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教授方石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教授方石

發布時間: 2021-02-23 15:50:06

⑴ 請問有誰有吉林大學海洋地質 碩士研究生導師聯系方式 好像程日輝、周永青、李雙林,李日輝。謝謝

科研與研究生辦公室 0431-88502617
你可以問一下,如果不告訴你電話,你也可以要個郵箱什麼的
不行的話,你就去吉大的論壇問問吧

⑵ 吉林大學的知名度極低,廣東人都不認識這所大學,還以為是二本

吉林大學的著名校友數量佔全國第四名
以下是中科院院士(部分)我想你不會不知道院士是什麼吧?
校友中的院士(以當選時間排序)
李四光
我國傑出的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1951年8月至1952年10月兼任東北地質專科學校(長春地質學院前身)校長,1949年10月19日,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呂振羽
1951年8月至1955年5月任東北人民大學(原吉林大學前身)校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余瑞璜
1952年9月起任教於東北人民大學(原吉林大學前身)物理系。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院士)。
俞建章
地層古生物學家、地質教育學家。曾任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教授、副院長等職。 195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顧功敘
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曾任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地球物理系系主任。 195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業治錚
著名地質學家。 1951 至 1964 年,在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任教,歷任教授、系主任、教務長, 1960 年創建海洋地質專業。 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院士 ) 。
朱光亞
1952年至1955年在吉林大學物理系任教授。1980年增補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院長。
董申葆
1953年任教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1980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謝學錦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地球化學系兼職博士生導師。
江元生
1956年由吉林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1年11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南京大學教授。
張乾二
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1991年11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廈門大學教授。
游效曾
1963 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現為南京大學教授。黎樂民——1978年至1980 年在吉林大學量子化學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進修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
經福謙
任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黎樂民
1978年至1980年在吉林大學量子化學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進修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
宋家樹
1954年由吉林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工業總公司軍用局研究員。
鄧從豪
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現為山東大學教授,1993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4年6月至1986年11月任山東大學校長。
董蘊美
1956年由吉林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1993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學部委員,現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軟體研究所研究員。
陳佳洱
1954年由吉林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93年11月當選為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大學校長。
何繼善 1960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1994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高鼎三
1955年起任教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翟裕生
1955年9月至1957年8月在長春地質學院礦床學研究生班學習。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薛禹群
1957 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研究生班。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導師薛禹群教授。1999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世績
196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65年吉林大學物理研究生畢業。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 澤
198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2001年當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世浙
1956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並曾在長春地質學院任教。2002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嘉麒
1965 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 1967 年長春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 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星學
吉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吉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康玉柱
1960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普查系。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兼職教授、西北石油地質局副總工程師、中石化西部新區勘探指揮部專家組副組長、新疆自治區專家顧問團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竇士學
196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在國外被評為澳大利亞皇家科學院院士、西南威爾士工程科學院院士,現為澳大利亞五龍港(WOLLONGONG)大學教授。
林學鈺
1957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系,水文地質和環境水文地質學界泰斗,我國最早從事環境水文地質和地下水資源管理研究的學者之一。現任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席,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香美
1977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醫療系,1982年在白求恩醫科大學獲腎臟病學碩士學位,2007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科主任、解放軍腎臟病中心主任、解放軍腎臟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雙聘院士。

下面再給你一個法學院的著名校友,請注意吉林大學的法學院在教育部是全國第五,以下是部分吉大法學院畢業生:
張文顯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法學組召集人),教授,哲學博士,博導;原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吉大本碩博)

鄭成良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教授,刑法學博士,博導;原國家法官學院院長(吉大本碩),

徐顯明 山東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會長(吉大本碩,與上交大副校長鄭成良為同班同學),教授,憲法行政法學博士,博導;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註:張、鄭、徐三人被譽為「吉大法學三劍客」(北海道大學法學院院長語),碩士同出王子陵教授師門。

車丕照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法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國際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

申衛星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吉大本碩)

傅廷中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吉大碩士)

崔建遠 清華大學法學院原副院長,現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

高鴻鈞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現任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韓世遠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吉大本碩)

劉瑞復 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博士生導師組組長(吉大本科)

張 騏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比較法與法社會學研究所執行所長,兼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吉大本科)

吳振興 武漢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博)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會長,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吉大本科)

龍翼飛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劉文華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中國經濟法學科創始人之一(吉大本科)

王 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博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吉大碩士)

王 牧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吉大本科)

王傳麗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原院長(吉大碩士)

莫世鍵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現任院長(吉大本科)

許 清 中國政法大學憲法教研室主任、教授 (已退,吉大本科)

信春鷹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原所長,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副部長級)(吉大本碩,並且為新中國第一個女法學碩士)

錢弘道 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曾任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比較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孫世彥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國際法室主任(吉大本碩)

杜青林 中央統戰部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任海南省和四川省的省委書記

孫 謙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本碩博)

戴玉忠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副部級),二級大檢察官(本)

張 軍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在非常務中排名第一),二級大檢察官,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紀委常委(本)

姜建初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碩)

梁國慶 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本)

趙登舉 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本)

謝安山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本)

郝志勇 司法部副部長,政治部主任(本)

白景富 公安部常務副部長(正部級)(本)

李 熙 中紀委委員,中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衛生部黨組成員(本)

何曄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本)

桂敏傑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本)

汪永清 國務院副秘書長(本)

劉 颺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兼常務副會長(正部級),曾任司法部副部長(本)

陳 傑 全國台聯副會長

李忠信 公安部文聯副主席,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公安部法制局局長(本)

童兆洪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孫萬勝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陳鳳超 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敬大力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周玉華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王記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

呂岩峰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教授,博導

韓 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

法進衍 山東省國家安全廳長

張建國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任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布小林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王國棟 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李向武 原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鶴松 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羅黔生 貴州黔西南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胡成全 黑龍江省司法廳廳長

王臘生 江蘇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

何訪拔 原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楊慶祥 原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李中和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李庚香 河南省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李言靜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

楊廣生 貴州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

王俊峰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金杜律師事務所(2006——2008連續三年被亞洲法律事務評為年度中國律師事務所,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律師事務所,被公認為是中國top3的律所)創始合夥人,管委會主任

對了 你們廣東省的現任省委書記和中山大學的黨委書記還是吉大行政學院畢業呢!

不過估計你和你身邊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吧!

⑶ 有吉林大學地質類職研究生么幫幫小弟吧!

你想考就看看吉林大學的考驗要求把,然後你就會有一個目標,然後在找人幫你了,

⑷ 中國白崗岩的分布位置都在哪些地方

白崗岩是鹼長花崗岩的淺色變種之一。化學成分和花崗岩相似,但SiO2含量>75%,較花崗岩為高,屬超酸性岩石。全部由石英、正長石和酸性斜長石組成,可含少量雲母,幾乎不含深色礦物(在花崗岩中,通常除長石、石英外會含有少量黑雲母、普通角閃石等暗色礦物)。具花崗岩結構。與其有關的礦產主要是錫、鎢、鈮、鉭等。

吉林省有關專家日前向記者證實,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腹地的拉法山存在目前中國唯一的白崗岩洞穴群,數量達30個,其中一處大型岩漿氣泡洞還填補了中國沒有大氣泡洞的空白。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程新民教授介紹說,拉法山白崗岩洞穴群據今大約一億年到幾百萬年,成因復雜,有構造坍塌洞和岩漿氣泡洞。程教授說:「世界上石灰岩溶洞比較多見,但作為不溶於水的白崗岩形成的洞穴就不多見,特別是拉法山白崗岩洞穴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在國內外實屬罕見。」據了解,拉法山發現的30個洞穴群中,有一處名為穿心洞的構造坍塌洞,將山體穿透,分別在北南東形成三個洞口。穿心洞長51米,寬十多米,高超過10米,能同時容納千人。
程教授是中國洞穴研究會委員,他說,拉法山發現大型氣泡洞洞長22米多,有三個分支,洞壁光滑,洞內無斷裂和破碎帶,橫斷面呈橢圓形。氣泡洞是由於地下岩漿壓力較大,使得在岩漿內部包裹有許多氣體,形成大大小小的氣泡。當岩漿運移到地下一定深度,冷凝結晶形成岩石時,氣泡中的氣體開始逃散,形成空洞。小氣泡空洞非常常見,但大氣泡洞就十分罕見。
拉法山白崗岩洞穴群和岩漿氣泡洞是在1993年長春地質學院和吉林大學進行的聯合考察中發現的。
另外吉林大學考古系的陳全家教授1991年和1992年在拉法山地區進行考古勘探時發現了三處舊石器文化遺存,發掘出較多的舊石器和動物化石。陳教授說,從拉法山出土的一件砍斫器和一把手斧可以推定,「該地區在大約6.2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這為東北亞的舊石器考古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世界第二大的白崗岩洞穴群
長春地質學院能源系教授程新民、吉林大學考古系專家陳全家經過深入地對拉法山地質、地貌進行地質考古勘測,發現世界第二大的白崗岩洞穴群。
神奇迷離的拉法山平地拔起,從四面環視形狀如一,洞穴成群,無水起雲霧。每天映照朝霞,迷霧繚繞,遊人彷彿步入仙境。她號稱八十一峰七十二洞。雲罩峰、姊妹峰、棋盤峰、卧象峰……峰峰險峻峭立;穿心洞、通天洞、氣泡洞、塔洞……洞洞神秘莫測。
據悉,世界上洞穴大多是石灰岩溶洞,其它的岩石類型比較少見,白崗岩洞穴則更少見,像拉法山洞穴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在國內外實屬罕見。拉法山白崗岩形成年齡距今1.5億年,洞穴的形成年齡則小於1.5億年。拉法山發現的氣泡洞在是國內唯一,亞洲第一大的白崗岩的氣泡洞,規模僅次於美國的玄武岩氣泡洞。這一重大發現,填補了我國洞穴中的空白。
程新民教授經過對拉法山的地質結構的分析,拉法山的主要岩石結構類型為肉紅色中粗粒白崗岩。岩石新鮮面為肉紅色,風化面為淺白色中粗粒花崗結構,塊狀結構,不含暗色礦物;斜長石:半自形或它形,粒度在5-8毫米不等,含量約佔60%;石英呈粒狀,含量約佔30%。在岩石偶見金屬礦物,且多風化成褐鐵礦。從吉林省地礦局試驗中心測試的岩石化學分析表明,拉法山白崗岩體屬於深層侵入岩。由於該地區地殼運動不斷上升,使岩體上的岩層不斷受到風化剝蝕,從而使岩體露出地表。這一現象表明拉法山是一個獨立的岩漿活動的產物。這一現象更加證明拉法山早在5千多萬年前,是一座高位海島,蛟河是一片海洋。
拉法山發現亞洲象化石之迷
中國探寶研究員吳廷林經過深入地對拉法山地質、地貌進行地質考古勘測,發現亞洲象化石。
吳廷林研究員初步勘測拉法山這座奇山早在5300—8000萬年前,是一座高位海島,蛟河是一片海洋。勘測中還發現拉法山原屬於熱帶氣候,而且闊葉林及草木繁茂,百鳥百獸成群,有明顯的象群活動的痕跡,象群分級而居,形成一個寶象之國。同時,還發現古猿和其它獸類活動的痕跡,拉法山經過漸新世紀,更新世冰河期和小冰河期,由於大型生物和大型植物的滅跡,才變為寒溫帶氣候。

⑸ 吉林大學的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學專業怎麼樣

老牌地質院校,地質專業實力絕對可以排全國前五,就業很容易。

⑹ 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師資力量

林 學 鈺:
林學鈺(1937~),福建省福州人。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57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1980 ~1982年和1990年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學習進修。現任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名譽院長,吉林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教授,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和國際水文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環境污染過程與基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主編;Journal of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期刊編委。
早年主要從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使中國地下水管理工作進入系統化、模型化、定量化的新階段。在區域和城市地下水資源評價、水流模擬、預報研究方面取得多項成果, 建立了我國最早的一批地下水水質模型。近年來在地下水污染修復與控制的理論和方法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是中國最早從事環境水文地質和地下水資源管理研究的學者之一。
先後主持完成國家、部(省) 級科研生產項目60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共出版學術專著18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作為國家水文地質學首批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迄今已經和正在培養博士生55名(包括3名外籍博士生)、碩士生50名、博士後20名。
先後獲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吉林省政府授予的吉林英才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長春市暨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榮譽稱號。

⑺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的知名教授

趙元勤(教 授)學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材料力學吉林省優秀課程主持人。任教32年,研究探索了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融為一體的「教學實踐基地+雙師型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模式,提煉了 「獨立學院力學課程教學的'五環教學法'」。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主編著作、教材2部,參編1部,發表論文30多篇,被評為先進個人20多次(省級2次)。
智修德(教授),一九四六年十月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一九六九屆給水排水畢業生。一九九八年晉升為教授,中國給水系統優化研究會理事,中國除鹽除鐵研究會理事,吉林省建設廳專家庫注冊專家,吉林省招標投標評標專家。 智修德長期從事給水排水專業的教學、科研、施工及管理等工作,主持的省環保局項目《流化式生物膜法廢水處理生產化試驗》被鑒定為國內先進水平;主編《給水排水常用數據手冊》、《建築施工常用數據手冊》等七部專業工具書;在《環境工程》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參與的輝南縣總體規劃設計,獲吉林省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參加監理的鴻城國際、中海水岸春城、天王葯業、吉林省財政廳罰沒倉庫、中醫葯大學新校區等工程,都被有關單位驗收評為優質工程。
智修德曾擔任天聯管業公司總工程師3年,主持該公司的技術工作,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作為項目經理完成了吉林省某市瀝青攪拌廠和該廠機修車間的全部施工。 董蓮芝 ,1945年1月29日出生,漢族,1967年7月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79年調入長春地質學院任教,2000年並入吉林大學物理學院物理教學研究中心任教,2001年晉升教授。
2005年退休隨即被聘入學院繼續任教並任物理教研室主任。
2006年大學物理課被評為校級優秀課。連續四年被評為「學院優秀員工」。 「學院」已與「英國胡弗漢頓大學」(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紐西蘭UNITEC理工學院」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雙方初步確立了學分互認、碩士直通等幾種合作培養研究生模式、主辦學術會議和進行科研合作。表明「學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長春建築學」院始終致力於國際化的辦學目標,根據學校「具有國際視野,力爭國際知名」的發展戰略,努力推進面向師生的國際交流合作項目,取得了突出成績。建校十餘年來,已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瑞典、新加坡、台灣等國家與地區的十幾所高校開展了合作交流項目,有力促進了中西文化教育的交融、借鑒和發展。 英國:胡弗漢頓大學西英格蘭大學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南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瑞典:耶夫勒大學紐西蘭:UNITEC理工學院韓國:建國大學永同大學台灣:朝陽科技大學東方設計學院

⑻ 吉林大學有地質工程系么

有,吉林大學學科門來類齊全自。
樓主所說的地質工程是一個一級學科,其下設幾個二級學科,所以方向有所不同。比如: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有地質學專業、資源勘查與工程專業;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有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地質)專業。
不知樓主是所說的是哪個方向的?

⑼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好嗎

當然好了,看詳細介紹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地球探測科技與技術學院
1996年12月,長春地質學院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1997年5 月由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和遙感地質教研室共同組建成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簡稱 地探學院)。測繪工程1999年並入學院。
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與長春郵電學院五校合並,組成新的吉林大學。2001年12月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更名為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仍簡稱地探學院)。
目前學院下設4個系: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測繪工程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系;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應用地球物理綜合解釋理論實驗室;3個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地學信息系統研究所。
本科專業5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兩個方向)、地球物理學、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礦物資源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空間物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核技術與應用、地質工程(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學信息工程。 博士後流動站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是其中的二級學科)。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包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數學地質、遙感地質等4個原獨立學科專業。應用地球物理學科點1987年成為首批確定的國家重點學科點; 2002年2月,以應用地球物理為核心的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再次被評選為國家重點學科點。
學院(含學科)現有教師84人,工程實驗人員18人,黨政管理人員19人。教師中教授29人,副教授34人,教授中博士導師15人。目前學院在校生中本科生761,碩士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92人。
盡管地探學院很年輕,但是地球物理系是原長春地質學院1952年創建時即成立的主要系之一。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別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顧功敘,著名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余瑞璜和著名地質學家、院士業治錚。這些科學大師為地球物理系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地球物理系為主的學院各專業(學科)先後共培養各類專業人才8000餘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專科生1000餘人,近100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其中包括10餘名外國留學生。各層次畢業生由於基礎理論扎實和實踐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崗位上成為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知名學者和各級領導人員。地球物理系 本科畢業生中有三位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院各學科專業共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96項,科學大會獎6項、國家級二等獎2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省部級二等獎36項、省部級三等獎151項。目前學院正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973基礎研究、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數十項。
學院一直貫徹加強基礎研究、注重應用、帶動開發的學科建設指導思想。通過在學科各領域縱向深入,以科研橫向聯合方式,實現學科間交叉滲透,建立有利於創新、有利於人才培養的學科建設網格模式。努力使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成為繼續向國家輸送高素質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搖籃,成為地球探測科技產學研區域中心,承擔國家基礎科學與新技術開發研究,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