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石峰楓地質大學

石峰楓地質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2-24 01:09:13

1. 在中國哪些大學有珠寶設計專業

1.一批本科專業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二批本科專業 石家莊經版濟學院權,桂林工學院、昆明理工、同濟大學、長春工程、北京民族等

3.三批本科專業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等 大專 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大連楓葉職業學院等

2. 廣東人去湖南旅行有什麼好玩

如果你時間夠用,可以把以下兩個行程結合一下。
一、
張家界湖南緊湊4日游
1.行程特色
在張家界看山,在鳳凰品人情味,是來到湘西不可錯過的兩項體驗,4天時間就能收獲自然美景與人文風情。
2.行程安排
D1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黃石寨-金鞭溪大峽谷


D3 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遺址(網路不讓我插圖片了)
D4 嶽麓山-嶽麓書院-愛晚亭-麓山寺-湖南大學
(網路不讓我插圖片了)
以上資料引用自 攜程網https://m.ctrip.com/webapp/you/journeys/Hunan100053/516179.html?hideBrandTip=1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3. 株洲有哪些大學

  1. 湖南工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湖南中醫葯高等專科學校、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商業技術學院等。

  2. 株洲,古稱建寧,湖南省轄地級市。為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東接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永新縣及井岡山市,南連省內衡陽、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與長沙市毗鄰。株洲市轄天元區、蘆淞區、荷塘區、石峰區4區,株洲縣、攸縣、茶陵縣、炎陵縣4縣,代管縣級醴陵市,此外設立有雲龍示範區。

  3. 株洲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重點建設的八個工業城市之一,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京廣線、浙贛線和湘黔線在株洲交匯使株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株洲是長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是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一部分。此外株洲還擁有國家綠化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從2006年開始,株洲一直保持中部六省非省會城市綜合實力第一的稱號。株洲一直保持中部六省非省會城市綜合實力第一的稱號。

  4. 根據《2013湖南統計年鑒》,截至2012年底,株洲市轄天元、蘆淞、荷塘、石峰4區,株洲縣、攸縣、茶陵縣、炎陵縣4縣,代管縣級醴陵市,另設有雲龍示範區。2012年株洲市建成區面積125平方公里,建成區常住戶籍人口118.47萬,城市規模在湖南省內僅次於省會長沙。

  5. 株洲市境位於羅霄山脈西麓,南嶺山脈至江漢平原的傾斜地段上,市域總體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6. 北中部地形嶺谷相間,盆地呈帶狀展布;東南部均為山地,山巒迭障,地勢雄偉。水域637.27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5.66%;平原1843.25平方公里,佔16.37%;低崗地1449.86平方公里,佔12.87%;高崗地738.74平方公里,佔6.56%;丘陵1916.61平方公里,佔17.02%;山地4676.47平方公里,佔41.52%。

  7. 山地主要集中於市域東南部,崗地以市域中北部居多,平原沿湘江兩岸分布。

  8. 株洲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熱充足,風向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正南風,無霜期在286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6°C至18°C,是名副其實的膏腴之地,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為湖南省有名的糧食高產區和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長江流域第一個糧食畝產過噸的縣(市)就產生在株洲代管的醴陵市。

4. 昆明市內有哪些景點

必去景點一:石林(shi lin)

翠湖公園位於昆明市區的螺峰山下,雲南大學正門對面。雖然面積不算太大,但卻很有特色。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個湖灣,後來因水位下降而成為一汪清湖。
自明朝起的歷任雲南行政官員都曾在這里修亭建樓。由於垂柳和碧水構成其主要特色的緣故,本世紀初正式定名為翠湖。

它以「翠堤春曉」而聞名四方。人們稱之為「鑲嵌在昆明城裡的一顆綠寶石」。
園內,縱貫南北的阮堤(1834年雲貴總督阮元撥款所築),直通東西的唐堤(1919年由時任孫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國聯軍總司令的唐繼堯撥款所築),將翠湖分成五片景區。

知識拓展:

昆明隸屬雲南省,享「 春城」之美譽,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相連,西南與玉溪市、東南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東與曲靖市交界,

昆明是雲南省的省會,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也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5. 關於貴州的資料

水文
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繫上游交錯地帶,有69個縣屬長江防護林保護區范圍,是長江、珠江上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全省水系順地勢由西部、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分流。 苗嶺是長江和珠江兩流域的分水嶺,以北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115747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面積的66.1%,主要河流有烏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陽河、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欄江、橫江等。苗嶺以南屬珠江流域,流域面積60420平方千米 ,佔全省國土面積的百分之35.0,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由於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形地貌,使貴州的氣候和生態條件復雜多樣,立體農業特徵明顯,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區域性較強,適宜於進行農業的整體綜合開發,適宜於發展特色農業。
能源資源
貴州是我國的能源大省,水、電、煤多種能源兼備,猶以水力和煤最為突出,水火互濟。。「黔電東送」是南方電網中「西電東送」的主力。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處處川流不息,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全省河川涇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佔全國總量的4.4% ,特別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貴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稱,煤炭資源儲量達497.28億噸,居全國第五位,超過南方12省(區、市)煤炭資源儲量的總和。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為發展火電,實施「西電東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煤化工、實施「煤變油」工程提供了資源條件。
土地資源
全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壩地較少。山地面積為108740平方千米,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1.7%,丘陵面積為54197平方千米,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1.1%;山間平壩區面積為1 3230平方千米,僅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5%。這種地理特點,使得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土地資源不多,特別是近年來,由於人口增多,非農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不斷縮小。2002年底, 全省實有耕地面積176.94萬公頃,比上年減少6.2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05公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土層較厚、肥力較高、水利條件好的耕地所佔比重低。
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門類齊全,儲量豐富,且成礦地質條件好,是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也具有一定優勢,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 2.27億噸;鋁土礦質佳量大,保有儲量為4.24億噸;磷礦儲量26.9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40% 以上;重晶石甲冠中華,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生物資源
貴州生物種類繁多。全省有野生動物資源1000餘種, 黔金絲猴
其中黔金絲猴、黑葉猴、華南虎、雲豹、豹、白顴、黑鶴、黑頸鶴、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頭鶴、蟒等14種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佔全國同類動物總數的1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69種,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紅腹雨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佔全國同類動物總數的25.7%。植物資源有森林、草地、農作物品種、葯用植物、野生經濟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類。全省森林覆蓋率已達30.8%,人均森林面積0.14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2 .1億立方米;有70種珍稀植物列入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銀杉、珙桐、禿杉、桫欏等4種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50%;有二級保護植物27種,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18.9%;有三級保護植物39種,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19.2%。全省有野生 植物資源3800餘種,其中葯用植物資源有3700餘種,佔全國中草葯品種的80%,是全國四大中葯材產區之一。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品質優良的珍稀名貴植物有珠子參、三尖杉、扇 蕨、冬蟲夏草、雞樅、艾納香(天然冰片)等6種 。此外,天麻、石斛、杜 黔西北高原越冬的黑頸鶴
仲、厚朴、吳萸、黃柏、黨參、何首烏、膽草、天冬、銀花、桔梗、 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參、冰球子、黃精、靈芝、艾粉等有地道葯材之美稱。野生經濟植物資源中,工業用植物約600餘種,以纖維、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資源為主;食用植物約500餘種,以維生素、蛋白質、澱粉、油脂植物為主;可供綠化、美化環境及有觀賞價值的園林植物約200餘種;具有抗污能力的環保植物40餘種。貴州農作物植物品種豐富,栽培的糧食作物、油料作物、 纖維植物和其他經濟作物近600個品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油菜籽為主要品種。經濟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烏桕、漆樹、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馬桐油」為貴州名優土特產品。全省飼養的主要畜品種有30多種,優良牧草資源2500餘種,發展畜牧業具有良好條件。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萬峰林
貴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園」。境內自然風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態,溶洞景觀絢麗多彩,野生動物奇妙無窮,文化和革命遺跡聞名遐邇;山、水、洞、林、石交相輝映,渾然一體。聞名世界的黃果樹瀑布、龍宮、赤水、織金洞、馬嶺河峽谷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銅仁梵凈山,茂蘭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威寧草海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猶如一串串璀璨的寶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以遵義會址和紅軍四渡赤水遺跡為代表的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徵文化,更讓人駐足憑吊,追思緬懷。多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濃郁神秘的民族風情,以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宜人氣候,使貴州成為理想的旅遊觀光和避暑勝地,荔波喀斯特水上森林和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重點風景區
萬峰林、赤水風景名勝區、貴州雙乳峰景區、織金洞、紅楓湖、荔波樟江: 黃果樹瀑布:黃果樹瀑布是中國最大的瀑布、中國最美六大瀑布之一,國家5A級風 赤水丹霞
景名勝區之一。 龍宮: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全世界電磁輻射最小地方。有著全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還有著多類型的喀斯特景觀,被遊客贊譽為「大自然的大奇跡」。 天星橋:天星橋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主要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合,是水上石林變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區。 馬嶺河峽谷:被譽為「地球上一道美麗的疤痕」,位於興義市東5公里處,是一個集雄、奇、險、秀為一體的國家級景區。 舞陽河: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包括舞陽河三峽、雲台山、鐵溪、歷史文化名城鎮遠等景點,融自然山水,名勝古跡。 荔波小七孔
鳳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遵義市區中部,園內林木蒼翠,鳥語花香,山迴路轉,泉水清洌;牌坊上「鳳凰山公園」五字為劉海粟手書。 鳳凰山在市區中部,巍峨矗立著一座蒼翠的高山,它就是被譽為「綠色明珠」的鳳凰山。登上海拔1057.9米的主峰,全城盡收眼底。 大阪水國家級森林公園:遵義市西北三公里處,大板水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高原濕潤氣候特點。良好的氣候資源和較大的垂直高差,為區內不同生態環境和生物景觀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在區內隨海拔變化形成不同的氣象與物候景觀;特別是金鼎山和白雲台,山高坡陡,四周是溝谷,濕度大、雲霧多,構成了產生雲海的良好自然條件,可夏觀雲海,冬賞雪景,四季朝迎日出,暮送晚霞。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增加了金鼎山的神秘感和夢幻感。 黎平侗鄉: 黎平是中國最典型的侗鄉不愧為一方「風水寶地」。它有世界之最橫空絕世的高屯天生橋,連美國號稱「天然石橋之最」並被美國政府認定為「虹橋國勝跡」的猶他州天生橋與之相比也略遜一籌;有侗鄉之最肇興鼓樓群,其建築藝術堪稱世界一絕;有長徵文化長征途中的中共中央黎平會議會址;有風光迷人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八舟河;有中挪合建、古樸典雅的侗族生態博物館堂安侗寨;有整個生態環境保持得完整的弄相山原生型天然森林;有巧奪天工的溶洞群和有驚無險的侗鄉第一漂西園十里漂流。 斗篷山、劍江:斗篷山是國內距離城市最近的原始林區,原始森林覆蓋率近90%,其中海拔1800米的高山台地上,有原始古林近百公頃,林木根部全部長在岩石縫隙之中。劍江景區資源豐富,是一個集自然山水、園林、橋梁、文物古跡、民族風情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風景區。 貴州雙乳峰景區:天下奇觀「雙乳峰」位於貴州省貞豐縣城境內,離縣城9公里, 貴州雙乳峰景區
處於貞豐——貴陽的公路干線上雙乳峰(12張)。佔地40公頃,海拔1265.8米,相對高度261.8 多米。兩座兀立的石峰形同女性豐滿的雙乳,且逼真得讓女人看了臉紅,男人看了心跳,被當地布依族稱為「聖母峰」,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峰」雙乳峰。 梵凈山:得名於「梵天凈土」,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九龍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銅仁市東南方向約17公里處,地處武陵山脈六龍山區北緣,沅水支流錦江南岸。
名勝古跡
遵義會議會址及紅軍街是貴州主要紅色旅遊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安順雲山屯古建築群位於安順城東七眼橋,是明代漢族移民的古村寨,保存著較為完好的屯門、屯牆和哨棚。村內古樹成蔭,山勢峻峭,風景秀麗。村內一條街、戲樓、和數十戶民居建築完好地保存著明清特色,是一座現存的屯堡文化地面博物館。 石阡萬壽宮位於石阡縣城,始建於明萬曆初年。在貴州高原為數眾多的江西會館中,石阡萬壽宮是始建年代較早、建築規模較大、裝修工藝較精、民族特點較濃、文物價值較高的一座。修之者將飛檐翹角的仡佬族民居特點融八傳統建築中,使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協調一致。 平壩天台山伍龍寺平壩天台山伍龍寺——位於平壩縣天龍鎮天台山之巔,是典型的山 侗家鼓樓
地石建築寺廟。伍龍寺始建了明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後經多次增修、擴建,是年代較早、規模較大、工藝最精且保存最好的屯堡建築。這座古建築不僅具有宗教特徵,還擁有軍事功能,是座亦文亦武的古剎形城堡、半軍半教的城堡式古剎。 安順府文廟始建於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現為貴州省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在佔地11畝的安順府文廟內,無處沒有石雕石刻。 鎮遠青龍洞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完善於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該建築群集儒、釋、道多種文化於一體,融宗教建築、徽派建築、民族建築於一爐,堪稱山地建築博物館。 沿河紅軍渡紀念碑1934年5月,紅三軍在賀龍、夏曦率領下,經渝入沿,於5月31日到達縣城西岸,6月1日經惠民渡過烏江,擊潰敵軍,佔領全城。1979年6月1日,為紀念紅三軍渡江及開壁黔東特區45年,縣革命委員會於東岸觀音岩腳建立「紅軍渡」紀念碑。碑高4.1米,寬1.2米,四邊雕有扁草五星花紋,中棣刻紅軍渡江及創建黔東特區簡介。1982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上古寨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石阡縣烏江上游的廖賢河畔,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樓上村古建築群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集古樓、古屋、古巷、古橋、古井、古樹、古墓、古書、古風、古韻於一體,被譽為貴州省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村落,是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南茶城湄潭位於貴州北部,素有「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稱。成片茶海,抗戰時期浙江大學西遷於此

6. 里水離山水區南邊多少公里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玉皇飛雲玉皇山山腰有個紫來洞,站在洞前俯瞰,山下有一片八卦田,是南宋皇帝祭先農時親耕之地。玉皇山下慈雲嶺南坡有兩龕五代時的造像,為我國五代十國時期石刻造像的代表作之一。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每當風起雲涌之時,佇立山巔登雲閣上,耳畔但聞習習之聲,時有雲霧撲面而來,飛渡而去。湖山空闊,江天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為「玉皇飛雲」。以其壯闊、崇高而入選新西湖十景。玉皇山又名玉龍山,古稱龍山。五代時,吳越五曾從明州迎取阿育王像供奉於此,山因之又叫育王山。「玉皇」之名實始自清初,因當時山頂建造了規模宏敞的道教玉皇宮,山以宮名,始稱玉皇山。現代作家郁達夫曾寫出過一篇游記《玉皇山》,其中一段說:「登高一望,西北年得盡西湖的煙波雲影,與夫圍繞在湖上的一帶山峰;西南是之江,葉葉風帆,有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之勢;向東展望海門,一點巽峰,兩面三派潮路氣象更加雄偉;至於隔岸的越山,江邊的巨塔,因為是居高臨下的關系,俯視下去,倒覺得插插不足道了」。從玉皇山北麓的林海亭,沿青石鋪築的石階路拾級而上,不出十分鍾就可來到慈雲嶺上。慈雲嶺是玉皇山與鳳凰山的分界嶺,嶺上有吳越登雲壇遺址,後改為慈雲宮。玉皇山道觀廢除後,這默契改建為一處花木扶疏、疊石玲瓏的誕園。慈雲嶺南坡,旱先有佛寺石龍院,現存佛教造像兩龕,雕鑿於吳越國時。是西湖石窟造像的代表作。自慈雲嶺西行,一路柳杉夾道,草木滋長,綠蔭匝地,怪石嵯峨,鳥語頻傳。突然,山道上揚,一道陡坡出現在眼前,叫金門檻,意謂要登玉皇山洞天福地,這里才到大門口。攀過金門檻,從紫來洞頂旁側繼續沿山道攀行,玉皇山頂福星觀到了。福星觀闢建於清代雍正年間,俗語稱玉皇宮,曾經是西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有完整的仿宮殿式建築群,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真武殿、大羅寶殿、半姆閣,兩側有三清殿、三官殿及各附屬用房。如今,道觀早已不復在,但建築格局大致還保存,同時新建有登雲閣、望湖樓等,供遊人居高臨下憑欄遠眺,攬黨「之江三折」、「六和塔影」、「湖山況秀」、等勝景。舊時道門中人曾標榜「玉皇山六十四景」,雖有掃道教八八六十四卦陰陽之說頭面人湊足成數之嫌,卻也說明玉皇山潛在的景觀資源確實不少,其中有的已經為人所喜聞樂見。比如從山腰往南俯瞰,可觀賞八卦田景緻,八卦田原是南宋皇帝行象徵性躬耕之禮以示勸農的籍田,後來演變成呈八角形的田地,中央為賀土墩,周圍劃分為八大塊,分別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四季色彩各異,從而形成八卦圖象,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地址:杭州玉皇山門票:10元交通:38路、游3路車到絲綢博物館站下,步行登山。滿隴桂雨賞桂和品茶都是這里最受歡迎的事。西湖秋遊,日賞桂,夜賞月。賞桂以南山滿覺隴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詩篇中,每每以桂入詩,都是西湖北山靈隱、天竺一帶寺廟所植。而滿覺隴秋賞桂花,是明以後才形成規模氣候的。滿覺隴亦稱滿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條山谷。吳越時,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圓興院,後改滿覺院,地以寺為名,花大約也是寺僧所植並漸成大觀。明代中期人高濂《四時幽賞錄》中,有一則《滿家弄看桂花》,其文寫道:「桂花最盛處唯南山、龍井為多,而地名滿家弄者,其林若墉櫛。一村以市花為業,各省取給於此。秋時,策騫入山看花,從數里外便觸清馥。入徑,珠英瓊樹,香滿空山,快賞幽深,恍入靈鷲金粟世界」。桂花學名「木樨」,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性喜濕潤,滿覺隴兩山夾峙,林木蔥蘢,地下水源豐富,環境宜於桂花生長。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為主要經濟來源,一代傳一代,終於造就了這一片「金粟世界」。如今更是家家戶戶皆植桂,屋前後,村內外,滿山坡,路兩旁,一叢叢,一片片,一層層,舉目皆是。每年中秋前後,幾番金風涼雨,秋陽復出之時,滿樹的桂花競相開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誠如清人張雲敖七言絕句《品桂》所雲:「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細小而量大盛開時,如逢露水重,往往隨風灑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樹叢中,沐「雨」披香,別有一番意趣。滿隴桂雨入圍新西湖十景後,滿覺隴村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年年九、十月間舉辦西湖金秋桂花節,南山一帶,車水人流,道為之阻,西湖秋遊又添一大韻事。地址:西湖南翼白鶴峰與煙霞嶺兩山的夾道之中門票:5元,聯票20元(包括少兒公園)交通: 乘公交315、504路,游5、游7路、假日1、5線到動物園站下。旅遊小貼士1.每年3月30日---4月15日為「春茶會」滿隴茶事旅遊節,期間有:家庭採茶炒茶「一條龍」比賽茶具名品展示會,杭州著名茶樓聯誼會和「天下絕配、茶水絕選」活動。2.用桂花製作的桂花粟子羹和糖桂花是這里最有特色的點心。龍井問茶想要了解龍井文化,這里是最佳的選擇。據說,若用小棍輕輕攪撥龍井水,沙面會出現一條分水線,十分奇特。龍井之西的龍井村所產的西湖龍井,因為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著稱於世。西湖多妙對:白堤對蘇堤,長橋對「短」(斷)橋,靈隱對凈慈,虎跑對龍井。龍井位於風篁嶺上,為西湖群山南、北兩大支的交接點,這里山林密集,截水面積廣大,泉源茂盛,大旱不竭,古人以為龍之所居,三國東吳時即來這里禱雨,「龍井」之名因此而定。龍井的興盛,始自北宋無豐年間。上天竺寺高僧辯才法師告老退居龍井後,由於欽慕他德高望重,前來探訪、問道的人上至郡守,下到鄉民,絡繹不絕。辯才為方便客來客往,募緣整治山林,開辟通道,廣植翠竹,形成一條風韻蕭爽的盤曲山道,也就是現在已辟成通衢大途的風篁嶺。山道開通後,龍井寺香火漸盛,來客亦增多。辯才好客,每有訪客者,奉上山中自植自焙香茗一杯為禮。客多、茶的需求量大,龍井寺周圍山林便茶園遍布之地。一般認為,今龍井泉所在處即龍井寺舊址,然考諸史籍,這是明正統以後的事,此前的龍井寺,位於風俗篁嶺西暉落塢,也就是現在出產正宗西湖龍井名茶的西湖鄉龍井村內。盡管現在從愛喝的以散茶撮泡為飲的「西湖龍井」其初步形成大約在明初以後,但辯才居龍井植茶待客,無疑是龍井以茶出名的濫。明、清以還,龍井茶聲譽鵲起,一則有文人的推崇,如田藝衡《煮泉小品》載:「今武林(指杭州)諸泉,唯龍鴻人品,而茶亦唯龍鴻山為最。」又如袁枚<<隨園食單-茶酒單>>稱:「杭州山茶處處皆清,不過以龍井為最耳。每還鄉上上上見管墳人家送一杯茶,水清茶綠,富貴人家所不能吃者也。」二有皇帝賞識。乾隆帝游江南到西湖每每到龍井賞茶,在龍井村獅峰下封了十八棵『御樹』,又在龍井寺題了「龍井八景」,至今崖壁間仍可覓睹其為數可觀的留題手跡。他還曾寫過龍井茶歌。一九八五年,龍井問茶入選新西湖十景,從此,不僅這里的茶葉,而且連這里的風景也身價倍增。每年清明前後,穀雨時節,茶農採茶、炒茶,香溢林下。遊人慕名訪茶嘗新,詢問茶史、茶趣,堪稱春遊第一快事。地址:風篁嶺門票:免票交通:乘27、游3 路到「龍井 」站下。旅遊小貼士1、真正龍井茶產量很少,大多遠銷國外 ,所以不要輕易在龍井村裡買龍井茶,那裡的大媽大嬸看似純朴,但你花「高價」從她手中買得的茶葉並不一定是「 正宗」,倒不如市內大一點的商場叫人放心。2、從龍井出發,有兩條線路是為時間充裕又喜歡爬山的朋友准備的。a.越過鳳凰嶺經龍井村,可去九溪煙樹,從27路龍井終點站到九溪南端之江路上的公共汽車站,全長6公里,步行游覽需2小時。b.從龍井北面的山道翻過棋盤嶺,去天竺、靈隱,5公里山路,步行游覽需2小時。黃龍吐翠黃龍的傳說和茂密翠竹得了西湖新十景的美名,不過,在這里時常看到的是新婚的慶典。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茂林修竹深處,隱藏著頗具道教洞天福地氣象的黃龍洞古跡南宋以來這里作為湖上五大祀龍點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黃山積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集宗教文化內涵與寺觀園林景象於一體面的黃龍洞闢建為仿古游樂園,入選新西湖十景。 景區中心,碧水滿池,假山、亭台環繞。苔岩上一隻鼓目、掀鼻、翹須的雕塑黃色大龍頭口吐清泉下注水池,叮咚奏樂,其下有崢嶸.巨石兀立水中,鐫刻唐劉禹錫《陋室銘》名句「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近年這里辟為圓緣民俗仿古游樂園。黃龍洞依傍山岩,竹林挺秀,庭園內外處處蒼翠欲滴,風韻蕭爽。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後,小雨初霽,暖風拂面,牆邊、路旁,山腳、庭後,隨處有春筍破土而出,或掀翻石頭,勢不可擋;或兩三叢生,競爭激烈。寧靜的山林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黃龍洞山門到二門之間,有一段長而曲折的游步道,若從空中俯看,猶如一條游龍沿路古木修篁, 花草清池, 矮牆漏窗,頗多可賞景物。它在寺觀園林構成上稱為《導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對遊人起著由俗入清、調整心態、漸入佳景的作用。 黃龍洞的假山,以渾重的黃砂石塊依照山勢、地形的起伏抑揚而砌築,或孤峰獨立或聚石造型,或堆疊成峰。遠望,石峰如林,重巒疊翠;入內,迷離曲折,剔透空靈,雄渾格與秀逸兼而有之。這與蘇州園林假山以精緻典型見長的風格迥然有別,顯示了山林寺觀造園藝術貼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著痕跡的長處與魅力。 黃龍洞竹景歷史悠久,竹徑通幽又是一絕。剛勁挺秀的大毛竹高達十多米,匯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卻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愛;竿細色深的紫竹,據說早先引種自普陀山;羅漢竹、筆桿竹、黃金嵌碧玉竹等點綴在假山、庭園等處,風韻蕭爽。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的竹,《體方有如削成,而勁挺堪為柱杖,亦異品也》。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後,小雨初霽,暖風拂面,這里的牆邊、路旁、山腳、庭後,隨處有春筍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塊, 勢不可擋; 有的兩三叢生,競爭激烈。寧靜的黃龍洞園里園處,洋溢著勃勃生機。地址:中國杭州外西湖後孤山路1號門票:15元開放時間:8:00--18:00交通:乘16路、23、28路、游5路、假日4線到黃龍洞站下。雲棲竹徑「竹」是這里的主角,綠色、清新、涼爽、恬靜使它在眾多的美景中也能勝出。雲棲地處五雲山麓,距西湖約15公里,遠離了繁華喧囂。一道幽徑,西起三聚亭,蜿蜒伸入山林深處,古木蔭翳蔽日,萬竿蕭蕭秀竹,編織起一片巨大的綠色濃雲,淹沒掉世態紅塵的炎涼,搖曳出山野蓬勃的生機。舉目所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友情,無處不在。歷史上,這里曾有吳越始建的雲棲禪院;明末,凈土宗高僧蓮池大師重振山門;清康熙、乾隆二帝,再三來游屢有品題。1985年,挾「湖山第一奧區」的盛譽,雲棲竹徑眾望所歸名列新西湖十景首席。雲棲竹徑,自然竹真最可珍貴,蟬鳴聲聲的炎夏,是她一年中最佳的游賞季節。行走在幽幽古道上,猶如潛泳在竹海碧濤,綠蔭連著綠蔭,山風追著山風,清涼裹著清涼。若有幸邂逅雷雨,除了舒暢,還是舒暢。地址:五雲山麓門票:8元交通:公交Y4路、324路658路皆可到。旅遊小貼士1.騎自行車游雲棲才能完全感受這里的靜謐與安詳。從南邊發,經虎跑、六和塔、九溪、宋城,返程里過梅嶺隧道,經天竺、靈陷、玉泉從北邊返回。2.梅塢茶村、五雲山和大清谷都值得花點時間。環山一日,你一定會有收獲,但這是為那些數次到杭州,或有充裕時間的人准備的線路。吳山天風江南一帶的山水美,自然天成只佔去了一成,人文才是真正讓它出彩的原因。蘇東坡、米芾等都在此留下過手跡,風流才子徐文長的楹聯最為畫龍點睛。登閣遠眺,左湖(西湖)右江(錢塘江)、杭城盡收眼底。吳山是西湖南山延伸進入杭州城區的尾部,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南界,由紫陽、雲居、金地、清平、寶蓮、七寶、石佛、寶月、駱駝、峨眉等十幾個山頭形成西南—東北走向的弧形丘岡,總稱吳山。吳山不高,但由於插入市區,其東、北、西北多俯臨街市巷陌,南面可遠眺錢塘江及兩岸平疇,上吳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元詩人薩都刺有詩曰:《天風吹我登駝峰,大山小山石玲瓏。》近代巾幗豪傑秋瑾則留下了傳誦一時的《登吳山》七絕:《老樹扶疏夕照紅,石台高聳近天風。茫茫浩氣連江海,一半表山是越中。》新西湖十景中,充溢著天、地、人同造化共凝聚意味的山水傑作,首推吳山天風。吳山多古樹。八百歲高壽的寧樟,經歷六百年風雨春秋的龍柏,是吳山悠久歷史的見證,令人敬仰。這里三百五十年以上樹齡的古樹,就達十五株之多。吳山多奇岩。金地山西南坡的十二生肖石,從一定的角度看去,酷似龍、虎、兔、猴等十二生肖的造型,文人雅客卻將它們解讀為《巫山十二峰》。另如垂雲峰、飛來石、呂字岩、潑水觀音石及瑞石洞、青霞洞石景,無不令人叫絕,難怪明末張岱在《西湖夢尋》中要大書一筆道:吳山石皆奇秀一色,《一岩一壁,皆可累日盤桓》。吳山為山不高,主位獨好,林茂泉豐,山上山四通八達,南宋以不,祠廟寺觀越建越多,至明清,商業店肆紛紛擠入,步步樓台,處處寺廟,香客遊人摩肩接踵,一片熱鬧景象。城隍廟是吳山上最大的神廟,仿宮殿式建築,基址可尋。廟內空庭中古木參天,氣象森嚴,大時樟樹至今鬱郁蔥蔥。在人們心目中,當年的城隍廟不可等閑視之,以至連山名也因此廟而順口叫做城隍山了。舊時眾多的祠廟寺觀,使吳山四時廟會不斷,吸引了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成為杭州地方民俗風情活生生的展鑒館。農歷新年、二三月間香市、端午、立夏等節期,山上山下人如潮湧,熙攘喧鬧。各廟宇里的菩薩、神像,凡有點《來歷》的,年年要過《生日》,必有一番喜慶熱鬧。廟會盛,遊客眾,招來了大批特殊行當的從業人員,算命、看相、測字攤位,還有賣字畫、變戲法、耍雜技以及普通店家小販設攤做生意,不勝枚舉。吳山上還曾留下眾多歷史文化名人的蹤跡。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曾為吳山有美堂撰記文說:《錢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盡得錢塘之美焉!》南宋陸游晚年曾多次來游吳山,留下了《閱古泉記》等名篇。明代傑出的書畫家徐渭和陳洪綬曾先後寓居吳山火德廟西爽閣,創作詩畫作品。清代,文人雅士第第結隊上吳山聚會雅集,談今說古,怡情林泉。至如李漁那樣的文藝全才,竟舉家遷居吳山鐵冶嶺上,他為新居層園撰題楹聯雲:《繁冗驅人,舊業盡拋塵市裡;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畫圖中。》民國初年,劃時繁盛喧闐的吳山大觀景象,隨著杭州湖濱新市場的開辟而一蹶不振。新中國成立後,吳山以其城市山林景象與野趣,成為人們休閑、嬉戲、探幽、訪古的好去處。紫陽山巔有美堂遺址上,巍然高聳起江湖匯觀亭;舊太歲廟、葯王廟改建為極目閣、茗香樓、先賢堂等,遊客閑庭信步,小樓憑欄,流連忘返於美景佳茗的陪伴之中;東岳中興觀遺構得到妥善保護,供人憑吊兩宋遺事,探尋杭州古建築變遷軌跡;寶成寺修復一新,寺中元代造像麻曷噶喇像人微言輕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供人觀賞;山東麓,當年的南宋太廟遺赴隨城建施工而顯露鱗爪,一座南寧太廟遺赴公園已經顯現在藍圖上。地址:吳山門票:30元 交通:乘公交8、25、35、38、40、808路或游7、8線到吳山廣場站下即可。旅遊小貼士1.這里的茗香樓、城隍閣值得細觀。2.徐文長的應景對聯懸掛於「江湖匯觀亭」內。阮墩環碧西湖中一座綠色小島,因有古裝侍女的敬茶與輕歌曼舞,而有時光倒流的錯覺。夏秋之夜,這里還舉辦仿古游,身著古裝的侍女敬茶,奏古琴輕歌曼舞,恍若隔世。景點簡介:西湖有三座人工島嶼: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慶五年(一八00)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後,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島的,故後人稱之為阮公墩。又因其泥軟地低,常為湖水浸漫,俗呼其為阮灘。阮公墩成島後,雜木蔥蘢,蔓草萋萋,天真未鑿。一九八一年,島上建環碧山莊。這是一座仿江南私家另墅格局建造的庄園式園林,芳名《環碧》,告訴人們她借景湖光山色的獨特優勢。庄內揭出大於林杪之上,隨風招搖,頗存古風。島上矮籬圍出庄園,園內茅屋竹閣,有環碧小築、雲水居等,輕盈靈巧。庭前屋後,植有香樟、楓楊、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寧,又講究朴質。島邊近水處,別設憶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號芸台)治湖堆島、留績西湖之意。環碧庄建築內部陳設古樸淡雅。日間,乘船來訪者可在此品茗、小酌;晚上,有莊主《員外》率一幫《家僕》、《侍女》著古典戲裝與來客共行仿古游樂文娛活動。地址:阮公墩門票:20元 交通:由中山公園乘遊船前往。 %D%A補充:%D%A九溪煙樹 「溪水」是這里的主體,有了山和樹的相伴,水也愈加地幽雅。清末學者俞樾游九溪詩雲:「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字里行間,將美景的妙處刻畫得漂流盡致。被定為新十景後,更名為「九溪煙樹」。九溪,俗稱「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源發翁家山楊梅嶺下,途匯清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清頭和方家九溪,曲折隱忽,流入錢江。 西湖山水,自中唐以還迭經梳理、開發,勝景漸趨精緻,以至有人略嫌其過分雕琢。其實不然。九溪十八澗地處西湖三面雲山西南隅,平面呈『丫』字形,自北往南流入錢塘江,一般省稱九溪。這里山巒起伏,林木茂密,晴好天氣滿目翠微,秀色可餐;若遇陰雨天,雲霧繚繞,煙嵐飄揚,景色奇佳。九溪多山,九溪富水,山水共生成望不盡數不完的綠樹翠黃,野草雜花。竹木花草,又賦予山野以秀色,以靈性,再加以煙嵐渲染,便整體呈現陰柔含蓄之美,朴實野性之美,這,正是九溪煙樹能夠躋身新西湖十景的根本原因。從六和塔西、錢塘江邊的徐村北折入山,一路迤儷而行,一幅山林村野長卷便漸次展現眼前。初始,水田成片,村落依山,田園風光清麗;繼而,連山疊嶂逐漸靠近,似欲與人相呢相親,山溪在路旁潺潺而歌,溪旁草木靈秀。隨著道路愈轉愈深,山綠,樹綠,草綠,山也綠。不知不覺間,人已經步入萬綠叢中,與山野融為一體了。晚清大學者俞樾(曲園)在《春在堂隨筆》中對九溪贊賞備至,他寫到:「西湖之勝,不在湖而在山。白樂天謂冷泉一亭,最餘杭而甲靈隱,而余則謂九溪十八澗,乃西湖最勝處,尤在冷泉之上也。」不過,九溪之美,在於自然、平常、野趣、天籟,遊人須以平常心游之,方能夠覓得種種不平常的山水審美感受。游九溪,又須放慢腳步,緩下心思,悠悠的、細細的,盡情領略這里的山崖,煙嵐,綠樹,溪聲,鳥歌,雲影,切勿來去匆匆,辜負了這一方雲山勝景。九溪十八澗『丫』字形上面的兩支分叉,是在溪中溪菜館匯合而形成下面的主幹,注入錢塘江的。由『溪中溪』往東沿溪而上,是為『九溪』,可抵楊梅嶺村。這一路重巒疊嶂,老樹交柯,幽邃蔭翳可與浙西著名的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媲美。由『溪中溪』向西,是為『十八澗』,一路峰迴路轉,清溪琴韻時高時低,忽驟忽緩;淺流或迂迴於山腳,或潛行於岩隙,或漫溢於路面,又從步石空缺處輕盈的跌宕而下,濺起一片細水珠,灑下一串歡笑聲。也不知行經幾道山屏,幾處谷口,雞犬之聲相聞,密林中透出青瓦粉牆檐影,茶鄉龍井村忽然就道了。也不知道前面還有哪個村哪家店,多少山多少水。地址: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門票:九溪瀑布門票2元交通:乘2、K4、308、504游5路、假日5線到錢塘江邊的「九溪」車站旅遊小貼士1.每年的4---10月是九溪的豐水期,也是游九溪最好的季節,否則其它時間不僅看不到瀑布,九溪十八澗的溪流也很小。2.九溪全長6公里,而且全境密布著森林和曲折的山路,到這里只能步行,所以也要花不少時間。如果有一個游覽計劃會讓旅行十分有效。3.這是一條從南至北的游覽線路:乘2、K4、308、504游5路、假日5線到錢塘江邊的「九溪」車站,經九溪煙樹公園往龍井或滿隴桂雨。4.另一條是從北往南的游覽線路:從27路龍井車站經九溪煙樹公園往「九溪」車站或滿隴桂雨。5.第三種選擇是從東北往西南:由滿隴桂雨經楊梅嶺或從動物園經虎跑後山到九溪煙樹公園。6.到九溪煙權可以在溪中溪酒家就餐,這里以西湖傳統名菜和杭州風味菜餚為特色。虎跑夢泉「龍井茶葉虎跑水」並稱西湖雙絕。這里還是當年濟公和沿圓寂的地方。西湖勝景,湖山相依相連,這相依相連的「使者」,便是三南雲山間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澗。位於大慈山下的虎跑泉,則是西湖從多名泉中的翹楚。虎跑泉的得名,始於佛教神話傳說,實際上這是歷史上西湖名泉的開發、保護、利用乃至留存與佛、道信徒及寺觀興衰休戚相關的一種世俗的折射。 「虎跑」即虎跑泉,在大慈山定慧禪寺內。「虎跑」之名,因「夢泉」而來。傳說唐代高僧性空住在這里,後來因水源短缺,准備遷走。有一天,他在夢中得到神的指示:「南嶽衡山有童子泉,當遣二虎移來。」翌日,果見兩虎跑地作穴,湧出泉水。「虎跑夢泉」由此得名。虎跑稱為「天下第三泉」,「虎跑」瀏覽的樂趣在「泉」。進山門之後,清泉便在腳下發出絲弦般的聲響,酷似滴珠落盤的琵琶樂曲。虎跑泉十分清澈,水質潔凈,龍井茶葉虎跑水,歷來被譽為「西湖雙絕」。從聽泉、觀泉、品泉、試泉直到「夢泉」,能使人自然進入一個繪聲繪色、神幻自得的美妙境界。「虎跑」還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濟公」歸葬的地方,「濟公殿」、「濟公塔院」坐落於此。近代藝術大師李叔同在此出家為僧,弘一法師紀念室也很引人關注。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經岩石的節理和間隙匯成的裂隙泉。它從連一般酸類都不能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滲透、出露,水質純凈,總礦化度低,放射性稀有元素氡的含量高,是一種適於飲用,具有相當醫療保健功用的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故與龍井茶葉並稱「西湖雙絕」。地址:大慈山定慧禪寺門票:15元交通:乘公交K4、504路,游5路、假日5線到虎跑站下。旅遊小貼士到虎跑泉,除了看人文古跡,別忘了品一品龍井茶。寶石流霞保淑塔的紫褐色山岩是一種海風的地質景觀。西湖三面雲中,葛嶺、寶石山自成一體,景色奇特。它們的山體均由侏羅系凝灰岩構成,其中最多見的是熔結凝灰岩。這里的山岩呈赭紅色,岩體中有許多閃閃發亮的紅色小石子,每當陽光映照,滿山流韋紛披,尤其是朝陽或落日紅光灑沐之時,分外耀目,彷彿數不清的寶石在斷斷生輝。寶石山正因此而得名,新西湖十景之一「寶石流霞」的出處也在於此。葛嶺、寶石山為西湖北屏,從斷橋、白堤北望,它們彷彿是一件放大的水石盆景。登上葛嶺、寶石山,則南望平湖,水天盪漾;北瞰萬畝平疇,樓棟鱗次櫛比;東則街衢商埠,市面廛充滿省活力;西有青嶂千疊,一派蒼翠遙接晴空。寶石山東巔,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聳的外形,與好的「美人」別稱十分相合。這位「美人」誕生於北宋初年,原為九級磚木結構,直到明代重建時,依然保持這種與六和塔斯、雷峰塔並無太大差異的結構。現在的磚砌實心式樣,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時仿自清代原樣,雖不能登臨了,卻以其漂亮的「容顏」和所處的顯要位置而成為引人矚目的西湖勝景標志物。葛嶺,因相傳東晉煉丹家葛洪曾在嶺上修道煉丹而得名。葛嶺之巔的初陽台,傳為葛洪煉丹所置。每當清晨日出之際,四山皆晦,台上已明,瞬息間,旭日露臉,霞光萬道,紅滿東天,離奇變換,不可捉摸。「葛崔朝暾」早在元代即被列為錢塘十景之一。據說,初陽台上還能在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日見到日月並升奇景。清雍正《西湖志》描述說,旭日初升時,山鳥群起,遙望霞氣,一影互相照耀,傳是日月並升。但成書於清同治初的《杭俗遺風卻說:「天將曙,紅日初浴海而出。遙見西方平地線上,變有一輪,掩映雲際,即月也。約過數分鍾,即不可復見矣。」而成書時間介於〈西湖志〉與〈杭俗語遺風〉之間的清百一居士〈壺天錄〉,有一則關於嘉慶二十四年九月三十日晨於初陽台「日月並升」的記載又不同於前二說,書中寫道:「東方漸明,紅雲雲片片,相催而上。有一紅一黑者,大如車綸,並行而上。紅者熾若火球,光華四射;黑者甚晦,暗如潑墨,蓋即晦夜月魄也。」由於初陽台日月並升奇景只有十月初一前後能見到,而每年引時杭州已是深秋時節,天氣多雲翳,故很少能有親眼目睹的機會。這一奇景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尚有待驗證。地址:寶石山門票:免票交通:7、27、807路、游1、2、3路到葛嶺下車,步行登山。旅遊小貼士朝霞初照或落日余暉時是這里一天中最美的時刻。 更多旅遊線路推薦:趣朋旅遊網%D%A

7. 中國地質大學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研參‎考‎書‎目

讀思研《心理學基礎綜合習題精編及歷年真題解析》作者:胡月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考點·重點·難點預測及解析》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核心考點》(背誦版)
這三本書必備,再就是把6本教材配齊了,我把完整詳細的清單給你列出來,希望對你有幫助,特別推薦!
一、312心理學綜合大綱解析
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是全國統考,由教育部統一命題,教育部發布考試大綱,規定了考試范圍。312大綱中考試涵蓋心理學導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等學科基礎課程。讀思研教研老師根據多年的考研經驗,結合心理學考試大綱,以及歷年真題命題特點,向廣大考生推薦以下心理學考研教材。如果是自命題院校,可以參考各個院校的參考書目。
二、312推薦參考書目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基礎綜合習題精編及歷年真題解析》作者:胡月
本書緊密圍繞心理學考研大綱設計知識點,參考歷年真題設計相應習題。力求涵蓋所有大綱涉及的知識點的同時,模擬真題幫助考生進行復習和自查,提供了13年完整歷年真題,並對其做了較為詳盡的解析,幫主考生完成全程復習,本書是眾多考生從初期備考到後期沖刺的伴侶。(全書有完整配套講課視頻,考過學長強烈推薦)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考點·重點·難點預測及解析》作者:胡月 助力考生全程復習把握考試的考試點 和 重點難點。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核心考點》(背誦版)作者:胡月 適合考生後期沖刺把握核心考點及背誦
《普通心理學》(第5版)作者: 彭聃齡
《實驗心理學》作者: 郭秀艷
《心理與教育測量》(第4版)作者: 戴海崎//張峰//陳雪楓
《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第4版)作者: 張厚粲,徐建平
《發展心理學》(第3版)作者:林崇德
《當代教育心理學》(第3版) 作者:陳琦, 劉儒德
《社會心理學》(第4版)作者: 侯玉波
312心理學基礎綜合的內容大體上就是如此,作為考研的專業課,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合理利用好復習時間,實現效率的最大化。
最後希望所有的考研人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去到你們想要去到的地方,成為你們想成為的人,所有的努力都能成為現實的助力。
B

8. 中國哪些大學有珠寶首飾設計專業(盡量全一些)

上海同濟大學、北京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有相關的專業,都是一本。各省的錄取分數線都不一樣。還有上海大同學院,

9. 長沙的初中有哪些和株洲的初中

長沙
長沙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長沙市第三十一中學
長沙市第二十九中學
長沙市第十二中學
長沙市第十六中學
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中學
長沙第六中學
長沙鐵路一中學
湖南中加國際學校
鐵道學院子弟學校
長沙市三十中學
長沙市三十五中學
長沙市天心區大托鎮披塘中學
長沙市天心區大托鎮解放垸中學
長沙市建業學校
長沙市湘郡中學
長沙市第九中學
長沙市第二十二中學
長沙市第二十四中學
長沙市第四十二中學
長沙市長郡中學
長郡中學
中南大學附屬中學
湖南大學附屬中學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湖南廣益實驗中學
長沙市培粹實驗中學
長沙市嶽麓區延風中學
長沙市嶽麓區望岳中學
長沙市嶽麓區清水塘中學
長沙市嶽麓區湘儀學校(中學)
長沙市第二十中學
長沙市第二十八中學
長沙市第十九中學
長沙市銀橋中學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國防科大附屬中學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
湖南省長沙湘一實驗中學
長沙市二十五中
長沙市周南中學
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沙坪中學
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源豐鎮中學
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白霞中學
長沙市開福區植基中學
長沙市明德中學
長沙市田家炳實驗中學(實驗)
長沙市第七中學
長沙市第八中學
長沙市第十三中學
長沙市黑石渡中學
長沙鐵路第二中學
中建五局中學
井灣子中學
同升湖國際實驗學校
湖南省地質中學
湖南省浦沅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子弟學校
省公路管理局技工學校
長沙外國語學校
長沙市曙光學校
長沙市湖橡學校
長沙市稻田中學
長沙市第三十七中學
長沙市第二十一中學
長沙市第二十六中學
長沙市第十一中學
長沙市第十五中學
長沙市第四十一中學
長沙市耀華中學
長沙市芙蓉路學校
長沙市雅禮中學
長沙市雨花區燕子嶺學校
長沙市雨花區黎托中學
雨花區洞井中學

株洲
株洲市五中
株洲市十五中學
株洲市第十九中學
株洲市荷塘區仙庾鎮中心學校
北京師范大學株洲附屬學校
景弘中學
景文學校
賀家土中學
株洲市第七中學七中
淞南中學
五里墩中學
博文中學
株洲景炎中學
株洲南方外國語學校
株洲師專附中
株洲泰山學校
株洲群豐中學
馬家河中學
株洲市田心中學
株洲楓葉中學
株洲市六中
株洲市十六中學
株洲市第十二中學
株洲市石峰區雲田中學
株洲市石峰區龍頭鋪中學
株洲市石峰區逸夫中學
株洲市石峰區光明學校
株洲市石峰區五公司學校
株洲九方雙語實驗學校
株洲市天台中學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