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石油方面研究生
地大北京能源學院考研專業及導師
070602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0高等數學
④827大氣化學
01大氣環境污染 劉大錳
03大氣污染與人體健康的影響 劉大錳
05大氣環境地球化學 黃文輝
081801礦產普查與勘探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
③302數學二
④828沉積岩石學或829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報考鄧宏文導師外國語可以選考俄語。
02含油氣盆地沉積學 王宏語 於興河 王紅亮 姜在興 李勝利 康志宏 陳永進
03石油構造分析 陳昭年 何登發 丁文龍
04油氣儲層地質與評價 王宏語 於興河 郭少斌 黃文輝 李勝利 劉大錳 劉景彥 劉鵬程 唐書恆 陳 程 康志宏 陳開遠 王曉冬
05層序地層學及應用 王紅亮 郭少斌 陳開遠 樊太亮 林暢松 鄧宏文肖建新
06煤與煤層氣地質 劉大錳 湯達禎 唐書恆
07應用沉積學 黃文輝肖建新
08盆地分析與模擬 陳昭年 劉景彥 毛小平 林暢松 丁文龍
09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及評價 張金川
10油氣成藏機理與預測 侯讀傑 毛小平 湯達禎 張金川 陳永進 黃海平
081826★能源地質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
③302數學二
④829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或830油礦地質學 報考李治平導師外國語可以選考俄語。
01油氣成藏地球化學 侯讀傑
02儲層表徵與建模 於興河 陳昭年 王紅亮 李勝利 李治平
03煤層氣開發 湯達禎 李治平肖建新
04油氣資源評價 王紅亮 郭少斌 黃文輝 張金川
05油氣藏形成機理與勘探 於興河 陳昭年 何登發 李勝利 湯達禎 張金川 樊太亮 林暢松 丁文龍 肖建新
08煤的潔凈利用 黃文輝
082002油氣田開發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
③302數學二
④829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或831油層物理學 報考鄧宏文,李治平 導師外國語可以選考俄語。
01油氣田開發地質與開發技術 王宏語 於興河 鞠斌山 李勝利 劉景彥 唐書恆 康志宏 陳永進 鄧宏文
02油氣田開發理論與方法 劉鵬程 李治平 王曉冬 陳永進
03油藏描述與剩餘油分布 王宏語 於興河 郭少斌 李勝利 劉景彥 陳 程 康志宏 陳開遠 樊太亮 林暢松
04油田化學與環境治理 范洪富
05油藏開發地球化學 侯讀傑 黃海平
07採油工程及提高採收率 范洪富 鞠斌山 湯達禎 李治平 王曉冬
08儲層建模與油藏數值模擬 劉鵬程 湯達禎 唐書恆 陳開遠
Ⅱ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下屬的二級學科就業都如何(碩士研究生)
石油工程計算技術專業好像西南石油學院比較好。現在這個專業的人才稀缺,就業前景很好。
-------------------------
一級學科:0820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下的二級學科以及主要招生學校:
082001油氣井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燕山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長江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西南石油學院 西安石油大學
082002油氣田開發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燕山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長江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西南石油學院 後勤工程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082003油氣儲運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民航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 江蘇工業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華南理工大學 後勤工程學院 西南石油學院 西安石油大學
082020*油氣田地質工程 大慶石油學院
082020*油氣田材料與應用 西南石油學院
082021*油氣田地面工程 大慶石油學院
082021*石油工程計算技術 西南石油學院
082022*油氣田化學工程 大慶石油學院
082022*石油礦場機械 西南石油學院
082023*油氣信息與控制工程 大慶石油學院
082023*石油工程測井 西南石油學院
082024*開發地質學 西南石油學院
Ⅲ 誰可以給我發一下2010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考研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真題,謝謝
這上哪弄去
Ⅳ 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資源勘查專業地質工程方向,想考研,但不知該考什麼方向什麼學校 請高手給點意見
你不是說復了想考地質工程方向了嗎制?比較強的院校有中國地質科學院、吉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開設該專業的還有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河北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東華理工學院、青島理工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河南理工大學、長江大學、桂林工學院、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學院、貴州工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蘭州大學、福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三峽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石家莊經濟學院
Ⅳ 中國地質大學 資源學院的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系的哪個專業好
石油工程相對不錯。
石油是戰略資源,非常重要,國家也非常重視。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大型國有企業,將來就業前景也好多了。
Ⅵ 北京大學地質學類都有哪些專業
北大地質學專業介紹及方法指導
1.專業情況介紹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專業
礦物岩石礦床學研究所是在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博士點和碩士點基礎上組建而成。包括12個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學科方向:岩漿岩岩石學、沉積岩岩石學、變質岩岩石學、結構礦物學、成因礦物學、寶石礦物學、礦物岩石材料學、岩礦信息學、礦床學、礦產經濟學、油氣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等。現有碩士研究生38名、博士研究生9名。多年來,在董申保院士和葉大年院士的領導下,經過不懈努力,不僅在教學上成績斐然,在科研上碩果累累,在應用開發研究中也獨具特色。研究所有關老師編寫的10餘套教材和研究專著多數獲得省部級獎勵。高壓變質作用、華北麻粒岩、北方花崗岩、碳酸鹽岩中的油氣藏成因、儲層非均質性、催化生油、風化作用與邊坡穩定關系、咔賓碳-石墨材料、礦物功能材料研究、環境礦物學與環境礦物材料學、鈣鈦礦系列研究、應用結晶學、粘土礦物、造山帶成礦作用理論、礦產資源經濟學理論等科研項目和方向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寶玉石的檢測與研究、沙漠築路等應用開發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向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本所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博士生導師6名,副教授13名。在職教員共21名。
所長:魏春景 副所長: 賴 勇 秦善
成員: 陳斌 陳衍景
傳秀雲 董申保 關平 劉楚雄 魯安懷 馬瑞志 田偉 王長秋 吳朝東 葉大年 張立飛 張秀蓮
構造地質學專業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是國家理科培養基地,現在擁有構造地質學、災害與環境地質學、資源工程地質學、岩石物理學、信息地質學等學科方向,其中構造地質學是全國重點學科。這里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善的教學環境、先進的實驗設備、豐碩的科研成果、自由的學術氛圍,是人才成長的理想場所。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現已經形成以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學術帶頭人、以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為骨乾的教學科研隊伍,目前有教授(包括博士生導師)11人,副教授4人。近5年,在SCIENCE、GEOLOGY、JGR和JSG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和出版學術專著共278篇(部),獲得省部級獎勵14項。承辦了多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與10多所世界著名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美因茨大學、慕尼黑大學、早稻田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和莫斯科大學等開展合作研究,人員互訪,主持和參與IGCP國際合作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1項、國家863課題1項和國家973課題5項。
為保證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支持莘莘學子們對學業的追求,特別設有「地質獎學金」和「丁東獎學金」,各方面表現優異者還可獲得學校多種類型獎學金的資助,強度從1000-5000元不等,最高可達10000元,獲獎比例一般在30%以上;對於希望進一步深造的優秀畢業生可以採用免試推薦、連讀、提前攻讀等形式直接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人數一般為應屆畢業生人數的50%以上。
所長: 張進江 副所長: 侯貴廷 張志誠
成員: 郭召傑 韓寶福 何濤 侯建軍 季建青 李江海 梁海華 馬宗晉 潘懋 吳泰然 徐備 尹安
鄭文濤
北京大學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
http://iog.pku.e.cn/
姓名
職稱
專業
賈承造
教授
石油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
潘 懋
教授
石油地質學 儲層地質學 測井資料處理與解釋 信息地質學 數字油田
劉 波
研究員
盆地-構造沉積演化 儲層沉積學 層序地層學 碳酸鹽岩成岩演化
吳朝東
教授
層序地層學 地震沉積學陸相盆地沉積體系數值模擬 黏土礦物與沉積地層年代學
李江海
教授
石油地質學 盆地構造演化
郭召傑
教授
石油地質學 造山帶與盆地構造
關 平
教授
沉積學及地球化學 成藏動力學與油氣運移 盆地分析及油氣資源綜合評價
胡天躍
教授
儲層地球物理學 岩石物理學 測井技術
張東曉
教授
石油及能源開采研究 水資源研究 二氧化碳處理相關研究
侯貴廷
教授
油田構造的數值模擬 盆地構造分析構造應力場 低滲透油藏的裂縫定量預測 井間插值部署加密井技術
師永民
研究員
油氣田開發地質 火山岩油氣藏描述 儲量計算及井位部署
測井地質 地震解釋
岩石力學及構造應立場恢復模擬
何 川
研究員
三維地震建模/偏移及油藏數值模擬 石油工程領域新型測試、測量、監測、診斷
王一博
副研究員
地震勘探採集設計 信號噪音去除 (隨機噪音、面波及多次波等相關雜訊) 多解析度處理方法 波形反演
逆時偏移
2.考試科目
四門:英語、政治、高等數學與地質學基礎、岩石學
高等數學與地質學基礎:二合一的試卷。北大自命題。高等數學佔75分,地質學基礎佔75分。
岩石學:三合一的試卷。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都涉及。兩種題型:名詞解釋與問答題。
關於專業課考試范圍:
北大岩石學試卷中,變質岩部分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而大多數石油院校的學生在變質岩方面學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這是個很大的漏洞需要彌補。目前,似乎只有北大、地大、中科院的岩石學考變質岩部分。南京大學的岩石學考試不考變質岩。我也看了各研招單位的試卷,變質岩部分考察最難的要算北大了。相比南京大學,北大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專業比南大相比多考了高等數學部分和變質岩部分,所以,北大的考察還是比較全面的。當然,南大的這個專業也不容易考,他們的專業課試題考察的很深入。
變質岩部分要記憶的東西很多,我覺得時間如果不夠,除了泥質系列要重點掌握外,其他系列的變質岩只記憶下名詞解釋就行了吧。我個人感覺:泥質系列最重要,其次是基性系列。區域變質岩最重要,其次是接觸變質岩,至於沖擊變質作用、汽成水熱變質作用什麼的,我個人覺得一般了解下就行了,主要是警惕下名詞解釋,他們不可能出大題的。在記憶各個變質相的礦物組合、變質反應的時候,我感覺聯系變質帶記憶我覺得效果比較好!
注意: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專業考 岩石學 科目,
構造地質學專業、古生物與地層學專業也可以選考 岩石學 科目。
3.參考書目介紹
重點用書:
《岩石學》路鳳香、桑隆康,地質出版社2002
(中國地質大學編寫,目前也基本是各個重點大學地質系的學生教材。)
重點參考書,我認為這些書也是應該備齊的:
《岩石學》 樂昌碩 地質出版社
1984年1月(武漢地院編寫的)
《岩石學簡明教程》衛管一等編,地質出版社,2005(成都地院編寫的)
《岩漿岩石學》邱家驤 地質出版社
(中國地質大學編寫的)
《火成岩石學》孫鼐、彭亞鳴 地質出版社(南京大學編寫的)
《變質岩石學》 王仁民等
地質出版社(北京大學編寫的)
《變質岩石學》 賀同新
地質出版社(長春地院編寫的)
《沉積岩石學》石油工業出版社(中國石油大學編寫的,一般也是石油院校的教材。)
《地球化學》
韓吟文、馬振東,地質出版社,2003(在闡述不同構造環境的岩漿作用產出的岩石的地化特徵時應自學一下涉及到的相關內容。)
參考書不用全看,主要是帶著問題去看!邊看邊總結抄錄關鍵點。
關於這些書,可以在書店買或網上郵購買。
比較老的書可以從圖書館借了自己把整本書復印了下來看。
西南地區的考生可以去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圖書館借閱。
北京地區的學生可以去學院路的
地質出版社 與 石油工業出版社石油科技書店 購買。
推薦參考文獻:
極端條件下的變質作用——變質地質學研究的前沿,張立飛,2007
可在中國知網CNKI下載。
4.深造或就業情況介紹
北大本科生考研的極少,基本想保研都可以保研。
碩士畢業生中:直博或去其他科研院所讀博;出國留學;就業。
就業的單位:石油方向的畢業生可以研究院、外企、油田,國企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外企主要是殼牌、斯倫貝謝等等。
博士畢業生:高校任教、研究院、油田等。
專業課復習指導
1.復習資料使用說明:考試書目、真題
通過看真題來找考點、重點,再回頭有針對性地看書!
有條件的話可以找在北大的同學搜集下他們的課件。
如果有時間,至少要精讀一遍考試書目。因為盡管每年的考試試題重復率很高,但基本上保持在150分的卷子里有100分左右是過去曾經考過的,但每年都會有50分左右的試題是新出的。所以,研究往年真題的目的在於保住已有的100分,而精讀的目的就在於爭取未知的50分!
參考書不用全看,主要是帶著問題去看!邊看邊總結抄錄關鍵點。
2.階段性復習方法指導:
看真題→找考點→翻教材找答案→總結凝練→背誦記憶!
先理解,後總結,再記憶!
前期以理解總結為主,後期以強化記憶為主。
不知道考點而盲目看書會導致低效率,無用功!
3.導師介紹
研究生院網站http://grs.pku.e.cn/
關注其考試專業目錄。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網站 http://sess.pku.e.cn/
瀏覽老師的主頁,尋找老師的聯系方式。
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網站 http://iog.pku.e.cn
石油地質學方向的學生重點關注。
老師發表的論文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鑽研,大概明確老師的研究方向即可。
可以給打算報考的導師發郵件交流。
礦物代號:
普通角閃石Hb 綠泥石Ch 透輝石Di 鈉長石Ab
鐵橄欖石Fo
柯石英Coe 藍晶石Ky 黝簾石Zo 正長石Or
文石Ar 夕線石Sil 斜黝簾石Czo 陽起石Act 輝石Px
硬綠泥石Cld
十字石St 鐵鋁榴石Alm 鈣鋁榴石Gro 白雲石Dol
方解石Cal 多硅白雲母Phn 黑雲母Bi 白雲母Ms 堇青石Crd
紅柱石And 硅灰石Wo 滑石Tc 透閃石Tr 角閃石Am Al2SiO5 Als
綠簾石Ep 鈣長石An 橄欖石Ol
蛇紋石Ser 絹雲母Se 石榴石Gt
Ⅶ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形成和發展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產生、發展和不斷完善始終與地質學的發展直接相關,同時與油氣勘探實踐緊密相隨。1859 年埃·德雷克先生 ( Edwin Drake)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首鑽的油井,是近代油氣勘探 ( 或工業) 的開始。在其後的最初年代,油氣鑽探只是選擇在天然的油氣苗或先期成功井附近,沒有油氣地質學理論的指導。
19 世紀中葉,加拿大的亨特 ( T. S. Hunt,1861) 、美國的懷特 ( I. C. White,1885)等先後提出了石油儲集的 「背斜學說」,使油氣探井選擇開始有了地質理論的指導,是近代石油地質學的開始,至今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20 世紀初,1917 年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 ( AAPG) 的成立和 AAPG 簡報的出版,為石油地質學的誕生起了重要促進作用,而且至今仍是最大、最廣泛、最活躍的專業學科的學術團體。埃蒙斯 ( Emmons,1921) 的 《石油地質學》專著,是標志著石油地質學科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里程碑。在隨後的幾十年間,幾部有重要影響的石油地質學論著相繼問世,包括前蘇聯古勃金 ( И. М. Губкин,1937) 院士的 《石油論》,布羅德 ( И. О.Брол) 的 《石油與天然氣礦藏》 以及加拿大地質學家格索 ( W. C. Gussow,1954) 和前蘇聯學者拉賓 ( И. Либин,1959) 對 「差異聚集」原理的論述。1953 年美國學者萊復生( A. I. Levorsen) 的 《石油地質學》問世,這是一部總結性的、集石油地質學各領域之大成的著作,標志著現代石油地質學理論走向系統化。
20 世紀初 60 年代,歐、美一批石油地質和地球化學家,從乾酪根天然熱降解和熱模擬實驗兩個途徑獲得相同的結果,使有機晚期生油說發展為具有獨立證據的石油成因理論,為定量計算生油潛量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新方法,在此基礎上逐步深入開展沉積埋藏史、熱 ( 成熟) 史、生烴史、流體壓力史、排烴史的研究,進而發展為盆地規模的成藏過程的數值模擬———盆地模擬。在這一進程中,蒂索和威爾特 ( B. P. Tissot & D. H.Welte,1978,1982) 合著的 《石油形成和分布》、亨特 ( J. D. Hunt,1979) 著的 《石油地球化學和石油地質學》可以說是油氣地質由定性向定量化過渡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卓越著作。
1980 年出版的 AAPG 地質研究第十號專輯和 1987 年出版的 《沉積盆地中的烴類運移》論文集,標志著 「油氣運移」已成為當時油氣地質研究的焦點,也是油氣資源定量評價和預測研究中最薄弱的環節。20 世紀 80 年代晚期以來,沉積盆地數值模擬成為當代油氣地質學領域中發展迅速的又一個活躍的前沿熱點,它是新地學思維與當代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能以某種逼真度定量地再現含油氣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全部動力學過程以及與之伴隨的成烴、排烴和運聚過程,並模擬這些過程的時間配置關系和瞬態變化,從而把油氣地質學從靜態的單因素的定性描述,提升到動態的、整體化的定量模擬。它為含油氣盆地早期評價提供了有效途徑。藉助於地震剖面資料,可早期預測生烴時間、生烴門限、生烴潛力,模擬烴類運聚過程,尤其是對於那些尚未鑽探過的遠景區、地表條件艱難地區或邊遠地區,可以應用衛星遙感信息或機載雷達進行油藏類型和資源量的先期預測。鑒於油氣盆地數值模擬技術在降低勘探風險,提高勘探成功率方面所帶來的巨大效益,國際石油界和跨國公司都競相將其列入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研究領域。
1990 年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萊爾歇 ( Ian Lerche) 和他的合作者們率先推出了專著 《用定量方法進行盆地分析》。油氣盆地研究的核心問題都與油氣運聚的定量化有關。1991 年由馬貢和道 ( L. B. Magoon & W. G. Dow,1991) 主編的 AAPG62 號專集 「含油氣系統———從烴源到圈閉」出版,標志著 「含油氣系統」概念形成,它同樣也是油氣地質定量化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1951 年孟爾盛著 《石油地質學》; 1959 年梁布興和潘鍾祥主編 《石油地質學原理》; 其後北京石油學院和西北大學也編著和出版了相應教材,為我國培養一大批優秀油氣地質專業人才起了重要作用。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是我國石油地質學理論高速發展時期,西北大學石油地質教研室主編的 《石油地質學》1979 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發行; 張萬選、張厚福教授及其同事,先後於 1981 年、1989 年和 1999 年在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了三個版本的 《石油地質學》; 1983 年王尚文教授主編的 《中國石油地質學》在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潘鍾祥教授主編的 《石油地質學》於 1986 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發行; 陳榮書主編的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於 1994 年由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些教材和著作反映了國內外油氣地質研究的階段性進展,適應了我國油氣工業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
在石油地質學中,一般只是將天然氣當作是生油過程中的伴生物,但隨著天然氣勘探的深入,人們發現了大量的工業性氣藏。天然氣的成因具有多樣性,既有有機的油型伴生氣、石油裂解氣、生物成因氣和煤成氣,還有無機成因氣。其運移聚集和保存條件也與油藏有差別。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人主張將天然氣地質學這一門新學科從石油地質學中獨立出來(維索茨基,1982)。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外也出版了多部與天然氣地質學有關的著作,其中,有陳榮書(1986,1989)、包茨(1988)和戴金星(1989)等,這些著作的出版發行無疑對推動這一學科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Ⅷ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本科學哪些課難不難
我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學生,目前讀碩士,專業基礎課:《測井原理》、《油氣田地面工程》、《熱工基礎》、《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圖》、《油氣田開發地質學》、《計算機應用基礎》、《C程序語言》、《基礎化學》、《物理化學》、《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其中電工學和物理化學是比較難學的,基礎課高等數學得花點時間好好學學。專業課:《鑽井工程》、《完井工程》、《採油工程》、《提高採收率基礎與原理》、《滲流力學》、《工程流體力學》、《油層物理》、《試井技術》、《水平井井眼軌道設計》、《石油地質學》、《油藏工程》,基本上包含了大學學的主要的專業課,還是比較好學的,接觸的多了自然就會了,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工程跟地質學這兩個專業有什麼區別!
地質學(地質學類):
地質學不是我們平常想像中得那麼枯燥,每天只是和泥土打交道;也不是一定要成為地質隊或探險家中的一員,生活在與世隔絕,荒涼無比的戈壁灘上。慢慢地,你會發現地球上有很多未知等著我們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奧妙與神奇。
一聽到地質,大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研究泥土和岩石,其實我們要學的可不僅僅是這些,我們需要對地球的礦物和岩石、地層和古生物、地質結構和地質作用這三方面進行了解和學習。
在野外實習中,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大自然,全班同學在一起盡情享受野外環境的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地考察對相關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們還見識到了不同種類的岩石、地層、化石,也學會了如何利用地質圖、羅盤、GPS導航儀等地質器材去完成研究和測量,多次實地考察後,我們還學會了地質填圖這個專業技能。
主要課程:
礦物和岩石類課程:主要針對地球中含有的礦物元素以及在底層中以何種形式出現等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包括結晶學、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等課程。
地層和古生物類課程:主要研究地球上生物的進化歷史以及底層分布的特點。我們主要學習了古生物地史學和礦床學。
地質結構和地質作用類課程:以實際應用為主,主要學習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地質災害與環境地質學。
畢業去向:
地質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不僅可在高等院校從事地質科學的教學工作,也可以向國家資源能源勘探、開發與環保、城市建設、城市交通、港口、水利水電建設、國防和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等機構從事研究工作。
擁有地質學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北大學、同濟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吉林大學。
地質工程(地質類):
地質工程是一門運用地質學的知識並結合工程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生產中產生的地質問題以及工程問題的專業。它包括地質學和工程學兩方面的學習。雖然其中地質學課程主要起著服務工程的作用,但是這些地質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卻是不可或缺的,它們貫穿了整個地質工程專業學習的過程。
地球上頻繁發生的地質災害所產生的經濟及人員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地質工程專業中學習的知識可以有效地減少這些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地質工程專業的人員可以勘察地震所帶來的次生災害的潛在性,隨後評價其安全性,最後提出解決的方案以保障災後人員的安全。
每個暑假,本專業的小夥伴們都會被送進大山,去領悟和欣賞大地母親的雄偉壯麗。我們每人一把地質錘,一個羅盤,一個放大鏡,再頂一頂草帽,帶上水和干糧,在漫山的荊棘路上堅定前行,這一路我們都在不停地學習,記錄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最終我們能夠做到准確識別地質分層和礦物,辨別地質構造,分清地質災害的類型。
主要課程:
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設計原理等。
專業課:基礎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土質土力學、岩體力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岩土工程勘察等。
計算機類課程:程序設計基礎與VisualC++、工程制圖及計算機繪圖等。
畢業去向:
畢業生會到建設部門從事與工程地質相關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科技開發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擁有地質工程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長安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西安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濟大學、安徽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相同點:
地質學和地質工程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地質學基礎的相關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地質學理論知識,對岩石、礦物、地質構造等方面有一定認識。
不同點:
地質學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堅實的地質學基本理論、技能和相關學科基礎知識,重在對地質科學的理論研究。地質工程則要求畢業生能夠在學習了地質學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從事資源地質勘查、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地質災害防治的能力。
Ⅹ 哪位大神有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件和有關考研資料啊能發給我嗎
你好,獲取真題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五個:一是直接找該大學的學生學長要;回二是去該大學找找答校內或周邊的復印店,一般復印店都會留有以前的試卷以方便後人來復印;三是去該大學找校內書店、考研代理機構來代購;四是上該校BBS、考研論壇之類的論壇找;五是上淘寶之類的購物網站搜索購買。祝你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