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化工博物館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化工博物館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發布時間: 2021-02-17 16:18:51

⑴ 北京有多少個國家級博物館

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
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美術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毛主席紀念堂
中南海毛澤東故居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蠟像館
當代美術館
茅盾故居
北京文天祥祠
國際友誼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皇史宬
雍和宮
北京自然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長辛店"二·七"紀念館
盧溝橋史料陳列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動物園
白雲觀
民族文化宮展覽館
郭守敬紀念館
郭沫若故居
徐悲鴻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解解放軍國防大學校史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畫研究院展覽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北京大鍾寺古鍾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植物園(北園)
北京植物園(南園)
團城演武廳
李大釗烈士陵園陳列室
炎黃藝術館
曹雪芹紀念館
圓明園展覽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國郵票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
陶然亭慈慧庵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北京中醫學院中葯博物館
北京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陳列館
琉璃河商周遺址博物館
北京猿人展覽館
雲居寺管理處文物陳列室
人民裝甲兵陳列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長陵
定陵博物館
昌平縣博物館
昭陵
詹天佑紀念館
密雲縣博物館
通州博物館
山戎墓葬陳列館
洞溝古崖居
北京市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⑵ 中國化工博物館在哪

海淀區北四環西路62號中國化工集團大廈3樓,在裡面逛一圈基本上就了專解了從中國古代到現在屬化工工業的發展,由於博物館是在中國化工集團里,所以博物館中還有中國化工集團的發展歷程介紹,另外博物館還收藏了兩個2008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缶。附近有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團體應該會優惠很多。

⑶ 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館藏設施

地質系圖書資料室概況
地質系圖書資料室創建於1955年,現有館藏面積約260平米,設有光碟與網路檢索室、地質圖件室、閱覽室;館藏各類文獻5萬余種冊,地質系圖書資料室在北京大學文獻收藏與管理中屬大型專業分館,地質圖件資料和專業學位論文收藏與利用是我館特色。館內文獻檢索手段完備,書本式檢索工具有美國地質文獻提錄與索引(BIG)、中國地質文摘、石油文摘、古生物文摘等檢索刊物,光碟與網路檢索室通過校園網可以進行網上電子資源的瀏覽和查詢。豐富的專業書刊資料,先進的檢索手段,良好的服務,使圖書室在學科建設和理科人才培養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地質系圖書資料室現有兩名工作人員,在搞好日常的理與服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活動,幾年來完成多項北京大學圖書館組織的科研項目,發表論文多篇。地質系圖書資料室在北京大學文獻收藏與管理中屬大型專業分館,面向全校師生開放,我館曾獲北京大學圖書館系統的先進單位榮譽。
獻館藏文數量
館藏文獻量:圖書 25000冊、期刊冊(合訂本)、畢業論文 3200冊、 圖件資料 3800幅(冊)、內部資料 1000冊,(共計)館藏各類文獻萬余種冊,訂有國內外主要地質刊物余種(中文現刊種、外文現刊種)館內訂有國內外主要地質專業刊物300餘種,其中中文現刊150種、外文現刊78種,有的外文期刊館藏歷史悠久,例如: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1845年出版,中國地質學會志(1922年創刊,1952年改名為地質學報)地質論評(1936年創刊)本館從創刊號收藏至今。
地球物理學系圖書室
概況:
地球物理系圖書室位於理科樓群和逸夫樓之間的連廊二層205。現有面積650平方米左右,閱覽座位100個。我系圖書室的藏書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書的一部分。地球物理系圖書室是我系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收藏著以我系各個研究領域為主的期刊、圖書等專業性文獻,同時還有一些基礎學科的數學、物理、計算技術及相關學科的文獻資料近4萬冊。收藏最早的期刊是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於1872年創刊的「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已經120多年的歷史;我們還收藏著不同時期的美國、德國、日本、印度等國的歷史天氣圖;除書本式的資料外,還收有部分錄象帶、平片、光碟和資料庫;每年訂購中外文現刊及國內外贈送的刊物近180種。圖書室現配有七台計算機,供讀者從網路上查找相關文獻資料,在圖書室讀者查找文獻中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得到輔導。
圖書室現有工作人員三人,其中兩人具有高級職稱;她們不僅是本系的有關學科畢業,同時還系統的研修了圖書館和情報學的專業,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圖書室多次參加並主持重大科研項目,曾於1986年和1991年兩次獲得北京大學自然科學三等獎,這在全校資料室系統中是屈指可數的。
檔案館
檔案館部分是1996年以後由北京大學和國家教育部「211」工程支持的新建項目,擁有4個標准地學標本存檔室、1個科研和教學成果展示廳、1個信息處理室、4個研究工作室,總面積約2500 m2,配備了各種現代化的地學標本存檔和研究設備、以及可供教學活動和學術交流的多媒體演示系統;是北京大學培養地學人才的教學科研實踐基地。 陳列館
陳列館部分創立於1909年,是我國最早的地學專業博物館。展廳面積400 m2,匯萃了90餘年教學標本的精華和世界各地的典型地學標本;是北京大學進行學生素質教育和科普宣傳的基地。

⑷ 北京市內景點大全

北京市旅遊景點大全
1. 北京故宮八達嶺長城頤和園香山公園天安門廣場十三陵
2. 國家體育場(鳥巢) 北京動物園北京世界公園龍慶峽恭王府北京海洋館
3. 北海公園天壇八大處公園北京景山公園雙龍峽中國科技館
4. 圓明園北海北京游樂園石景山游樂園紅螺寺中央廣播電視塔
5. 後海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陶然亭公園大觀園南鑼鼓巷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6. 慕田峪長城北京植物園北京歡樂谷北京中華民族園北京白雲觀北京石花洞
7. 雁棲湖居庸關潭柘寺靈山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覽館毛澤東故居
8. 京東石林峽九龍游樂園康西草原湖景水上樂園北京鼓樓北京南苑國際機場
9. 紅太陽美食生態園中華世紀壇百望山森林公園古崖居風景區青龍湖公園北京黑龍潭
10. 國子監雍和宮東方廣場大覺寺首都博物館十渡風景名勝區
11. 鳳凰嶺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大劇院百花山京東大溶洞中國歷史博物館
12. 北京麗澤橋長途汽車站什剎海雲蒙山密雲水庫中國紫檀博物館紫竹院公園
13. 銀山塔林北京趙公口長途客運汽… 生存島北京卧佛寺 798藝術區箭扣長城
14. 蒙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定陵喇叭溝門原始森林四海水上樂園碧溪垂釣園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
15. 蟒山國家森林公園北京農業大學麋鹿苑青年湖公園北京六里橋長途客運站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16. 北京自然博物館銀狐洞王府井商業街北京中山公園小湯山龍脈溫泉度假村玉淵潭公園
17. 北京蟹島綠色生態度假… 北京金山嶺長城新央視大樓東小口森林公園中國北方國際射擊場人民大會堂
18. 朝陽公園八寶山革命公墓北京木樨園長途汽車站太廟妙峰山石景山婦女兒童活動中…
19. 十三陵水庫法華寺中國航空博物館野鴨湖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京鍾樓
20.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北普陀影視城北京大學北宮國家森林公園北京天文館龍潭公園
21. 北京蠟像館老美跑車城國際關系學院陽台山天壇公園稻香湖
22. 地壇公園爨底下村(古跡山莊)百泉山紅螺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青龍峽旅遊區
23. 國貿大廈-恆基中心櫻桃溝中南海雲居寺玉渡山隆福寺
24. 雲峰山老北京微縮景園千靈山風景區清華大學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外交學院
25. 北京黃花城水長城旅遊… 清涼谷中央戲劇學院北京十渡金沙樂園盧溝橋中國美術館
26. 鷲峰森林公園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 琉璃廠詹天佑銅像北京東岳廟牛街清真寺(禮拜寺)
27. 奧林匹克公園京東大峽谷張裕愛斐堡國際酒庄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 溝崖自然風景區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
28. 首都師范大學煙袋斜街帽兒胡同北京蓮花池長途汽車站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西便門明北京城牆遺跡
29. 長陵鷹山森林公園上方山與雲水洞西單商業街廣濟寺新華門
30. 原始部落游樂園司馬台長城北京東直門長途汽車站西便門明北京城牆遺址北京五塔寺神堂峪
31. 李大釗故居響水湖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團結湖公園桃源仙谷雲夢仙境
32. 中國長城博物館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大鍾寺沙河濕地古北口
33. 西單文化廣場北京永定門長途汽車站海淀博物館京都第一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詹天佑紀念館
34. 萬壽寺百鳥園幽穀神潭龍鳳山滑雪場日壇公園正陽門(前門)
35. 桃花塢北頂娘娘廟黃草梁西什庫教堂金海湖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
36. 菊兒胡同中央美術學院法源寺法海寺齋堂水庫紅領巾公園
37. 中國科學技術館珍珠湖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英東游泳館康熙帝御筆福字碑中國戲曲學院
38. 益泉休閑會所菖蒲河公園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坦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人民英雄紀念碑
39. 東棉花胡同農科院林果研究所榮寶齋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平西抗日烈士紀念碑
40. 北京南站長途汽車站當鋪李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戒台寺中國書店
41. 普渡寺聖米厄爾教堂碓臼峪西峰寺北京孔廟東交民巷
42. 瑤台山莊中國評劇大劇院前門箭樓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摩銳水世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43. 龍門澗景區紀曉嵐故居中國電影博物館朝陽公園沙灘排球場元大都城遺址東壩郊野公園
44. 德勝門中華文化園雪世界滑雪場銀錠橋首都體育學院德勝門箭樓
45. 韓村河北京警察學院北京新發地長途客運站潘家園仙峰谷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46. 虎峪蒲窪狩獵場禮士胡同四合院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靈水村地壇
47. 北京西站農業展覽館月壇公園白河風景區工人體育館京西十八潭
48. 八達嶺水關長城燕山天池白虎澗松山森林旅遊區華北電力大學昆玉河
49. 北京圖書大廈北京怡生園國際會議中…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黃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靈鷲禪寺
50. 北京御林湯泉度假村首鋼工學院通教寺北京圖書館湖廣會館舊址柳蔭公園
51. 北京留民營生態農場法藏寺(白塔寺) 白龍潭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承恩寺中國傳媒大學
52. 千家店木化石白雲洞竇店土城歷代帝王廟北京山林民俗度假村人定湖公園
53. 北京北郊長途汽車站北京上方山國家森林公… 北京游樂園幻像水族館仙棲洞不老湖北京琺琅廠有限責任公…
54. 抗日戰爭紀念館南山滑雪場國家體育館醇親王府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 雲蒙峽
55. 北京北站中國郵票博物館首鋼總公司大高玄殿法城智化寺
56. 北京古觀象台中國國家博物館富國海底世界白洋溝野鴨湖度假村奧體中心體育館
57. 東堂聖蓮山風景度假區榆垡萬畝森林公園李大釗烈士陵園小龍門森林公園牛街禮拜寺
58. 團城北京延慶硅化木國家地… 宛平城密雲國際游樂園萬芳亭公園天寧寺塔
59. 柏林寺五座樓森林公園鷹山森林公園鎮江營遺址桂公府奧體中心體育場
60. 半壁店森林公園袁崇煥祠、墓和廟妙應寺白塔宣武門天主堂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長峪城
61. 中央民族大學延慶倉米古道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老舍故居軍都山滑雪場紫禁城角樓
62. 沿河城及敵台夕照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 十三陵華林苑度假村神路
63. 王佐鎮南宮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延慶鳥類濕地自然保護… 雲水洞北京南宮朝陽寺木化石自然保護…
64. 先農壇和敬公主府南新倉白水寺南宮溫泉北京農學院
65. 媯河宣武藝園太廟古樹碧雲寺白草畔濂泉響谷
66.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五棵松體育館關岳廟雙泉寺天仙瀑都城隍廟大殿
67. 梅蘭芳紀念館未名湖桃峪口水庫北京四惠長途汽車站北京通州長途汽車站明皇蠟像宮
68. 金陵遺址護國寺金剛殿洪水口北京戲校排演場西山八水院火神廟
69. 文津街黑芝麻胡同13號四合院錦綉大地現代農業觀光… 霧靈湖仙台旅遊區白塔庵塔
70. 華表潭柘戒台雲岫谷游獵自然風景區北京工業大學延壽寺紫雲山
71. 北京蓮花池公園山頂洞人文化遺址萬佛堂南崗子天主教堂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四惠長途汽車站
72. 北京天橋長途汽車站北京瀕危動物中心秦老胡同35號四合院金鼎湖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月壇
73. 龍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基督教聖經會舊址中國錢幣博物館綠色軍威素質拓展訓練… 北京鱷魚湖公園
74. 郭守敬紀念館大公主府關溝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中國工藝美術館日壇
75. 琉璃窯遺址大寒嶺關城龍泉寺戚繼光詩碑老車站食街王佐鄉五龍潭
76. 崇禮住宅明清太廟段祺瑞宅三聖庵花市清真寺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
77.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祖大壽祠琉璃河大橋滴水壺安徽會館舊址
78. 成賢街景區八達嶺溫泉度假村神路葡萄庄園遼金城垣博物館岳雲別墅新革路20號四合院
79.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化工大學炒豆胡同北京朝來農業園韭園村
80. 張坊村塔黑龍潭及龍王廟北兵馬司胡同中山會館舊址昊天塔賢良寺塔院
81. 房山石經南館公園金土城遺址將軍坨文昌帝君廟普濟寺
82. 北京石京龍滑雪場角門長溝土城北京吉利大學房山古塔順天府大堂
83. 豐泰庵葯王廟呂祖宮金中都城遺址昌蒲河公園華清溫泉
84. 小龍華寺雙林寺京西古村落北京科技大學菩薩山野山峽
85. 翰林院遺址肅親王府溫都水城卧佛山萬豐公園北京服裝學院
86. 總理衙門東四清真寺番字牌石刻碣石村良鄉多寶佛塔安外清真寺
87. 長安街汀州會館北京戲曲博物館周吉祥塔唐古城遺址南堂
88. 金仙公主塔希望公園靈嚴寺老象峰古塔公園鳳山溫泉
89. 北京山林民眾度假村萬壽西宮北京語言大學周口店魚化石產地焦庄戶地道站遺址循郡王府
90. 張之洞舊宅福佑寺王茂蔭故居蔡鍔故居夏都公園燕落古城址
91. 盧溝曉月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呂祖廟京城梨園雲佛滑雪場顧炎武故居
92. 神路公園北京信息工程學院洪承疇宅張坊古戰道拈花寺江西會館舊址
93. 金錠橋榮祿故宅婉容舊居雙石頭村龍門森林公園鳳凰亭
94. 菩薩鹿村常營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大楊山北京機械工業學院中國音樂學院
95. 庄親王府馬致遠故居草嵐子監獄舊址三峪風景區萬佛堂花塔旺興湖公園
96. 琉璃河商周遺址匯通祠齋堂城遺址響水湖長城中國航空集團旅業有限… 北京地震基準台
97. 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 大灘次生林自然保護區東胡林人遺址高梁橋天開塔中國革命博物館
98. 嵩祝寺及智珠寺昇平署舊址中國馬文化博物館工人體育場寶應寺白河游樂園
99. 北京南站南苑鄉文丞相祠延慶西溝里太安山定親王府
100. 金爐聖母鑄鍾娘娘廟民國國會議場天雲山風景區琉璃渠村過街樓齊白石故居海淀清真寺
101. 北京物資學院睿親王府孫中山行館密雲文廟清真女寺克勤郡王府
102. 大葆台西漢墓雨兒胡同皇史宬霱公府觀音院過街樓僧格林沁祠堂
103. 涇縣會館舊址長椿寺京西古道正陽橋疏渠記碑北京聯合大學歐陽予倩故居
104. 海軍航空兵器館程硯秋故居下寺石塔榆林堡中國鐵道博物館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105. 陽平會館戲樓東魏武定三年刻石淳親王府豆各庄塔北京警察博物館羊檯子民俗村
106. 北京印刷學院靈岳寺祿米倉吉安所雙龍山端郡王府
107. 三渡河回龍公園七王墳番禺會館萬松老人塔博物館大廈
108. 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體育館雙塔慶壽寺原址圓正法師塔庄士敦別墅燃燈塔
109. 千手千眼菩薩銅造像劉少奇革命活動紀念地棍貝子府瑞雲寺龔自珍故居北京體育大學
110. 北京國際葯膳博物館姚家寺塔劉洪瑞宅院北京射擊場飛碟靶場峰香公壽塔翠明庄
111. 蔡庄土城宣仁廟於庄塔冶仙塔中山寺觀音像七孔橋
112. 北京林業大學施愚山故居洞溝石窟新會會館春暉園溫泉清真普壽寺
113. 虹光閣巴蜀文化園謝疊山祠火德真君廟燕墩邵飄萍故居
114. 鱗龍山盧溝橋史料陳列館北京工商大學禮親王府李鴻章祠堂石經山
115.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通州運河文化廣場貢院長城隧道隆安寺清真法源寺
116. 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郊勞台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環秀禪寺賢良祠長辛店補習學校舊址
117. 基督教青年會舊址古陶文明博物館宛平縣署舊址於謙祠前門大街豐灤密抗日聯合政府遺…
118. 梅坪樂園五頂廟順承郡王府縉山城舊址七營房岫雲觀
119. 崇效寺藏經閣鐵瓦寺孔水洞湖南會館舊址北京八王墳客運站源順鏢局舊址
120. 紹興會館舊址東南角樓石城鄉民俗客棧白嶺關金台書院玉皇塔
121. 照塔大峪溝摩崖造像錢市胡同靜生生物調查所舊址萬柳堂舊址昭顯廟
122. 薊城紀念柱前門火車站老君堂公園火器營舊址黑山寺洵貝勒府
123. 石城鄉景區儀親王府靈山西藏博物園楊令公祠聖尼古拉教堂五道廟
124. 北京火車站居庸關關城雲台密雲縣博物館恰園舊址明瑞府廣通寺舊址
125. 覺生寺(大鍾寺)皇姑寺軒轅台朱彝尊故居應公長老壽塔會賢堂舊址
126. 楊椒山祠(松筠庵)濤貝勒府北京御生堂中醫葯博物… 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北京中醫葯大學鹿皮關
127. 北京黃村長途汽車站鄭親王府長春健身園山戎墓葬陳列館北京懷柔長途汽車站雙寺
128. 永寧古城九華山莊天慶寺舊址曹家路營城遺址黎元洪宅石塘路營城遺址
129. 北京龍脈溫泉南正行官舊址蒲陽會館舊址沈家本故居同樂軒嚴行大德塔
130. 清真永壽寺十面碑聖安寺新洞人遺址圓恩寺胡同卧虎山長城
131. 北京曹雪芹紀念館黑寺綿德府北新倉八達嶺殘長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網球…
132. 北京東六環展覽中心九王墳十方普覺寺北京中醫葯大學中醫葯… 興隆公園玉東郊野公園
133. 凝和廟隆長寺石匣鎮遺址瀏陽會館舊址北京大學體育館土地祠
134. 葦子水村學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老山山地自行車場南海會館舊址超勝庵
135. 興隆民俗村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板廠胡同五棵松棒球場僧格林沁王府索尼探夢
136. 北京大柵欄鎮崗塔海淀展覽館昭廟朝來森林公園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
137. 將府公園齊白石墓梁啟超墓中國公路零公里標志北京射擊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
138. 中國國家圖書館堂子孚郡王府北京廣渠門(馬圈)長途… 奧林匹克公園曲棍球場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
139. 北京炎黃藝術館北京喬波滑雪場天橋劇場聖母堂原址北京矛盾故居孫岳將軍墓
140. 中國印刷博物館梅蘭芳墓老山小輪車賽場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北京花水灣磁化溫泉度… 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館
141. 運河苑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 北京站北京延慶長途汽車站索家花園
142. 地球村中國古動物館老山自行車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 奧林匹克公園射箭場湖門村
143. 杜仲郊野公園丹青圃郊野公園豐台站賽金花墓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辛亥灤州革命紀念塔
144. 睦明堂古瓷標本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天安門城樓十渡鑫星農家院斯諾墓豐台壘球場
145. 北京方家胡同耶律楚材祠保利藝術博物館佟麟閣將軍墓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海坨山
146. 後門橋與鎮水獸北京展覽館國家京劇院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大興野生動物園北京皇城藝術館
147. 龍須溝北京西直門汽車客運站利馬竇墓窯神廟鷲峰地震台北京河灘長途汽車站
148. 北京京開會展中心舊鼓樓大街鐵人三項賽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老爺車博物館八大胡同
149. 王府井舊石器晚期遺址… 中國建築文化中心展覽… 北京錦綉大地展覽中心懷北國際滑雪場慶豐公園通州博物館
150. 中國國際科技會議中心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萬龍八易滑雪場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 中國農業大學慈壽寺
151. 煤炭工業展覽中心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上宅文化陳列館中國西瓜博物館中國電信博物館北京慈善寺
152. 漁陽國際滑雪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普照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七彩蝴蝶園門頭溝區博物館
153. 亞塞拜然駐北京使領館中國蜜蜂博物館安哥拉駐北京使領館雲居滑雪場北京交通大學陽光雪山城堡滑雪場
154. 老甲藝術館雲佛山滑雪場阿爾巴尼亞駐北京使領… 郭沫若紀念館奧地利駐北京使領館民族服飾博物館
155. 衣索比亞駐北京使領… 八達嶺滑雪場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 中國國際科技會展中心阿拉伯駐北京使領館馬利共和國駐北京使領…
156. 永寧天主教堂世界花卉大觀園北京朝天輪愛爾蘭駐北京使領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郵電大學
157. 皇城根兒遺址公園宋慶齡同志故居莫三比克駐北京使領館阿根廷駐北京使領館印度駐北京使領館澳大利亞駐北京使領館
158. 阿富汗伊斯蘭國駐北京… 捷克駐北京使領館北京國際雕塑公園阿爾及利亞駐北京使領… 普度寺印度尼西亞駐北京使領…
159. 蒙古國駐北京使領館義大利駐北京使領館馬達加斯加駐北京使領… 墨西哥駐北京使領館馬來西亞駐北京使領館朝鮮駐北京使領館
160. 玻利維亞駐北京使領館哥倫比亞駐北京使領館巴西駐北京使領館北京火車南站克羅埃西亞駐北京使領館約旦哈希姆王國駐北京…
161. 寮國駐北京使領館秘魯駐北京使領館肯亞駐北京使領館肯亞駐北京使領館波札那駐北京使領館波蘭駐北京使領館
162. 黎巴嫩駐北京使領館巴林國駐北京使領館以色列駐北京使領館奈及利亞駐北京使領館緬甸駐北京使領館荷蘭駐北京使領館
163. 孟加拉駐北京使領館紐西蘭駐北京使領館馬其頓駐北京使領館葡萄牙駐北京使領館白俄羅斯駐北京使領館喀麥隆駐北京使領館
164. 哈薩克駐北京使領… 芬蘭駐北京使領館日本駐北京使領館汶萊達魯薩蘭國駐北京… 賴索托王國駐北京使領… 馬爾他駐北京使領館
165. 匈牙利駐北京使領館科威特駐北京使領館德國駐北京使領館加拿大駐北京使領館保加利亞駐北京使領館挪威駐北京使領館
166. 尼泊爾王國駐北京使領… 剛果駐北京使領館迦納駐北京使領館比利時駐北京使領館幾內亞駐北京使領館希臘駐北京使領館
167. 伊朗伊斯蘭駐北京使領… 盧森堡大公國駐北京使… 菲律賓駐北京使領館吉爾吉斯駐北京使領館塞普勒斯駐北京使領館丹麥駐北京使領館
168. 冰島共和國駐北京使領… 伊拉克駐北京使領館古巴駐北京使領館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司… 象牙海岸駐北京使領館蒲隆地駐北京使領館
169. 柬埔寨駐北京使領館貝南駐北京使領館法蘭西共和國駐北京使… 黃樓窪北京鐵路博物館和平寺
170. 海淀劇院解放軍歌劇院萬佛堂太申祥和山莊世紀劇院朝陽9個劇場
171. 北京市東城圖書館影劇… 首都劇場北京音樂廳北京玉泉山廣德樓戲園北京五棵松棒球中心
172. 皇家糧倉北京展覽館劇場保利劇院中山音樂堂將軍石關梨園劇場
173. 中國大飯店北京星光影視園朝陽文化館生活家的院子央視華匯時代劇院奧林匹克曲棍球場
174. 嘉里中心二層宴會廳經開國際汽車廣場國家網球中心北京金港賽車場中國京劇院實驗劇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
175. 全國政協禮堂朝陽劇場豐台體育中心中國評劇院小劇場華僑城大劇院朝陽體育館

⑸ 中國化工博物館怎麼樣

位於海淀橋西的中國化工博物館由中國化工總公司承建。場館面積2542平方米。分6個展廳回1個3D影院。參答觀免費但須預約。個人參觀沒有講解。本人參觀時,整個博物館就我一人。一進門,感覺像歷史博物館。不遠處傳來講解的聲音,走近看原來是幻影技術播放的小片。在瓶瓶罐罐間品讀著歷史;圖片和文字介紹著如火,陶器等各種技術的來源與變化,了解到清朝時洋務運動在化工上的發展,特別是國外的企業進入中國開工廠,感覺那是什麼技術都要靠國外。近代我國自己的科學家為我化工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總體感覺還可以,就是圖文過簡,且對於外行很難看懂,沒有入門的介紹,更多的是宣揚歷史文化。其中很多模型都不容易看明白是做什麼的。本人參觀用時45分鍾,要懂行的話會久些。

⑹ 北京市、區文物局及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所屬51個博物館具體是哪些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北京市北海後門西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63號
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 北京市東城區校尉胡同5號中央美術學院內
中國歷史博物館 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
中國醫史博物館 北京市東直門內中國中醫研究院院內
中國美術館 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1號
中國革命博物館 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
中國博物館學會 北京市五四大街29號
毛主席紀念堂 北京市天安門廣場中心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市東裱褙胡同2號
北京博物館學會 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36號
北京蠟像館 北京市地壇公園齋宮內
當代美術館 北京市東城區隆福寺街
茅盾故居 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後圓恩寺13號
國際友誼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戲樓胡同1號柏林寺內
首都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13號
故宮博物院 北京市景山前街4號
皇史宬 北京市南池子大街136號
鍾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東城區鍾樓灣臨字9號
智化寺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東城區祿米倉5號
雍和宮 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12號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 北京市崇文區天橋南大街126號北京自然博物
北京正陽門管理處 北京市前門大街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市崇文區天橋南大街126號
北京城東南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崇文門東大街東便門立交橋北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市宛平城內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豐台區郭公庄南
北京長辛店「二七」紀念館 北京市豐台區長辛店花園南里甲15號
盧溝橋史料陳列館 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
宋慶齡故居 北京市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
中國工藝美術館 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101號
中國地質博物館 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號
北京天文館 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38號
北京動物園 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37號
白雲觀 北京市西城區西便門外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西城區阜城門內大街
民族文化宮展覽館 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49號
郭守敬紀念館 北京市德勝門西大街甲60號
郭沫若故居 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
恭王府管理處 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甲14號
徐悲鴻紀念館 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號
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
德勝門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西城區北二環中路
魯迅博物館 北京市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
中國錢幣博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成方街32號中國人民銀行大廈內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北京市復興門外復興路9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校史館 北京市紅山口甲3號(國防大學院內)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白石橋路27號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中國現代文學館 北京市西三環路12號
中國畫研究院展覽館 北京市西三環北路54號
中國科學技術館 北京市北三環中路1號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市海定區學院路37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內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北京市北京大學內
北京大鍾寺古鍾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甲31號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萬壽寺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五塔寺村24號
北京植物園(北園) 北京市西北郊卧佛寺路
北京植物園(南園) 北京市西郊香山南路
團城演武廳 北京市香山南路紅旗村
李大釗烈士陵園陳列室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東萬安里1號
炎黃藝術館 北京市亞運村慧忠路9號
曹雪芹紀念館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正白旗39號
圓明園展覽館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西峰寺
中國郵票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門東大街2號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法源寺前街7號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東經路21號先農壇內
陶然亭慈悲庵 北京市宣武區陶然亭公園內
中國農業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
中國體育博物館 北京市安定門外安定路甲3號(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北京中醫學院中葯博物館 北京市和平街北口11號
北京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
中國第四紀冰川陳列館 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28號
北京市法海寺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
北京猿人展覽館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鄉
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 北京市房山區南尚樂鄉水頭村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縣小湯山鎮
人民裝甲兵陳列館 北京市昌平縣陽坊
長陵 北京市昌平縣
定陵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特區
昌平縣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縣城區鎮南環路
昭陵 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特區
詹天佑紀念館 北京市八達嶺特區
密雲縣博物館 北京市密雲縣郊野公園甲區
通州博物館 北京市通縣西大街9號
山戎墓葬陳列館 北京市延慶縣靳家堡鄉玉皇廟
洞溝古崖居 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
北京市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北京市順義縣龍灣屯焦庄戶村
上宅文化陳列館 北京市平谷縣金海湖旅遊區內
中國古動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42號
北京航天博物館 北京市豐台南大紅門1號9200信箱4分箱
中國長城博物館 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特區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北二環中路德勝門
北京西郊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辦事處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里仁街郵局7431信箱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北京大學校內
中國印刷博物館 北京市大興縣黃村鎮興華北路25號北京印刷學
海軍航空兵器館 北京市豐台區東大街5號—111號海航司令部裝
北京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南菜園街大觀園
大覺寺 北京市海淀區西山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民族園路2號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琉璃廠西街53號
古陶文明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南菜園西街12號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北京市東城區朝內豆瓣胡同25號
中國蜜蜂博物館 北京市植物園內(卧佛寺西側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
北京郵政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崇文門內大街小報房胡同7號
北京國際葯膳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縣小湯山鎮北京小湯山醫院內
吳運鐸紀念館 北京市前門西大街3號樓二層(辦事處)
平西人民抗日戰爭烈士紀念館 北京市房山區十渡平西抗日烈士陵園管理處
平北抗日戰爭烈士紀念館 北京市延慶縣龍慶峽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市門頭溝齋堂鎮馬欄村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水庫
香山雙清別墅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公園內
天壇公園祭天樂舞館 北京市崇文區永定門內大街天壇公園祈年殿東
快雪堂書法博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北海公園北岸
北京遺箴堂金石碑帖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12條61號
北京西瓜博物館 北京市大興縣黃村鎮文化館內
老甲藝術館 北京市昌平縣霍營鄉

⑺ 實習三 參觀學校博物館

一、目的

通過觀察礦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標本,開闊視野,加深對地球物質組成的認識,初步了解古生物和地球的演化歷史,為學習後續課程、系統扎實地掌握地球科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及基礎理論打好基礎。

二、要求

(1)參觀各類礦物、岩石及化石標本,初步認識三大類岩石在顏色、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等方面的差異,簡要地了解生物的分類與進化過程。

(2)重點觀察一些常見的礦物,對比不同類別礦物的顏色和形態特徵,分析同一種礦物在顏色、單體及集合體形態等方面產生差異的原因。

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歷史悠久,館藏標本系統齊全。現館藏標本總量55000餘件,其中展出標本6000餘件。博物館的前身為北京地質學院陳列館,始建於1952年,主要陳列礦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質標本。建館初期,標本主要繼承了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質系、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地質系、唐山鐵道學院地質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這些院校的收藏歷史,則已逾百年。這些藏品大部分是由幾代地質學者於20世紀上半葉在各種艱苦的野外環境下採集、積累起來的。建館後,大多數新增標本為本校師生在科研、教學實習等野外工作中採集的標本,以及校友、國際友人等饋贈學校的標本,也有一些購買的精美標本。

目前博物館所收藏的數萬件藏品除了采自國內各地之外,還有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捷克、瑞典、前蘇朕、伊朗、日本、越南、印尼、澳大利亞等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的標本,館藏標本來源之廣是國內高校博物館中少有的。

博物館建館的主要目的是為地質類專業的教學服務,因此,在展室的劃分、展品的選擇和陳列方式上基本遵循相關專業教科書的內容體系。目前擁有與結晶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古生物學、地史學等地質課程教學配套的較為完整和系統的標本體系。

館藏標本中還有一些珍奇標本,如:來自地外的FeNi隕石、采自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頂的奧陶紀灰岩、采自太平洋洋底水深約5000m處的鈷錳結核、來自南極大陸的岩石和地表苔蘚、長達20多米的馬門溪龍、小僅1m多的鸚鵡嘴龍、海洋爬行動物———腹中有小龍的魚龍、中國最完整的准噶爾翼龍頭部化石、鳥類化石、整窩恐龍蛋化石,等等。

1999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確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成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課堂。

學校博物館位於逸夫實驗樓的10~12層,分為四個展廳:10層分為地球科學展廳和恐龍展廳;11層為地球和生命演化歷史展廳;12層為地球物質成分展廳。

地球科學展廳 以地球動力學和地球系統科學為主線,重點展示地球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展廳布展的指導思想為:通過標本、模型和圖文展板等展示手段的有機結合,將地質作用的產物和地質作用過程之間的關系展現出來,使參觀者對地質學的研究內容和意義有所了解。展示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包括地球的起源、地球基本特徵、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另一部分介紹外動力地質作用,包括風化、流水、地下水、冰川、風、海洋等以及人與自然資源、環境、災害的關系。

恐龍展廳 是一個科普風格較為明顯的展廳,以恐龍為主角,介紹生物與地球演化的中生代斷代史,展示形式也是將圖文展板、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中生代的地層、植物與無脊椎動物化石標本展櫃、多媒體設備等密切結合。展示標本中有長達20多米的馬門溪龍、小僅1m多的鸚鵡嘴龍等多種恐龍化石,還有著名的關嶺動物群的海洋爬行動物———腹中有小龍的魚龍化石、形似「龜」的豆齒龍和幻龍等、遼西動物群的鳥類化石,以及其他一些珍貴的標本,如產於河南西峽和廣東南雄的整窩恐龍蛋化石、中國最完整的准噶爾翼龍頭骨化石等等。展示內容分為:什麼是恐龍、尚未成主角的早期恐龍、恐龍稱霸、新興力量的悄然崛起與恐龍絕滅四大部分。

地球和生命演化歷史展廳 是一個糅合了地史學與古生物學內容的綜合展廳。展廳以圖文展板、各時代的地層與化石標本展櫃、多媒體設備等形式,展示了地球46億年來生物圈與岩石圈的協同演化歷史,內容分為:如何了解地球與生命的演化歷史、生命與地球演化的一般規律、岩石圈的形成與生命的源頭、陸殼的生長與生物的出現、泛大陸旋迴與早期的生物、泛大陸裂解與海洋生態系統繁盛、新泛大陸形成與生物圈形成、現代生物圈的建立與人類出現等八大部分。本展廳還按照教材分類體系,由低級到高級,陳列和介紹了原生動物、海綿動物、古杯動物、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苔蘚動物、腕足動物、棘皮動物、半索動物和脊索動物等各門類的主要特徵和常見化石標本。

地球物質成分展廳 展出內容主要由「礦物世界」、「岩石天地」、「礦產資源」和「能源資源」四個主題組成,展出了與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等地質專業課程相配套的系統標本。「礦物世界」重點介紹礦物的物理化學性質及識別礦物的方法,礦物的分類及其特徵,相應地展示典型的礦物晶體模型和各種礦物標本。礦物的分類基於《結晶學與礦物學》和《系統礦物學》教材,展示標本的種類較齊全。「岩石天地」從三大岩類劃分主要結構構造等特徵顯微圖片和野外照片標本展示,深入地介紹了三大岩類的特點。「礦產資源」介紹了礦產資源的分類及在我國的分布,展示不同成因礦床的典型標本以及國內著名超大型礦床的地質特徵和標本。「能源資源」主要介紹石油、天然氣、煤炭資源的形成過程和在我國的分布等。展廳中還專題陳列了石英、石膏、方解石、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的大型標本。

目前博物館正進一步豐富陳列內容,努力反映地質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增強趣味性,不僅為教學科研服務,而且要面向社會開放,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為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發揮積極的作用。

四、思考題

(1)請說出三種以上具有立方體晶體形態的常見礦物的名稱。

(2)石英(水晶)有哪幾種顏色?

(3)請說出四種以上呈放射狀或纖維狀集合體形態的礦物的名稱。

(4)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代表性化石分別是什麼?

⑻ 北京地區博物館名錄

為什麼只要名錄呢?太簡單了,你去途行網 看看,介紹的很全的.

⑼ 誰知道北京的博物館都有哪些

名 稱 地 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北京市北海後門西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63號
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 北京市東城區校尉胡同5號中央美術學院內
中國歷史博物館 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
中國醫史博物館 北京市東直門內中國中醫研究院院內
中國美術館 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1號
中國革命博物館 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
中國博物館學會 北京市五四大街29號
毛主席紀念堂 北京市天安門廣場中心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市東裱褙胡同2號
北京博物館學會 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36號
北京蠟像館 北京市地壇公園齋宮內
當代美術館 北京市東城區隆福寺街
茅盾故居 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後圓恩寺13號
國際友誼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戲樓胡同1號柏林寺內
首都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13號
故宮博物院 北京市景山前街4號
皇史宬 北京市南池子大街136號
鍾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東城區鍾樓灣臨字9號
智化寺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東城區祿米倉5號
雍和宮 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12號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 北京市崇文區天橋南大街126號北京自然博物
北京正陽門管理處 北京市前門大街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市崇文區天橋南大街126號
北京城東南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崇文門東大街東便門立交橋北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市宛平城內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豐台區郭公庄南
北京長辛店「二七」紀念館 北京市豐台區長辛店花園南里甲15號
盧溝橋史料陳列館 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
宋慶齡故居 北京市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
中國工藝美術館 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101號
中國地質博物館 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號
北京天文館 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38號
北京動物園 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37號
白雲觀 北京市西城區西便門外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西城區阜城門內大街
民族文化宮展覽館 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49號
郭守敬紀念館 北京市德勝門西大街甲60號
郭沫若故居 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
恭王府管理處 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甲14號
徐悲鴻紀念館 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號
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
德勝門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西城區北二環中路
魯迅博物館 北京市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
中國錢幣博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成方街32號中國人民銀行大廈內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北京市復興門外復興路9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校史館 北京市紅山口甲3號(國防大學院內)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白石橋路27號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中國現代文學館 北京市西三環路12號
中國畫研究院展覽館 北京市西三環北路54號
中國科學技術館 北京市北三環中路1號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市海定區學院路37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內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北京市北京大學內
北京大鍾寺古鍾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甲31號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萬壽寺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五塔寺村24號
北京植物園(北園) 北京市西北郊卧佛寺路
北京植物園(南園) 北京市西郊香山南路
團城演武廳 北京市香山南路紅旗村
李大釗烈士陵園陳列室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東萬安里1號
炎黃藝術館 北京市亞運村慧忠路9號
曹雪芹紀念館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正白旗39號
圓明園展覽館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西峰寺
中國郵票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門東大街2號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法源寺前街7號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東經路21號先農壇內
陶然亭慈悲庵 北京市宣武區陶然亭公園內
中國農業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
中國體育博物館 北京市安定門外安定路甲3號(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北京中醫學院中葯博物館 北京市和平街北口11號
北京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
中國第四紀冰川陳列館 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28號
北京市法海寺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
北京猿人展覽館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鄉
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 北京市房山區南尚樂鄉水頭村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縣小湯山鎮
人民裝甲兵陳列館 北京市昌平縣陽坊
長陵 北京市昌平縣
定陵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特區
昌平縣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縣城區鎮南環路
昭陵 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特區
詹天佑紀念館 北京市八達嶺特區
密雲縣博物館 北京市密雲縣郊野公園甲區
通州博物館 北京市通縣西大街9號
山戎墓葬陳列館 北京市延慶縣靳家堡鄉玉皇廟
洞溝古崖居 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
北京市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北京市順義縣龍灣屯焦庄戶村
上宅文化陳列館 北京市平谷縣金海湖旅遊區內
中國古動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42號
北京航天博物館 北京市豐台南大紅門1號9200信箱4分箱
中國長城博物館 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特區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北二環中路德勝門
北京西郊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辦事處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里仁街郵局7431信箱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北京大學校內
中國印刷博物館 北京市大興縣黃村鎮興華北路25號北京印刷學
海軍航空兵器館 北京市豐台區東大街5號—111號海航司令部裝
北京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南菜園街大觀園
大覺寺 北京市海淀區西山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民族園路2號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琉璃廠西街53號
古陶文明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南菜園西街12號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北京市東城區朝內豆瓣胡同25號
中國蜜蜂博物館 北京市植物園內(卧佛寺西側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
北京郵政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崇文門內大街小報房胡同7號
北京國際葯膳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縣小湯山鎮北京小湯山醫院內
吳運鐸紀念館 北京市前門西大街3號樓二層(辦事處)
平西人民抗日戰爭烈士紀念館 北京市房山區十渡平西抗日烈士陵園管理處
平北抗日戰爭烈士紀念館 北京市延慶縣龍慶峽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市門頭溝齋堂鎮馬欄村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水庫
香山雙清別墅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公園內
天壇公園祭天樂舞館 北京市崇文區永定門內大街天壇公園祈年殿東
快雪堂書法博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北海公園北岸
北京遺箴堂金石碑帖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12條61號
北京西瓜博物館 北京市大興縣黃村鎮文化館內
老甲藝術館 北京市昌平縣霍營鄉

⑽ 構造地質學家的歷史貢獻——紀念李春昱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今年,是李春昱院士誕辰100周年,我們深切懷念這位中國地質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德高望重的地質學家!

李春昱先生是我國傑出的地質學家,在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區域地質編圖、大地構造、板塊構造等諸多領域建樹頗豐,他為我國地質事業發展做出的光輝業績,他為推動地球科學發展所取得的傑出成就,將永遠彪炳史冊。

地質事業的奉獻者李春昱先生1904年5月8日出生於河南省汲縣。1924年和黃汲清等人一同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1928年畢業後一直從事地質事業。1929年秋,他與譚錫疇一起,歷時25個月,深入荒僻的川西高原,踏遍了甘孜、阿壩的廣大地區,進行了開創性的地質調查,成為最早進入這一地區開展地質調查研究的中國地質學家。他撰寫的《四川西康地區地質礦志》,全面記述了川西高原區域地質構造及礦產資源狀況,是研究和了解川西高原礦產的一部啟蒙性著作,至今仍是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的典範之作。

1933年,他又與李學清等一起,對峨眉山等地再次進行地質考察,撰寫了20多篇論文和專著,提出了許多新認識和見解,1933年發表的《四川石油地質概論》,成為我國最早研究四川石油地質著作。

1942年至1949年,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日子裡,科研和生活條件極其艱難,李春昱在重慶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他憑借聰明才智,把該所從連工資都發不出、瀕臨倒閉的爛攤子,改造管理成當時亞洲一流的地質調查與科研機構。與此同時,他繼續從事四川及西南地區地質礦產以及中國地質構造的研究,發表了30多篇論文和科研報告。他預測的四川中梁煤田,新中國成立後證實是一個大煤田,成為西南重鎮重慶市的主要能源基地。他撰寫的《中國大地構造之發展》、《中國礦產資源之前途》、《中國的中生代造山運動》等論著,促進了我國地質事業的發展。他為一些重要地質論著和圖件的出版籌集資金,為中央地質調查所和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全國各地調所的重建,嘔心瀝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1949年初,解放軍兵臨長江,南京國民黨黨政機關倉皇搬遷。李春昱與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同事一起,冒著生命危險,一方面組織所內職工成立起「護所抗遷隊」,保護全所職工生命財產安全,一方面採取巧妙的斗爭藝術,與國民黨政府周旋,成功抵制了國民黨政府把中央地質調查所遷往台灣的命令,把這一全國最重要的地質機構及所屬的東亞第一的地質圖書館和地質陳列館,完整地交給了人民政府,為新中國地質隊伍的創建和地質資料的完整保存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更鮮為人知的是,為了保證中央地質調查所學術科研不受反動黨、團、特務分子的干擾,他和三位科學家作出了極大犧牲。抗戰後期,蔣家王朝指令各級政府機構必須設立一個三人中統特務組織。為了應付這一嚴重事態,李善邦、李春昱和高振西這三個老國民黨員,不顧自身的安危與毀譽,秘密商量後,竟自行填表加入中統,隨即組成以他們為成員的地調所中統三人小組,用來抵制外派特務人員的胡作非為,以保持地調所正常的學術氛圍和安寧的工作與生活環境,暗中保護了一些思想進步人士。他們迫於形勢的做法可謂用心良苦。

李春昱先生是我國板塊構造理論的先行者。

1972年恢復工作後不久,李春昱教授敏銳地洞察到國際上剛剛興起的板塊構造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及其在解決全球重大地質構造問題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立即投入到對板塊構造理論的研究。在16年時間內,撰寫和發表了與板塊構造有關的論著達50 余篇(部)。從1972年底開始,他通過各種會議和在各省市講學,向中國地質界介紹板塊構造理論。1973年發表的《試談板塊構造》和《再談板塊構造》,1986年發表的《板塊構造學說中幾個基本問題》和《板塊構造學說的起源、發展和展望》,是向中國地質界介紹板塊構造理論最系統和最全面的文獻,並在某些方面對經典的板塊構造學說作了補充和發展(如古板塊的概念、劃分標准等);在短短的幾年裡,李春昱教授先後應邀到全國地質、石油、冶金、煤炭和化工行業講學達40餘次,為中國地質界了解板塊構造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春昱教授是把板塊構造理論應用於中國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的第一人。1973年,在年屆古稀之時還率領西北地質研究所板塊構造組的同事,親赴西秦嶺進行野外地質調查,確定了那裡的混雜構造堆積,並見到藍閃石片岩,肯定了古生代以來的板塊構造運動,得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同樣適用於大陸內部古造山帶研究的重要結論。於1975年發表的《用板塊構造學說對中國部分地區構造發展的初步分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系統闡述了板塊構造在中國地質構造研究工作中的應用。1972~1976年,李春昱指導和參加編制1:500萬亞洲地質圖。這是我國首次編制出版的巨幅國際性地質圖件,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應用和好評,榮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1~1982年,他採用板塊構造理論觀點,主編了1:800萬亞洲大地構造圖,受到國內外地質同行的高度評價和廣泛採用,獲得198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0年他發表的《中國板塊構造輪廓》、1981年發表的《對亞洲地質構造發展的新認識》等論著、1982年出版的《亞洲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書》,在中國地質科學研究的歷史中,都具有劃時代意義。

此外,李春昱教授還在系統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撰文探討和論述了板塊構造理論在礦產勘查、地震預測、地熱研究等方面的應用,從而推動了我國板塊構造的研究和發展。

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李春昱先生,在60餘載的地質生涯里,愛國敬業是他取得輝煌成就的力量源泉。李春昱先生一生矢志不渝地熱愛中華民族,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地質事業,把祖國的榮辱作為自己的榮辱,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發展祖國的地質事業上。盡管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李春昱先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他矢志不渝,不斷追求政治進步,在80高齡之際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體現了李先生一生對真理和理想的追求。

求實創新是李春昱先生科學精神的具體體現。他十分重視野外調查,曾長時間在川西高原進行地質礦產調查,取得了豐富的實際資料。他始終堅持地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中國地質實際相結合,豐富了板塊構造理論;在學術研究上堅持百家爭鳴,體現了地質大師的優良學風。

為人正直、襟懷坦白是李春昱先生優良品格的寫照。他一生光明磊落,剛正不阿,堅持真理,敢於直言,表現了一位科學家的品格。

紀念和學習李春昱先生,就是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愛國敬業的精神風貌獻身我國地質事業,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出貢獻;就是要大力弘揚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積極探索,追求真理,勇攀地質科學高峰。

(原載《地質勘查導報》2004年12月9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