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黃海中國地質大學

黃海中國地質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2-25 01:06:23

❶ 讀藝術學校要多少錢

請參考:
A字部
安徽大學:7000元
安徽師范大學:5000-7000元
B字部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14500元
北京城市學院:19600元
北京電影學院:8000-10000元
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48000元
北京服裝學院:10000元
北京工商大學:10000元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39800元
北京工業大學:10000元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21000元
北京聯合大學:10000元
北京林業大學:10000元
北京師范大學:8000元
北京體育大學:10000元
北京舞蹈學院:10000-15000元
北京印刷學院:10000元
C字部
長安大學:9900元
長春大學旅遊學院:15000元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15000元
長春光華學院:15000元
長春建築學院:15000-18000元
長沙學院:8000元
常州大學:6800元
重慶大學:13225-15000元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18000元
重慶工商大學:11500-18000元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17000元
重慶三峽學院:10000元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17000元
楚雄師范學院:7000元
D字部
大連工業大學:8000-38000元
大連交通大學:10000元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17000元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22000元
東華大學:10000-30000元
東華理工大學:10000元
東南大學:7480元
F字部
福州大學:9360元
G字部
廣西藝術學院:10000-40000元
廣州美術學院:10000-15000元
廣州體育學院:10000元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13000元
桂林理工大學:12000元
貴州大學:10800元
H字部
哈爾濱商業大學:9000元
哈爾濱師范大學:4000-9000元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10300元
杭州師范大學:9000-10350元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19000-24000元
合肥工業大學:7000元
合肥學院:7000元
河北傳媒學院:18000元
河北大學:28000元
河北工業大學:8000元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18000元
湖北經濟學院:10350元
湖北貿易學院:18000元
湖北美術學院:8000-40000元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8000元
湖南工業大學:8000-27500元
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16000元
湖南科技大學:8000元
湖南商學院:8000元
湖南涉外商貿學院:17200元
湖州師范學院:9000元
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23000元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13200元
華東師范大學:10000元
華南理工大學:10000元
華南師范大學:10000元
華僑大學:9360元
懷化學院:4800-8000元
黃河科技學院:14000元
黃山學院:7000元
J字部
吉林大學:11000-12000元
吉林動畫學院:18000元
吉林建築大學:15000-17000元
吉林藝術學院:10000-15000元
濟南大學:8800元
暨南大學:10000元
江漢大學:10000-25000元
江南大學:6800元
江西財經大學:9200元
江西服裝學院:13000-15000元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12000元
江西科技學院:16000元
江西理工大學:9200元
江西理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10000元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12000元
解放軍藝術學院:0元
景德鎮陶瓷學院:9200元
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10000元
K字部
昆明理工大學:10000元
L字部
蘭州理工大學:6800元
麗水學院:9000-10350元
臨沂大學:8000元
魯迅美術學院:14000-38000元
N字部
南昌大學:12000元
南昌工學院:13000元
南昌航空大學:12000元
南昌理工學院:14960元
南京大學:7480元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16500元
南京工業大學:6800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6800元
南京理工大學:6800元
南京林業大學:6800元
南京農業大學:6800元
南京師范大學:6800元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16500元
南京體育大學:6800元
南京藝術學院:9000-11000元
南陽理工學院:5700元
寧波大紅鷹學院:19000-28000元
寧波大學:9000元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20000-22000元
P字部
萍鄉學院:9200元
Q字部
青島黃海學院:13000元
清華大學:10000元
衢州學院:9000元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16500元
S字部
山東財經大學:8000元
山東大學:9000元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6000-15000元
山東藝術學院:10000-15000元
山東英才學院:15000元
陝西科技大學:12100元
上海大學:10000元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10000元
上海海事大學:10000元
上海交通大學:10000元
上海商學院:10000元
上海師范大學:10000元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28000元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22000元
上海體育學院:10000元
上海戲劇學院:0-10000元
上海音樂學院:10000-30000元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10000元
上饒師范學院:9200元
紹興文理學院:10000元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21000元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10000元
沈陽音樂學院:13000-14000元
首都師范大學:8000-10000元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49800元
四川大學:10000元
四川美術學院:8050-15000元
四川外國語大學:14500元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16000元
四川音樂學院:7200-12000元
蘇州大學:6800-7480元
T字部
台州學院:10000元
泰山學院:8000元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21000元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21000元
天津工業大學:12000-15000元
天津美術學院:12000-39000元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21000元
天津師范大學:15000元
天津音樂學院:12000-15000元
同濟大學:10000元
W字部
溫州大學:10350元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21500元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23000元
溫州肯恩大學:48000元
文華學院:19000元
武昌工學院:18000元
武昌首義學院:19000元
武漢大學:10350元
武漢紡織大學:10350元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17000元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18000元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18000元
武漢體育學院:10350元
武漢音樂學院:15000元
X字部
西安工程大學:9000-12000元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15000元
西安理工大學:9000元
西安美術學院:7000-15000元
西安歐亞學院:18000元
西安培華學院:18000元
西安音樂學院:15000元
西北大學:12100元
西京學院:15000元
西南大學:10000元
西南交通大學:7200-12000元
廈門大學:9360元
湘南學院:6000-8000元
新疆藝術學院:6000元
星海音樂學院:15000元
Y字部
鹽城師范學院:6800元
燕京理工學院:18000元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16500元
雲南大學:10000元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18000元
雲南師范大學:7000-10000元
雲南師范大學滇池學院:22000元
雲南藝術學院:8500-10000元
Z字部
浙江財經大學:9000元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19000元
浙江傳媒學院:9000-10300元
浙江大學:9000元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7000元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25000元
浙江工商大學:9000元
浙江工業大學:10350元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20000元
浙江科技學院:10350元
浙江科技學院:9000-10350元
浙江理工大學:10350-25000元
浙江農林大學:10350元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22000元
浙江師范大學:10350元
浙江師范大學:9000-10350元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23000元
浙江樹人學院:20000元
浙江外國語學院:9000元
浙江萬里學院:23000元
浙江音樂學院:9000元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19000元
中北大學:6000元
中國傳媒大學:8000-10000元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16500元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10350元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15000元
中國計量學院:9000元
中國美術學院:6000-15000元
中國人民大學:10000元
中國戲曲學院:0-10000元
中國音樂學院:8000-10000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35000元
中央美術學院:15000元
中央民族大學:8000-10000元
中央戲劇學院:0-10000元
中央音樂學院:8000-10000元
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13000元

❷ 中國地質大學宿舍怎樣

你說的這個貌似是北京的吧 北京校區的不是很大 住宿條件相對一般 不過沒問題,去了好好讀就行 祝樓主學業有成!

❸  高起點、多渠道、多方式引進先進技術

為了做好招標工作,中國政府制定了有關的法律文件,使中外雙方在合作中有法可循。立法起草班子收集了世界上40多個國家的石油法律文本和資料,還先後7次邀請聯合國開發署跨國中心專家和美國律師事務所等國際權威法律機構前來指導,同時派人到挪威學習。經過數十次討論、研究、對照和多次修改,終於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簡稱《條例》)。《條例》明確了石油資源所有權,合同區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營權,政府有關部門的職責范圍,國家石油公司的地位和職責,外國石油公司的權益和義務。是即將進行的一輪招標的主要法律依據。

同時,也收集並參照國際上簽訂的120多份石油合同樣本,結合中國的國情,依照《條例》精神,在總結我們談判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了對外合作的「標准合同」。其要點是:外商獨承勘探風險、中方參與開發投資、限額回收投資和支付生產作業費、余額雙方分成。它吸取了各國石油合同的精華,並依據我國主權和法規,體現了平等互利原則,受到國際石油界的普遍贊同。由此,大大優化了投資環境,如同在中國遼闊的藍色國土上,種植了兩棵「梧桐」,有了「梧桐樹」,就有「鳳凰」來。

依據《條例》的要求,1982年2月8日,國務院批准同意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同年2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北京東長安街31號正式成立。公司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國家公司,是獨立核算、依法納稅、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經濟實體。它代表國家統一負責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的業務,即以對外合作和自營的方式,從事海洋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利用和產品銷售,從事海上石油、天然氣作業承包服務以及其他多種經營。

一、震驚世界的中國海上第一輪對外招標

在國內各省、市、自治區大力協同、積極支持和國際油價持續小波動的情況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於1982年2月17日向12個國家46家有資格招標的石油公司發放了第一輪招標通知書。

這次招標涉及我國渤海、黃海、南海總共504個基本塊,面積達15×104km2,其規模之大、海域之廣、公司之多是世界上少有的,是震撼世界石油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兌現我國海洋石油對外合作的信譽、按國際慣例辦事的具體體現。

到1982年8月17日止,有9個國家33家公司對25個區塊投標,共遞交報價書102份。經過100多名經濟技術專家及有關業務人員的詳細評價,制定了中標及談判方案。經過緊張、激烈的競爭性談判,共有9個國家28家公司在19個區塊中標。

為了保持和擴大海上石油勘探的規模,在認真總結第一輪招標經驗的基礎上,於1984年末和1985年初發布了第二輪招標通知書,在鶯歌海東部、珠江口盆地、南黃海南部10× 104km2海區內,採取公開招標形式進行招標。此時油價在高位波動,投資有利;同時,我們靈活地修改了合同:允許非物探參與者也可以投標;在簽訂的幾個區塊中,可以調劑工作量,以提高勘探成功率;當無發現但仍有剩餘工作量時,可以適當擴大區塊面積;復雜的中、小油田可以評價性地試生產,當年產量小於100×104t時,可免徵礦區使用費等。這些修改,有利於爭取外商開采各種類型的油氣田,特別是中、小油氣田。此輪招標經最後談判,共有4個國家15家石油公司在8個區塊中標。

為使海上石油對外合作勘探工作陸續接替上去,發現更多的油氣田,於1989年初發布了第三輪招標通知書。此次招標涉及珠江口盆地東沙-神狐海區,面積超過3×104km2。為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進一步放寬了合同條款,主要免除了外國公司在勘探期培訓中方人員、技術轉讓等義務;在完成物探工作量後,有權選擇鑽井或終止合同。通過談判簽訂了3個石油合同。

三輪對外招標共簽訂石油合同30個,加上以前的合同和協議,總數達到66個,外商投入資金高達31.2億美元,極大地推進了中國海域油氣勘探開發工作。

二、大力引進鑽井、地震、導航、計算機軟硬體技術

中國海油的專業技術人員大都來自陸上油田,已有多年石油勘探開發經驗,但就海上石油勘探開發而言,特別是對國外海上先進技術的了解還是一片空白。為此,公司一成立就制定了明確的科技發展工作方針,即通過海上石油對外合作,充分利用技術引進、技術轉讓、技術合同、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技術合作等多種渠道,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培訓人才,盡快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和水平,逐步應用並掌握一大批國際先進而實用的勘探、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並發展創新,力爭盡快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從而提高我們對外合作的能力,促進我國海洋石油科技進步,滿足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建設的需要。

自1977年起,我們分別從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挪威等十幾個國家,引進了一大批鑽井、物探、測井、海上工程建設所需的先進設備和技術,以及配套的先進工具、軟體,加速了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的進程,及時滿足了當時對外合作工作的需要,從而取得了突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我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了國際信譽,走出了國門,邁入了國際市場。

a.在鑽井和測試方面,先後從新加坡、挪威、日本、加拿大4個國家9家公司,引進具有80年代水平的自升式、半潛式鑽井船11條(即南海1、2、3、4、5號,渤海2、4、6、8、10、12號)和90年代先進的頂部驅動鑽機、MWD隨鑽測斜儀、SST有纜隨鑽測斜儀、ESI電子單點裸眼井軌跡測試儀、單點地面定位陀螺儀、鑽桿地層測試器、MDT電纜測試技術、MFE和PCT井下測試工具,以及R-622T、CST-2400固井裝置、HT400型撬裝固井裝置和QFT錄井儀、DCS-ALFA錄井儀、現代防砂技術和鑽井模擬裝置等。

b.在地球物理採集方面,從1968年開始,先後引進了CGG59型模擬磁帶儀、SN388B和GS2000數字磁帶記錄地震儀、24道和48道等浮電纜、蒸汽槍和空氣槍震源;1977~1978年引進比較先進的DFS-V數字地震儀,48道、96道和120道等浮電纜,高壓蒸汽槍和高壓空氣槍震源,無線電、衛星、多普勒聲吶綜合導航系統及24、48次多次覆蓋觀測系統的濱海504、511、512地震船。濱海504地需船1984年改裝成淺海地震(13)作業船。1986年引進了濱海516淺海拖纜地震船,並增加了濱海514、515兩條極淺海作業船,組建了240、216、232三個海陸兩棲地震隊。同時,還引進了無線電導航系統,包括萊迪斯系統、阿戈系統、西勒迪斯系統、微波測距儀,以及導航資料處理中心、導航計算機系統、水下音頻定位系統、P-100導航系統等。

至此,中國海油完全掌握了江、河、湖、海等不同水域的二維和三維地震勘探採集技術,滿足了對外合作和自營勘探的需要。

c.在地震資料處理方面,引進CYBER170-730、RDS-500、CYBER855S、VAX8650地震資料處理機,CS6410、PE3212F地震資料解編和繪圖機,CALCOMP748平板繪圖機,GS6410、GS6412地震膠片繪圖機,APPLICON4500彩色繪圖機及ITA地震處理系統等。在此基礎上,引進和開發了面元均化、三維定位導航、處理面元插植、三維一步偏移等三維地震資料處理技術;全傾角波動方程偏移、FKDMO-FK疊前偏移等二維疊加和偏移成像技術;速歸傾角濾波、中值濾波、概率分析、F-X預測多項式擬合、信號相乾等二維去噪技術;最大似然率反褶積、Q反褶積、最大方差模反褶積、地表一致性反褶積和譜白化反褶積等二維高分辨技術及AVO、SVIM等特殊處理技術。這些成果的取得,使我們達到了獨立進行三維地震資料處理、二維精細目標處理和儲層岩性處理的水平。

d.在地震資料解釋方面,引進了區域地震地層學解釋技術、油氣資源評價技術,以及PE3254SIDIS、VAXII、IMTERPRET、VAX3500、GEOQU、EST、人機交互解釋系統和VAX751、DISCOVERRY測井資料處理繪圖系統。在上述技術裝備基礎上,引進發展了人機交互反演3個主參數(用主頻、全振幅反演測試薄層厚度,反演層速度,用層速度換算儲層物性參數)、多參數人機交互儲層評價和聚頻微地震相分析差別、變速時深換算、儲層橫向預測和描述等技術。能完成三維地震資料人機交互解釋、人機交互繪制含油氣儲層頂底構造圖、厚度圖、平均速度圖、層速度圖、含砂量百分比圖、砂層厚度圖、孔隙度圖、含油氣飽和度圖、含油氣豐度圖等的解釋和繪制。

e.在海上工程建設方面,先後引進了國際同類工程設計公司所通用的計算機和大型應用軟體,配備了各種微機54台,軟體92個,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進行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設計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達到了國外設計公司計算應用系統水平,包括進行工藝與公用系統設計、經濟評價與經濟預測、工程結構計算與輔助設計繪圖和資料庫等四大部分的軟體與配套設備,熟練掌握和運用這些軟體進行工作。設計人員和計算機技術人員具備了承擔海洋油氣田經濟預測和經濟評價的能力,具備了以油氣開發工藝、總圖配管、海底管線、消防安全、儀表控制、探測防腐、環保為主要專業進行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系統設計的能力,承擔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的機械設備、動力、電氣、熱工、通訊、暖通系統等設備組塊、導管架、海底管線、舾裝和土建工程等設計任務的能力。

總之,我們掌握了國際上慣用的工程評價和經濟評價的理論和方法,掌握了國際海洋工程界通用的計算方法和標准規范體系,掌握了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

另外,還引進了儲層預測新技術(包括模式識別技術、地震模擬CSMOL儲層預測新方法)、油藏模擬軟體,組分油藏模擬(COMPIV)、多組分模擬軟體以及PPI測井解釋軟體、PCI微機測井軟體、TTXO和WELLTEST軟體等。

三、根據各外國公司特長,轉讓我們需要的十方面專業技術

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在簽訂的第一、二輪石油合同中,經與外國公司反復談判,確定了外國作業者對中方實行各項技術轉讓和培訓中方技術人員的合同條款。為此,按每個外國公司的技術專長,應義務地向中方轉讓一項或多項在中國海上作業中適用而先進的技術,並承擔對中方一定數量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的任務。

僅在第二輪石油合同中,根據外國公司的技術特長和我們的需要,瞄準其獨特的先進技術,在8個石油合同中進行了36項技術轉讓,包括地質、鑽井、測井、開發、海洋工程、採油采氣等10個方面的專業技術。從1985年10月執行以來,完成了24項,共有77人出國接受技術轉讓。在接受轉讓中,深入實際,通過共同工作,在地質方面,學習前Amoco公司在地層對比方面的圖解法;開發方面的儲集岩測定及研究方法,如核磁共振、圖像分析包裹體、同位素等方法;在採油方面學習其改進游梁式有桿泵的運動體系技術、JHN在氣田生產自動化方面的Centum系統;在鑽井方面學習Chevron、Agip石油公司的鑽井軟體等專業技術。這些技術針對性強,如Amoco公司轉讓的定向井鑽井技術和公司鑽井軟體系統,在潿洲10-3-5C定向設計和潿洲11-4油田淺井大斜度井鑽井作業中取得成功。又如Chevron公司轉讓的海洋油氣處理集輸設計、施工和維修技術項目,得到設計通用規格書和油田實例共5套45冊,有關設計手冊12種。這套資料系統、完整、實用,已作為各專業進行基本設計的基礎資料。美國Esso公司早日的海上安全檢驗技術,對我國海上鑽井平台安全檢驗工作的開展有很大幫助。

在24項技術中,掌握的技術14項,其中明顯收到效果的有:解決地質評價問題的盆地模擬技術;礁油氣田的分布規律和有效勘探方法;地震地層學技術和重復測試(RFT)技術;油藏數值模擬技術。另外,在地層學和古環境解釋、地層飽和度、儲層岩性和物理特徵、油藏評價研究等方面也學到了新的技術,並獲得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和軟體。

有些項目還利用技術轉讓提供的費用,購買了我們急需的軟體,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四、組成合營公司,充分利用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

如何在對外合作工作中,迅速地提升中方的整體技術實力,始終是我們一直考慮的重要問題,而與國外專業承包服務公司的合作經營,能迅速地把專業技術提高到國際水平,這是一種好的辦法。

中外合營公司是技術引進的重要窗口。對外合作以來,我們同美、英、法、日等國的公司,在短短不到4年的時間里,組成地質、鑽井、物探、測井、定位、鑽井液、工程建造等40家中外合營公司,充分利用國際專業公司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來為己所用。通過合作經營,引進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的外國承包公司所擁有的海洋勘探、開發、生產的新技術、新設備,在我國海域工作中實現快速技術轉讓,使各種專業技術能夠很快提高到國際水平,拉近了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是專業技術人才快速成長的搖籃,是先進技術引進的綠色通道,又是中外雙方平等互利雙贏理念的充分體現。

a.通過組成鑽井合營公司的合作經營,掌握了優選參數鑽井、地層壓力預測監視和平衡鑽井、地層異常高壓的預測與壓力平衡鑽井、海上叢式井的二維和三維定向井井身軌跡設計和叢式井整體設計。引進一批先進技術軟體,吸收使用了先進的測斜儀和鑽定向井的專用工具。還掌握了世界上主要先進固井技術和膠質水鑽井液的設計與應用等十多項新技術。應用麥克巴專利——特殊防塌鑽井液處理劑和ETSS新型鑽井液程序,為現場鑽井液及有關鑽井工程計算提供絕大部分計算項目,對鑽井液性能、組分能很快做出定量分析判斷。配製和使用優質鑽井液,在單獨承包外國作業公司的鑽井工程中,創造了安全、優質、低費用的服務,受到作業者的好評。南海2號鑽井船在合作前自營的3年中,僅打井3口,合營後承包BP公司的作業,僅用14個月時間就打井7口,進尺22377m,日操作費用中98%是A級操作費(即操作費最合理、最低),生產時效也高達98%。這些指標在英國北海也是高水平的。

b.與美國德萊賽公司合資經營的石油測井服務公司,與法國斯侖貝謝公司建立石油測井合作業務,引進了一批先進技術裝備,按照國際標准進行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測井承包作業。該公司具有在各種復雜岩性和各種環境條件下的測井技術。在資料處理、解釋等重要環節上,掌握了德萊賽公司全套解釋程序、一套先進的解釋軟體和比較先進的測井地質學、高解析度地層傾角測井程序的編制和用HP9825計算機處理測井資料的先進技術,為海上和陸上提供了大量的優質服務。

c.為盡快掌握定位導航技術,滿足海上石油勘探、開發需要,與英國雷卡定位測量公司合資組成了中國南海、渤海雷卡定位測量公司。先後從美國、英國引進中程和遠程海上定位系統,僅在南海就建立了14個定位岸台,成立了相應的定位數據處理中心。1984年3月,我方首批出國培訓技術人員回國4個月後,全線岸台都由中方人員操作管理,完全掌握了數據中心的硬體維修、軟體編程和定位數據管理技術、導航計算和水下定位設計維修技術。建立起了一支能獨立工作、高精度海上無線電定位導航的隊伍,承攬了我國南海和渤海海域全部定位作業。

d.中國奇科地球物理公司是渤海石油公司地球物理公司與挪威奇科物探公司組建的一個合營公司,在合作經營中我們掌握了先進的海上數字地震採集技術,地震資料特殊處理和三維地震處理,廣泛運用地震地層學解釋、人機聯作解釋和儲層評價技術,引進了一批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通過對方的技術培訓和共同從事實際工作,培養了一批懂得現代地球物理技術應用和管理的人才,同時通過合營公司對濱海511地震船更新改造,裝備了一套計算機控制的質量控制、三維採集和解釋程序,使該船地震數據採集能力上了一個台階,從而在國際招標中佔了明顯的優勢。

五、多渠道積極開展雙邊國際技術合作與交流

從1983年起,我們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聯邦德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36家公司,開展了技術交流與合作,共開展了36個項目的雙邊合作研究,得到各國政府和公司提供的無償研究資金360餘萬美元,有近60人次出國參加項目研究工作。這些活動提高了學術和技術水平,合作研究的成果也大部分應用到海上石油開發工程上,從而推動了海上石油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海上石油開發的進程。

在技術合作中,與澳大利亞C.S.R技術合作援助項目是收益最大、效果最好的項目之一。該項目屬於政府間無償援助項目,由澳大利亞政府提供160萬澳元,用於提高中方海上油氣開發技術和經濟評價方面的技能。為此,澳方執行項目公司C.S.R提供PRIME-750計算機系統及配套的IFPS經濟評價軟體,我方則派出16人到澳大利亞石油天然氣公司接受技術培訓。同時,澳方還派遣專家來華舉辦研討會和多項專業技術指導,受益人員廣達100多人。通過合作,中方人員掌握了PRIME-750計算機操作系統和海洋工程評價、經濟評價技術,提高了工程設計、經濟分析、外語表達能力,培訓出一批設計技術骨幹,並在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渤海海域的海冰對開發渤海油氣田來說,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也是一個多年來未徹底解決的問題。過去因為多種原因,未能進入渤海中部和北部海域進行實測,許多資料數據不完全,一些工程上應用的海冰設計參數,也都依靠推算出來的,一般比較保守、安全系數偏高,直接影響開發投資。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在遼東灣陸續發現一批有商業價值的油氣田後,要在此建造採油平台,進行石油開發。所以,冰力大小成為工程設計備受關注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冰力參數涉及到採油平台結構形式、決定投資和建造費用的大小。

從1987年起,我們通過政府間科技合作渠道,與聯邦德國海洋工業協會合作,利用其技術和專家,開展了《遼東灣海冰調查和冰力研究》項目的聯合研究工作,大部分研究經費由聯邦德國政府資助。經過幾年研究,已摸清了遼東灣海冰生成、流向規律、物理化學性質、種類、分布狀況、與結構物最大作用力、動力反應、振動等一系列問題,合作研究的成果部分已用到該海區工程設計項目上。

在世界冰區研究中,結合我國石油開發進行這樣大規模的現場實際測量冰情研究還是首次,填補了我國海況研究史上的空白。

另外,根據海上勘探開發工作的進展和實際需要,在技術薄弱環節上也聘請了少數外國專家,在華做短期顧問和咨詢工作,這對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水平,鍛煉和培養從事勘探、開發、評價、合同條法和工程設計人員,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六、「聯管會」「平行研究」「外聘」多類技術培訓

據統計,從1982年至1991年,派出人員前往美國、英國、日本、挪威、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德國、加拿大、瑞典、巴西、泰國、荷蘭、丹麥、比利時、埃及、阿聯酋、阿布扎比、希臘、阿爾及利亞、紐西蘭、哥倫比亞等30個國家和地區,接受地質、物探、鑽井、開發、工程建設、工藝措施、環保安全、財會管理、法律法規、采辦供銷等14類147個專業方面的技術培訓。共選派977批(團組)2308人次,總費用達到2000多萬美元。其中,勘探、開發技術人員佔581批1549人次。

(一)「聯管會」「平行研究」

通過雙邊談判,在一至四輪招標和招商活動中,已與外國公司簽訂了十個區塊合同。為便於合同區管理,根據作業者的不同,成立了「聯合管理委員會」(JMC)。在會內由我方首席代表和外國專家共同管理勘探、開發、生產一切業務,各方代表全部工作程序必須按國際慣例行事。這是我方代表學習和提高的機會,這就要求我方技術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當時的國際先進技術,嚴格按國際標准進行研究,才能在平行研究或雙方共同研究中,顯示我方的能力和水平。如埕北油田的開發方案,是中國海油與日本石油公團採用平行作業方式研究的。我方由於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拿出了具有國際水平、符合渤海實際情況的方案,從而以20萬美元的代價轉讓給日方(作業者),在日方提出的埕北油田模擬研究中,都採用了中方的研究成果。

除平行研究外,更多的是通過共同工作,逐步學會外方的一套先進而適用的勘探、開發、生產管理經驗和技術,更新了我們的觀念,提高了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如法國TOTAL公司在北部灣勘探,發現和試生產的潿洲10-3油田,由於中方火員刻苦努力,很快掌握了該油田全部管理技術,提前實現了作業者地位轉移。經過近一年中方的管理和操作,不僅大大地降低了操作成本,而且各項工作都做得很好,得到了合作者法國方面的贊揚。

(二)聘專家

從1984~1987年3月,我們先後聘請美國魯瑪斯公司的辛余克斯先生任設計公司顧問、麥可里先生任烏石16-1項目經理;聘請美國布朗·路特公司孫曾成先生任潿洲11-4混凝土平台基本設計外方經理、鎘木孝治先生任結構工程師;聘請英國泰勒·百德羅公司卡魯特斯先生任西江24-3、惠州21-1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經理、懷特先生任高級成本估算專家、奧斯丁斯先生任鶯歌海氣田上游工藝模塊模擬詳細設計項目顧問。

在外聘專家指導下,按照國際標准、規范、慣例和要求,共同完成了10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概念設計或基本設計,培訓出一批掌握國外現代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設計技術的各種專業骨幹。他們經過具體項目的實踐,積累了各階段設計的經驗,完成了一批設計項目,學會了目前國際上在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設計方面採用可行性研究、概念設計、基本設計和詳細設計各階段的設計方法、設計深度、工作程序、信息處理、對外咨詢以及設計文件的編制等。

通過與專家一起完成設計項目,19個主要專業公司的200多名技術人員,在設計技術和專業知識等方面,得到配套的培訓和提高:學會了專家基本工作方法;學會了應用國際標准規范來進行設計;學會了自編各種計算小程序。同時,也學習了現代化管理設計項目的方法,培訓了一些項目經理人員。在專家指導設計工作中,也了解到國外設計項目的管理主要是項目管理方法,是通過項目經理來組織和實現目標管理的方法,其核心是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費用控制。

(三)技術合作

為盡快學習和掌握國外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設計先進技術和經驗,我們先後同4個國家5個公司的36名專家,以項目合作方式共同進行設計。如瓊-深天然氣管道工程,首先與英國環球公司(GLDBAL)、日本日暉株式會社(JGC)進行了《海南島海上氣田開發可行性研究》、著重下游利用方案採用液化天然氣(LNG)的可行性研究,各自承擔有關費用;其次,與加拿大努發公司(Nova.Corp)合作,並聘請四川設計院、管道設計院參加,進行管道工作詳細可行性研究及概念設計;與聯邦德國PLE公司,並以石油管道設計院為主,合作進行管道基本設計;與英國KPKENNY公司合作,進行瓊-深海峽管道穿越的基本設計;還與英國環球公司和美國哈德森公司合作,完成了潿洲11-4和錦州20-2凝析氣田上、下游的基本設計。

七、有重點地開展廣泛的國內技術合作

在引進、消化、吸收、技術轉讓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充分調動並發揮國內有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結合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實際需要,積極進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開發研製創新,以滿足對外合作和自營勘探、開發的急需。據不完全統計,與中國科學院系統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20多個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石油大學等幾十所高等院校進行了多項合作,總共合作研究77個科研課題,開發研製成功31項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大都應用於生產實際,推動了海洋石油科技的發展。

本階段(「六五」至「七五」)共引進國外海洋石油先進技術303項,接受國外石油公司技術培訓230項,總公司派團組到國外進行技術交流1394個,送到國外培訓的技術人員3222人次,派遣136人出國留學攻讀學位。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出來的各種技術人員,後來都成為各個崗位的技術骨乾和各級管理的中堅,並且,還有相當數量的技術人員頂替了外方人員的工作,擔負起了合作油田的重要技術崗位。

❹ 張明華的人物簡介

男,1964年生,河南項城人,博士,研究員。1984年畢業於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現桂林理工大學)物探專專業,1997年畢業於中國地屬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信息室主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兼職教授,曾任數據室主任。主要從事地球物理數據處理和地質工作信息化建設等研究。
長期從事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質信息化建設工作。組織開展地質調查資料庫建設、應用及專業軟體研發與推廣。主持完成國家地質調查數據集成與共享服務平台建設、物化遙GIS與網格系統礦產資源評價技術開發、基於大型GIS的地質調查空間數據管理系統、青藏高原油氣資源戰略選區重磁解釋、南黃海油氣資源評價重磁解釋及CCOP Metadata Standard and Web-based Data Managing System等10餘項國家項目,主持開展國家地質資料庫建設與更新維護、中國海陸地球物理系列圖、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重力資料應用等項目,牽頭為CCOP和東盟10多個國家進行地學信息技術培訓。
獲軟體著作權5項,2009年榮獲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傅承義青年科技獎。獲部級成果獎勵多項。

❺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的譯文

譯: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面非常劇烈地震動。我恰好到稷下做客,當時剛好正在和我的表兄李篤點著蠟燭喝酒。忽然聽見有像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傳來,向西北方而去。大家都很驚詫而且覺得很怪異,不知道其中的緣故。當時茶幾、桌子等傢具都顛簸搖晃,酒杯也倒了,屋子的樑柱都發出折斷的聲音.我們互相看著都大驚失色.過了好一會才知道是地震了,都各自很快的去到外面.看見樓房屋舍一會低下去一會又起來,圍牆傾倒房屋垮塌的聲音和小孩子,女人哀號的聲音,吵得很厲害,像沸騰了一樣.人發昏眩暈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隨著地面轉動翻騰.河水翻起一丈多的浪打到外面來,整座城都是雞和狗的叫聲.過了一個時辰多,才開始稍稍安定一些.看街上,男人和女人裸著身體聚在一起互相談論(這件事情),忘記了自己沒有穿衣服.後來聽說有個地方井塌了不能打水,還有一家的房子的西方和北方居然換了位置,棲霞山裂開了,沂水河塌陷出一個大的洞穴,有好幾畝寬.這真的是非常奇異的變化.
有同地方的人的老婆晚上起來上廁所,回去的時候發現狼把她的孩子叼走了.這個女人急忙上前與狼爭奪,狼稍稍一松嘴,婦人就把小孩奪出來了,抱在懷中,但是狼蹲在那裡不肯離去.夫人大聲的號叫,鄰居們都跑著聚集過來,狼才離去.婦人安定下受驚的心情心中感到很幸運,指天劃地得敘述狼把他孩子叼走時的情況和自己爭奪孩子的情況.很久,忽然發現自己身上什麼都沒有穿,於是跑走了.這應該和地震的時候男人和女人都忘記(自己沒有穿衣服)了是一樣的情狀.人在驚惶的時候的束手無策,是多麼的可笑啊!

❻ 研究膠東地質意在黃海油氣

1948年,俄羅斯科學家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學說」,他認為大約在億年前宇宙發生了一次爆炸。

大爆炸後才有了太陽系,不過它僅是銀河系中上千個星體中的一個。而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個有生命的小星體,它的最老地質年齡為45億年。

以150億年與46億年之比說明了什麼呢?可以猜想宇宙大爆炸後仍將繼續發生裂變,宇宙繼續處於不平衡狀態,以致不斷地產生星體。這樣看來,地球就是45億年後才形成的。地球在宇宙中雖然小,但仍受到其他星體沖擊的危險,而今在地球上還可以找到遭受沖擊的痕跡。例如,在研究膠東地質時,就發現了地球內部的裂變和地球外部即表面發生過災變的證據。

在膠東威海、榮成等地出露的榴輝岩,它是從上地幔120公里地球深部侵入到地表的,是地球裂變的產物。它的發現被中外地質學家稱之「引起了全世界學者的關注」,此外,還有地殼水平推覆運動。另一證據就是晚中生代末發生的災變事件,在膠東膠萊盆地分布的晚白堊世王氏組紅層,層內找到了恐龍蛋化石,被一農民收藏。1960年,關總和我們《華北紀行》時,路過萊陽,那農民將恐龍蛋送給了我們,關總把它裝入竹籃里帶回北京研究。

我國發現的恐龍化石一般都屬於中、晚侏羅紀,距今約1.5億年前。最近有報道,在四川珙縣發現的恐龍化石,確認為早侏羅紀,距今約1.99億年,命名為「石碑珙縣龍」,這在國內外實屬罕見,它在「侏羅紀公園」內應屬老爺輩。據繪製成的復原圖顯示,石碑珙縣龍最大的長15米,高5米,真是個龐然大物。

恐龍的滅絕,推測是受到極端惡劣的「熱空氣」環境造成的。那麼要問「熱空氣」又是怎樣產生的呢?只有當地球受到外來星體的強烈沖擊才有可能帶來全球性的毀滅性災變——高溫「熱空氣」致恐龍於死地。

恐龍於白堊紀末期後便斷子絕孫了,結束了地球上特大型哺乳動物的繼續存在,從此開始了新生代的物種新紀元。

許靖華在他所著《地學革命風雲錄》最後一章「生物大規模死亡事件」中,風趣地講述了如下一段故事:

「早年我在殼牌石油公司任職的時候,我常常提著一個『棕色提包』到我的好友特拉佛斯的辦公室里吃午飯。特拉佛斯是位專攻孢粉的古生物學家,訂有《古生物學雜志》。一天,當我走進他的辦公室的時候,他交給我一本最新出版的《古生物學雜志》,說:『你看一下那篇關於恐龍的文章。你覺得這位作者是鄭重其事的呢?還是什麼人化名德勞本菲爾斯在開玩笑?』

德勞本菲爾斯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於—塊巨大隕石落下來以後產生的『熱空氣』。我感到格外好笑的是,他認為鱷魚之所以倖免於難是因為它們鑽進了泥潭,而烏魚之所以倖存至今,是因為它們憋住呼吸鑽到水底。」

法國革命後不久,出了一位叫居維葉的地質學家。「他和他的助手們在第三紀最老的地層中發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而大型爬行動物,諸如恐龍之類則產在更老的白堊紀地層中。主宰全球的大型恐龍,一下子為小型的哺乳動物所取代,確實是令人驚異。」

「他認為在地球的歷史上,災變曾—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每一次災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掃地以盡,然後再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許靖華說:「1979年末我從中國回來後,就一頭扎到圖書館里去研究文獻。我驚奇地發現,彗星沖擊的想法並非異想天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羅德·尤里早就提出過,隕落彗星是生物大規模死亡的原因。」

「直到1979年11月,我還是猶豫不決,不敢提出我的看法。後來我讀到了愛丁堡的維克多·克魯普和別爾·那皮爾的文章。他們從天文學的角度證明,定期的彗星沖擊,可能是地球上生物滅絕的原因。我終於鼓起勇氣總結了我的證據,為《自然》雜志寫了一篇文章。我的假說的要點是,隕落彗星氰化物的污染作用引起了海洋漂浮生物的大規模死亡。而恐龍的滅絕是因為空氣的溫度升高,超出了它的適應能力所致。」

膠東發現的恐龍化石,有可能就是隕落彗星沖擊地球時襲來的熱空氣,使恐龍滅絕的。

王氏組紅層是處於強氧化環境下沉積的,因此,有機質就不可能保存下來,這個時期也就不會形成石油了。下面就講講有關膠東地質的一些故事。

按經度和坐標計算,我國東部大陸距海洋的最遠點便是山東成山角。那裡的地質是侵入膠東群雜岩中的燕山期花崗岩,峭壁如屏、景緻奇特、風光絢麗、不亞蘇杭。

我和友人楊子庚、孫斌教授乘地質旅行之便,共游成山角,偶聽遊客談起有關秦始皇來此巡視的故事。秦滅齊魯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宰相李斯等隨行,到山東半島東端的成山角。他眺望無邊無際的大海,以為是到了天之A頭了,即命李斯作墨撰文「天A頭秦東門」。立碑於角之最東端一塊直立的花崗岩上。原總書記胡耀邦同志來榮成視察時觀光成山角,題詞「天A頭」也立碑於此。

天雖無A頭,地下卻有「根」。榮成出露有源於上地幔100~120公里的超高壓榴輝岩。

1992年,日本學術振興會國際聯合研究小組,曾來膠東地質調查,首次證實地球內部的榴輝岩是在200~600Ma B.P.前上升這一事實,因而引起全世界地學界的矚目。

美籍華人地質學家張之孟對此有過評論:「山東榮成發現的含柯石英榴輝岩,引起了全世界學者的關注,這意味著上述岩石形成於超高壓或高壓狀態。更有趣的是,最近測定相關的岩石年齡值為230~140Ma B.P.。表明超高壓發生於緊隨這兩大陸碰撞或洋殼消減之後的早、中三疊世,這正是大規模褶皺、沖斷、折離、飛來峰的構造和韌性剪切發生的時間。導致介於兩古陸間的地帶發生縮短。」他認為晚三疊世相當印支運動期,大陸縮短作用達到頂峰。郯一廬斷裂恰好發生在這個時期,它的左旋平移活動有助於釋放應力和超壓狀態。

除榮成外,膠東地塊的東側,從威海、文登、乳山、青島、日照、諸誠和莒南一帶均有榴輝岩分布,並一直延續到蘇北,長達400餘公里的范圍內斷續出露,可與大別山的榴輝岩相當。它的出現是陸—陸間碰撞的主要標志。

1988年5月,筆者等從朝鮮考察臨津江群地質回國後,同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合作,該所楊志堅等同我們一起,對膠東棲霞陡崖地層剖面進行了野外地質觀察和對比研究,終於在原定為震旦紀「蓬萊群」的南庄組大理岩中首次找到了腕足類化石。經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金玉軒研究員鑒定,地質時代為早石炭紀。

爾後,山東區測隊再次在該組中找到類似化石,經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楊遵儀教授鑒定,確認地質時代為中晚古生代。結合岩性確定該地層時代為晚泥盆—石炭紀。這奇跡般的發現,為改變膠東地塊屬性產生重大影響,將它劃入下揚子地台范疇提供最新證據。

天無盡頭,海卻有邊。在成山角彼岸的朝鮮康翎地區,臨津江群由東向西延伸到那裡,並潛入朝鮮西海(即黃海),將有可能過黃海與棲霞剖面相連,從而形成一條近東西向展布的地槽相沉積帶。

1992年8月,許靖華教授再次來華講學,在青島地礦部海洋地質研究所舉辦「大地構造相」學習班。學員來自全國有關科研單位和地礦部門,劉守全副所長和我陪同他偕學員去棲霞陡崖野外觀察剖面,他看後認為,這是地台邊緣相沉積。之後,去威海避暑山莊海灘,觀察到麻粒岩中保存良好的榴輝岩體,這些形成於上地幔環境的岩石,更加證實膠東地塊正處在碰撞帶邊緣。

膠東地塊中部的膠萊盆地,以萊陽為中心廣泛分布有晚白堊世王氏組紅層,厚約2000~4000米,含巨龍-鴨嘴龍動物群及恐龍蛋化石,這是中生代末期全球性災變地質的產物。又據郭正一等(1985)研究成果:在膠萊盆地白堊統之下的萊陽組底礫岩中,曾發現有孔蟲及?科化石,經鑒定地質時代屬石炭紀,其種屬多數可與貴州南方一帶相對比,推測礫岩為原石炭系,而後經剝蝕就地堆積而成。再聯繫上章提到的莒南「洙邊事件」和牟平養馬島等地構造破碎現象,許靖華教授斷言:這種特殊地質環境構成了膠東混雜岩,是華北地台與下揚子地台碰撞的產物。

膠東地塊混雜岩體可與朝鮮南部京畿地塊對比,同屬於下揚子地台。

1994年8月,韓美地質學家研究小組也認為「臨津江帶就是南北兩個板塊相撞所留下的痕跡」。

從成山角至朝鮮白翎島一線,地理上習慣作為劃分北、南黃海的分界線。而其基底性質,該線以北的北黃海盆地屬中朝地台(或華北地台);其南的南黃海盆地屬下揚子地台,它連同蘇北也稱「蘇北—南黃海盆地」。

研究膠東地質屬性,其目的便是進一步了解北、南黃海盆地中新生代的沉積情況,以及盆地的起源和演化,它對於盆地的油氣遠景評價極為重要。

為了進一步研究膠東地質與朝鮮半島的對應關系,1993年11月經國家科委批准,由我負責組團,再度赴朝鮮進行地質考察。根據「中朝科技合作項目議定書」確定考察地點是朝鮮西海岸的安州盆地。

該盆地分布有中生代地層,出露於地表,可與膠東的膠萊盆地相對比。地層向西朝鮮灣盆地延伸而成為主要生油岩。

安州河口近海地區,在中生界之上全為第三系含煤地層沉積,因地表處於沼澤灘塗地帶,從未進行過地震調查,推測是個含油氣遠景區。考察之後,回到平壤便向中國駐朝鮮大使館作了匯報。我提出了對安州盆地及河口近海地區進行油氣資源遠景再評價的建議(該盆地60年代曾進行過油氣勘查工作,但未發現工業油氣流),並向朝鮮資源開發部作了推薦,受到該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稱贊,並設宴款待,部領導還親自授予我和考察團成員(海洋地質學家許東禹和溫珍河等)「金日成主席」紀念章,這在朝鮮是很高禮遇。

朝鮮從70年代至1994年間,曾在西朝鮮灣盆地(即北黃海盆地東部)完鑽13口鑽井。澳大利亞梅里迪安石油公司,在距朝鮮西海岸130公里處,所鑽的610井在白堊紀地層中試獲原油按折算約425桶,首次在北黃海盆地突破工業油流關,揭開了晚中生代地層油氣新領域,引起國內外石油界的普遍重視,它對於南黃海盆地的油氣勘探也具有指導意義。

1995年3月,我在《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第15卷第1期,發表了「中國東部與朝鮮大地構造單元對應劃分」論文,將中國東部與朝鮮半島的大地構造單元進行了新的對比和劃分。

膠東地質研究新成果,驗證了我早先提出的「魯東地體」新概念,進一步提供了較為確切的科學依據,確認了膠東混雜岩體是下揚子地台的邊緣部分。

北黃海盆地油氣勘探,在晚中生代地層取得重大突破這個事實,告訴人們不要被教條和傳統思想束縛。藉此經驗,應大膽設想在東海、南海北部尋找海相生油層。

油蹤紀程:油氣勘查50年隨想

❼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心理學研究生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317這是2009年的分數哦~安全心理的話可能和這個分差不多有初試和復試哦~只要你平時把基礎打牢了,就OK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有什麼問題可以來問我~

❽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心理學怎麼樣

不錯的專業。在武漢排名第二,第一是華師。但是心理學專業在該校不招收本科生。主攻方向是應用心理學。有個叫黃海的老師,有點兒學問的。只不過中國地質大學的名字好像和這個專業不怎麼搭配。如果你看中的是學校的牌子,那就不如去武大、華科,如果你是想靜心搞研究,那就來地大吧。

❾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心理學怎麼樣

這個院校是心理學實力一般的211院校,心理學實力沒有華中師大強,考研也沒有武大難。你要是成績一般,想要求穩讀研,可以報考。

❿ 我們經常說祖國地大物博,那麼中國到底有多大呢

中國總面積一般認為約有960萬平方千米。

中國法定疆域北至漠河縣以北的黑龍江河川航道中心線至北點,東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的黑瞎子島中部,西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以西的帕米爾高原,南至南海諸島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東西距離約5,200千米(橫跨5個時區),南北距離約為5,500千米。

中國大陸海岸線有18,000千米,瀕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其中渤海為中國內海,內海和邊海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沿海島嶼有7,600多個,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有5,000多個;島嶼海岸線14,000千米,總面積3.87萬平方千米。中國還有渤海海峽、台灣海峽、瓊州海峽三大海峽。

中國邊界線共計22,117千米,長度世界第一。從與朝鮮的邊界河川鴨綠江出海口開始、到與越南的邊界河川北侖河為止,中國與14個國家接壤,和俄羅斯並列是世界上鄰國數量最多的國家。

這些鄰國分別有東南亞的越南、寮國和緬甸;南亞的印度、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中亞的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北亞的俄羅斯;以及位於東北亞的蒙古國和朝鮮,另外中國還與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為海上鄰國。



(10)黃海中國地質大學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分為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是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山脈、武陵山脈、雪峰山脈一帶以東至黃海和東海沿岸,是沖積平原為主的第三階梯,人口多聚集在此處。各類地形面積依序為高原(33.30%)、山地(26.04%)、平原(18.75%)、盆地(11.98%)、丘陵(9.90%)。

中國地貌景觀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中國西北地區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戈壁沙漠,南方則以丘陵和矮山為主,西側還有喜馬拉雅山脈在首的山地,後者海拔高度約6,000米;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則有海拔高度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為地球海拔最高的山峰,中國最低點則是吐魯番窪地的艾丁湖。

幅員遼闊的中國氣候多樣,但人口聚集地主要是溫帶和副熱帶氣候為主,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四季生活型態,各地方可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高山氣候區三個自然區,由於中國南北跨度較大,東部季風區又以秦嶺-淮河線為界,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在東部季風區,冬季有寒冷且乾燥的北風自高緯度地區吹襲、而夏季有溫暖潮濕的南風從低緯度沿海地區吹襲。

中國土地資源總量大,但山地多而平原少;同時耕地與林地比例較小,沙漠和荒漠占總面積12%以上。當中耕地集中東部平原和盆地地區、林地集中東北和西南部偏遠山區,草地分布在內陸高原和山區。

草地面積4億公頃,是草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當中內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為四大牧區。中國水資源總量達25,500億立方米,而排行世界首位;當中有大量的河流和湖泊,重要的河流有黃河、長江、西江、湄公河、雅魯藏布江、珠江、淮河、松花江和黑龍江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