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天津大學地質學基礎

天津大學地質學基礎

發布時間: 2021-02-20 16:35:03

❶ 天津市有沒有關於地質類 或者資源類的大學 想考研 回天津

天大石油分校是不錯的選擇。

❷ 地質學最好的學校是什麼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1960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紅旗學院」,躋身於64所全國重點高校行列。1975年遷校,1978年在鄧小平同志直接關懷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復辦學。1987年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在京漢兩地相對獨立辦學,是我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並首批進入「211工程」建設行列。2000年2月,中國地質大學由國土資源部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京漢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9月,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建中國地質大學。

50多年來,學校歷經了創建、發展、搬遷、重建和振興的曲折辦學歷程。歷屆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地大人,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培養了大批經濟建設急需的地質專門人才,為新中國工業的起飛和地質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學校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在4萬余名畢業生中,有24人成為兩院院士,200餘人成為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學校逐步成為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成為我國地學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學校現有16個院(系、部),47個本科專業,11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工程碩士領域和MBA、MPA授權點,6個博士後流動站。涵蓋理、工、文、管、經、法、哲和教育8個學科門類;在職教職工1200人,全日制在校生1.2萬人。現任黨委書記王鴻冰,校長吳淦國。

學校在50多年的辦學實踐中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優良校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為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長遠目標而不懈奮斗!

❸ 誰知道天津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本科四年的教學計劃啊,也就是本科所有的課程,謝謝啊!

測控技術與儀器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精密儀器設計製造以及測量與控制方面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精密儀器的光學、機械與電子學基礎理論,測量與控制理論和有關測控儀器的設計方法,受到現代測控技術和儀器應用的訓練,具有本專業測控技術及儀器系統的應用及設計開發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機械學、電子學、光學、測量與控制、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掌握光、機、電、計算機相結合的當代測控技術和實驗研究能力,具有本專業測控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開發能力;
4.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主幹學科: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精密機械與儀器設計、精密機械製造工程、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控制工程基礎、信號分析與處理、精密測控與系統、工程光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主要專業實驗:測試與檢測、微型計算機與介面、控制、光學光電等專業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分布院校:
【北京市】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天津市】天津大學、天津理工學院、天津科技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河北省】河北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燕山大學、河北理工學院、河北大學、河北建築科技學院、石家莊鐵道學院、河北農業大學
【山西省】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太原科技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工業大學、包頭鋼鐵學院
【遼寧省】東北大學、遼寧大學、沈陽工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大連鐵道學院、沈陽工業學院、沈陽化工學院、遼寧工學院、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鞍山科技大學
【吉林省】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學院、長春工業大學、吉林化工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大慶石油學院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電力學院
【江蘇省】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郵電學院、南京工程學院、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通工學院、常州工學院、華東船舶工業學院、淮陰工學院、南京林業大學
【浙江省】浙江大學、中國計量學院、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程學院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福建省】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
【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南昌大學、東華理工學院
【山東省】山東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煙台大學、山東理工大學
【河南省】河南大學、鄭州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河南科技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中原工學院
【湖北省】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工學院、武漢化工學院、湖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江漢大學、武漢科技學院
【湖南省】湖南大學、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
【廣東省】廣東工業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工學院
【重慶市】重慶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郵電學院、重慶工學院
【四川省】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西華大學、四川理工學院
【貴州省】貴州工業大學
【雲南省】昆明理工大學
【陝西省】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陝西科技大學、西安工業學院、西安石油大學、西安工程科技學院、陝西理工學院、西安郵電學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學院
【甘肅省】蘭州交通大學、蘭州理工大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北第二民族學院

❹ 中國地質大學與天津大學哪個好

近現代大學直接起源於12、13世紀的歐洲中世紀大學,古代埃及、印度、中國等都是高等教育的發源地

❺ 天津大學的前身是什麼大學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學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園區南開區七里台,校園佔地面積14657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肇基學府 洋洋大風(初創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紹,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以後不容學堂復課,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正式復課。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此後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止。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一開創就是名符其實的大學,並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學出現。創辦之始就援照美國模式辦學,在功課設置、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學方法上,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經過八年,培養出專門人才。同時,資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也是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之時,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急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校史沿革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大事年表——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學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園區南開區七里台,校園佔地面積14657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肇基學府 洋洋大風(初創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紹,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以後不容學堂復課,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正式復課。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此後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止。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一開創就是名符其實的大學,並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學出現。創辦之始就援照美國模式辦學,在功課設置、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學方法上,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經過八年,培養出專門人才。同時,資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也是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之時,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急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篳路藍縷 窮理振工(專辦工科時期)

1919年原采礦冶金學門又分為采礦學門、冶金學門。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教育上試行大學區制,北洋大學改稱「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

從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學專辦工科,設有土木、采礦、冶金三學門;後學門改稱系,至1935年北洋工學院設有礦冶、土木、機械、電機共四個系(內分七個工程組);為了提高學術及技術水平,北洋工學院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被授予碩士學位。

三工連理
薪火相承(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范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固縣古路壩,初設土木、電機、化工、紡織、機械、礦冶、水利、航空八個系,後又增設工業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國工程師學會及各專門工程學會在貴陽舉辦聯合年會。藉此相聚之機,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會談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工學院地處浙江泰順百丈口鎮,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與之相呼應,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學生刻苦攻讀,奮發讀書蔚然成風。
百川歸海 西沽重興(理工結合時期)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天津收復。北洋廣大師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的強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復校。此後,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陳藎民接受「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先後返津參加復校。

1946年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復校開學。復校後的國立北洋大學,在原來工學院的基礎上,增設了理學院,從此北洋大學進入理工結合時期。工學院初下設土木、水利、采礦、冶金、電機、航空、機械、化學工程學系八系,後增設建築工程學系和紡織工程學系;理學院設置與工學院關系密切的物理、化學、數學、地質學四個基礎學科系。復校後,北洋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為宗旨,制定了「決不忽視窮究學理,同時注重科學應用,使理工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學方針,並積極付諸實施;同時,成立土木、水利、采礦、冶金和化學工程等五個工程研究所,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科學研究,並著手招收研究生,以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研究人員,被各界譽為「科學建國的堡壘」。

校史沿革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大事年表——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學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園區南開區七里台,校園佔地面積14657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肇基學府 洋洋大風(初創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紹,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以後不容學堂復課,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正式復課。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此後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止。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一開創就是名符其實的大學,並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學出現。創辦之始就援照美國模式辦學,在功課設置、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學方法上,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經過八年,培養出專門人才。同時,資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也是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之時,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急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 回頁首... ]

篳路藍縷 窮理振工(專辦工科時期)

1919年原采礦冶金學門又分為采礦學門、冶金學門。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教育上試行大學區制,北洋大學改稱「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

從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學專辦工科,設有土木、采礦、冶金三學門;後學門改稱系,至1935年北洋工學院設有礦冶、土木、機械、電機共四個系(內分七個工程組);為了提高學術及技術水平,北洋工學院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被授予碩士學位。

[ 回頁首... ]

三工連理
薪火相承(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范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固縣古路壩,初設土木、電機、化工、紡織、機械、礦冶、水利、航空八個系,後又增設工業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國工程師學會及各專門工程學會在貴陽舉辦聯合年會。藉此相聚之機,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會談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工學院地處浙江泰順百丈口鎮,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與之相呼應,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學生刻苦攻讀,奮發讀書蔚然成風。

[ 回頁首... ]

百川歸海 西沽重興(理工結合時期)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天津收復。北洋廣大師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的強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復校。此後,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陳藎民接受「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先後返津參加復校。

1946年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復校開學。復校後的國立北洋大學,在原來工學院的基礎上,增設了理學院,從此北洋大學進入理工結合時期。工學院初下設土木、水利、采礦、冶金、電機、航空、機械、化學工程學系八系,後增設建築工程學系和紡織工程學系;理學院設置與工學院關系密切的物理、化學、數學、地質學四個基礎學科系。復校後,北洋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為宗旨,制定了「決不忽視窮究學理,同時注重科學應用,使理工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學方針,並積極付諸實施;同時,成立土木、水利、采礦、冶金和化學工程等五個工程研究所,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科學研究,並著手招收研究生,以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研究人員,被各界譽為「科學建國的堡壘」。

[ 回頁首... ]

改天換地 北洋新生(建設多科性工業大學時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學在原校址正式開學復課。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學隸屬中央教育部直接領導。此後,北洋大學師生積極配合新中國的高等教育改造,進行了增強教師陣容、課程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完成了學校的新民主主義改造。改造後的北洋大學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學校設立理學院、工學院,共設有物理、數學、冶金、土木、水利、采礦、機械、化工、航空、紡織、建築工程、地質工程等12個學系,學系下設水利實驗室等14個實驗室,還設有機械實習工廠與紡織實習工廠。同時,北洋大學的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生工作,在改造後也取得了充足的發展,設有冶金、土木、采礦、水利、化工等5個工程研究所,成為當時我國培養研究生的重要基地。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

在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北洋大學為祖國培養了數千名高級專門人才,成為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各界的棟梁,為我國采礦、冶金、石油工業的創建,為機械、水利、土木工程的開拓,為紡織、化工、航空、電機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外交家王正廷、數學家秦汾、礦冶學家王寵佑、法學家王寵惠、詩人徐志摩等傑出人才都曾就讀於北洋大學。革命先驅、廣州起義總指揮張太雷烈士也是北洋大學早期畢業生,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法學家趙天麟、教育家張含英等曾任北洋大學校長。機械專家石志仁、化工專家侯德榜等曾在校任教,在大批校友中,有50餘名專家、學者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之前,天津大學設土木、水利、采礦、紡織、冶金、機械、電機、化工、地質、數學、物理共11個系。

院系調整中,南開大學工學院,津沽大學工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化學工程系,北京鐵道學院的建築工程系等院系並入天津大學;天津大學數學系、物理系並入南開大學。此後,從天津大學調出的科系還有:抽調地質組組建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抽調冶金系、采礦系金屬礦組組建北京鋼鐵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抽調采礦系採石油組並入清華大學;抽調采礦系採煤組至中國礦業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抽調電信系至北京郵電學院(今北京郵電大學);抽調水利系農田水利及土壤改良專業至武漢水利學院(現已並入武漢大學);抽調土木工程系測量專業至武漢測繪學院(現已並入武漢大學);礦冶工程系調唐山成立河北礦冶學院;紡織工程系調出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今天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系造紙專業調往天津輕工業學院(今天津科技大學)。1958年又從天津大學抽調力量重新組建河北工學院(今河北工業大學)。

經過全國規模的院系大調整,一方面,天津大學集中了並入院系的優勢,成為全國重點工科大學;另一方面,從天津大學調出的科系歷史悠久、優勢突出,把北洋大學的優良傳統帶到了祖國各地,為新中國工業體制的建立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調整後,天津大學遷入南開區七里台新校址,下設機械工程系、電力工程系、電信工程系、土木建築工程系、化學工程系、紡織工程系、水利工程系7個工科系,20個專業和13個專修科,另設化工研究所和石油工業學校。此後,經過幾年的調整、發展,天津大學已逐步形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格局,並在此基礎上闊步前進,將學校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多科性工業大學之一;1955年天津大學重新招收研究生,著力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培養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1958年8月13日,毛澤東主席視察了天津大學,並就學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高等學校應抓住三個東西:一是黨委領導,二是群眾路線,三是把教育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1958年末在北京舉行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展覽會」上,天津大學展出的項目居全國高校之首,受到各方面的重視。1959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天津大學被定為首批16所重點大學之一。在此前後,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等也先後來校視察工作,對天津大學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和贊揚。

1966年,天津大學設有無線電電子工程、光學與精密儀器、水利工程、機械製造工程、動力與自動化工程、土木建築工程、化學工程等7個系、38個專業。在隨後的十年「文革」期間,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影響了學校事業的正常發展。1977年全國恢復統一高考後,天津大學全面撥亂反正、整頓教學科研秩序,教育質量日益提高,並於1978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學第一批恢復了文革前直屬教育部領導的重點高校地位。

校史沿革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大事年表——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學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園區南開區七里台,校園佔地面積14657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肇基學府 洋洋大風(初創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紹,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以後不容學堂復課,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正式復課。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此後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止。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一開創就是名符其實的大學,並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學出現。創辦之始就援照美國模式辦學,在功課設置、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學方法上,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經過八年,培養出專門人才。同時,資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也是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之時,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急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 回頁首... ]

篳路藍縷 窮理振工(專辦工科時期)

1919年原采礦冶金學門又分為采礦學門、冶金學門。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教育上試行大學區制,北洋大學改稱「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

從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學專辦工科,設有土木、采礦、冶金三學門;後學門改稱系,至1935年北洋工學院設有礦冶、土木、機械、電機共四個系(內分七個工程組);為了提高學術及技術水平,北洋工學院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被授予碩士學位。

[ 回頁首... ]

三工連理
薪火相承(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范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固縣古路壩,初設土木、電機、化工、紡織、機械、礦冶、水利、航空八個系,後又增設工業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國工程師學會及各專門工程學會在貴陽舉辦聯合年會。藉此相聚之機,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會談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工學院地處浙江泰順百丈口鎮,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與之相呼應,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學生刻苦攻讀,奮發讀書蔚然成風。

❻ 學土木的考中國地質大學好還是天津大學好啊

在綜合抄能力來說,天大要強一些,在土木全國排名也位居前五,天大側重於結構方面,尤其是大跨度。地大側重地下岩土方向,相對強一些。他們根據報考方向不同考試科目也不同,天大基本考結力,地大考土力學等。我也學土木,開始打算考地大,但由於專業考試科目和本科學習不大一樣,困難程度加大,所以改了。地大是國家線,天大是自主劃線,自主一般比國家高五分往上,天大競爭激烈,地大相對好一些,復試被刷比率不同。建議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進行選擇。

❼ 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材

工程制圖 測量學 工程地質學 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 結構力學 彈性力學 鋼筋混凝土原理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 磚混結構 鋼結構 橋梁工程 地基基礎 建築施工 工程經濟

❽ 誰能告訴我天津的高校一共有幾所有寶石或者跟地質有關的專業啊選修的也行啊,謝謝大家了!

天津商學院有寶石鑒定及相關專業!
在天津市首屈一指
如果想進修高層次一點的
可以到友誼路地礦研究所 報考研究生

❾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專業10年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以下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歷年在天津的收分,均來自地大官方,但卻一內兩年的,不知閣下容是否滿意,本人是地大學生,若有需要可留言。
理工類 地質學 582 581.5 581 天津市 2010
理工類 地質學基地班 598 593.5 589 天津市 2010
理工類 地
質學基地班 581 580.0 579 天津 2009
理工類 地質學 573 571.5 570 天津 2009
理工類 地質學 591 586.0 581 天津 2007
理工類 地質學基地班 576 569.0 563 天津 2006
理工類 地質學 556 555.0 555 天津 2006
理工類 地質學基地班 529 525.0 522 天津 2005
理工類 地質學 576 555.0 544 天津 2004
理工類 地質學 524 506.0 488 天津 2003

❿ 天津北京有哪些地質專業的考研院校。哪個比較好考

北京: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震局;天津:不太了解,但有的油田研究院可以考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