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質局深化國企改革情況
A.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主要從事煤炭資源勘查工作,長期擔負著為國家煤炭工業發展提供資源保障的重任。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擁有一大批基礎理論扎實、工作經驗豐富的煤炭地質勘查和管理專家,掌握了我國煤炭資源的聚集和賦存規律,館藏了全國50年來煤炭地質資料,形成了世界一流的煤炭地質勘查技術體系。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除對全國煤炭資源勘查和煤炭地質行業實施統一歸口管理外,還承擔國家地質項目、煤炭資源勘查規劃等行業管理和指導及地質技術標准制定和修訂工作。
一、經濟發展狀況
(一)隊伍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末,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所屬煤炭地質局、專業局、在京單位等二級單位共計18個,下屬48個野外地質隊,共有職工35319人,其中在職職工17440人,離退人員17879人。在職職工中:地質勘查從業人數5632人,其中,技術人員4646人,高級技術人員546人,中級技術人員937人;工程勘查與施工從業人員4078人;其他產業從業人員7730人;本期勞動者報酬34287.23萬元。
(二)經濟發展情況
截至2006年末,總資產為28.64億元,比2005年的24.45億元增長了4.19億元,增長17%。其中:生產性資產原值7.65億元,比2005年6.45億元增長1.20億元,增長18%。總負債16.77億元,資產負債率58%。
2006年實現總收入25.29億元,較2005年19.37億元增長5.92億元,增長31%。其中:地質勘查業收入9.87億元,較2005年7.15億元增長了2.70億元,增長38%。工程勘察施工收入6.08億元,較2005年4.59億元增長1.49億元,增長32%,其他產業收入9.35億元,較2005年7.63億元增長1.72億元,增長22%。2006年所有者權益為11.86億元,較2005年9.52億元增長了2.34億元,增長了24%。
(三)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情況
長期以來,我局一直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地質工作管理體制改革以來,公益性地質工作大幅度減少。2006年,我局實施公益性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5項,完成投資額420萬元;實施戰略性礦產資源補償費項目10項,完成投資額3530萬元。
(四)從事商業性地質工作情況
地質工作管理體制改革以來,我局積極開拓商業地質市場,2006年承攬社會地質項目180多項(其中非煤地質勘查項目40多項)。全年完成鑽探工程量179.2萬米,地震物理點28.9萬個,電法物理點3.9萬個,提交各類地質報告10件,新探明煤炭儲量59.1億噸。
(五)礦業開發情況
為了保持經濟發展平衡性,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我局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礦業開發的目標,部分單位在探礦權運作和通過聯合、股份制等方式實施探采一體化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礦業開發正處在前期地質工作和可行研究階段。
(六)工程勘察施工情況
工程勘察是煤炭地質單位發揮核心技術發展起來的延伸產業,現已發展成為煤炭地質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2006年工程勘察施工完成經營收入6.08億元。
二、改革取得的主要經驗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按照國家對地勘單位改革的要求和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改革的要求,緊緊抓住國家加強地質工作的有利時機,積極探索適應於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體制、新機制,促進了煤炭地勘單位的改革發展。(一)加強地勘隊伍建設,整合優勢資源
根據地勘市場發展需要,各地勘單位積極籌措資金,先後引進了一批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提高了技術和裝備水平,提高了復雜和特殊地質條件下的施工能力;通過組建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勘查總院及各局勘查院,整合優良資源,把技術、人才、裝備集中起來,形成了一支能夠適應不同地質市場需求、專業突出、結構合理、人員精幹、裝備精良、技術知識密集型的地質勘查專業隊伍,提高了煤炭地質單位的市場競爭能力。
(二)實施「大地質、大市場」戰略,拓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
各單位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和礦產資源狀況,一方面,積極爭取承擔國家地質勘查項目;另一方面,加強對已掌握的地質資料的分析研究,以市場為導向,加大了以煤炭為主、多種礦產資源共同勘查的力度,在努力發展商業性地質市場的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大力發展礦山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城市地質等延伸產業,拓寬了地質工作服務領域。
(三)實施事企分體運行,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化改革
我局首先在地勘隊一級單位實施事企分體運行,在內部劃分為事業、企業兩大部類,在管理體制、管理職能、人員、資產、經費、財務核算和薪酬制度上分開,實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在此基礎上,各地勘單位組建「大公司」,模擬企業運行,推動了地勘單位企業化發展。
三、「十一五」戰略規劃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堅持地質勘查主業,堅持煤炭地質事業,堅持以人為本;加快企業化改革進程,加快企業規模建設,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快構建煤炭資源勘查新體系,加快企業文化建設,加快「三個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推進煤炭地質經濟跨越式發展。
(二)主要經濟指標
煤炭地質經濟在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效益的基礎上,經營收入、利潤總額、職工人均收入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長,到「十一五」末,經營收入、利潤總額和職工年人均收入分別達到33億元、7000萬元和3.2萬元,力爭達到40億元、8200萬元和3.5萬元,經濟指標均比「十五」翻一番。
(三)主要任務及工作目標
(1)建立煤炭地質勘查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地質單位;
(2)突出發展主業,實現做精主業,帶動做強,從而做大的戰略目標;
(3)以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為目標,完善現代企業管理體制;
(4)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人才為支撐、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確保煤炭地質綜合勘探、高解析度地震勘探、航測、遙感、地理信息和特種勘探技術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實現1~2項地質勘查關鍵技術的突破;
(5)構建煤炭地質和諧單位,企業品牌建設取得新進展,職工整體素質顯著提高,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新成果。
四、關於加強行業管理的幾點建議
地質勘查工作涉及的服務領域寬廣,也決定了其行業管理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地勘行業舊的管理體制改革之後,新的管理體制尚不完善,在體制轉變的過渡時期,應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行業管理辦法,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強行業法律法規和地質勘查工作規程規范的制定
一是應進一步完善有關地質勘查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各類地質工作的行業標准、規程、規范等等,加大執法監督的力度;二是應加強地質勘查規劃和管理工作,加強對規劃和計劃執行完成情況的指導、檢查和監督;三是加強礦業權設置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市場的管理,嚴格審批控制和市場准入制度。
(二)加強原工業部門地勘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原工業部門的地勘隊伍在不同礦產資源勘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不同地質工作的特點不盡相同,特別是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的標准、規程、規范等有很大差別,因此,應就如何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發揮各工業部門地勘隊伍的作用,如何加強工業部門地勘隊伍建設進行深入研究。
從煤炭資源勘查來講,進一步規范煤炭資源勘查市場,提高地質勘查工作程度,為煤礦建設和生產以及國家煤炭資源儲備提供後備基地,為煤炭資源戰略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是煤炭地質勘查工作的當務之急。《國務院關於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煤炭工業健康發展要建立五大新的體系,並從資金支持、礦權管理、隊伍建設、市場准入、勘查規范等方面,對加強煤炭資源勘探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完整、科學、可靠的煤炭地質資料是構建煤炭資源開發監管等五大體系的基礎;對煤炭賦存狀況及開采技術條件的地質評價是構建資源開發監管體系、煤炭供應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前提;煤炭水、工、環地質手段是構建煤炭循環經濟體系的保證。要做好這些基礎工作,必須建立一支精幹高效、裝備精良的煤田地質隊伍。所以,建議在加強煤炭地質勘查項目管理、建立和完善煤炭地質勘查標准化體系、推進煤炭地質科技創新等方面,進一步發揮我局的作用。我局將在國家煤炭行業和礦產資源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積極負責地協助做好相關工作。
(三)積極穩妥地推進地勘單位改革
從地勘單位歷史和現狀看,對地勘隊伍改革不應簡單地認為就是轉企,改革過程中應區別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地勘單位經濟基礎差、發展資金短缺、技術裝備不足、結構調整困難大等問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絕大多數地勘單位離開事業費的支撐,都難以生存,地勘單位的企業化改革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希望加強對地勘單位改革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為地勘單位的改革給予必要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幫助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大對國辦發37號、2號、76號、4號等文件及配套文件的落實力度,並在資金、技術裝備等方面出台一些新政策,形成有利於地勘單位改革、發展與穩定的政策體系。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地質處)
B. 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是多少號文件
至少要包含13項方案 「1+N」究竟有哪些方案?目前國資委沒有對外公布。 但從近次國資委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記錄來看,「1+N」中至少要包含13項方案。 首先,1+N中的是《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建議稿)》,未來在中央和國務院審定通過後,這項文件將成為當前國企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導性文件。 在N的方面,首先從國資委層面要實現自我改革,因此會出台一份《關於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總體方案(建議稿)》。 其次,要明確好央企的分類,而且這項分類將被應用到改革的各個環節。如果前面的意見是「綱」,分類方案就是目,綱舉目張後整個改革才將體系成型。 國資委審議了兩份文件:一份是《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功能界定分類方案(徵求意見稿)》。 彭建國也對本報記者透露,央企總體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但實際上最終還是三類,即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公益類也即公共服務類。 商業一類是指競爭類的企業,以完全市場化和保值增值為目標;商業二類是指特殊功能類的企業,同時具備市場化和社會化目標;公益類則是完全社會化的目標。商業一類的企業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戰場。 第二份文件是針對企業遠期規劃的——除了南車與北車、中電投與國核技之外還關注哪些要重組整合的,可看看這份文文件。它就是《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總體方案(徵求意見稿)》。 混合所有制 接下來,混合所有制該出場了。 國資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點工作,按照目前的會議紀要,國資委已經審議了《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中央企業投資項目暫行辦法(建議稿)》。 在實行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將要試點員工持股,國資委已經審議了《關於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員工持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下一步在央企中推行的員工持股仍將以試點的方式推進,先試再推。 目前市場傳言的是,此次實現員工持股的試點企業將主要在商業一類企業中選取,商業二類和公益類一般不實行。 實行混合所有制後,國企需要給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勞動和用工政策上松綁。同時,混合的時候需要解決國企的歷史遺留問題、讓能被混合的資產乾乾凈凈地同民資融合。 為此,國資委也審議了《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除了職工,實行混合所有制後隊對企業負責人的監管更為重要。 目前,國資委已經審議了《中央企業領導班子職位標准建設工作報告(送審稿)》。 發展混合所有制,最需要防範的問題是國有資產流失,為此國資委准備了多份文件對此實施預防。 國資委會議討論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範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審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的意見》,審議了《關於建立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送審稿)》,研究了《關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內部人控制的意見》。 企業層面,除了已經確定的六家改革試點之外,據本報記者了解,還有多家央企在自定改革草案以供國資委第二批試點選擇。
C. 廣東煤炭地質局怎麼樣
您好,廣東煤炭地質抄局質地還是很不錯的:經營范圍廣,資質力量雄厚。煤炭地質局擁有國土資源部批準的十二個甲級地勘資質,包括區域地質調查、氣體礦產勘查、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和地質鑽探。擁有測繪、工環地質調查、地球化學勘查、環境災害評估等十多項乙級地勘資質。還是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值得把握一下!
祝您成功!
D. 江蘇煤炭地質局的待遇怎麼樣發展潛力如何萬急中!!!!
地質著行業現在待遇都不錯,我知道的在五萬以上,主要去出野外,很多地方的地質隊專去新疆賺大錢一年屬七八萬,有的地質隊突破12玩了。主要是新疆的吐哈盆地和伊犁那邊,風景不錯!我今去年就開始找工作,今年暑假去新疆轉了二十天,其實地質工作差不多,去哪個單位待遇差距不會很大,主要看接的項目!
E. 如何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內人民共同利益容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准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作出更大貢獻。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
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深化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制度改革。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強化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探索推進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等重大信息公開。
國有企業要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合理確定並嚴格規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薪酬水平、職務待遇、職務消費、業務消費。
F.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職工待遇情況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下轄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省(區)煤炭地質局、專業局(中心、院)、幹部學校、《中煤地質報》社等16個直屬單位,截止2010年底共有職工47115人,資產總額79億元。
G. 簡要說明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與中央企業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機制障礙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相對滯後、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機制不活等問題還比較突出有很大關系。
另一方面是監管體制和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國務院國資委自2003年成立以來,在推進國有企業發展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對中央企業的監管正在復制原行業主管部門管理企業的模式。
目前的監管體制使中央企業不是以客戶為中心,而是以國務院國資委為中心,這必然導致中央企業不能很好地為客戶創造價值,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7)煤炭地質局深化國企改革情況擴展閱讀:
深化國企改革的重點: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當前盡管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革,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但大型國企中實現股權多元化的企業還寥寥無幾,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還未完成,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有效性差,監督制約機制薄弱等問題十分突出。
2、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
高管任命缺乏競爭機制,也沒有完善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帶來很多經濟與社會問題。實際上,國企高管的任命仍存在明顯的行政化傾向,人事管理離市場化相去甚遠。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這方面的結論是國有企業要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的比例,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
H. 麻煩問下,浙江煤炭地質局究竟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下面的勘探隊待遇如何,比如說湖州的勘探一隊。
浙江煤炭復地質局實為事業單制位,但是是企業制管理。現在你進去是企業人員,要通過事業編制考試才能進編。但是國家現在有下文件,將地質系統全部改成企業單位。以後都一樣。。湖州勘探一隊。本科:技術員基本工資(1800)、助理工程師(2300)、工程師(2800)、高級工程師(3500)、注冊岩土(4000)。項目承包制。所以工資不重要。給分
I. 如何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
從行政型治理向經濟型治理轉變。全民所有制企業是計劃經濟下的企業形專態,企業受到政府的直接管理,屬行政型治理是其典型的治理模式,該模式的三大內涵是資源配置行政化、經營目標行政化和高管任免行政化。目前,據清楚中大咨詢緊跟政府指導,對推進國企進入全面企業治理階段有深入的研究。
J. 山西省煤炭地質局怎麼樣
簡介:山西省煤炭地質局是山西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54年。主要從事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煤炭地質勘查工作及其延伸產業勘查、規劃、科研、施工,為區域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