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質大學多大
①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西區操場多大
150*50左右,一個大足球場和小足球場,加上跑道,應該就是這么大面積
②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佔地多少
地大小~一個大校區,被分成西區、東區、北區這三個小校區,總共也就2000畝左右吧,每個小校區一下課就擠的慌啊~
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多少個校區啊
在武漢1個校區,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1987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組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在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3)武漢地質大學多大擴展閱讀:
學校有教職員工3122人,其中教師180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博士生導師296人,教授505人,副教授882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3人(領軍人才9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20人(特聘教授11人、講座教授5人、青年學者4人)。
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 26103人,包括本科生
18140人,碩士研究生
6312人,博士研究生1651人,國際學生944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6萬餘人。擁有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
地球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學進入前1‰。
④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體育館多大
一般般 2000人把
⑤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離華中科技大學東區最近
⑥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有多大
學院坐落在武漢市江夏區風景怡人的青龍山畔,佔地1000餘畝,遠景投資規模4.7億,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已建成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其中有設施先進並配有電子閱覽室的數字化圖書館(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50間多媒體教室、16套共640座的語音室、1000台套的網路機房等。校園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之地。
在大學里,你更自由,要學的東西更多元化,而不像中學那樣,僅僅只是K書。
自由時間多了,就要學會安排。沒有計劃你就感到沒事可做(畢竟作業沒那麼多),沒事可做就感到空虛,空虛就想尋找寄託,於是,很多人沉迷網游,賭博。很多人墮落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當你進入大學並熟悉了大學生活後,就要給自己的大學生活作一個整體規劃,比如大一要完成什麼,大二拿什麼證書等等。有計劃,有目的,你就不會輕易被不良的東西帶壞。
大學,就相當一個小社會,在這里要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包括與老師,同學,甚至是不認識的人,這樣出了校園就不會處處碰壁。培養出良好的性格也是在大學里的任務之一
在大學里,學習不是唯一的,但沒有成績卻不行。沒事去上自習,別在寢室里上,我個人經驗,在寢室上自習沒效率,而且會給同學一種老是在苦讀,書獃子的印象。
在大學里,學習不是唯一的,但沒有成績卻不行。沒事去上自習,別在寢室里上,我個人經驗,在寢室上自習沒效率,而且會給同學一種老是在苦讀,書獃子的印象。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盡量起早點,多鍛煉鍛煉身體。另外,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不要錯過。
可以這樣概括在大學里要注意的:多上自習,多鍛煉身體,多參加課余活動,對周圍的人多一些微笑。
⑦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根據【2010年中國大復學排行榜】,湖制北省高校排行依次如下 ,供你參考:
=======================================================
7 【武漢大學】
11 【華中科技大學】
38 【中國地質大學】
39 【華中師范大學】
47 【華中農業大學】
53 【武漢理工大學】
7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40 【武漢科技大學】
147 【湖北大學】
======================================================
240 【武漢科技學院】(現已更名武漢紡織大學)
260 【中南民族大學】
(中南民大隻是在湖北在一類招生,在外省都還是二類,不能稱一本)
263 【湖北中醫學院】(現已更名湖北中醫葯大學)
272 【武漢工程大學】
281 【武漢工業學院】
312 【湖北工業大學】
434 【湖北師范學院】
444 【湖北經濟學院】
456 【江漢大學】
【海軍工程大學】
⑧ 中國地質大學佔地多少畝
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東湖之畔,南望山麓,佔地1700餘畝,建築面積1133畝,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258956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252886平方米。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
(8)武漢地質大學多大擴展閱讀:
中國地質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繼續教育和網路遠程教育在讀生60000餘人;教職工135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00多人,高級職稱教師500多人,博士生導師200多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千人計劃」長期項目4人,「千人計劃」青年項目1人,「萬人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1人.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5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項目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5人。我校現有專任教師中3人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6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5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32人獲"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其中金錘獎7人,銀錘獎25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3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6人;此外,150多位國內外著名學者被學校聘為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
⑨ 武漢地質大學是幾本
武漢地質大抄學是重點一本大學。襲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協議。
⑩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質工程碩士主要到地質、石油、煤炭、礦山等領域工作;
岩土工程碩士主要水回電、城市建設、鐵路公路答等基礎工程勘察等領域工作;
但是總體說來地質工程碩士也可以到水電、城市建設、鐵路公路等基礎工程勘察等領域工作,而岩土工程碩士也可以到地質、石油、煤炭、礦山等領域工作,只是重視程度和發展空間受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