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歷史學系
『壹』 中國地質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18級的地大抄小學弟來晚了!
地大的專業,當然是地質方面的專業比較強。所以我還是推薦地質類的專業!地大的地質工程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是地質學類中的王牌。
專業是校品牌專業,2007年獲得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資助,2008年與2013年獲得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資助。
『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兩個校區有什麼不一樣
在地質大學本科讀了四年,在這里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將主要從歷史沿革、校園環境和綜合評價幾個方面來回答一下。
1、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武漢地質學院」,在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改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總部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研究生部稱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根源上來說,兩個校區是一脈相承。
總的來說,北地地理位置更好,對於未來如果想要在北京這種一線城市發展的同學來說,這種地理優勢在找工作的時候會帶來一些便利。武地的校園環境更好,如果想要在更加寬闊的校園中學習生活的話,武地會有更好的生活體驗。從學科優勢角度上來說,雖然以前武漢校區是總部,但是自從獨立辦學後,北京的地大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兩校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最後我覺得還是由於北京地理優勢,北京的地大分數線一般都要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想要就讀於地大的優勢專業的話,武漢的地大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叄』 中國地質大學有歷史系嗎
有啊~
『肆』 為什麼選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而不選擇哈佛
一、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武漢、北京校區,要從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說起: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原北京地質學院只設了一個留守處。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前身。1987年11,在武漢和北京校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更好。在《武書連版2016年中國721所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全國排名第82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全國排名第113位。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2、湖北省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設計學(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2、省部級重點學科地球物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土地資源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油氣田開發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材料學水文學及水資源管理科學與工程岩土工程近海資源環境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海洋地質
『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歷史系嗎
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
沒有歷史系。包括武漢中國地質大學也沒有歷史系。
『陸』 中國地質大學文科生有什麼熱門專業
可以選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專業可以選教師,歷史學,回地質學等。廣義的「歷答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專指後者,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因歷史學家們考察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有「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知識體系」說、「科學」說、「藝術」說和「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整合」說等等不同的界定。歷史學類專業主要包括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一級學科,以及博物館學、民族學、文物學等二級學科。
『柒』 中國地質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本人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名大四學生,在這兒想給你介紹幾位來自我們學校的名人。
第一個是歐陽自遠院士。如果你對我國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麼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大名。
歐陽自遠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前身。他是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隕石學和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曾推動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指導制定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他把自己的醫生獻給了祖國,作為小學弟,我非常敬佩這位前輩。
除了這幾個人,地大還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們都秉承著「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校訓,在各個行業發光發熱。我也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捌』 中國地質大學 為什麼有兩個校區,有什麼歷史來歷
漢口校區當年是一家地質學院,後來合並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聯系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唐山交通學院,北洋大學等校地質科系合並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為學校籌備委員會主任,劉型為學校首任院長。學校位於北京學院路,是當時聞名遐邇的「八大學院」之一,1960年被確認為全國重點大學。文革開始後不久,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央決定將北京十三所重點高校外遷。北京地質學院於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開始新的辦學歷程。學校南遷過程中歷盡磨難,損失很大,一度散落在四個地區辦學。在湖北兄弟高校的幫助下,於1975年定址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文革結束後,為解決學校部分知名學者因為工作需要仍然留在北京的問題,1978年經鄧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分別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總部設在武漢。1988年,學校經批准設立研究生院,是我國首批成立的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九五期間,學校又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根據教育部文件,位於武漢的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獨立辦學,教育部仍然以一個中國地質大學整體進行建設。2006年,教育部與國土資源部簽署文件宣布共同建設中國地質大學。同年,學校申報的「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批准,中國地質大學成為國家「985工程」建設的一部分。
『玖』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沒有考古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沒有考古系,實際上國內一般是把考古學設置在歷史學院系中的,而不是在地質學中。國內有考古學且排名靠前的大學名單如下表:
『拾』 哪個大學的歷史系好歷史系畢業的一般都找什麼工作
來師范類就是做老師,不是的自話看你學校有什麼方向的研究生考研,其次就是考研究所,屬於事業單位考試了,公務員也只能考地方的,文科學歷本來公務員編制就少,國考基本沒有,但是話說回來,你要是不把自己陷在這個圈子裡,那麼什麼都能做,專業不是絕對的,你畢業非要選這個專業作為職業,那就只能晉升考試了,最後做什麼歷史教研員,歷史專家,學會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