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黑龍江煤田地質局梁鳳奎

黑龍江煤田地質局梁鳳奎

發布時間: 2021-02-18 00:50:54

Ⅰ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怎麼樣

簡介:抄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的上屬單位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始建於 1952 年。組建之始只有一個測繪隊,通過大規模培訓及引進人才等手段,在幾年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經東北煤礦管理局批准組成了地形測量大隊,即為該隊的前身。

Ⅱ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怎麼樣

簡介:來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自前身為東北煤田第二地質勘探局,始建於 1954 年,是從事煤炭資源勘探和科研工作的副廳級事業單位,所屬 11 個處級單位分布在哈爾濱、雞西、雙鴨山、七台河等城市,現有職工 5600 餘人,資產總值近 3 億元。

Ⅲ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 到底是屬於什麼樣的單位!是國家機構 還是企業 還是其他什麼!真心求解!~

黑龍江煤田物測隊隸屬與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屬於專門從事煤田地質勘探的事業單位。

Ⅳ 關於黑龍江省904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和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研究院哪個發展比較好,

呵呵。
我是904出來的,應該有些發言權,絕對不是復制。
904隊原來是部隊的,後來下放內給黑龍江地礦局容,屬於改制比較早的地質隊,在2009年之前,小兵收入很低,一般年收入不超過3萬元,而中層(也就是具體做項目的小頭頭)則收入能達到10萬。這兩年904拓展市場還是有一套,收入應該比前兩年有進步,據原來的同事說能拿4萬以上了。
煤田院我並不看好,首先他們要在地礦局拿項目,但還要受煤田地質局管,多頭受氣。現在項目支持力度僅是維持這些隊不散,跟地質隊沒法比的。
當然,還要看你的專業了,水文環境類的肯定是904,有路子2水 總院更好。
煤田人才少,去了成長起來的可能性大,哈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原來是小妹啊,別考慮了,904吧!!!!剛才分析半天沒注意你是女娃。

Ⅳ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的概述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是一支人才薈萃、技術先進、裝備精良,具有煤田地質內、物探、水容工環、潔凈煤、微機制圖等方面科研、設計、報告編制和工程施工等豐富地質勘查經驗,具有省國土資源廳審定為甲級設計、勘查資格和建設部監理資格單位。

Ⅵ 依蘭煤田煤層氣勘探開發成果及前景展望

曲延林 閆偉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 哈爾濱 150001)

摘要:依蘭煤田位於伊依地塹方正斷陷東北緣,形成於古近紀,為斷陷型含煤盆地,含煤地層為達連河組。該組僅有一個煤層群,集中分布於煤系底部10~40m厚的范圍內,煤層群厚約10~30m,含煤五層,煤層平均厚度14.63m。煤層群頂部為巨厚油頁岩層(70~140m),煤類為長焰煤,煤層含氣量為4~12m3/t,平均8.0m3/t,煤層滲透率0.29mD。依蘭煤田煤炭保有儲量1.97億t,預測煤炭資源量3.61億t;煤層氣資源量為52.73億m3,埋藏於1500m以淺。本區煤層群頂板厚層油頁岩,是煤儲層最理想的封蓋層,斷層不發育的塊段,是依蘭煤層氣相對富集的地帶。2009年施工2口煤層氣生產試驗井,經射孔、壓裂、排采,初步獲得成功,經過近10個月的排采試驗,日產氣量均在1500m3左右。2011年正在施工煤層氣生產井3口,計劃再施工生產井10口,煤層氣生產井總數可達15口,初步形成小規模勘探開發網。本文通過對依蘭煤層氣鑽井、固井、壓裂、排采等工程的分析和總結,認為依蘭煤田煤層氣勘探開發的前景非常廣闊。

關鍵詞:依蘭煤田 煤層氣工程 經驗總結 前景展望

作者簡介: 曲延林,男,研究生,副局長,高級工程師,多年從事煤田及煤層氣勘查開發工作。地址: 哈爾濱市南崗區新永和街 46 號,郵編: 150001,電話: 0451 - 85728666,傳真: 0451 - 87709301,E - mail: quyanli0451@ 163. com。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s in Yilan Coal Field

QU Yanlin YAN Wei

( Coal Field Geology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Yilan coal field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 of Fangzheng Rift of Yiyi Graben and it is a rift-type coal-bearing basin. Yilan coal field was formed in the Paleogene and the coal-bearing layers belong to Dalianhe Group. This group has only one coal seam group that concentrates in the bottom of the coal measure strata with the thickness about 10 ~ 30 m. This group includes five layers of coal,the average coal thickness is 14. 63 m. There is an oil shale layer on the top of the coal group with the thickness 70 ~ 140 m. The coal in Yilan coal field is long- flame coal,its gas content is 4 ~ 12 m3/ t,average 8. 0 m3/ t,the coal reservoir permeability is 0. 29 mD. Yilan coalfield holds the coal reserves 197 million tons and the forecast coal amount of resources 361 million tons with the CBM resource of 5. 273 billion m3,buried within 1500 m. In this area,the roof of coal seams is thick oil shale, which is the most ideal coal reservoir cover layer,and the faults don't grow in the section. It is relatively rich zone of Yilan coal bed methane. Two coal bed methane proction test wells were constructed in 2009. Meanwhile, we've obtained initial success by the perforating,fracturing,and extraction. After nearly 10 months of extraction test,daily gas proction is around 1500 m3/ d. In 2011,3 CBM proction wells are being under construction. Another 10 have been planned to drill as well. Then the total number of coal bed methane proction wells will be up to 15. Thus a small-scal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grid is coming into being. This article confirms that Yi- lan coal 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is very bright,which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 mary of Yilan coal bed methane drilling,cementing,fracturing,extraction projects and so on.

Keywords: Yilan coal field; coal bed methane project; experience summarizes; prospect forecast

1 概況

依蘭礦區位於黑龍江省依蘭縣達連河鎮境內,松花江東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29°19༼″~129°28ཀྵ″,北緯46°04ཚ″~46°11༼″,面積約49.70km2,見交通位置圖(圖1)。

圖1 依蘭礦區交通位置圖

依蘭礦區現有達連河露天礦在開采,年產量可達400萬t。依蘭二礦及多個地方小井均已停產。

依蘭煤田煤炭保有儲量1.97億t,預測煤炭資源量3.61億t。煤層氣資源量為52.73億m3,均埋藏於1500m以淺。

2 地質背景

依蘭礦區位於我國東北地區著名的北東向構造———伊通依蘭地塹內(黑龍江境內佳依地塹),為一早新生代半地塹式斷陷含煤盆地。地塹內主要充填有古近系始新統達連河組(E2d)含煤地層,厚1500m左右。達連河組只發育一個含煤組,五個煤分層,位於盆地基底附近,煤類為長焰煤。

2.1 地層

礦區煤系基底為海西期花崗岩。區內沉積有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層,由老到新簡述如下:

(1)古近系達連河組(E2d):為本區主要沉積地層亦是含煤地層,厚度0~1500m。岩組可分為三段,下部含煤段,厚50~250m;中部油頁岩段,厚70~150m;上部砂泥岩段,厚450~1100m。

(2)新近系道台橋組(N1d):由灰綠色粉砂岩和弱膠結細砂、砂礫石組成,厚度0~35m,向西部增厚。

(3)第四系(Q):由粘土、亞粘土夾細砂、礫石等組成,厚5~30m。

2. 2 構造

依蘭礦區為一走向近東西的斷陷型含煤盆地。盆地形成以來,經歷喜馬拉雅晚期的構造運動,致使原始煤盆地北側抬升剝蝕,煤系地層直接出露地表,南側沉降、含煤地層被深埋,形成現今向南傾斜的半掩蓋式單斜構造形態。礦區東南為北東向盆緣斷裂所斜切(佳依地塹東南緣斷裂)。

2.3 煤層

本區只有一個可採煤層群,其最小厚度12.28m,最大厚度約46.19m,平均27.24m。可採煤層5層:上1、上12、上2、中、下煤層。純煤總厚度最小1.77m,最大23.08m,平均14.63m,一般值在11.10~18.17m。

煤層群集中分布於煤系的底部靠近基盤10~30m的部位,所以煤層厚度受古地形影響較明顯,尤其是下煤層很不穩定。各煤層厚度見表1。

表1 依蘭礦區煤層厚度情況表

2.4 煤岩、煤質

本區顯微煤岩組分以鏡質組為主,佔90%以上,詳見表2。煤質特徵見表3。

表2 依蘭礦區顯微煤岩特徵表

表3 依蘭礦區煤質特徵表

上煤層及下煤層屬於中灰煤—富灰煤。中煤層灰分最低,屬於特低灰煤—低灰煤。

3 儲層特徵

依蘭達連河礦區煤層氣含氣量資料較少,截至目前,已有5個參數井含氣量資料,以資料比較好的YD02井為主,敘述如下:

3.1 含氣量

YD02井共測含氣量煤芯煤樣22個。其中,上1、上2煤層各5個樣,中煤層氣7個樣。歸納如下,見表4。

表4 YD02井煤層甲烷含量表

3.2 儲層壓力

YD02井試井分兩個層段進行,既上1+上2煤層、中+下煤層。煤層埋藏深度在766~809m之間。主要參數見表5。

表5 YD02井煤層試井主要參數表

從表中看,本區煤儲層壓力基本正常。中下煤層滲透率也相對較好。

3.3 等溫吸附特徵

YD02井煤層蘭氏體積、蘭氏壓力見表6。根據本區實測含氣量數據,經計算本區煤層氣含氣飽和度明顯偏低(葉建平等,1998)。

表6 YD02井煤層等溫吸附參數表

3.4 氣藏特徵

依蘭煤田總體構造特徵為一向南傾斜的單斜構造,礦區深部有一走向北西、傾向西南的大型逆沖斷層。煤層上部發育一層70~140m厚的油頁岩層,為煤層氣藏的良好蓋層。本區的煤層氣藏類型應為水力封堵和構造封堵兩種煤層氣藏(葉建平等,1998)。

4生產試驗井施工

2009年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與合作方在依蘭礦區施工兩口煤層氣生產試驗井(YD03、YD04),經排采兩口井日產氣量均在1500m3左右,達到了工業氣流的標准。有必要對其施工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

4.1 井位選擇及布置

依蘭礦區構造形態總體為一近東西,向南傾斜的單斜構造。礦區中部有一走向北西,傾向西南的逆斷層,斷距300餘米,並由東向西逐漸尖滅,甚至扭變為一個正斷層。因礦區淺部為露天礦開采區,以往含氣量測試數據較低。而礦區深部暨逆斷層南部(上盤)煤層厚10m左右,屬未采動區,煤層氣藏類型應屬於構造圈閉型氣藏。依蘭礦區首批生產試驗井YD03、YD04井,經研究評審布置在逆斷層上盤一個構造高點的斜坡上。

4.2 井距確定

黑龍江省首次施工煤層氣生產試驗井,沒有經驗,因擔心井距大,兩井溝通不好,為保證初次施工煤層氣井成功,井距確定為150m。後經壓裂施工,兩口井連通,證明井距偏小,但也包括因小斷層而形成連通的因素,或兩井距聯線與構造節理方向一致的原因。後期正在施工的YD05、YD06、YD07三口井距改在250~300m之間。

4.3 完井方式

依蘭礦區煤層氣煤層氣生產試驗井採用套管完井,完井原則為下煤層一下60m完鑽。採用Φ273mm的表層套管,Φ139.7mm的生產套管。固井水泥返高位上1煤層頂板以上200m。

5射孔層段確定

據YD03井測井資料,YD03井見煤3層,中煤層厚12.40m,上2煤層及下煤層均為復雜結構的煤層組,煤層組厚度分別為8.00m和8.15m厚。經研究確定YD03井射孔3段,分別為上2煤層射8.00m;中煤層射開8.00m,頂底板處各留2.00m左右厚的煤層;下煤層射8.15m。見圖2。

據YD04井測井資料,YD04井見煤4層,中煤層厚12.95m,上2煤層、上1煤層及下煤層均為復雜結構的煤層組,煤層組厚度分別為8.80m、11.95m和3.70m厚。經研究確定YD04井射孔4段,分別為上2煤層射8.80m;上1煤層射11.95m;上2煤層射11.95m;中煤層射開8.00m,頂底板處各留2.00m左右厚的煤層;下煤層射3.70m。見圖3。

射孔均採用89槍型、89子彈。孔密16孔/m,相位90。

圖2 YD03井射孔段設計示意圖

圖3 YD04井射孔段設計示意圖

6 壓裂施工

6.1 壓裂設計數據

YD03井三層壓裂數據基本一致。前置液一般注入37.5min,注入量300m3,排量8m3/min。砂比由5%逐漸增至20%,注砂時間預計50min,總注砂量40m3,攜砂液740m3

YD04井第二和第三層壓裂數據基本與YD03井一致。前置液一般注入37.5min,注入量300m3,排量8m3/min。砂比由5%逐漸增至20%,注砂時間預計60min,總注砂量40m3,攜砂液730m3至765m3

第一和第四層,前置液一般注入37.5~50min,注入量300m3,排量6~8m3/min。砂比由5%逐漸增至20%,注砂時間預計40~50min,總注砂量30m3,攜砂液635m3

石英砂粒徑選用0.45~0.9mm,少量100目石英砂。壓裂液就地取水,經化驗合格,液型MC1。施工最高泵壓不得超過35MPa。

6.2 實際壓裂數據

實際壓裂數據見表7。

表7 依蘭煤層氣生產試驗井壓裂數據表

壓裂過程中,在壓裂液中加少量助排擠(表面活性劑)和柴油(用於消沫)。

7 排采工作

YD03、YD04兩井經過3個多月的排采試驗,取得了完整的排采數據,現介紹如下。

為了改善氣井儲層滲透率、安全穩定的釋放井底壓力,准確的取得相關參數,排水采氣試驗工作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7.1 控制溢流排量釋放井內壓力階段

該階段參照低階煤煤層氣開發區所採用的中級排采強度(產水量20m3/d左右),以免因井底壓力釋放過快造成於井、卡泵及堵塞氣水通道。此階段,YD03井用了12天的時間。YD04井用了19天的時間。

7.2 清洗通道逐漸改善滲透率階段

該階段通過對壓裂液的反排,井底壓力得到了連續穩定的降低,從而使煤儲層中液體流動的動能得到控制,在不堵塞通道的基礎上達到了清洗通道、擴大通道、減少污染的目的。此階段,YD03井用了48天的時間。YD04井用了37天的時間。

7.3 提高煤儲層滲透率、探索合理的工作制度階段

該階段通過對各項參數的分析,急時調整排采工作制度控制水位降深、控制井底壓力,達到了進一步提高儲層滲透率的目的。YD03井用了13天的時間,井口壓力從0增長到1.80MPa。YD04井用了31天的時間,井口壓力從0增長到1.70MPa。為後期的產量評價做好了准備工作。

7.4 產量評價階段

進入該階段後開始逐漸的釋放套壓,並降低井內水位深。隨著井內水位的逐漸降低產氣量也日益增加。此階段,YD03井用了35天時間,當水位深穩定在660m左右,套壓穩定在0.25MPa,此時儲層產氣量達到了1200Nm3/d左右,產氣量趨勢平穩。YD04井用了24天時間,當水位深穩定在660m左右,套壓穩定在0.28MPa,此時儲層產氣量達到了1450Nm3/d左右,產量趨勢基本平穩。見圖4、圖5。

圖4 YD03井排采曲線

圖5 YD04井排采曲線

8 結論

(1)依蘭礦區為古近系小型斷陷型沉積盆地,地層產狀以單斜為主。煤層發育於煤系地層下部,距基底古風化殼較近。應加強對本區水文地質條件的研究,確定其與本區煤層氣儲層之間的相互關系。

(2)通過生產井施工,本區小型斷層較發育,其發育方向及構造位置直接影響生產井布井及井距選擇,應加強構造及應力情況研究,總結小斷層的發育規律,合理設計布井方案及選擇合理的井距。

(3)本區煤層氣井產氣量、產水量、套壓、水位深等參數的相關關系不夠明確,應在今後的排采工作中進行探索,尋找本區儲層排采規律,確定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達到最佳排采效率。

(4)2011年正在施工煤層氣生產井3口,2012年計劃再施工煤層氣生產井10口,煤層氣生產井總數可達15口,初步形成小規模勘探開發井網。

綜上所述,依蘭礦區煤層氣勘查開發,無論從地質構造、含煤地層、煤層厚度、煤層氣資源量、儲層特徵、單井產能等多方面看,依蘭煤田煤層氣勘探開發的前景非常廣闊。

參考文獻

葉建平,秦勇,林大揚等.1998.中國煤層氣資源[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03~184

Ⅶ 黑龍江省哪個地質隊好一些

黑龍江省904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黑龍江省九○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是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904團「集體、對口、就地轉業」改編而成,原隸屬地礦部水文地質指揮部暨中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1999年實行屬地化管理,歸口黑龍江省地勘局。我院是一支主要從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地下水資源評價與開發的具有人民解放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專業地質勘察隊伍。現具有國土資源部頒發地質災害防治與治理工程勘察、施工、設計以及危險性評估甲級資質;建設部頒發的專業甲級勘察、設計、施工證書。部頒發的水工環、液體礦產勘察甲級資質,地球物化勘查、勘查工程施工乙級,固體礦產勘查丙級,黑龍江省水利廳頒發的鑿井甲級資質。現有職工180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3人,高級工程師21人;工程師42人。各類設備達191台套,固定資產830萬元。並擁有一大批技術成果資料,堪稱「人才薈萃、裝備精良、成果輝煌、力量雄厚」。
我院自成立以來,先後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完成各種比例尺的水文地質普查面積50多萬平方公里,鑽探進尺10萬多米;出版了60多份科研成果報告;完成國家一、二類水文、工程、環境地質項目40餘個,有10多個項目分別獲部級二、三、四等科技成果獎。在國家一、二類刊物發表專業論文200篇以上。近年來又充分發揮「3S」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在技術成果中的作用,圓滿出色地完成了4個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其中《黑龍江省環境地質調查報告》在全國評比中名列第二。完成的《三江平原地下水資源潛力與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報告》被國土資源部評為二等獎。在理論上、方法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並積蓄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料。特別是在基岩山區找水方面,實現了找水理論的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整套在基岩裂隙找水的獨特方法及物探定井的豐富經驗和具有專利產權的鑿井工藝,被社會譽為「探水神兵」。在地勘工作融入地方經濟建設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先後為黑龍江省20多個市(縣)進行了地下水資源評價及農田供水勘察工作,為60多個村(屯)找到了豐富的地下水,為數十家企事業單位和邊防部隊打了400多口供水井,解決了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的供水需求和300多萬人口的飲水問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我們把握機遇、調整結構、延伸產業,除保留水工環和地質災害監測治理等主導產業的優勢外,岩土工程勘察、管道施工、城市供水、鑿井工程、樁基礎、煤礦降水、工程物探和測量、礦泉水評價、農業地質、礦區地質、生態環境地質等領域均取得了良好信譽和經濟效益。為了擴大服務領域,長足發展,先後在海拉爾成立了分支機構和在哈建立了辦事處。

Ⅷ 黑龍江省寶清縣大和鎮區煤炭普查(3—4—5區)

(1)概況

本區位於三江平原東部。全區被第四系覆蓋,平均海拔57~83米,大部分地區已開墾成農田。本區為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本區主要以農場墾區為主,有少數鄉村,主要種植作物以水稻為主,並有少量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

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黑龍江省煤田地質110勘探隊開展勘查工作,勘查礦種為煤炭,工作程度為普查,勘查資金為1818萬元。

(2)成果描述

新近系富錦組、古近系寶泉嶺組為本區含煤地層,地層厚度為822.99米左右,含煤5個煤層組共計23層,其中全區大部及局部可採的有6層。

本區各煤層浮煤乾燥無灰基揮發分含量在49.36%~70.98%之間,平均為56.75%。屬於高揮發分煤—特高揮發分煤。本區各主要可採煤層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MJ/kg)值為:19.50~22.00MJ/kg,平均為21.00MJ/kg;屬於高熱值煤。本區煤屬於中灰—高灰煤,且為特低磷、特低硫、高熱值褐煤。

黑龍江省寶清縣大和鎮區煤炭預普查(3—4—5區)估算了區塊內的煤層的煤炭資源量,共獲得推斷的、預測的煤炭資源量24.39億噸。其中,(333)煤炭資源量8.23億噸,(334)煤炭資源量16.15億噸。本次勘查預獲煤炭資源量未經地質勘查報告評審。

(3)成果取得的簡要過程

本次成果是在黑龍江省寶清縣大和鎮一區普查報告的基礎上,向北部進行煤炭資源勘查所獲得的煤炭資源量。勘查時間為2011年1月至4月,完成鑽探工程量26949米。

Ⅸ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O四勘探隊怎麼樣

簡介: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 O 四勘探隊,位於黑龍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區景豐路 22 號,隸屬於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

Ⅹ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的介紹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前身為東北煤田第二地質勘探局,始建於 1954 年,是從事煤炭資源勘專探和科研工屬作的副廳級事業單位,所屬 11 個處級單位分布在哈爾濱、雞西、雙鴨山、七台河等城市,現有職工 5600 餘人,資產總值近 3 億元。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