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大學留校
① 中國地質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本人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名大四學生,在這兒想給你介紹幾位來自我們學校的名人。
第一個是歐陽自遠院士。如果你對我國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麼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大名。
歐陽自遠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前身。他是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隕石學和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曾推動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指導制定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他把自己的醫生獻給了祖國,作為小學弟,我非常敬佩這位前輩。
除了這幾個人,地大還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們都秉承著「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校訓,在各個行業發光發熱。我也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② 地質大學出過什麼傑出人士或名人
楊遵儀教授(1908.10— ),男,廣東揭陽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1939年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著名的古生物學家。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學系,1939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地質學特別是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執教於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地質學院。歷任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兼兩廣地質調查所所長,北京地質學院副總務長,專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地質測量及找礦系、地質系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古生物學報》的編委,《地質學報》、《地層古生物論文集》的副主編和《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的主編;九三學社中央顧問;美洲地質學會終身榮譽會員,美國耶魯大學Sigmay Xi榮譽會員;國際地科聯地層委員會岡瓦納地層分會委員。
主編了《古生物學教程》、《古生物學》和《古生物地史學》教材。其中1980年與郝詒純教授合作再次主編的《古生物學教程》獲國家教委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與程裕淇、王鴻禎教授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外學者四人合編的《Permo——Triassic Events in the Eastern Tethys》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環太平洋事件及其全球對比》(英文)先後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還著有《貴州中部中、上三疊統腕足類》;合著《南祁連山三疊系》(1983)、《華南二疊—三疊系界線地層及生物群》(1987)、《桃李滿天下》(1993)等9部專著和60餘篇論文。
80年代初與殷鴻福、張克信、吳順寶等合作研究《全球二疊-三疊系界限層型(GSSP)浙江省眉山剖面》去年被定為國際「金錘子」獲2001年國內科技十大新聞。
參加編著的《中國地層概論》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主持的《南祁連山的三疊系》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華南二疊—三疊系界線地層及生物群》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1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獲第五屆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同年還獲得何梁何力科技進步獎。被錄入《中國科學家傳記大詞典》和《中國科技名人錄》。
王鴻禎教授(1916.11— ),男,山東蒼山人,中共黨員,1950年2月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的地質學家和地質教育家。193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1947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秘書長、北京地質學院副院長、武漢地質學院院長;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科聯地質科學史委員會副主席、第六屆全國人民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全國人民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地質學會及中國古生物學會名譽理事、中國民主促進會顧問。
研究領域包括古生物學、地層學、古地理學、前寒武紀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和地質學史。在地層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統分類和演化階段,將沉積相與構造背景相結合,區別不同的古地理格局與古構造框架,主編出版了《中國古地理圖集》;提出了層序地層的分類級別體系及其與天文周期之間的可能聯系,出版了《中國層序地層研究》;在大地構造方面,提出了構造名詞體系和中國及全球的構造單元和構造階段的劃分,提出了以泛大陸為準的大陸聚散周期,進行了全球古大陸再造研究,提出了地球演化中可能曾發生階段性有限膨脹的設想,由此形成了全球構造活動論和歷史發展階段論相結合的地球史觀。地質學史方面,提出以學科史和學科思想史為主要研究方向,主編出版了《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發表論文180餘篇,出版專著、文集、圖集和教材20餘種。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1994),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特別獎(1996)。
趙鵬大教授(1931.5— ),男,滿族,遼寧清源人,中共黨員,1980年任教授,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1995),地質勘探學家、數學地質學家。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研究生畢業並獲副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礦產普查與勘探、數學地質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名譽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研究分會會長、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數學地質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九屇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定量地層委員會表決委員,IAMG雜志《不可再生資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編委及IAMG雜志《計算機與地學》(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訊編委,《中國地質大 學學報——地球科學》主編。曾任國際地質數據委員會亞洲地區代表、國際數學地質協會專門委員。
③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怎麼樣
地大的地質、資源、工程類的專業都是一流的,考研看你自己需要,不過這方面還是工作比較能學到東西。當然了,考驗還是不難的,只要你上大學還是學習的就行。
④ 博士畢業去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化學院工作怎麼樣
地大留校條件比較嚴格,不光要求博士學位,還要有一年以上出國留學經歷,論文數量也要達到相應標准,不過如果能留校,待遇還是很不錯的,自動化學院剛建一年,可能開始去有點累,等學院走上正軌就是元老了
⑤ 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地理科學專業就讀是種什麼感受
地質學抄是自然學科之襲一。本人從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專業畢業,談談感受吧。地質專業是中國地質大學的王牌專業,本科專業有地質學基地班和地質學普通班兩個,但是兩個專業的教學模式,師資,設備等等都差不多。不同的是,基地班是國家重點辦學,有特定的研究和教學經費,一直是小班授課。在基地班學習比較緊張,每個學年都有末位淘汰制度。記得入校時有28名同學,但是到了畢業的時候,首發陣容只剩下6個人,還有16名同學是從普通班,數理系,工程學院等相關專業補進來的。本科畢業以後,基地班專業保研率80%以上,普通班在50%左右。學地質學首先需要對這個專業熱愛。搞地質的好處是,野外實習多,經常出野外,遊山玩水。另外,就業也很廣泛,例如留校教學,進中科院從事研究工作,或者到省級地級地勘單位工作,或者進入油田。如果地質學專業英語好,出國留學或者交流也很平常。這種看似冷門的專業,其實就業前景很好。
⑥ 我在中國地質大學 學的地質工程 畢業以後我打算考研 我以後就業的時候都有哪些方向
就業的方向應該也是地質這方面。主要是礦產勘查,估計剛剛剛出來是要出去的。只是時間應該不是很長的,其實學地質感覺還是蠻好的。主要是看你自己怎麼去理解它。我個人覺得挺好的。
⑦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新生校外租房
原則上,大1管的比較嚴格,是不能出去住的!!你可以在同學不檢回舉,老師不發現答的情況下,要在原來宿舍留下床位,,最好放點東西在床上。。就可以出去住啦!!在北區外面的方家村等有,不過比較危險。。那裡小偷較多。。東區也有,不過比較貴!!
⑧ 如何取得中國地質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學位證書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願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遵守紀律和社會主義法制,品行端正。
2、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承擔專門的工程技術、管理、文化、藝術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3,網路統考課程合格,在校期間平均程成績在70分(含)以上。
4,畢業論文成績在良好(含80分)以上。
5,通過國家成人的本科學士學位英語考試、大學英語CET四級、CET六級(使用大學英語CET四級、六級成績單申請的,分數需達到425分及以上)及全國公共英語三級PTS(筆試)(地區、時間不限)。
6,補考門次不應超過5門次。
7,學生應在拿到畢業證書一年內申請。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授予學士學位
1,不滿足授予學士學位基本條件者
2,在學期間,有考試作弊行為者
3,在讀期間受到留校察看以上(含)處分者。
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應用心理學研究生導師誰比較好啊張錦高教授、傅安洲教授、郭蘭教授相比呢
張錦高,男,漢族,江蘇省大豐市人,194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版津貼權享受
者。1970年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後留校工作,曾先後擔任輔導員、校團委書記、基礎課部黨總支書記、學工處長等職,1990年任校黨委副書記,1993年兼任副校長,1996年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兼副校長,2003年6月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
傅安洲,男,漢族,1961年4月生,籍貫江蘇省豐縣,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年1月任校黨委副書記。 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生工作研究分會副會長、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學生工作研究會會長。 傅安洲同志1983年7月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學專業畢業留校,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思想品德課教學與德育研究。曾先後在華中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言文化大學學習和進修。1997-1998年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學習訪問。
郭蘭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她主攻是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
都很出色,看你選擇什麼方向吧。
⑩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類的研究生有什麼排名。還有就是現在什麼專業好就業(專業人士解答)
樓上的兄弟,「地質沒有不用出野外的」?您聽誰說的,難道進入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整天都是出野外?都出野外了室內工作誰做?
鑒於樓主是物探的,個人覺得可以給你這幾個方面選擇:
第一、繼續深造物探,物探是個很吃香的專業(很多想進來都沒機會的),雖然出野外比較多,但是很不錯,找工作也比較方便,反正應該很好的。而且你才大二,你就確定你以後畢業找不到好的工作?你就這么確定不能夠保上研究生?自己應該對自己專業有信心啊。
第二、如果你想考研究生,可以向海洋工程方向轉行,這個就不用介紹了吧,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三、石油方向,這個北京的油氣儲層地質與評價很出名的,上了研究生之後進入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還是很不錯的,不過現在這幾個大公司招的人比以前少很多了,這個沒辦法,形式是這樣的。
不過你想留在北京,中海油中心是在北京,不過研究生畢業進去比較難了現在。
第四、向煤工系轉行,物探出身的向這個方向轉行最快,基礎課都差不多,我都懷疑這兩個是不是本來就是一個專業的哦⊙﹏⊙b!
個人比較推薦第三個,因為主要是你想留在北京(估計是不想去西北吧^_^o(∩_∩)o...),而且不是很想出野外,所以這個專業就很適合你。
你現在才大二,我認為你最好是現在學習好現在的課程,以後有交叉保研的,你學習好,可以保上其他專業的研究生的,如果你想向這個方向轉行的話,在學好現有課程的基礎上,可以接觸沉積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層序地層學等方面的知識,學的多一點,就算以後你不想換專業了也都不是壞事吧。
另外,如果你現在學習不是很好的話,以後保不上研究生,那就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將英語學好,考研英語很主要。這里有一個大二的想考研的同生曾經向我提過的問題,雖然專業跟你扯不上關系,但是跟你的情況比較類似,我仔細的回答了的,你可以參考一下:http://..com/question/86657156.html。
最後想說一下,個人認為珠寶算不上地質吧,就業前景就不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