露岩性以灰黃色砂礫石為主,夾亞砂土和亞粘土,厚度為74m。和田地區厚度可達200m。廣布於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邊緣地區以及河西走廊兩側,組成山前洪積扇。

三、盆地發展史

古近紀,塔里木盆地是一開闊盆地,西南緣為古地中海的喀什灣,是古地中海向東經塔吉克、過阿來河谷、進入塔里木盆地形成,為淺海和含膏鹽層的潟湖沉積;東部地區為陸相河湖沉積。

新近紀,盆地開始轉化為坳陷,喀什灣消失,盆地中央輕微隆升,盆地南、北兩側開始大幅度凹陷,庫車凹陷主要為類磨拉石沉積,砂礫石層厚1228m,整個盆地為乾燥氣候條件下的河湖相紅色砂、泥岩沉積,夾多層石膏。

早更新世初期,氣候溫濕,盆地向東擴大,延伸至敦煌—安西一帶,即今日的疏勒河流域,東面與酒泉-張掖-武威走廊盆地相鄰。盆地四周的山前地帶,洪積扇裙發育,其前緣受基底斷裂控制,沉積了巨厚的西域組冰水、洪積相砂礫石層,厚度可達3000m。盆地中游盪型河、湖發育,羅布泊為分布面積很廣的淺湖,塔里木河原先曾注入台特馬南湖,而後向東折向羅布泊。早更新世末,受青藏高原強烈隆升影響,周圍山區大幅抬升,天山上升至4000m左右,昆侖山(特別是西昆侖山)上升至6000m以上,氣候逐漸變得乾燥,湖面縮小,向羅布泊窪地退縮,西部地區開始出現沙漠。

中、晚更新世,由於周圍山區急劇抬升,盆地內基底構造活動強烈,使新近系和第四系發生構造變形。由北向南,形成一系列近EW走向的隆起和坳陷;北部,受天山隆升影響,抬升較大,早期洪積扇和湖積物抬升,形成開闊台地或被切割成丘陵;南部,昆侖山前坳陷強烈沉降,如盆地東南的塔東坳陷內,洪積相及河流相砂礫石層沉積厚度達1000~2000m,其北部的克里陽-羅布莊斷隆,不僅使塔東坳陷構成昆侖山前巨大儲水構造,而且也影響著水系的分布格局。因隆起,孔雀河改道注入羅布泊,塔里木河、車爾臣河分別繞行於中央隆起南北,和田河則從隆起的西端向北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成為貫通南北的綠色走廊。中更新世間冰期,湖泊主要分布在盆地東部,在羅布泊和疏勒河地區仍有河湖相沉積,盆地邊緣洪積扇裙發育,沉積了冰水、洪積相砂礫石層。晚更新世,新疆與甘肅交界處隆起,阻斷了疏勒河與塔里木盆地的聯系,使安西-敦煌盆地成為獨立的內陸盆地,受阻的疏勒河在下游地區形成分布很廣的鹽沼。

中、晚更新世,氣候更趨乾旱,沙漠面積擴大,河流游盪性增強,克里雅河基本消失在沙漠中,湖泊進一步縮小,咸化趨勢加重。出露地表的細顆粒湖相地層,風蝕作用強烈,雅丹地貌發育,成為沙漠和黃土的重要物質來源。

㈦ 地質地貌特徵

花崗岩地貌應該是抄由岩牆和岩株構成,沿節理斷裂面發生侵蝕形成一線天什麼的。
岩溶地貌,由於地下水水平和垂直方向運動形成,多為碳酸鹽岩構成,易形成石林,岩溶洞穴,溶溝,落水洞等。
丹霞地貌,沒學過,復制於網路,由陸相紅色砂礫岩構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種地貌形態。形成的必要條件是砂礫岩層巨厚,垂直節理發育。
石英砂岩地貌,不會,網路上看的,抗風化和侵蝕作用強,常形成相對高起的山嶺
變質岩地貌,這個也不太清楚,見過的時候也只看岩性了。
冰川地貌,由於刨蝕作用形成的,常見的有冰斗,刃脊,角峰,冰蝕谷。
荒漠地貌,乾旱,降水少,植被稀少,風化作用蒸發強
海岸地貌,分侵蝕和堆積兩種地貌,侵蝕就是海蝕作用形成的,堆積就是三角洲等由於地球偏向力形成的。
能知道就這些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吐魯番盆地的地質地貌

吐魯番地區是天山東部的一個東西橫置的形如橄欖狀的山間盆地,四面環山。 盆地西起阿拉山溝口,東至七角井峽谷西口,東西長245公里;北部為博格達山山麓;南抵庫魯塔格山,南北寬約75公里。
這里發現了遠古時期的魚類和恐龍化石,證明這里曾是一片大海,由於地殼運動,逐漸變為陸地,盆地開始形成。吐魯番盆地經歷了地質年代的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第四紀,是一個逐漸凹陷的古老盆地,特別是在距今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期間,盆地北緣的博格達山急劇上升,而盆地南北緣的庫魯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較小,兩山之間斷裂陷落,最終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寬東窄的不對稱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爾托烏拉山余脈橫穿境內,把本地區分成南、北兩半。
盆底艾丁湖水面,低於海平面155米,是中國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僅次於低於海平面391米的約旦死海,為世界第二低地。鳥瞰吐魯番盆地,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以艾丁湖為中心,呈環狀分布的地形,由三個環帶組成。最外一環由高山雪嶺組成,北面橫亘著博格達山,高聳入雲,終年白雪皚皚;南邊有庫魯塔格山;西面有喀拉烏成山;東南有庫姆塔格山;可謂四面群山環抱。盆地中環是長期以來山嶺風化剝蝕,由流水搬運下來的戈壁礫石帶。盆地的第三環帶是最具生命力的、誘人的綠洲平原帶。這里大部分屬於山傾斜平原,堆積著大面積細土質沖積物,因火焰山橫卧在盆地中央,使潛水位抬高,在山體的南北緣形成一個溢出帶,造就了南、北兩部分綠洲,成為吐魯番盆地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基礎。吐魯番盆地山區面積為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積為59863平方公里。
吐魯番盆地氣候極度乾旱,雨水極少,水流自然移運物的能力極差,故盆地中堆積物極其微小,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在第四次新構造運動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條由東向西的火焰山,由於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從天山被流水攜帶下來的風化物質只能在山北積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護,避免了堆積,因而長期以來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勢。吐魯番盆地的地勢特殊,四周環山,其北面的博格達山的主峰海拔達5445米,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米,在這樣短的水平距離內,高差竟達5600米,堪稱自然界中的一絕。

㈨ 地質地貌

海南島原本與大陸連為一體,因第四紀初期瓊雷地區發生劇烈的上升運動,在急劇上升階段,東西向斷裂帶活動,產生斷陷形成瓊州海峽,使海南島與大陸分離。地貌結構的主要特點是,由山地、丘陵、台地、階地和平原等地貌類型構成環帶,由里向外依次分布於全島。內環位於中南部,由一系列中、低山組成,分別屬於五指山、黎母山和雅加大嶺 3 列山脈。其中以五指山為全島第一高峰,海拔 1867.1 米,氣勢高聳挺拔。中環為中、低山外圍的丘陵地貌單元,其分布以北部、西部和西南部面積較大。構成中、低山和丘陵地貌的基岩主要有花崗岩類岩石、古老變質岩和白堊紀至古近紀的紅層等。外環由台地、階地和平原等地貌單元構成,是三大環帶中面積最大的一環,也是目前人口最集中、經濟活動強度最大的一環。其中,以台地地貌面積最大,有熔岩台地、花崗岩台地、紅岩台地、變質岩台地和山麓洪積台地等類型;階地地貌面積也較大,以海成階地為主 , 河成階地次之;平原地貌面積最小。這是海南島地貌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是火山地貌發育。新近紀以來,有 10 期 59 次火山噴發。第四紀期間有 5 期多次火山活動,在瓊北大地上形成了由數十個火山、面積達 4000 平方千米的熔岩蓋層構成的火山熔岩地貌,蔚為壯觀。第三個特點為沿海堆積平原廣布。海南島除南部個別地方山脈直逼海岸外,其他多為濱海平原。以成形分類,大致分為四種:一是由於雨水沖刷和河流下瀉,大量陸源物質在山前地帶堆積形成山麓發育的沖積-洪積台階和河口地帶的沖積-海積平原。二是由海流帶來的大量物質在沿岸地帶堆積,在間歇性上升作用下,形成海成階地、海積平原、沙堤與潟湖。三是由沿海強風的搬運作用,大量砂粒在沿岸地帶堆積,構成特殊的砂堤——潟湖平原。四是沿海岸帶生長的紅樹林和珊瑚地貌。紅樹林海岸以東寨港最為典型,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是我國面積最大、樹種最多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其種類達到 19 種,佔全國的 79%,世界的 47.5%。2005 年東寨港紅樹林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紅樹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都是熱帶、亞熱帶特有的生態型海岸地貌類型,海南島是全國此類海岸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域(圖 1-1)。

圖 1-1 海南島地形地貌示意圖

地質地貌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組成土壤的礦物成分直接來源於成土母質與母岩,成土母質與母岩風化產生的礦質養分是植物營養的重要來源,因此,成土母質與母岩的性質對土壤的理化性質有深刻的影響。海南省的土壤母岩與母質共有 10 種,其中花崗岩占總面積的 46.7%,砂頁岩占 20.7%,淺海沉積物占 12.1%,玄武岩占 9.5%,濱海沉積物占 2.8%,河流沖積物佔2.7%,火山灰占 2.3%,安山岩占 1.5%,紫色砂頁岩占 1.4%,石灰岩占 0.3%,此外還有珊瑚。由它們發育而成的土壤理化特性有很大差異。

按地形高程統計,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地面積佔全島面積的 25.4%,海拔 100 ~ 500 米的丘陵面積占 13.3%,海拔 100 米以下的台地、階地、平原面積占 61.3%。海南島海岸線長達 1528千米,周圍-5米(1115.92平方千米)至-10米(1214.60平方千米)的等深地區面積達2330.52平方千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然地理考研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然地理碩士專業,現有教職工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版師3人,工程師權1人;教師中博士13人,教師平均年齡38歲。自然地理專業是一支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具有開拓精神、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自然地理專業目前在校碩士研究生30餘人。
自然地理專業專業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旅遊地理與旅遊資源調查評價與規劃、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地質公園建設與開發、土地利用與規劃、土地生態與可持續利用、資源資產與市場、土地信息系統等領域。
自然地理碩士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服務於國土資源各級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自然地理自建立以來立足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建設,享有很高的聲譽;隨著學科實力的迅速提高,學科在國內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

對英語沒有特殊的要求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