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海南省地質局林志鴻主任

海南省地質局林志鴻主任

發布時間: 2021-02-23 19:02:08

『壹』 (一)國有地勘單位基本情況

1.全國國有地勘單位基本情況

《2012年度全國地質勘查行業通報》顯示,截至2012年年末,全國從事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工作的地勘單位職工總人數102.76萬人,比2011年減少6.56萬人。其中,在職職工59.79萬人,離退休人員42.97萬人;屬地化管理的地勘單位職工總數27.64萬人,中央管理的地勘行業單位職工6.47萬人,其他單位25.68萬人。

屬地化管理地勘單位的在職職工 27.64萬人,離退休人員29.99萬人。在職職工人員中,地質勘查人員 14.83萬人,佔53.65%;礦產開發人員0.81萬人,佔2.93%,其中技術人員9.96萬人;工程勘察與施工人員4.38萬人,佔15.85%;其他人員7.62萬人,佔27.57%。

中央管理的地勘單位在職職工6.47萬人,離退休人員5.19萬人。在職職工中,地質勘查人員3.38萬人,佔52.24%,其中技術人員2.20萬人;工程勘察與施工人員0.84萬人,佔12.98%;礦產開發人員 0.11萬人,占 1.70%;其他人員 2.14萬人,佔33.08%。

2.調研單位基本情況

2011~2012年,項目組分別赴貴州、青海、西藏、黑龍江、河南、甘肅及海南7省(區)地勘單位調研,獲取了翔實的資料。各省(區)地勘單位基本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1)貴州省地勘行業基本情況

據貴州省國土資源廳提供的數據,截至2011年5月1日,全省地勘單位61家(佔全國地勘單位的2.8%),其中國有地勘單位50家(中央直屬2家、屬地化36家,其他國有12家),佔全省地勘單位的82%。61家地勘單位中,具有地質勘查甲級資質的有21家;具有地質勘查乙級資質的有26家。全省地勘單位國有職工2.36萬人(在職1.06萬人,離退休1.3萬人),其中地質勘查從業人員9400餘人,專業技術人員4300餘人。

貴州省國有地勘單位有5支隊伍: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管理局,在職5274人;省煤田地質局,在職1567人;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局,在職2210人;中國建材貴州地勘總隊,在職103人;中化礦山總局貴州地勘院,在職253人。

2010年全省勘查收入23.3億元,其中轉讓礦權收入2.4億元、工程勘察收入3.8億元、礦業開發收入2.9億元、其他收入14.2億元。

(2)青海省地勘行業基本情況

在青海從事地質勘查的有56家地勘單位,投入人力6465人次,其中省內19家,4124人次。2010年產值達23.9億元,人均產值38萬元。

(3)西藏自治區地勘行業基本情況

目前,西藏自治區地勘隊伍主要是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下屬8個勘查單位,現有在職職工1372人,專業技術人員637人,其中高級工程師及以上職稱139人,中級職稱202人。地勘單位具備的勘查資質主要是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地質調查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質鑽探、液體礦產勘查、岩石礦物鑒定與測試等勘查資格證書,其中甲級資質證書10個,乙級資質證書4個,丙級資質證書2個。

(4)黑龍江省地勘行業基本情況

黑龍江省地質勘查行業(不包括油氣行業的地質勘查人員)在職職工為16553人。其中由黑龍江省屬地化管理的國有地勘單位是黑龍江省地礦局、省煤田局、省有色和核工業局等三個單位,三個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為10059人,佔全行業人員的60.8%;中央管理的地勘單位武裝警察部隊黃金第一總隊、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黑龍江總隊和中化地質礦山總局黑龍江地質勘查院等三個單位,三個單位的在職職工3257人,佔全行業人員的19.7%;此外還有歸屬地方、礦山企業和獨立的各類所有制的地勘單位約63個,從業人員為3237人。

2010年黑龍江省各地勘單位的地質勘查業總收入超過20億元。其中:地質勘探費6.09億元,地質專項撥款6.58億元,礦產勘查勞務收入7.29億元。2010年黑龍江省各地勘單位的總資產已經達到了75.17億元,凈資產達到41.42億元,專用儀器設備的凈值為3.77億元。

(5)甘肅省地勘行業基本情況

此次調研的國有地勘單位有甘肅省地勘局、甘肅省有色地勘局、甘肅煤田地質局、甘肅省核工業地質局、建材甘肅總隊等。其中,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成立於1956年,截至2011年年底,職工總數13079人,其中在職6099人、離退休6980人(離休125人)。在職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 2642人,佔在職職工總數的43.3%,其中高級職稱419人(正高41人)、中級職稱726人。截至2011年年底,全局擁有總資產約28.25億元。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在職職工235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70人,佔在職職工總人數的33%。甘肅煤田地質局成立於1953年,是甘肅省從事煤田地質勘查的一支專業化工作隊伍,與甘肅省煤炭資源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現有職工4100人,其中在職職工2060人,離退休人員2040人。

(6)河南省地勘行業基本情況

河南省國有地勘單位主要分屬河南省地勘局、河南省有色地礦局、河南煤田地質局及河南省核工業地質局等。截至2011年年底,省屬國有地勘單位有35個,人員28993人。其中在職職工14331人,離退休人員14662人。

(7)海南省地勘行業基本情況

海南省的國有地勘單位經過多年的發展、整合,2010年7月,由原海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和原海南省地質勘查局合並,組建成立海南省地質局(海南省海洋地質調查局),並於2010年9月正式揭牌。全局下屬13家正處級事業單位,內設13個處室,另外,該局還有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11家。全局共有職工2708人(核定編制1556人),其中,在職職工1585人,離退休職工1123人。專業技術人員82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157人。

『貳』 (二)地質找礦主力軍作用

國有地勘單位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成長壯大的,幾十年來為國家地質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具有地質找礦無可替代的優勢。

他們不僅佔有我國絕大多數的地質技術力量和地質技術裝備,而且佔有大量地質信息資料。這些資料對找礦區塊的優選,進而對地質找礦的大突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國有地勘單位正處於改革的過渡時期,當國有地勘單位擺脫舊體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時,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1.國有地勘單位的優勢

當前國有地勘單位優勢主要表現:一是掌握有長期工作積累的大量、系統的地質資料信息;二是具有比較完備、先進的地質勘查工作技術手段和裝備;三是有一支素質較高的、專業齊全的、經驗豐富的地質工作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在當前實施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整裝勘查中,這些優勢已得到充分的發揮,是地勘單位在這些工作中發揮主力軍作用的最關鍵支撐要素。

2.找礦突破中的主力軍作用

各省(區、市)地質找礦突破、整裝勘查工作都是建立在地勘單位長期工作提供的資料信息基礎上的。

(1)提供了大量的基礎地質信息成果

甘肅省地勘局建局50多年來,在基礎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和水工環地質工作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現和評價了格爾珂、早子溝、大橋等超大型金礦,石板墩大型磁鐵礦,尤其是國寶山銣礦等具有超大型規模前景的重大找礦成果,有望成為國家級稀有金屬勘查開發基地。

西藏自治區國有地勘單位在驅龍銅礦、甲瑪銅礦等重大發現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2)承擔了大量的地質找礦項目

各省(區、市)在實施地質找礦突破戰略、整裝勘查中,絕大部分勘查項目是由國有地勘單位承擔,各地勘單位也把主要勘查工作要素投入到整裝勘查、找礦突破工作中去,許多地勘部門把三分之二的力量投入其中,真正起到主力軍作用。

青海省國有地勘單位在實施地質找礦戰略突破行動中,承擔了該省絕大多數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的礦產勘查項目,探索實施探采一體化,效果明顯。

西藏自治區國有地勘單位在推進改革、走企業化道路的過程中,地質生產能力逐步增強,在實施地質找礦新機制、青藏專項、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河南省屬地勘單位承擔了該省絕大多數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的礦產勘查項目,找礦效果明顯。同時,積極拓展省外市場,各國有地勘單位在新疆、西藏、內蒙古等10多個資源豐富的省(區、市)建立了資源勘查基地,部分地區已取得找礦突破。如在新疆哈密、內蒙古探明了兩處特大型鉬礦;在新疆西昆侖西段查明了一處特大型優質鐵礦;在西藏當雄、嘉黎一帶查明了6處大中型礦產地,獲得一大批銀銅鉛鋅資源儲量等。

(3)與企業合作,充分發揮承擔地質找礦主力軍作用

企業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勘單位,也是地質找礦效果比較好的地勘單位。地質找礦投資和地質找礦技術勞務的結合,在一個企業的主體內,或者在兩個主體之間通過企業對企業的連接,才能形成高效的地質找礦機制。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就是這方面的良好例證。他們現有從業人員1943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4人(地質人員318人)。「十一五」期間,共承擔各類地勘項目240個,投入地勘費6.18億元,累計圈出水系沉積物異常501處,磁法異常118處,普查基地16處,提交可供開發礦產地10處,新增資源量:金98 t、鐵礦石2.9億t、銅鉛鋅206萬t、銀1092 t、鈷2萬t、鎢1.1萬t。

甘肅煤田地質局是從事煤田地質勘查的一支專業化工作隊伍,與甘肅省煤炭資源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4)積極實施礦產資源「走出去」戰略

河南省積極走向非洲、美洲、大洋洲、中亞及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在幾十個國家進行礦產勘查,其中多個國家找礦取得重大進展和突破。如幾內亞鋁土礦勘查,累計探明鋁土礦資源儲量超過我國鋁土礦保有資源量總和;利比亞鐵礦勘探,已探明鐵礦資源量為特大型規模;坦尚尼亞維多利亞金礦普查,礦床規模已達大型以上等。

海南省地質局在非洲、東南亞、南美洲有關國家開展地質找礦和礦業開發工作,努力實現探、采、選、冶及深加工一體化經營。目前,該局已在國外申請獲得礦權50多個,面積1600多平方千米。

『叄』 以往礦山地質勘探工作

1)中南地質局410隊於1953~年進行了海南島東方縣石碌礦區地質勘探。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1∶10萬地質測量615km2、1∶1萬地質測量12.345km2、1∶2000地質測量7.027km2、槽探6.2948萬m3、鑽探131個孔共3.1222萬m、井探1.0272萬m、恢復坑道372m等。提交了「海南島東方縣石碌礦區坡積礦地質報告」和「海南島東方縣石碌礦區地質勘探報告」。

2)廣東省地質局海南地質隊於1957~1964年進行了海南島石碌礦區補充地質勘探。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1∶2000地質測量0.6km2;鑽探48孔13457.9m,槽探4439m3,井探1065.65m等,提交了「海南島石碌礦區補充地質勘探報告」。

1953年由中南地質局410隊及1957年經廣東地質局海南地質隊進行的地質勘探,原國家儲委分別於1956年和1958年以第48號和177號決議書批准為可供設計報告,1957年至1963年該隊在礦區東部進行補充地質勘探並提交了報告。全礦區累計探明表內地質儲量29170.1萬t(B+C+D級),其中表內原生礦(B+C+D級)儲量26870.8萬t,表內坡積礦儲量(B+C+D級)2299.3萬t。2003年底保有儲量13575.1萬t(A+B+C+D級),其中A+B+C級儲量10016.2萬t,露采范圍內保有儲量4490.1萬t。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礦區北一東段鐵礦體勘探程度較低,深部鐵礦體的情況基本沒有進行工作;②因任務變更的原因,鈷銅分析資料不系統,揀塊樣占的比重大,資料可靠性差,鈷銅礦體控製程度低;③礦區地層時代未能查明,研究程度不足;④對礦區成礦機理、礦床成因及類型和控礦因素研究不足。

3)廣東冶金地質934隊於1968~1975年進行了廣東省昌江縣石碌鐵鈷銅礦區北一區段銅鈷礦床地質勘探,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1∶1萬地質測量計29km2;1∶2000計3.84km2;鑽探148個孔計45477.76m,坑探5741m,槽探23601km3,井探296m等。提交了「廣東省昌江縣石碌鐵鈷銅礦區北一區段銅鈷礦床地質勘探報告」。原冶金工業部儲委於1984年1月26日以[84]冶儲字第19號文批准北一區段鈷銅礦儲量:表內礦石量5686583t,金屬量:鈷11120.12t,銅59894.53t,鎳3260.17t,銀63.707t;硫469238.68t。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東段E8~E17線鐵鈷銅礦體控製程度不足;②東段E17~E31線間深部找礦認識不足,控制不夠,對找礦遠景研究程度較低。

4)廣東省冶金地質934隊於1975~1976年進行了海南石碌鐵鈷銅礦區南礦區段補充地質勘探,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鑽探63個孔、進尺6379m等。提交了「海南石碌鐵鈷銅礦區南礦段補充地質勘探儲量計算說明書」。廣東省冶金局以粵冶地字[1979]168號文批准南礦區段鈷銅礦儲量:表內礦石量1336052萬t,金屬量:鈷1387.97t,銅13805.14t,鎳318.68t,銀6.333t;硫35292.52t。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南礦-楓樹下地段石灰頂向斜的控礦機制研究不夠,工作程度低,其北翼和深部(核部)是否有找礦遠景未作交代。

5)廣東省冶金地質934隊於1976~1980年參加了海南富鐵礦普查找礦會戰,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鑽探53個孔、進尺28373.40m;槽探31368km3等。1980年12月完成了「廣東省昌江縣石碌鐵鈷銅礦區鐵礦床遠景評價報告」的編制草稿。由於歷史原因,該報告沒有評審出版。2006年6月經海南省地質勘查局組織復制並提交了該「遠景評價報告」,同年8月11日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組織了專家評審,並以瓊土環資儲備字[2006]17號核定報告提交的E4a~E27線間凈增D級(相當於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鐵礦石總量10068.6327萬t(TFe平均品位42.86%)。

報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鑽孔分布稀而不均,偏斜過大,部分礦塊礦量僅達到E(3341)級;②部分鑽孔礦心採取率偏低(採取率<75%,約佔28%),未能揭穿礦體;③未進行礦山開采技術條件研究;④未進行可選性試驗和技術經濟可行性評價。

『肆』 中國有幾家一級爆破公司與地質災害甲級有幾家

海南有一家,海南省地質局爆破公司,地質災害那就太多了

『伍』 請問一下知情的朋友,怎樣才能在海南省地質局找一份工作

在當地地質網站上去查一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