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煤田地質局華晨賓館
『壹』 煤田物測是干什麼的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的上屬單位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始建於 1952 年。組建之始只有一個測繪隊,通過大規模培訓及引進人才等手段,在幾年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經東北煤礦管理局批准組成了地形測量大隊,即為該隊的前身。
在 1958 年正式成立了黑龍江省燃料工業廳地質局物探大隊,下設兩個電法隊,一個重磁隊,一個地震隊。 1959 年,黑龍江省燃料工業廳地質局物探大隊與測量大隊合並,正式命名為「黑龍江省燃料工業廳地質局物探測量大隊」。 1962 年,根據中央「精兵簡政」的指示精神,經煤管局批准,撤隊為科。 1963 年,經地質局報請煤管局批准,恢復了物測大隊建制。 1966 年,改名為「黑龍江省煤炭工業管理局地質勘探公司地質普查大隊」。 1977 年,經煤管局批准,改名為「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公司物探測量大隊」。 1983 年 1 月,東北內蒙古煤炭工業聯合公司煤田地質局在沈陽成立。同年 4 月,黑龍江煤田地質物探測量大隊改名為東北內蒙古煤炭工業聯合公司第三物測隊。
自物測隊成立,老一輩物測隊員們滿懷激情地跋涉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們風餐露宿,從一望無際的三江平原到莽莽林海的興安嶺,從浩瀚無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到山水相依的興凱之濱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汗水和熱血,為共和國奉獻了一個又一個驚喜。
該隊現已發展成為集煤田地質、測繪與高科技融為一體的具有綜合開發能力的國家級的勘探單位,全國煤田地質勘查先進單位,具有甲級勘查資質。該隊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儀器設備,集勘探科研為一體,能為國內外煤田、油田、城市建設及其它行業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現在在職職工 264 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101 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2 人,高級工程師 16 人,中級工程技術人員 31 人,初級工程技術人員 52 人。全隊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 41 %。下設地震隊、電法隊、測量隊、物探技術部、地下管線物理探測公司、地下管線非開挖公司。五十年來,一業為主,總計提交各類地質報告上千件,施工足跡遍布黑龍江省和內蒙古東部, 2003 年跨入關內,已鑄成一支作風頑強、技術精湛、敢打硬仗的精銳之師。先後參加黑龍江省四大礦區煤田勘探,西三江平原煤田勘探,東榮煤田會戰,伊敏煤田會戰,內蒙大雁煤田,扎賚諾爾煤田,山西陽泉煤田勘探。投入物探工作總量數萬物理點,發現 9 個含煤區,已被列入國家開發規劃的有伊敏、綏濱、東榮、集賢等大型煤田。
加之 ISO9001 質量體系認證工作的有效運行,為該隊進一步開拓市場,提供了有效管理模式,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用戶,服務於社會。
『貳』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O四勘探隊怎麼樣
簡介: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 O 四勘探隊,位於黑龍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區景豐路 22 號,隸屬於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
『叄』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怎麼樣
簡介:來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自前身為東北煤田第二地質勘探局,始建於 1954 年,是從事煤炭資源勘探和科研工作的副廳級事業單位,所屬 11 個處級單位分布在哈爾濱、雞西、雙鴨山、七台河等城市,現有職工 5600 餘人,資產總值近 3 億元。
『肆』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怎麼樣
簡介:抄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的上屬單位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始建於 1952 年。組建之始只有一個測繪隊,通過大規模培訓及引進人才等手段,在幾年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經東北煤礦管理局批准組成了地形測量大隊,即為該隊的前身。
『伍』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 到底是屬於什麼樣的單位!是國家機構 還是企業 還是其他什麼!真心求解!~
黑龍江煤田物測隊隸屬與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屬於專門從事煤田地質勘探的事業單位。
『陸』 依蘭礦區煤層氣YD-井勘探施工與前景
魏臣 張鴻飛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〇四勘探隊 黑龍江七台河 154600)
作者簡介:魏臣,高級工程師,多年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現任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〇四勘探隊隊長。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摘要 通過對YD-02井施工過程的闡述,探索該區煤層氣勘探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了解該區煤層賦存規律及含氣量大小,為今後在該區進行煤層氣施工和開發奠定基礎。
關鍵詞 煤層氣 勘探施工 前景
Drilling Operations and Prospects of CBM Well YD-02 in Yilan Coalmine
Wei Chen,Zhang Hongfei
(Team No.204,Heilongjiang Bureau of Coal Geology,Qitaihe 154600)
Abstract: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drilling operation of Well YD-02 in Yilan coalmine,the common exploration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in this area were discussed to understand the existence law of CBM and gas content,which would set the basis for the future drilling oper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CBM.
Keyword:CBM;exploration operation;prospects
1 項目概述
為了在黑龍江尋找可供開採的煤層氣資源,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兩家聯合成立了黑龍江省煤層氣項目部,擬在黑龍江省境內進行煤層氣勘探開發工作。通過對地質資料的分析研究,2004年選定依蘭礦區作為勘探靶區。依蘭礦區位於哈爾濱市管轄的依蘭縣達連河鎮和方正縣沙河農場境內。2004年3月由項目經理部編制了《黑龍江省依蘭縣達連河煤層氣普查》項目立項申請書,通過評審批准立項。黑龍江省煤層氣項目經理部於2004年7月下達了《黑龍江省依蘭煤層氣項目YD-02井設計技術文案》,據此編制了《黑龍江省依蘭煤層氣項目YD-02井地質設計》,《黑龍江省依蘭煤層氣項目YD-02井工程設計》,開始了對依蘭煤層氣的勘探試驗工作。井位布置見圖1。
圖1 依蘭礦區煤層氣勘查工程布置圖
2 礦區地質概況
2.1 地層
地層自下而上分為:(1)煤系基底白堊系下統淘淇河組碎屑岩,厚度大於200m。(2)達連河組(E2d),以河流、泥沼、湖泊相為主的陸相含煤、油頁岩、碎屑岩沉積建造,一般厚度200~800m;含煤層三個層組,五層煤,本組可劃分為下部含煤段,中部油頁岩段,上部砂岩段。(3)上第三系道台橋組(N1d),以杏黃色粘土、砂質粘土為主,厚度0~35m。(4)第四系(Q),以沖洪積粘土、流砂、礫石等為主,厚度5~30m。
2.2 煤層
本區有五個可採煤層,分別是:上1、上1-2、上2、中、下。上1煤,平均厚度3.08m;上1-2煤,平均厚度6.61m;上2煤,平均厚度3.37m;中煤,平均厚度7.14m;下煤,平均厚度1.41m。
2.3 煤質
依蘭礦區煤的水分含量較高,最小值為0.5%,最大值為7.17%,中煤層灰分最低,平均為8.16%,上煤層灰分較高,平均為23.94%~27.1%,下煤層灰分介於二者之間,一般為20.87%。煤的揮發分產率一般為45%左右,發熱量一般介於20.91MJ/kg,屬於特低硫煤。本區煤類以長焰煤為主,氣煤次之。
3 YD-02井施工情況
該井於2004年8月31日開始鑽進,於2004年11月3日完井,井深為825.58m,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了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的規范和要求。
3.1 鑽頭使用及鑽井參數
該井共使用鑽頭19個,其中硬質合金鑽頭1個,擴孔鑽頭1個,金剛石鑽頭17個。具體使用情況及鑽井參數見表1。
表8 YD-02井試井成果表
5 建議與前景
5.1 建議
在YD-02井的基礎上繼續加強依蘭礦區煤層氣參數的研究,建議繼續增加參數井和試驗井施工數量。應對炭質泥岩做化驗,以了解測井成果與鑽探成果的差異。對油頁岩進行取樣分析、化驗,提高參數井的綜合利用。
5.2 前景
本井地質資料真實可靠,符合規程標准和規范要求,達到了設計目的,並且確定了標志層,對依蘭礦區的施工對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根據含氣量、試井結果以及煤層的賦存深度、煤階、沉積環境等,筆者認為:應進一步進行煤層氣勘查施工,可先施工幾口生產試驗井,為下步開發做准備。
『柒』 關於黑龍江省904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和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研究院哪個發展比較好,
呵呵。
我是904出來的,應該有些發言權,絕對不是復制。
904隊原來是部隊的,後來下放內給黑龍江地礦局容,屬於改制比較早的地質隊,在2009年之前,小兵收入很低,一般年收入不超過3萬元,而中層(也就是具體做項目的小頭頭)則收入能達到10萬。這兩年904拓展市場還是有一套,收入應該比前兩年有進步,據原來的同事說能拿4萬以上了。
煤田院我並不看好,首先他們要在地礦局拿項目,但還要受煤田地質局管,多頭受氣。現在項目支持力度僅是維持這些隊不散,跟地質隊沒法比的。
當然,還要看你的專業了,水文環境類的肯定是904,有路子2水 總院更好。
煤田人才少,去了成長起來的可能性大,哈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原來是小妹啊,別考慮了,904吧!!!!剛才分析半天沒注意你是女娃。
『捌』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的概述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是一支人才薈萃、技術先進、裝備精良,具有煤田地質內、物探、水容工環、潔凈煤、微機制圖等方面科研、設計、報告編制和工程施工等豐富地質勘查經驗,具有省國土資源廳審定為甲級設計、勘查資格和建設部監理資格單位。
『玖』 礦區勘探開發現狀
依蘭煤田系20世紀初疏通松花江航道,開鑿淺灘時發現,1936~1937年日偽曾進行分批鑽探,1945年開掘一、二斜井。~1962年,黑龍江省煤炭工業管理局地質局一○九勘探隊對本區進行煤炭普查勘探和部分地段的詳查、露天精查勘探並分別提出各類地質報告,1964年依蘭縣根據上述資料,設計開發了年產30×104t達連河露天煤礦。
1978~1981年,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公司二○四勘探隊進行依蘭煤田達連河露天擴大區煤炭精查勘探及深部的勘探工作,提交《黑龍江省依蘭煤田達連河露天擴大區精查勘探地質報告》,完成普查面積17km2,油頁岩作為有益礦產,提交油頁岩儲量約1×108t,含油率為3%~7%;但達連河礦區外圍及松花江北詳順、漂河含煤區帶,無勘探工作。
2003年,國際殼牌石油勘探公司考察了依蘭煤田達連河礦區並採集了油頁岩分析樣品,並同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就勘探開發油頁岩資源進行了技術交流,了解油頁岩有關投資開發政策等事項。
2004~2006年,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公司二○四勘探隊進行礦區深部煤炭普、詳勘查工作。鑒於當時國際石油價格趨勢持續走高背景,哈爾濱氣化廠科實公司委託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院對依蘭煤礦露天采區范圍內油頁岩進行資源勘查,提交油頁岩資源量1316×104t,並與上海博申公司共同進行了油頁岩煉油二次中試,中試工藝無法實現全流程運行。
2007年,中國石油大學錢家麟教授根據二次試驗油洗工藝無法實現全流程運行情況,將油洗工藝改為封閉內循環水洗工藝,脫油反應器進料粒度改為3mm以下且自然分布,試驗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運行了整個工藝流程,但工藝過程仍存在油泥無法處理,旋分除塵效果不好等問題尚待解決。
目前達連河礦區以煤炭勘探開發為主,累計探明儲量為16420.1×104t,礦區現開發有兩個斜井、三個露天礦,斜井設計能力為年產15×104t,露天礦生產能力達到100×104t/a,油頁岩開發利用仍在做試驗准備工作。
『拾』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的介紹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前身為東北煤田第二地質勘探局,始建於 1954 年,是從事煤炭資源勘專探和科研工屬作的副廳級事業單位,所屬 11 個處級單位分布在哈爾濱、雞西、雙鴨山、七台河等城市,現有職工 5600 餘人,資產總值近 3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