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地質大學登山隊成績

地質大學登山隊成績

發布時間: 2021-02-23 06:00:41

① 紅企鵝的紅企鵝攜手地質大學登山隊

紅企鵝戶外運動品牌高調進入戶外伊始,強勢聯合國內著名登山團隊中國地質大回學登山隊。說起答地質大學登山隊的歷史,要追溯到1958年。那一年,地質大學組建了中國第一支業余登山隊。 半個世紀以來,地大登山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向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優秀登山隊員,很多人已都成為了中國登山協會中的骨幹。
2012年,為慶祝建校60周年,武漢地大組織了中國首支高校珠峰登山隊,最後4名師生於2012年5月19日8時16分成功登頂珠峰,地大登山隊成為中國首支成功登頂珠峰的高校登山隊。 同年6月19日,在武漢舉行的登頂珠峰慶功會上,中國登山協會授予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登山事業特別貢獻獎」 。

② 哪年中國地質大學與日本神戶大學山嶽部聯合組成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登山隊,成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日本神戶大學聯合登山隊將於2009年10月12號,從武漢出發,前往西藏境內攀登位於崗日嘎布山群東部的若尼峰Ⅱ峰(高約6703米),該山峰屬於未登峰,此次攀登若尼峰,是對崗日嘎布山群豐富的山峰資源的探索和開發,同時也是為了滿足近年來國內登山愛好者日益增長的需求,提高更多的山峰資源和路線,促進我國登山事業的發展。本次攀登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日本神戶大學兩校的第二次攀登未登峰的合作,全隊17名隊員,其中中方隊員9名,日方隊員8名。目前,兩校登山隊分別在各自學校正在積極的准備,10月10號,日方隊員將途徑北京抵達武漢,與中方隊員匯合,兩隊將一同前往拉薩,開始此次活動的攀登。

本次攀登的若尼峰2峰KG-2(6708m)
背景介紹
1988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協會與日本神戶大學山嶽協會聯合攀登四川境內未登峰海拔6168米的雀兒山並成功首登。我校登頂的7名運動員是董范、張志堅、馬欣祥、張偉、張軍、鄭超、孟憲國。為了紀念二十年前的成功合作,2007年5月,日本神戶大學山嶽協會井上達男會長及平井一正(前會長)一行專程來我校商談有關紀念活動事宜。
雙方商定:2008年聯合攀登西藏境內的若尼峰Ⅱ峰(海拔高度約6703米)以紀念二十年前的成功合作。校黨委副書記丁振國教授和井上達男會長分別代表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同時,為保證聯合登山活動的順利進行,雙方商定在2007年10月-11月間對若尼峰所在的崗日嘎布山群進行聯合偵查。
但由於2008年8-10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隊在西藏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山峰(8201米)和日本國內經濟危機的影響,因此原定於 2008年攀登若尼峰的計劃延遲到了2009年10月-11月進行若尼峰的攀登。

若尼峰1峰(6805米)
山峰概況
若尼峰Ⅱ峰位於崗日嘎布山群東部的若尼峰的第2高峰,N29?12?15,E96?41?42,整個若尼峰山區附近有20座海拔6千米以上的獨立山峰,其中最高峰若尼峰主峰高約海拔6805米,屬於未登峰,2003年,日本神戶大學登山隊攀登若尼峰1峰,未能成功,登至5600米。
攀登歷史:屬於未登峰
2002年,日本神戶大學在該山峰進行實地偵查,登至5300米。
2003年,日本神戶大學登山隊正式對該山峰進行攀登,未能成功,登至5600米。
2007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日本神戶大學山嶽協會西藏崗日嘎部山 群聯合登山偵察隊對該地區進行實地偵查和選擇登山路線。
氣候特徵
若尼峰地區的氣候復雜多變,與珠穆朗瑪峰大體相似,冬半年乾燥而風大,為乾季和風季。夏半年為雨季,呈大陸性高原氣候特徵。大體來說,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為雨季,強烈的東南季風帶來的暴雨引起了頻繁的冰崩、雪崩,造成山上雲霧彌漫,冰雪肆虐的惡劣氣候。12月中旬至翌年的2月中旬,因受強烈的西北寒流控制,氣溫可達-40℃,平均氣溫在-30℃至-50℃之間。最大風速可達90米/秒。只有在10月至11月這段時間,是風季與雨季相互過渡的時節,也就常有3-4次持續2-5天的好天氣,這時便是進行登山活動的絕好時機,好天氣周期持續較長,一般兩周左右。

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社會體育專業主要是學習什麼的

是目前國內唯一培養社會體育—戶外運動方向本科專業人才的學府。其版宗旨是培養具有良好權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系統的社會體育、登山戶外運動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可在體育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學校及登山戶外運動的組織進行管理、策劃、項目設計、開發以及教學、培訓等相關工作,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層次綜合型人才。主要專業課程有:社會體育學概論、戶外運動概論、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社會體育管理學、戶外運動心理學、體育健身原理與方法、戶外運動市場營銷學、戶外運動競賽組織與管理、戶外運動醫學基礎、野外生存體驗、登山運動、攀岩運動、定向運動、水上運動、拓展運動等。

④ 修改病句 我國地質大學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成為國內首支登上世界最高峰.

句子最後面缺少了成分,應該是:
我國地質大學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成為國內首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隊伍、的大學登山隊、的登山隊).
若理解請採納.

⑤ 李致新的登山記錄

1982 年,李致新考上復了中國制地質大學(武漢)。在大學里,他迷上了登山運動。
1984 年,還是學生的李致新參加了中、日阿尼瑪卿Ⅱ峰登山隊,登上了海拔6268 米的頂峰,牛刀初試,獲得成功。
1985 年,李致新又參加了中日友好納木那尼友好登山隊,在海拔7500米處,為搶救日本隊員放棄登頂機會。
1988 年,李致新參加了中、日、尼珠穆朗瑪峰聯合登山隊,5 月5 日從北坡登上了頂峰。
1988年12 月2 日,李致新作為隊長,和隊員王勇峰一起登上了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峰Ⅰ、Ⅱ峰。
1991 年,他兩次參加梅里雪山的搜索和救援活動。
1992 年,作為中美聯合登山隊的一員,他又從陡險的西壁線上登上了北美最高峰麥金利峰。
他和王勇峰為中國僅有的兩位征服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

⑥ 中國地質大學為(武漢)登山隊四名隊員於2012年5月19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如果當天某

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根據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計算得出山頂的氣溫為:-10℃-(8844.43m-6300m)÷100×0.6℃≈-25℃.
故選:C.

⑦ 哪些大學有登山隊

中國地質大學

⑧ 當今世界上登山水平最高的人是誰

高手中的高手,是無氧登山家

全球共有17位登頂全球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家。而更另人贊嘆的是,在這17位登山家中其中有七位登山家在攀登這14座高峰的時候未曾使用過氧氣設備。要知道,海拔8000米的被稱為人類的禁區,在這個高度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只是平原的2/5,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7位高手中的高手。

Messner Reinhold,義大利,1970年6月27日-1986年10月16日,42歲
Loretan Erhard,瑞士,1982年6月10日-1995年10月5日 36歲
Oiarzabal Juanito 西班牙 1985年5月15日-1999年4月29日 43歲
Inurrategui Alberto 西班牙 1991年9月30日-2002年5月16日 33歲
Viesturs Edmund 美國 1989年5月18日-2005年5月12日 45歲
Mondinelli Silvio 義大利 1993年10月13日-2007年7月12日 49歲
Vallejo Ivan 厄瓜多 1997年9月19日-2008年5月1日 48歲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還有三位登山家只在一座山峰的攀登中使用了氧氣,他們是已故波蘭登山家Jerzy Kukuczka(他在新線路登頂珠峰的時候使用了氧氣),墨西哥登山家Carlos Carsolio(他在馬卡魯峰的攀登中使用了氧氣),還有就是波蘭登山家Krzysztof Wielicki(他是在冬季登頂珠峰時使用的氧氣)。

⑨ 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成為國內首支登上世界最高峰。

桃花運能優惠運費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