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寧夏地質局物勘院車隊

寧夏地質局物勘院車隊

發布時間: 2021-02-18 19:02:11

⑴ 立足寧夏作貢獻 走出寧夏做地勘 依託地勘求發展

宋新華

(寧夏地勘局,寧夏銀川,750000)

1999年寧夏地勘局實行屬地化管理後,2002年自治區政府又決定將核工業西北地質局217隊、寧夏有色地質總隊移交地勘局管理。屬地化後,地調院劃歸國土資源廳管理。截至2005年6月,全局在職職工2526人,離退休人員2479人。2003年,局新一屆班子提出了「立足寧夏作貢獻,走出寧夏做地勘,依託地勘求發展」的戰略思想,實施了產業結構調整、劃小核算單位、授權委託經營等一系列的戰略舉措,使寧夏的地勘工作和地勘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也得到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肯定。屬地化以來,寧夏地勘局經濟運行情況證明,戰略思想正確,戰略舉措得當,地勘工作大有可為。

一、經濟運行概況

新一屆領導到任後,通過調研、摸底、研討等形式,認真總結屬地化以來地礦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了方向,調整了思路。通過一系列的戰略舉措,深化了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的改革,加快了地勘事業的發展。並始終把發展地勘經濟作為第一要務,以提高全局職工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堅持以地質勘查業為主導,以建築業為依託,以多種經營為輔助,堅持企業化經營。經過全局廣大幹部職工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戰勝種種困難,使地勘經濟有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職工收入逐年增長。據統計,1999~2004年,全局對外總收入由11636.56萬元增加到32124.2萬元(詳見圖1),增長了2.76倍,年均增長22.5%;實現生產增加值由3754.3萬元增加到7033.61萬元(詳見圖2),增長了1.87倍,年均增長13.4%;職工人均收入由0.8萬元增加到1.66萬元(詳見圖3),增長了2倍多,年均增長15.7%。

圖11999~2004年全局對外收入對比示意圖

圖21999~2004年全局生產增加值對比示意圖

圖31999~2004年全局人均收入對比示意圖

2005年上半年,全局實現對外總收入18623.7萬元,其中地勘業1888.77萬元,建築施工業10485.65萬元,多種經營6249.2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844萬元,增長了1.46倍,職工收入也比上年有所增長。

二、產業結構變化情況

2003年以來,寧夏地礦局以做大地質勘查業、做強工程勘察與基礎施工業、調整改造多種經營業為內容,根據全局產業結構特點、產業發展實際,實施隊伍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經過調整後的產業結構表現了生機和活力,隊伍的專業化特點更加明顯。地質勘查業、基礎施工、公路施工、房地產開發、物資貿易、實驗測試等產業獨具特色,各有各的主業,各有各的專長。減少了內耗,強化了互補,經濟效益顯著增長。有勘院、核勘院、礦調所、礦業公司等地勘單位的地勘主業顯示出了強勁的優勢,地質勘查、礦業開發全面開花。地質勘查業對外收入由2003年的908.7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3098.3萬元,2005年上半年又達到了1888.77萬元,發展勢頭迅猛。從事工程施工的伊地公司、礦調所、公路公司過去3家在一起吃大鍋飯,分體運行以後,3家的對外收入之和達到8428萬元,比分體運行前增長了1.68倍。房地產公司白手起家,負債經營,2004年完成開發5092萬元,實現了當年起步,當年飛躍,走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圖4、圖5分別為2003年、2004年對外收入構成圖)。

圖42003年寧夏地礦局對外收入完成情況構成圖

圖52004年寧夏地礦局對外收入完成情況構成圖

為了改善地勘單位和企業設備陳舊、裝備落後的局面,2003~2004年局投資2362萬元,2005年計劃投資1000萬元,用於設備和裝備的更新換代和改造,極大地提高了市場競爭能力。同時對投資體制進行改革,鼓勵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體制上的突破,帶來了幹部職工觀念上的再進步,帶動了生產規模的再擴大,拉動了工作效率的再提高,促進了經濟效益的再增長。

三、對寧夏局地勘經濟工作的體會

隨著地勘隊伍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和地勘工作機制的重大調整,地勘隊伍向何處去?地勘單位干什麼?局的職能在哪裡?一系列問題一直困擾著各級地勘單位的領導和決策者。浙江、廣東、山東等沿海一些省局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市場環境,率先喊出了「戴好事業單位的帽子、走好企業化經營的路子」的主調,走出了「融入地方經濟全局、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新路子,使地勘工作和地勘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為全國地勘隊伍改革發展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和表率。寧夏局在借鑒兄弟省局經驗的同時,結合自身特點,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兩年來,寧夏局地勘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

1.明確的戰略思想

充分領會、准確把握國家的宏觀政策、改革意圖及改革方向,正確判斷市場狀況和未來走向,實事求是地分析、評估隊伍狀況。知道國家、地方需要什麼,我們能做什麼,應該怎樣做。如此,就會不犯或少犯方向性、戰略性錯誤。不顧自身狀況、自身實力,一味地追逐市場,或不顧市場需求,能做什麼就只做什麼都是不可取的。背離了國家的宏觀政策和改革方向,就走不下去,走不通。

「立足寧夏作貢獻,走出寧夏做地勘,依託地勘求發展」的戰略思想,是局黨委一班人在對形勢、市場、自身全面總結、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寧夏地勘局目前是全區人數最多的事業單位,有為才能有位,在依然是事業單位前提下,就必須要為地方經濟服務。「立足寧夏作貢獻」這是我們的立局之本、生存之根、發展之基。這是對地礦局職能的基本定位。

寧夏地域狹小,國土面積僅5.18萬平方公里,金屬礦產相對貧乏,地質市場容量小,地質勘查的施展空間有限,要做大、做強地勘工作就必須「走出寧夏做地勘」。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實力的競爭。長期以來的地質工作使寧夏地勘局聚集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和積累了豐富的地質資料,地質勘查業是寧夏地勘局最具競爭力的產業,這一優勢不能丟,是我們的看家本領,是我們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依託地勘求發展」就是對地勘業這一核心競爭力的認可和肯定。

2.建立了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2004年初,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建立與局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管理相適應的經營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局相繼出台了《關於在局屬單位實行經營者年薪制的決定》、《關於對局屬單位經營者實行風險抵押金制度的決定》、《寧夏地礦局經營者年薪制試行辦法》3個文件。經營者的收入與本單位的生產經營規模和經營業績掛鉤,使經營者的責、權、利得到了統一。經營者的年薪收入由3部分構成:基薪、風險收入、獎勵薪。確定和調整的因素有:銀川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額、本單位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額、對外總收入、總資產額、職工隊伍總數、對外市場總收入、國有資產保增值率、經營性資產收益率、利潤、職工收入增長率、職工上崗率、職工人均培訓費、當年應收款回收率、往年應收款回收率、上繳指標、生產增加值、全員勞動生產率、安全指標、質量指標等。授權單位的其他經營者(副職)依據各人所擔負責任的大小、勞動貢獻、工作難易程度等因素,比照經營者的0.6~0.8倍自行確定,考核辦法自定。形成了一個非常細化,便於執行、操作,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職工利益、經營者個人利益互聯、互動的制度、辦法。實踐證明這一制度、辦法是成功有效的。2004年通過考核,14個授權經營的地勘單位,有13個完成或超額完成責任目標,經營者最高年薪110476元;一家沒有完成責任目標,扣除抵押金後最終年薪為-17300元。14個地勘單位的經營者平均年薪74074元。2005年經營者繼續實行年薪制,並根據各項指標進行了測算,最高者為87332元,最低者為27558元(僅為完成責任目標的風險收入,不計超額獎勵部分)。

3.實施人才戰略

能否把地質勘查業做大、做強,地勘經濟能否取得長足的發展,人才是關鍵。人才對我局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不僅是現實問題,而且涉及到今後發展的長遠大計。

近年來局選派多人到中國地大攻讀博士學位,並在局地勘費中為局培博士設立了個人項目,鼓勵局培博士的論文選題與寧夏的地質礦產研究相結合。在培養人才的同時,在留住人才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設立了局人才庫,對入庫人員發放人才津貼。其中進入核心競爭力人才庫8人,每人每月500元津貼,若年終考核為優秀者增至每人每月1000元;進入人才庫25人,每人每月300元,年終考核優秀者增至每人每月500元。對幾個以地勘業為主的單位的總工在局地勘費中設立總工項目,分別對寧夏的幾個主要成礦區塊進行專項的成礦規律研究。採取對報考地質專業的局內職工子女進行獎勵等一系列舉措。地質專業人才流失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專業人員的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分散在局其他產業領域的很多地質專業人員也相繼重新投入到地勘工作中,形成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環境。

4.轉換機制,合作搞活

目前,地勘局畢竟底子薄,實力弱,能夠用於風險勘查的費用有限,勘查速度與登記速度不成比例,還會影響到今後礦業權的申請和登記工作。2005年,局拿出一個可供共同開發的煤礦產地,捆綁兩個可供風險勘查的礦業權地,引入風險勘查資金500萬元。局提供礦業權,合作方投入勘查費用,成礦後利益共享,勘查風險主要由合作方承擔。現在很多私營礦業主在嘗到了礦業開發的高回報後,已非常認同礦產勘查的高風險性,合作方主動要求投入更多的風險勘查。為慎重起見,也為開好頭,暫時只提供了兩個風險勘查項目。通過合作勘查,增加了在礦產勘查上的投入,加快了勘查速度,改變了以往只登記、不勘查,登記多、勘查少,重勘查、輕開發的局面,也有利於今後的礦業權申請和登記工作。對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積極尋找合作夥伴。陝西西大科里奧光電子有限公司以650萬元取得我局「中衛腰峴子銅礦Ⅰ、Ⅲ礦體」的開發權,並投入2400萬元建成寧夏首個銅生產企業,出銅在即。

在多種經營上,通過轉換機制,合作經營的方式盤活了大量不良資產,解決了一批「老大難」問題。原來的造紙廠,大家感覺問題最多,通過轉換經營機制,引進合作投資夥伴,投入資金1818萬元進行技術改造,短短半年時間的調整改造,變化非常之大,所有產品已被內蒙古伊利集團買斷,發展形勢非常好,機制的轉換帶來了市場的巨變。經營困難的活性炭廠也已找到了自己的合作方,發展前景看好。

5.幹部交流為地勘工作注入了活力

長期以來地勘單位的幹部都是在內部交流、輪換,幹部隊伍的近親繁殖造成了思路局限,觀念陳舊。隊伍之間、幹部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錯綜復雜的利害關系,動一發而牽全身。形成的負面影響是:想不到,不敢想,想了不敢做,做了也做不好。有著多年地方工作經驗的地方幹部「空降」地勘行業,帶來了很多新思路、新舉措,體現了敢、硬、新的工作作風。不受羈絆,敢想敢幹;不受干擾,決定、制度一旦形成,不折不扣地落實、執行,決不手軟;不受固有觀念的支配,有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行業精神面貌,工作狀態為之一新。地方幹部的注入還為屬地化後地勘經濟與地方經濟的融洽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兩年來寧夏地勘局與地方政府的交流、溝通得到了明顯的加強,地勘工作在地方經濟建設中介入的深度和廣度得到了提升。地勘工作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寧夏這樣一個資源型省區已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和認同。這是與地方幹部參與到地勘經濟工作中的作用分不開的。

作者簡介

宋新華,寧夏地勘局副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⑵ 寧夏可以做岩土工程勘察的都有那幾家最好有聯系電話在線等。

水文地質勘察院
伊斯蘭地質勘察院
煤田地質局
核勘院
主要是前兩個比較專業一些吧

⑶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工程院怎麼樣

簡介: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工程院(簡稱寧夏地質工程院),隸屬於自治區地質局。主要承擔地質工程、岩土工程、地震地質、礦產及水文地質勘探、地質工程測繪、地質災害評估(設計)、綜合勘查與施工等工作。

⑷ 寧夏有哪些地質勘查單位

寧夏地來質工程勘察院(寧夏源地礦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寧夏煤田地質局,寧夏地礦局,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寧夏總隊,寧夏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地質隊,寧夏地質隊,寧夏地質調查院,。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簡稱自治區地礦局),其下屬寧夏地質工程勘察院、寧夏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院(大力岩土工程公司)、寧夏遙感測繪勘查院、寧夏核工業地質勘查院、寧夏有色金屬地質勘查院(寧夏有色地質工程公司)、寧夏礦產地質調查所、寧夏地礦局服務中心(寧夏山水旅行社)、寧夏地質礦產中心實驗室、寧夏伊斯蘭地質工程公司、寧夏伊斯蘭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寧夏礦業開發公司、寧夏地礦房地產開發公司、寧夏地礦物資供銷公司、寧夏伊斯蘭地質造紙廠等14個企事業單位。

⑸ 寧夏煤田地質局待遇如何具體的月工資是多少

首先要看你應聘的是哪個崗位,其次是看你分配到哪個單位,因為每個崗位和每個單位的工資都不同,但總的來說要比社會上很多單位待遇要高些。

⑹ 我特想知道寧夏地礦局物堪院現在的待遇怎麼樣。他是半事業管理還是進去就是事業編制我現在在神華寧煤...

我也抄有跟你一樣的待遇,我物探的,去年畢了業也是在煤礦待著,感覺特沒勁,後來果斷走了,進了地礦單位,還是做自己的本行好點,身心上感覺比在煤礦好多了。如果你想知道那個單位的情況,問是問不到什麼信息的,想去的話就直接電聯約見面試,實地考察。一般來說,這種事業單位待遇都不會很差,除非你要求很高,進去之後肯定也會抱怨一些問題,但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哪家好哪家不好,都是自己的選擇。西北那邊的地勘單位,在待遇補助上是可以的。

⑺ 程玉國車隊出事故了嗎

是真的,我朋友也沒能倖免,我只想說這駕駛員太無視乘客的安全了,你內拉的是一車人,而不容是一車貨物,這叫廣大乘客以後還怎麼敢放心把安全交給你們,希望你們能從這次慘痛的事故上吸取教訓,願生者早日康復,逝者安息

⑻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局怎麼樣

簡介:寧夏回抄族自治區地質局成立於襲1958年。1999年5月,實行屬地化管理,成為自治區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是寧夏地質工作最多、專業門類最全、技術力量最強、找礦實力最強的地質找礦部門,擁有一支具有「三光榮」傳統和「三特別」精神、作風優良、找礦突出、立業輝煌、建功卓著的綜合勘查和地質科研隊伍。
注冊資本:825萬人民幣

⑼ 寧夏第二勘探隊 怎麼樣

寧夏煤炭勘察工程公司第二勘查院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煤田地質局,是集煤田地質勘察、設計、施工為一體的事業單位,成立於1996年,院下設—地質所、物探所、測繪所、水環所、制圖中心、辦公室、經營管理部等7個部門。現有在冊職工86人,在冊職工中具有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36人,初級職稱17人。

本院承擔固體礦產勘查、煤層氣資源勘查、地球物理勘查、礦山災害治理(包括滅火、水、瓦斯)、重要技術研究及地質技術服務工作;承擔地質探礦、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儲量核實、測繪等工作,主要業務包括地質勘探、地質報告修編、地質咨詢、水文地質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及測井、控制測量及工程測量、礦山儲量核實、岩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勘察及治理、計算機制圖及彩圖噴繪,以及上述工程的監理及報告編制與評審。

本院自2004年—2008年全院共完成煤田、水文孔鑽探261736.07米;測井895712.9米;地質填圖139.44平方公里;定測孔2708個;控制測量(GPS點)578個;煤礦測巷55420米;煤礦測方2060立方米;電法(物理點)8642個;煤田火區物探勘察21個。提交《寧夏鹽池縣馮記溝煤礦外圍勘探地質報告》、《寧夏鹽池縣馮記溝礦區(南部)煤炭勘探報告》、《寧夏吳忠市紅寺堡開發區線馱石煤礦區灣岔溝井田勘探報告》、《內蒙古自治區呼魯斯太礦區烏蘭煤礦三水平補充地質勘探報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紅墩子礦區煤炭資源詳查報告》、《寧東煤田萌城礦區洪澇池勘查區煤炭資源勘探報告》等6個大型地質勘探項目報告;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新上海廟煤田地質資料匯編》、《寧夏回族自治區馬家灘礦區金鳳井田勘探報告匯編》2個大型地質資料匯編;提交汝箕溝煤田、桌子山煤田、內蒙古古拉本煤田火區等21個火區勘查項目報告和大量的煤礦儲量核實工作。2007年我院被寧夏企業家協會評選為「寧夏最具社會責任感優秀企業」;並多次獲得寧煤局「文明單位」 「文明集體」的表彰。

院 長:顧建寧

地 址: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通達北街48號

電 話:0951—3072829

傳 真:0951---3063847

Email:[email protected]

郵 編:750011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