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築波大學水文地質

築波大學水文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20 12:02:50

『壹』 築波大學的學術科研

截至2015年2月,築波大學有國際聯合共用設施4個、校內共用教育研究設施(科學研究類)18個、世界先端研究開發支援組織2個。
國際聯合共用設施(4個):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下田臨海實驗中心、遺傳基因實驗中心、等離子體研究中心
世界先端研究開發支援組織(2個):生物體機器人研究中心、分子行動科學研究中心
校內共用教育研究設施(科學研究類)(18個):生命領域跨學科研究中心 (TARA)、農林技術中心、生命科學動物資源中心(舊:動物實驗中心)、菅平高原實驗中心、大學研究中心、質子線醫學應用研究中心、產學結合共同研究中心 、教育開發國際合作研究中心、知識型社會基礎研究中心、跨學科物質科學研究中心(TIMS)、特別支援教育研究中心、北非研究中心、學術信息媒體中心、研究基礎綜合中心、同位素環境動態研究中心、放射線安全管理部(舊:同位素綜合中心)、陸域環境研究中心(舊:水理實驗中心)、次世代醫療研究開發教育統合中心(CREIL) 、半機器人(Cybernics)研究中心 、風險企業實驗室 科研概況 平成18-24年科學研究經費一覽年度平成18年平成19年平成20年平成21年平成22年平成23年平成24年項目數 1061 1075 1078 1157 1269 1366 1433 總金額(単位:千丹) 3309310 3359123 3275771 3759909 3399760 3882068 4134265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2月築波大學官網) 世界先端研究開發支持項目名稱主要研究者單位為健康長壽型社會服務的支援人類技術最先端研究項目山海嘉之人・機器人・信息一體化融合研究核心探索高級神經活動的分子基礎及控制方法柳澤正史分子行動科學研究核心備註:研究期間為2010年3月10日~2014年3月31日(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2月築波大學官網)
影響因子 根據2014年3月《自然》發布的年度自然出版指數(日本機構排名)報告,築波大學2013年《自然》雜志高質量論文的貢獻指數位列第15名。 研究文章排名(日本機構)機構CC2Articles31日本東京大學(UTokyo)56.11542物理和化學研究所(理),日本32.691223日本京都大學29.12774日本大阪大學19.79755日本東北大學12.99516日本東京理工學院11.06307日本九州大學9.99438日本名古屋大學7.64369日本北海道大學7.392210日本NTT集團6.871111國家先進工業科學技術(產業),日本6.22612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凈利)5.832513日本海洋地球科技機構(JAMSTEC),日本5.351614日本橫濱市立大學(YCU)5.271515日本築波大學4.2311備註:以上為1-15名的名單,詳細名單請參考資料 中國科學院大學(舊: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5.07
浙江大學
2007.11
南開大學
2007.12
吉林大學
2008.02
西安交通大學
2008.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8.02
廈門大學
2008.0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9.04
東北師范大學
2009.04
北京師范大學
2011.04
北京大學
2011.10
華東師范大學
2012.07
大連民族學院
2013.03
吉林農業大學
2004.02
湖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
1996.03
上海交通大學
1997.02
上海圖書館
1999.10
清華大學
2002.02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2002.08
沈陽農業大學
2004.02
清華大學
2005.05
中國地質大學
2005.11
鄭州大學
2005.11
大連大學
2007.02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資源研究所
2007.04
雲南大學
2008.03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
2008.04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2008.05
中國美術學院
2008.05
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9.01
江南大學 生物工程學院
2010.09
中國科學院
2010.12中國人民大學
2013.06浙江科技學院
2013.07
南京農業大學
2014.02
復旦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2014.03 澳門大學 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
2010.03
香港理工大學
2014.11
香港中文大學
2015.02 國立台灣大學
2007.11
國立台灣大學
2015.04(更新)
國立清華大學
2007.11
國立台灣師范大學
2012.12
輔仁大學
2014.04
國立成功大學
2014.05
國立台灣芸術大學 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造形芸術研究所
2005.07
國立政治大學 文學院 ,社會科學院 ,外國語文學院 ,法學院
2006.06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2008.09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學院
2010.08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2011.11
國立彰化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
2013.03
國立防災科學技術中心
2013.10
高雄醫學大學
2014.09

『貳』 河南理工大學的地質工程專業好不好

地質科學與工程系介紹

--------------------------------------------------------------------------------

地質科學與工程系(以下簡稱地質系)主要承擔礦產普查與勘探博士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碩士點、古生物地層學碩士點、地質工程碩士點、地質工程本科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並肩負我校地質學科的教學改革以及青年教師的培養。地質系的師資隊伍力量雄厚,有教授7人,博士及在讀博士9人,中青年教師中全部具有碩士學位。地質系的教師們嚴謹治學,精心施教,勇於創新,「系部級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方案的研究與實踐」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地礦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其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目前承擔的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復雜遺跡組構的三維可視化分析及其在儲層評價的應用」、「天然納米石墨結構及礦床成因研究」,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陸相生物遺跡群落的組成、結構與遺跡模式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專項子課題「以瓦斯地質數量化理論為基礎的瓦斯湧出量預測方法研究」以及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

主 任:張子戌(教授、博導)
副主任:寧 超(副教授、碩導)

師資力量

教 授:齊永安(博士、博導) 李凱琦 湯友誼 馮有利(博士) 龐緒成(博士) 曹高社(博士後)
副教授:張曉東(博士) 王恩營(博士在讀) 王素玲 司榮軍(博士) 陳江峰(博士) 潘結南(博士)
講 師:易偉欣(碩士) 許建國 劉保民(碩士) 呂閏生(碩士)

專業介紹
研究內容
地質工程學科是運用地質學理論,研究各種礦產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的勘查方法(資源地質勘查),以及各類工程建築場區地質條件的勘察方法(工程地質勘察)。其中礦產資源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水氣礦產等,工程地質勘察包括道路、橋梁、水庫、建築物等。

發展歷史
前身為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4年本科,1960年設立於鄭州煤炭工業學院。1961年10月,隨鄭州煤炭工業學院並入焦作礦業學院。1984年,按照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工科本科專業目錄》,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改名為煤田地質勘查專業。1994年,煤田地質勘查專業改名為地質礦產勘查專業。1998年,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工科本科引導性專業目錄》,地質礦產勘查專業和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調整合並,設立地質工程專業。1981年,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目前,本專業的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兩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是我校最早被原煤炭工業部和河南省教委確認的省部級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教學計劃
重點學科
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是我院最先被原煤炭工業部和河南省教委確定的重點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一批實力雄厚、理論造詣深、教學和科研經驗豐富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隊伍。本學科在痕跡學理論與應用、瓦斯地質、煤層氣地質、基岩水運移理論等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國際研究水平,曾多次參與組織和出席國際性學術會議。
本學科在國內同行學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並與英國里丁大學、法國里爾科技大學、阿根廷土庫曼大學和日本築波大學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及學術交流關系。
本學科現有4個主要研究方向:
1. 痕跡學理論與應用
2. 瓦斯地質與煤層氣
3. 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
4. 水資源與環境地質

(一)痕跡學理論與應用方向--學術帶頭人:胡 斌 教授 齊永安 博士

痕跡學是一門跨學科的邊緣學科,它把沉積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和地球化學匯集一起,利用生物在沉積作用和成岩作用進程中產生的各類構造和組構,來識別不同類型的沉積環境和不同級別的層序界面。
痕跡學的研究成果,自八十年代以來,已被廣泛應用於盆地的環境解釋、充填歷史和儲層預測以及油氣田的勘探開發等方面。
在國內, 本方向最早將痕跡學理論與事件沉積學引入我國。為了推廣和普及痕跡學及其研究成果,本學科點研究人員應國內各部門之邀,先後在長沙、武漢、洛陽、南京、貴陽、東營舉辦了痕跡學專題講座或講習班,並多次邀請國外著名學者來華講學和訪問,也多次派人出去研修、講學、訪問和參加學術會議,並指導了一些國外研究生。
近年來,本學科點研究人員先後承擔了國家「九五」、「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吳賢濤教授、胡斌教授和齊永安博士受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部委託評審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單項申請。

(二)瓦斯地質與煤層氣方向--學術帶頭人:蘇現波 教授 張子戌 教授

礦井瓦斯是引發煤礦重大惡性事故的隱患,長期以來一直威脅著煤礦的安全生產,同時,瓦斯(煤層氣)也是一種新的能源。瓦斯地質與煤層氣研究,應用地質學理論和方法,研究煤層瓦斯賦存、運移和分布規律,礦井瓦斯湧出量預測和煤與瓦斯突出預測方法,以及煤層氣的勘探開發工藝。
從七十年代開始,本方向長期致力於瓦斯地質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首次承擔了列入部級科研計劃的瓦斯地質研究課題;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瓦斯地質學術專著《瓦斯地質概論》;最早招收了瓦斯地質碩士研究生;組織召開了我國首次瓦斯地質學術會議。
三十餘年來,瓦斯地質研究方向先後承擔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等瓦斯地質研究課題20餘項,獲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國家專利2項。上述研究成果,奠定了瓦斯地質學科在我國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使瓦斯地質在我國逐步發展成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
本研究方向自1993年涉足煤層氣地質學、煤層氣勘探開發工藝研究以來,在國內已有一定的影響。
「華北地區煤中裂隙的類型和成因」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第一個煤層氣方面的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提出的「構造煤發育區煤層氣『頂板儲層強化法』開發工藝」課題,已獲河南省科委資助。

『叄』 日本築波大學的優勢專業

日本築波大學優勢專業:

1、人文學類:哲學、史學、考古版學、民俗學、語言學、社權會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

2、人類學:教育學、心理學·學士 、障礙科學。

3、生物學類:生物學、生物資源科學。

4、地理學類:地球環境學、地球進化學。

5、理工學群:數學、物理學、化學、應用物理、電子・量子工學、物性工學、 物質、智能工學系統、機能工學系統、 環境開發工學、能源工學、軟體科學。



(3)築波大學水文地質擴展閱讀:

中國大陸地區與築波大學的交流院校:

中國科學院大學(舊: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大連民族學院、吉林農業大學、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圖書館、清華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沈陽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鄭州大學、大連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資源研究所、雲南大學、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網路-築波大學

『肆』 日本築波大學英文授課項目G30本科有什麼專業

日本築波大學英文授課本科G30本科有生物資源科學、生物學、地質學、醫學、國際社會學這5個專業。其中蔚藍留學提醒築波大學的醫學科學專業是所有日本大學英文授課G30中唯一的本科醫學專業,是大三編入課程。

『伍』 誰了解日本築波科技大學的情況請瞎說的別進!

你要申請這個學校嗎?你現在的日語等級?中國目前大陸都沒有日本的留學生考試的考點,您怎麼去這個大學呢?如果這個的大學很不錯的話,肯定是需要留學生考試的,所以,你還是立足現在吧?!申請一個比較好的語言學校,通過您的努力考入這個學校,我相信你會成功的,如果要是明年去,最近可以准備了:比較好的日本語言學校:
■富士國際語 :日本排名第一的語言學校,國公立大學升學率98%以上。
■JCL外國語學院 大學院直升班火熱招生!
■關西日本語學校 綜合實力很強的學校
■西日本國際教育學院:提供針對就學生的升學期望進行升學及學習指導,升學率百分之百。
■ A.T.I.東京日本語學校:簽證率百分之百,成績優秀者可獲得獎學金。
■東京太陽樹日本語學校 入管局認定的優良校,簽證有保證!
■美羅斯日本語學校 語言加美術,藝術生首選。
■千馱穀日本語學校
■西東京日本語學校 費用低廉 大學城周圍,學習氛圍好。
■長野國際文化學院:
■大阪YMCA外語專門學校:直取留學生簽證享受日本國民待遇;每年60%以上該校留學生可領獲獎學金。
■早稻田文化館
■亞洲日本語學校
■東京日英學院
■愛和外語學院
■東京言語中心
■大阪YMCA
■ECC大阪校區
■大阪國際語學院
■西日本國際教育學院
■九州英數學館
如果有問題還是可以hi我的!

『陸』 日本築坡大學的詳細資料

築波大學是日本一所新建國立綜合大學,與那些歷史悠久,靠豐碩的學術成果,培養了不計其數名士要人而揚名世界的老大學相比,它的出名是由於它順應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站在日本大學改革的前沿,完全以一所新型辦學模式而出現在東方的一所現代化大學。 築波大學的前身是日本東京教育大學,它與東京大學的前身--大學南校,今日慶應義塾大學的前身--慶應義塾一樣均具有百年以上的校史。它於明治5年(1872)創辦,最初取名為東京師范學校,後相繼發展為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東京文理大學,戰後實行新學制而改名為東京教育大學。當時設有文學、理學、教育學、農學、體育5個學部和光學研究所。明治初期,日本政府把它作為推進國家現代化培養教師的根據地,因而教師水平很高,隊伍整齊,每個學科領域都有一些知名學者。但由於校區狹小、分散,一些常設的教育設施缺乏,對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學校未來的發展多有不利,因而萌發了以借遷校為契機、重新建立新綜合大學的設想。 築波大學的誕生最早緣於1961年日本政府提出建立築波科學城的設想,後此設想於1970年被內閣會議通過,1973年又通過了建立築波大學的法案。築波大學即按照世界新型大學的模式在東京教育大學的母體上進行調整和擴建。到今天剛走完短短20年的歷程,但它的成就已令世人矚目,那就是它以大無畏的改革姿態,為世界新型大學的創建走出了一條可供後人借鑒的探索之路。 築波大學的重大改革之一是:改革以往傳統的教學研究組織管理體制,按適應社會的新型大學要求來設立教學和研究機構。日本的大學教學和研究組織機構,一般都是按學部、講座形式設置,對外封閉,對內分散割據,不能適應新時代學科不斷分化和綜合的要求。因此,築波大學改變"過去的大學往往陷於狹隘的專門領域,造成教育和研究兩個方面趨於停滯和固定化,以致脫離現實社會"的傾向,提出取消教學研究合一的學部、講座制,而設置二者分開的學群(學類)、學系制。 新的教學組織包括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眾多領域,像一所小型綜合大學;下面再分學類、它相當於"綜合大學"中心學院。學生在學群、學類里可以得到通識教育、接觸不同專業領域,加強相互之間聯系,目前共有6個學群13學類。 學科 第一學群為基礎學群,擔任全校基礎課的教學,下分3個學類:人文學類、包含哲學、史學、考古和民俗學、語言學等專業學科;社會科學學類。包含社會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等;自然科學類,包含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 第二學群為文化·生物學群,這是跨學科的學群,下分5個學類:比較文化學類(含有比較文學、地域文化學、現代思想學),日本語言文化學類(僅有日本語言和日本文化一專業方向),人際學類(有教育學、心理學、心身障礙學),生物學類(含基礎生物學、應用生物學兩大部門),農林學類(有水產生物資源、生態環境、生物應用化學、生物水產組織等)。 第三學群為經營·工程學群,這是新的構想和尖端科學組成的學群,下分5個學類:社會工程學類,含有社會經濟、經營工程、城市規劃等;國際關系學類;信息學類,有信息科學、信息工程;系統工程學類,含有知識工程系統和操作工程系統;基礎工程學類,含有物理工程、材料和分子工程、轉換工程、構造工程等。 醫學專業學群,含醫學、新醫學;體育專業學群,有體育學、運動學、健康體質學;藝術專業學群,有藝術學、美術、構思創作和設計等。 築波大學的研究生院分成碩士課程和博士課程兩類要求不同的教學部門,下設研究所,前者為8個,後者為19個。 碩士課程的研究科有:教育研究科含有障礙兒童教育、教育科學教育、咨詢3專業方向;經營·政策科學研究科含經營·政策科學、系統經營科學、企業法等;體育科學研究科含體育方法學、教練學、健康教育學等;藝術研究科含美術和設計兩個專業方向;還有地域研究科、理工科研究科、環境科學研究科和醫學研究科。 博士課程研究科有:哲學·思想研究(哲學、倫理、宗教)、歷史·人類學(史學、文化人類學)、文藝·語言研究(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教育學(教育基礎、學校教育)、心理學、心身障礙學、社會科學(法學、經濟學、社會學)、社會工程(計量計劃、經營工程、城市地區規劃)、國際政治經濟學、生物學(生物、生物物理化學)、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地理水文、地質)、工程學(物理工程、材料工程、結構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醫學(形態學、生理、生化、生物、環境生態)、體育學、藝術學。

『柒』 日本築波大學地質學在世界排名

論綜合實力,可以參考比較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版名 築波(201-300)早稻田(權401-500)
** 據說該排名比較偏向於理工科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 築波大學(301-350)早稻田(不在榜單)
QS世界大學排名 築波大學(210)早稻田(220)

根據以上排名,你可以認為築波大學的綜合實力更強,特別是在科研方面。

『捌』 河南 地質工程專業

地質科學與工程系介紹

--------------------------------------------------------------------------------

地質科學與工程系(以下簡稱地質系)主要承擔礦產普查與勘探博士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碩士點、古生物地層學碩士點、地質工程碩士點、地質工程本科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並肩負我校地質學科的教學改革以及青年教師的培養。地質系的師資隊伍力量雄厚,有教授7人,博士及在讀博士9人,中青年教師中全部具有碩士學位。地質系的教師們嚴謹治學,精心施教,勇於創新,「系部級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方案的研究與實踐」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地礦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其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目前承擔的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復雜遺跡組構的三維可視化分析及其在儲層評價的應用」、「天然納米石墨結構及礦床成因研究」,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陸相生物遺跡群落的組成、結構與遺跡模式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專項子課題「以瓦斯地質數量化理論為基礎的瓦斯湧出量預測方法研究」以及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

主 任:張子戌(教授、博導)
副主任:寧 超(副教授、碩導)

師資力量

教 授:齊永安(博士、博導) 李凱琦 湯友誼 馮有利(博士) 龐緒成(博士) 曹高社(博士後)
副教授:張曉東(博士) 王恩營(博士在讀) 王素玲 司榮軍(博士) 陳江峰(博士) 潘結南(博士)
講 師:易偉欣(碩士) 許建國 劉保民(碩士) 呂閏生(碩士)

專業介紹
研究內容
地質工程學科是運用地質學理論,研究各種礦產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的勘查方法(資源地質勘查),以及各類工程建築場區地質條件的勘察方法(工程地質勘察)。其中礦產資源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水氣礦產等,工程地質勘察包括道路、橋梁、水庫、建築物等。

發展歷史
前身為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4年本科,1960年設立於鄭州煤炭工業學院。1961年10月,隨鄭州煤炭工業學院並入焦作礦業學院。1984年,按照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工科本科專業目錄》,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改名為煤田地質勘查專業。1994年,煤田地質勘查專業改名為地質礦產勘查專業。1998年,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工科本科引導性專業目錄》,地質礦產勘查專業和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調整合並,設立地質工程專業。1981年,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目前,本專業的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兩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是我校最早被原煤炭工業部和河南省教委確認的省部級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教學計劃
重點學科
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是我院最先被原煤炭工業部和河南省教委確定的重點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一批實力雄厚、理論造詣深、教學和科研經驗豐富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隊伍。本學科在痕跡學理論與應用、瓦斯地質、煤層氣地質、基岩水運移理論等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國際研究水平,曾多次參與組織和出席國際性學術會議。
本學科在國內同行學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並與英國里丁大學、法國里爾科技大學、阿根廷土庫曼大學和日本築波大學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及學術交流關系。
本學科現有4個主要研究方向:
1. 痕跡學理論與應用
2. 瓦斯地質與煤層氣
3. 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
4. 水資源與環境地質

(一)痕跡學理論與應用方向--學術帶頭人:胡 斌 教授 齊永安 博士

痕跡學是一門跨學科的邊緣學科,它把沉積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和地球化學匯集一起,利用生物在沉積作用和成岩作用進程中產生的各類構造和組構,來識別不同類型的沉積環境和不同級別的層序界面。
痕跡學的研究成果,自八十年代以來,已被廣泛應用於盆地的環境解釋、充填歷史和儲層預測以及油氣田的勘探開發等方面。
在國內, 本方向最早將痕跡學理論與事件沉積學引入我國。為了推廣和普及痕跡學及其研究成果,本學科點研究人員應國內各部門之邀,先後在長沙、武漢、洛陽、南京、貴陽、東營舉辦了痕跡學專題講座或講習班,並多次邀請國外著名學者來華講學和訪問,也多次派人出去研修、講學、訪問和參加學術會議,並指導了一些國外研究生。
近年來,本學科點研究人員先後承擔了國家「九五」、「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吳賢濤教授、胡斌教授和齊永安博士受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部委託評審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單項申請。

(二)瓦斯地質與煤層氣方向--學術帶頭人:蘇現波 教授 張子戌 教授

礦井瓦斯是引發煤礦重大惡性事故的隱患,長期以來一直威脅著煤礦的安全生產,同時,瓦斯(煤層氣)也是一種新的能源。瓦斯地質與煤層氣研究,應用地質學理論和方法,研究煤層瓦斯賦存、運移和分布規律,礦井瓦斯湧出量預測和煤與瓦斯突出預測方法,以及煤層氣的勘探開發工藝。
從七十年代開始,本方向長期致力於瓦斯地質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首次承擔了列入部級科研計劃的瓦斯地質研究課題;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瓦斯地質學術專著《瓦斯地質概論》;最早招收了瓦斯地質碩士研究生;組織召開了我國首次瓦斯地質學術會議。
三十餘年來,瓦斯地質研究方向先後承擔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等瓦斯地質研究課題20餘項,獲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國家專利2項。上述研究成果,奠定了瓦斯地質學科在我國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使瓦斯地質在我國逐步發展成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
本研究方向自1993年涉足煤層氣地質學、煤層氣勘探開發工藝研究以來,在國內已有一定的影響。
「華北地區煤中裂隙的類型和成因」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第一個煤層氣方面的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提出的「構造煤發育區煤層氣『頂板儲層強化法』開發工藝」課題,已獲河南省科委資助。
總之一句話,就是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