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大學區域地質調查試題

大學區域地質調查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19 16:43:50

㈠ 求大學普通地質學考試試題

1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及研究內容?主要特點及研究方法?
2 漸變論與災變論的主要分歧?二者在地質學中的意義?

第一章 地球

1 地球的密度、壓力、重力磁性等的基本特點及其變化規律?

2重力、重力異常、地溫梯度、地溫深度、地熱異常、地磁要素、磁偏角、磁傾角、磁場強度、古地磁的概念?

3 地球的主要圈層結構,各圈層的特點及其劃分依據?

4 岩石圈與軟流圈、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差異?

5 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主要類型?

6 地勢的表示方法有那些?

第二章 地殼的物質組成
1 克拉克值的概念?元素在地殼中的分布規律?

2 礦物、岩石、晶體結構、非晶體結構、晶體的概念?

3 礦物、岩石的分類及主要類型?

4 礦物的物理性質及描述方法?節理、解理、層理的概念?

5 常見礦物(長石、石英、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雲母、白雲石、方解石、白雲石)的主要特徵?

6 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的概念及其在地殼中的分布特點?

7 岩石結構與構造的概念?三大類岩石常見的結構構造?

8 岩漿中礦物的結晶順序?岩漿岩結構構造有何特點?

9 礦床的概念?礦床的主要類型?

第三章 地球的年齡和地質時代

1 地球的年齡?岩石圈中最古老的岩石的形成年齡?
2地質年代確定方法?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方法有哪些?

3 絕對地質年代的確定方法?
4 年代地層單位有哪些?與地質年代單位有怎樣的關系?
5 地質年代表的記憶與背誦?

第四章 風化作用

1 地質作用的概念及其含義?

2 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的概念及其主要類型?

3 風化作用的概念及主要類型?風化作用的產生原因?

4 影響風化作用的主要因素?硅酸鹽礦物抗風化系列的特點?

5 物理和化學風化作用的主要產物?風化殼的概念?

第五章 地面流水地質作用

1 地面流水的類型?

2 面流洗刷作用及其堆積物的特點?

3 洪流沖刷作用及堆積物特點:

4 泥石流的特徵?形成條件?

5 流水中水質點運動的方式?河谷地貌類型?

6 側蝕作用與下蝕作用的差異及其與河流發育的關系?

7分選作用、磨圓作用和磨細作用的概念?

8河流堆積的地貌有哪些?它們是在哪些條件下,在哪些場所形成?有何特點?

9 河流階地的類型?階地要素?階地研究意義?

第六章 地下水地質作用

1 透水層、隔水層、結合水、重力水、潛水、承壓水的概念?

2 地下水地質作用的特點?

3 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形成機制與類型?

4 地下水排泄方式有那些?

第七章 冰川地質作用

1 冰川的形成過程?大陸與山嶽冰川的概念?

2 冰川剝蝕和堆積作用的類型及其特點?

3 冰川地貌的主要類型及成因?

4 冰期、間冰期的概念及其氣候意義?地球歷史上三次重要冰期發生的時代?

第八章 湖泊和沼澤的地質作用

1 湖泊的成因類型有哪些?

2 湖泊與沼澤的地質作用與氣候的關系?

3 為何說湖泊的地質作用以沉積作用為主?

4 湖泊與沼澤的沉積作用產物有哪些?與湖泊沼澤有關的礦產主要有那些?

第九章 海洋地質作用

1 海水的主要物理與化學性質?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有那些?

2 海浪的海蝕作用主要發生在那裡?
3 海蝕作用過程及產物?
4 濱海區海洋沉積地貌有哪些?其形成過程是怎樣的?
5 淺海區沉積環境特點?淺海區沉積作用類型、產物及其意義?
6 半深海、深海帶沉積作用的主要特點及其主要礦床類型?
第十章 風的地質作用

1 風蝕作用的方式及風蝕地貌有哪些?
2 風的沉積作用的特點?沉積地貌有哪些?黃土沉積與風的地質作用?
3 風的地質作用結果將產生哪些地貌?
4 沙塵暴的成因及其在我國的分布?

第十一章 構造運動

1 構造運動的概念?主要類型?

2 垂直運動與水平運動的特點與表現?

3 岩層傾向、走向、傾角的概念?

4 整合、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的概念及其地質意義?
5 背斜、向斜的判別標志?
6 斷層、節理的概念?斷層、節理的區別?
7 斷層的類型及組成要素?斷層的分類?

8 構造運動的空間分布特點?主要表現形式?
9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與板塊構造的建立、板塊構造基本思想?
10 板塊邊界的類型和運動方式?

第十二章 火山活動與岩漿的侵入作用

1 岩漿的概念及其特點?

2 火山噴發的主要類型?

3 岩漿、岩漿作用、侵入作用、火山作用、熔岩的概念?
4 岩漿作用類型有哪些?火山噴發物有哪些類型?
5 侵入作用方式及形成的侵入岩體有哪些?岩漿中礦物的結晶順序是怎樣的?
6 侵入體與圍岩的接觸關系有那些?

7 岩漿分異作用、同化作用、混染作用的概念?

第十三章 變質作用

1 變質作用的概念?變質作用的因素及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2 變質作用的類型有哪些?
3 構造運動、地震、變質作用、岩漿作用空間分布的一致性及與板塊構造的關系?

㈡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直屬事業單位2009招聘筆試試題以前幾年的也行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安徽事業單位考試筆試試題您可以登錄安徽中公教育網事業單位考試題庫專欄對歷年來的考試真題做相應的了解以及模擬試題做相應的參考。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㈢ (一)區域地質調查

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21.6萬平方千米、1∶25萬區調修測2.5萬平方千米。

㈣ 大學工程地質課程題目求解

1.左旋走滑斷層,錯斷P、C、O底層,未錯斷J、Q地層,因此可以推斷為形成於二疊系P到侏羅系之間的非活斷層。
傾斜樞紐的向斜(OCPCO),背斜(O€O)
不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O-C),角度不整合(C-J)
逆沖推覆構造(K、J、T地層逆沖推覆於C、O、€地層上),在剖面線右上位置T地層在O地層上形成飛來峰
一樓仁兄所說的岩漿岩侵入現象我仔細看了是沒有的。
2、壩址選在紅水河「紅」子下游位置較為合理,理由如下:(1)雖然工程區通過的的走滑斷層侏羅紀以來沒有活動過,不是一條活斷層,但是由於水壩的使用期限較長,還是要考慮其復活的問題,必須留有一定的避讓距離;(2)將三岔河納入庫區可以增加庫區儲水容量;(3)向斜樞紐傾向上游,有利於解決庫水滲漏問題。
3、需要注意的工程地質問題為:(1)壩址區第四紀覆蓋層范圍較大,可能比較厚,要注意壩基抗滑穩定性的驗算及壩基防滲的處理,同時還有勘察施工中需採用SM植物膠進行護壁,防止大規模塌孔;(2)大壩左岸位於向斜左翼,岩層順傾坡外,易於形成順層岩質滑坡,右岸位於石炭系地層中,岩層反傾,斜坡穩定性較好,但是石炭系多為碳酸鹽岩,溶洞較為發育,勘察階段要注意庫區庫水滲漏問題;(3)河流上游為JTK地層,多為紫紅色砂泥岩,岩體強度低,斜坡穩定性較差,風化碎屑物較多,要對庫區施工及蓄水後的地質災害進行專門詳細的調查,特別是泥石流。

㈤ 區域地質調查

表6-6 各類主體功能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度統計

全國陸域中比例尺(包括版1∶20萬和1∶25萬)區域地權質調查已經實現全覆蓋。截至2014年,全國累計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353×104km2,覆蓋國土面積36.8%,主要分布在東、中部地區的重要成礦區帶和重要經濟區(圖6–18)。表6–6列出了各個經濟板塊各類主體功能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度。從表中可以看出,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工作程度高於東北地區和西部地區;優化開發區域工作程度達到72.3%,其次是重點開發區域47.5%,農產品主產區41.8%,重點生態功能區34.6%。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工作程度最高的是重點生態功能區,其次是重點開發區域、農產品主產區。這是因為地質大調查以來開展的區域地質調查主要以服務找礦為目標,主要安排在重點成礦區帶,而重點成礦區帶與重點生態功能區在空間分布上重疊較多;農產品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區,第四紀地層大面積覆蓋,岩石出露少,不是找礦的重點地區。

圖6-18 全國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度圖

(據全國地質調查協同部署平台)

㈥ 大學地質地貌題

3.相對較早的是圍岩,較晚的是岩體,侵入關系的話必須先有圍岩才能侵入版。沒有圍岩它侵入誰啊權!
4.與第三題正好相反,相對較早的是岩體,較晚的是圍岩,沉積接觸,必須是下面已有了岩體先存在了,可能侵入了別的圍岩,但是它在侵入活動中上面的圍岩還沒產生(或沉積),之後才有圍岩沉積,反之就是侵入接觸了。

㈦ 區域地質調查基本知識

(一)區域地質調查類型

區域地質調查又被簡稱為區調,是一項多學科綜合性地球科學研究工作,是按照一定的任務和相應的科學規范要求在某一地區進行地質礦產研究和地質填圖工作的總稱。最終編制的圖件,除了地質圖外,還要根據需要編制礦產分布規律圖和預測圖,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災害地質等專門圖件。

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可將區域地質調查分為若干類型:以方法或學科劃分則有地質的、地球物理的和地球化學的;按研究的對象則可分為專題性的和綜合性的;據任務的來源也可劃分為生產性的和科學研究性的。若以地質的方法為主要手段,根據地質調查的精度要求,即對工作區內地質礦產等方面的研究要求達到的詳細和准確程度,按所填地質圖比例尺大小來劃分,並以國際地形圖分幅為成圖單位。

1.小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

這種類型地質調查又稱概略地質調查,其運用比例尺為1:100萬和1:50萬。地質調查和地質填圖路線的間距分別為10km、5km左右,即在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上路線間距為1cm左右。該類型區域地質調查被安排在地質空白區或地質研究程度低的地區。其主要任務是測制上述相應比例尺的地質圖,並概略地研究測區的地質構造,發現找礦遠景區等。

2.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

這種地質調查類型又稱區域地質調查,其運用比例尺為1:20萬和1:10萬。地質調查和地質填圖路線的間距分別為2km、1km左右。該類型地質調查被部署在經上述小比例尺地質調查所發現的有利成礦遠景區內。其主要任務是比較詳細地研究測區內地質構造情況並進行相應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工作;同時運用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手段進行找礦工作,以及對測區內可能存在的礦產開展普查工作;查明礦產分布規律並圈定有利成礦地段或詳查區段。

3.大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

這種地質調查類型又稱詳細地質調查,其運用比例尺為1:5萬和1:2.5萬。地質調查和地質填圖路線間距按比例尺大小相應地為500m或更小。該類型的地質調查一般部署在已經被圈定的有利成礦地段或已知礦區的周圍,或在地質構造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意義的地區。其主要任務是詳細查明測區地質構造並進行地質填圖工作,同時對能控制測區主要礦產形成和產出的地質構造區段進行深入研究,將有關內容反映在地質圖及礦產圖上。對測區主要礦產應作詳盡研究,對已發現的礦點、礦化點和礦床均應做出地質評價。

對某一地區地質調查、研究的精度和工作程度,隨著所運用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而存在差異。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的部署程序一般是先進行小比例尺地質調查工作,然後依次為中比例尺、大比例尺地質調查工作,隨著所運用的比例尺由小到大的變更,實際反映了工作程度的深入和研究精度的提高。

(二)任務及要求

區域地質調查或地質填圖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是由其工作性質所確定的,各項任務的精度和工作程度則與前述的區調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這些都在地質調查規范和主管部門下達的任務書中得到體現。區域地質調查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沉積學和地層學

查明測區內地層時代,各時代地層的岩性、岩性變化及組合特徵,地層的厚度及其變化,各地層間的接觸關系及其類型;建立區內地層系統,劃分地層填圖單位和標志,開展沉積岩區地質填圖工作;收集沉積地層、生物地層、古生態及生態地層、事件地層等地層資料,研究測區內沉積地層的類型和空間變化規律,分析其形成時的古地理和古構造環境。

2.岩漿岩岩石學

查明測區內岩漿岩的類型和期次,不同類型岩漿岩的岩石學和岩石地球化學特徵,岩體的規模、產狀、空間形態、岩體的流動構造、塑性變形構造和破裂構造,岩體與圍岩的接觸關系;要求對復式岩體進行區分(單元、超單元的建立與歸納),並確定填圖單位,開展岩漿岩區的地質填圖工作;研究區內各類侵入體的成因機制、形成時代、構造條件及大地構造(區域構造)背景。

3.變質岩岩石學

查明測區內變質岩的類型及其岩石學和地球化學特徵;劃分變質相帶;進行原岩恢復工作;劃分不同的變質岩群或不同的變質地體;確定填圖單位並開展變質岩區的地質填圖工作;根據同位素年齡、疊加變質作用、變質岩群的產狀和接觸關系、不同期次疊加構造樣式及特徵、區域構造的條件和背景,綜合研究變質作用發生的時代、期次和變質岩形成時的大地構造背景。

4.構造地質學

查明測區內不同類型、不同樣式、不同尺度、不同層次、不同期次的構造變形特徵;根據其疊加、置換、交切及區域角度不整合等關系,利用構造解析方法,釐定變形序次及變形事件的時代;通過對變形機理的研究來分析多次變形作用的運動學和動力學特徵;綜合分析測區內沉積岩、變質岩、岩漿岩等方面的發育特點,確定測區的大地構造屬性,釐定內部構造單元,並闡明其相互關系及大地構造演化歷史。

5.礦產

對發現的礦點、礦化點進行檢查;對已知礦產要收集資料進行研究,以查明測區內的礦產種類、規模以及它們的成因類型;分析各類礦產與地質作用的成因關系和時空分布規律;將所取得的礦產成果編繪於礦產圖上;通過各方面資料的綜合研究,提出找礦方向。

除了上述各項任務和研究內容外,有時還需根據具體情況和特殊要求進行適當調整或稍有變更,所有這些都在主管部門下達的任務書中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在區域地質調查過程中應嚴格執行規范,並按照任務書的要求完成各項任務,以保證通過檢查驗收並獲得優秀成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