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大學拓展辦學空間
A.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211里算什麼水平值得報考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報考,特別是地質專業全國第一。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湖北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1人(長期項目8人、青年項目3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講座教授16人,楚天學子44人)。
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
B. 發展規劃與國內合作辦學
一、概況
2012年,發展規劃處的主要工作有:對學校發展規劃進行研究、論證、修訂,推進各項規劃落實;協調落實兩部共建協議,繼續擴大國內合作辦學領域,做好對口支援工作;參與校慶工作,負責和協助完成「摺子工程」相關重點任務;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常規工作
1.修訂完善發展規劃。根據教育部對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反饋意見,充實完善相關內容;配合相關牽頭單位,修訂各專項規劃和學院規劃。
2.啟動大學章程編制調研。貫徹落實《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啟動學校章程編制工作前期學習調研,參加教育部相關培訓。
3.推進國內合作辦學工作。負責兩部共建協議落實、教育部與國家海洋局共建學校涉海學科協議落實情況等相關材料的起草和報送。協調學校與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華電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石河子大學、福建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雲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沈陽地質調查中心簽署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協議。
4.深入推進對口支援工作。組織簽署兩校年度對口支援工作計劃。落實教育部「西部受援高校教師和管理幹部進修鍛煉項目」,負責青海大學進修教師的生活與學習。與研究生院和相關學院協作完成2012年度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定向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1名)的接收工作。組織2013年度定向培養研究生單獨招生指標申報工作。繼續幫扶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碩士點建設,提供參考資料,組織教師赴青海短期授課。
5.積極謀求拓展辦學空間。根據學校統籌部署,負責與四川省德陽市人民政府、四川現代教育集團,溝通協商德陽校區籌建事宜;按照學校積極拓展辦學空間的發展要求,繼續加強與北京市有關方面的聯系,實地考察了房山、延慶、門頭溝等區縣適宜地塊。
6.協調長城學院辦學事宜。代表學校與長城學院及長城學院投資方就相關合作辦學事宜進行溝通,維護學校合法權益,支持長城學院穩定發展。
三、校慶工作
1.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按照學校60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要求,發展規劃處負責起草向上級單位匯報的文稿及重大活動的領導講話,包括向上級領導匯報、公告、致辭、賀信、賀電、題詞、答謝信等40餘項重要文稿內容或基本材料的起草、准備工作,以及在校慶大會、地學人才培養高峰論壇、中國地質大學組建25周年座談會等活動中,學校主要領導的報告和致辭。
2.教育基金會籌建及接受捐贈工作。按照學校60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要求,由發展規劃處牽頭,協同相關部門共同完成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教育基金會籌備工作,負責編寫、提交相關申請材料並協調有關事宜。2012年6月6日獲得基金會法人證書並開設銀行賬號接受資金捐贈。校慶期間,在財經處、後勤處等配合下,完成接收社會捐資捐物管理工作。全年共接收貨幣捐贈10863340元、實物捐贈130項。
3.辦學成就展承辦工作。按照60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要求,發展規劃處和校慶學術交流組承辦「十五」以來辦學成就展工作。成就展於2012年10月18日揭幕,為期8天,貫穿校慶重要活動全過程。成就展分為「繪制藍圖、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合作交流、黨的建設、辦學條件」8個板塊,集中展示學校2002~2012年主要辦學成果和師生員工工作學習風貌。
4.協助校慶其他相關工作。按照60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要求,發展規劃處負責和協助校慶摺子工程工作14項,除上述工作外,還包括向上級領導匯報60周年校慶工作、60周年校慶大會組織工作、中國地質大學組建25周年座談會相關工作、地學人才培養論壇相關工作、來賓邀請和接待工作、招待和答謝宴會有關工作、紀念品宣傳品製作和發放工作、校史館新館建設有關工作、宣傳片和畫冊製作工作、校慶宣傳報道工作及舉辦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
四、附表
表1 2012年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教育基金會貨幣捐贈收入明細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表2 2012年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教育基金會貨幣實物捐贈清單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C.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的女生宿舍怎麼樣啊
不怎麼樣,住在54棟。老宿舍了,8人一間,不過挺大的。有衛生間。不要太失望,我版都住了一年了。權 對了,離3個食堂,還有西區的教學樓,操場都很近,相當方便。估計2012級的新生是住在5樓。早點去報到啊,搶個好床位
D.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外合作辦學情況有什麼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為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外方合作單位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該專業按國家及生源地省級招辦關於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政策錄取,只錄取填報有該專業志願的考生,錄取後不能轉入其他專業學習。
E. 中國地質大學,地大(武漢)的戶外拓展多少錢啊大概有五六十個人
這種學生性質的80元頂天了~~~超過這個價格,別做!!
F.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現在還有素質拓展嗎就是在攀岩場裡面做的。如果有,怎麼聯系呢
有的 操場那有攀岩的 現在體育館里還有室內攀岩的 學校里有攀岩協會 你可以想辦法聯系下
G. 中國地質大學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什麼時間完成的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深厚軟體工程理論基礎和空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網路技術,有一定的管理和經濟知識基礎,能運用數字工程技術對環境、人文、社會、經濟等各類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實現網路化傳輸、可視化表達、智能化決策的復合型空間信息產業、技術與應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與系統設計、高頻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軟體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隨機信號分析、資訊理論基礎、編碼理論基礎、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計算機操作系統、數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資料庫原理與設計、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網路管理、離散數學、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網路安全理論與技術、虛擬現實與模擬、工程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網路程序設計、數字圖像處理基礎、衛星通信、電子測量技術、數字測圖、GPS定位技術、多媒體技術等。
就業方向:可從事國民經濟各行業(城市信息管理、航空航天、交通、鐵道、國防、公安、旅遊、國土資源、海洋、建築、金融、冶金、水利、電力、石油、煤炭、農業、測繪等)、政府機關、各類高新技術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各類數字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或教學科研工作。
望採納,謝謝
H.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怎麼樣
中國地質來大學是首批「211工程」和自「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地學人才培養的主要教育機構和地學研究的基地,在國際地球科學界享有盛譽的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為中國的地球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現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個獨立的辦學實體。2006年起,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建中國地質大學。
I. 中國地質大學兩地辦學是什麼意思
因為在北京和武漢都有啊,前身分別是北京地質學院和武漢地質學院。所以中國地質大學分為武漢校部和北京校部,分別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J.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的人才培養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是理科(地質學)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所在地。現有地球物理學(物探),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等兩個專業學科。這些學科全部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並設有固體地球物理,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球物理工程,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四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固體地球物理,海洋地質,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地球物理工程,環境工程與地球物理,地學信息系統七個以及碩士培養中心,現有首批長江人才基金特聘教授崗位四個。建設有「湖北省地球物質與區域資源和環境重點實驗室」、「湖北省地球表層系統重點實驗室」,作為主要參與單位共建了「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岩石圈構造、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中科院院士4人(殷鴻福、於崇文、張本仁、金振民)、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桑隆康)、博士生導師38人、教授和副教授85人。承擔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黃石、長江三峽、江西廬山等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為該校人才培養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地學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除為地球科學研究和發展輸送高層次人才外,還將在資源、環境、災害、寶玉石、地質工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國土資源規劃等地學及其延伸領域中拓寬,使學生在上述部門和領域具有較強的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及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