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范大學地質
1. 陝西師范大學有幾個校區及校區地址 哪個校區最好
陝西師范大學現在有2個校區,分別為:雁塔校區和長安校區
陝西師內范大學校區地址及簡介容
1.陝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
陝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位於西安市雁塔區,擁有在西北地區高校中面積最大的圖書館。
2.陝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199號,陝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199號。陝西師范大學是國家211重點工程本科院校,新校區長安校區於2000年奠基,2002年建成,新校區位於長安「西部大學城」園區,第一批學生已於2002年9月份入住,是該園區第一個投入使用的校區,目前正在積極建設。
2. 陝西師范大學有哪幾個校區
2個
雁塔校區地址:西安市雁塔區長安南路199號郵編:710062
長安校區地址: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620號郵編:710119
陝西師范大學學校位於世界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佔地面積2800畝,建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長安校區從2000年開始建設,目前已成為學校的主校區,主要承擔本科三、四年級和研究生的教育培養任務。
雁塔校區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目前主要承擔本科一、二年級基礎課和通識課教學以及教師教育、繼續教育、遠程教育、教師幹部培訓以及留學生教育等任務。雁塔校區古樸典雅、鍾靈毓秀,長安校區現代開放、氣勢恢宏。學校先後被教育部、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園」稱號。
(2)陝西師范大學地質擴展閱讀:
陝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幹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教師的搖籃」。
學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陝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1954年更名為西安師范學院,1960年與陝西師范學院合並,定名為陝西師范大學,1978年劃歸教育部直屬。
建校70多年來,學校秉承「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優良傳統,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已發展成為一所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一流師范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30餘萬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擁書自雄」的學風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風。現任黨委書記程光旭教授,校長游旭群教授。
3. 陝西師范和西北大學比,那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專業比較好
陝西師范大學好。我是西北大學畢業的。西北大學地質系好在地質結構、地質勘探這一類上。地圖學與地理信息這種不是強項,應是陝西大學好些。
4. 陝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的具體位置
陝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620號。
陝西師范大學坐落於古都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俄教育類高校聯盟、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長安聯盟成員,國家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院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幹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教師的搖籃 」。
(4)陝西師范大學地質擴展閱讀
陝西師范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8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94%,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72%。教師中有教授470餘人,副教授700餘人。雙聘院士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2人,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3個,陝西省「三秦學者」1人。
5. 陝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大學具體位置在哪
陝西師抄范大學地址襲: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199號 陝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
出發地: 和平路
目的地: 陝西師范大學
線路1: 從大差市出發,乘坐27路(植物園-辛家廟),抵達植物園.約9.37公里
線路2: 從大差市出發,乘坐704路上行(東方大市場-子午建材商城),抵達吳家墳.約8.56公里
線路3: 從大差市出發,乘坐30路下行(火車站-世家星城),在翠華路換乘26路(植物園-公交六公司西區),抵達植物園.約6.76公里
線路4: 從大差市出發,乘坐五龍專線(火車站-五龍國際車城),在南稍門換乘12路(正義紡織公司-植物園),抵達植物園.約9.19公里
6. 西安師范大學的具體位置
地址:西安市長安南路199號。
7. 陝西師范大學到底是不是211工程啊的啊
中國的重點大學
一、六所重點大學: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指定以下6所學校為全國性重點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
二、十六所重點大學: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
三、 1959年8月28日又增加4所重點大學:
協和醫科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第四軍醫大學、軍事通訊工程學院。
四.六十四所重點大學(16+4+44):
1960年10月22日,中央決定在原來20所(16+4)重點大學的基礎上,再增加44所重點大學:
1、文理(蘇式綜合大學): 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理科)、蘭州大學、
2、工科: 大連工學院、東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3、專門性大學:北京石油學院、北京地質學院、北京郵電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礦業學院、北京鐵道學院、北京化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吉林工業大學、大連海運學院、華東水利學院、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紡織工學院、同濟大學、武漢水電學院、中南礦冶學院、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北京農機化學院、北京林學院、北京中醫學院、中山醫學院、北京外國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政法學院、北京對外貿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學院
五、 1963年9月12日,教育部通知增加3所重點大學:
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
六、 1963年10月24日,教育部通知增加1所重點大學:
南京農學院
*至此,全國重點高校共68所。
七、1978年全國88所重點大學:
1978年國務院確定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88所院校為全國性重點大學,因太多,在此不予列舉。
八、「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15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九、首批正式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2所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198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22所高校首批試辦研究生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醫科大學。
十.1986年第二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高校10所:
1986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10所高校試辦研究生院: 中山大學、東南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因北京醫科大學和上海醫科大學分別合並到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目前實際只有31所研究生院(1+22+10-2=31)。
十一、2000年第三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高校22所:
2000年6月教育部又批准了北方交通大學等22所高校試辦研究生院:北方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山東大學、石油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2002年5月,教育部批准了哈爾濱工程大學、海河大學2所大學試辦研究生院。後來又批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試辦研究生院。
至此全國總共有56所(31+22+2+1=56)研究生院。
十二、2004年教育部指定全國34所考研自行確定復試錄取線的高校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天津大學 南開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復旦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吉林大學 同濟大學 南京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東北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廈門大學 湖南大學 武漢大學 蘭州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中南大學 重慶大學 山東大學 四川大學
十三、首批擁有教授任職資格審批權的高校(32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醫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十四、31所副部長級大學(14+7+11-1=31)
(一) 1992年中央指定:14所書記、校長職務由中央管理的高校: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醫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14所高校的黨委書記、校長職務由中央直接任命,書記和校長享受副部級待遇。
(二)、2000年增加7所:南京大學 浙江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武漢大學 四川大學 中山大學
(三)、2003年12月再新增11所 :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四)、迄今為止,全國副部級高校總共31所,(*註:北京醫科大學已並入北京大學,因此14+7+11-1=31)
十五、1995年第一批入選「211工程」的15所
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選「211工程」的大學共15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十六、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入選「211工程」的95所大學名單
繼1995年,第一批入選「211工程」的15所大學之後, 1996年中國人民大學等院校及1997年北京科技大學等院校和隨後1998年等等一批又一批的大學進入「211工程」,使入選「211」工程大學總共達到95所。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這95所大學的名單如下: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吉林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石油大學、鄭州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西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蘭州大學、新疆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十七、進入「985工程」大學
第一部分: 已進入「985工程」大學所簽署的重點建設協議對各高校的定位及資助經費總量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訂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將「若干所」正式列入其中,明確指出「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
依據國家教育部和各省、市及部委所簽訂的合同,根據合同書對各學校的定位及資金資助情況(三年內撥款經費總量),按照共建合同簽約時間,分列如下:
1. 目標定位:「世界一流大學」
北京大學 18億 (教育部撥款)
清華大學 18億 (教育部撥款)
2. 目標定位:「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
浙江大學 14億 (7億+7億)(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1999年11月8日
南京大學 12億 (6億+6億)(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1999年7月26日
復旦大學 12億 (6億+6億)(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1999年7月27日
上海交通大學 12億 (6億+6億)(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1999年7月27日
中國科技大學 9億 (3億+3億+3億)(教育部撥款+中科院撥款+省撥款)1999年7月25 日
西安交通大學 9億 (6億+3億)(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1999年9月11日
哈爾濱工業大學 10億 (3億+3億+4億)(教育部撥款+國防科工委撥款+省撥款)1999年11月14日
北京理工大學 10億 (3億+3億+4億)(教育部撥款+國防科工委撥款+市撥款)2000月 9月23日
北京師范大學 12億 (6億+6億) (教育部撥款+市撥款)2002月8月24日
*以上的大學即所謂的「2」+「9」工程,是國家投資建設大學的重中之重。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學」(雖已簽約、但經費未公布)
3. 目標定位:「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學」
依據中央資助經費經費情況分列如下:
1) 中央資助經費為3億以上(不含3億)的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億 (3億+3億+3億)(教育部撥款+國防科工委撥款+市撥款)2001
年9月23日
西北工業大學 9億 (3億+3億+3億)(教育部撥款+國防科工委撥款+陝西省、西安市
以土地等形式) 2002年1月22日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兩校共14億 (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2000年12月25日
武漢大學 8億 (4億+4億)(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2001年2月13日
四川大學 7.2億 (4億+3.2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2001年9月29日
吉林大學 7億 (4億+3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2001年2月2
呵呵太長了,自己去看 吧!
8. 陝西師范大學的地理科學專業怎麼樣就業情況怎麼樣
先說些自己的感受,一個學校的某個專業怎麼樣,關鍵是看這個專業有沒有牛逼的人物。其實如果只是上本科,這些牛逼人物基本也不會給你上課。所以只有一個用途就是牌子比較響亮。這一點陝西師范大學的地理科學還是很不錯的。
至於就業的話,陝西師范大學的地理科學有一部分是師范生,師范生都是簽訂協議的,所以就業問題不用擔心、一般都是在重點高中吧,當然也要看你自身能力。現在第一屆免費師范生還沒有畢業,所以至於到底是什麼情況也說不清楚。還有一部分是創新班,創新班是在免費師范生政策出台後第二年(2008年)
實施的,當初學校的目的就是師范生都去當老師了,沒有人考研怎麼辦,所以創新班大多都是要考研的。
我是陝西師范大學07級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有什麼問題可以hi我,或者發站內信。
下面是我在網上找的一篇關於陝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的文章。
陝師大地理專業全國排名
總體——
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前幾名差不多就這些!
師范類地理學依次為:北師大、華東師大、東北師大、南京師大、陝西師大等
非師范類地理學依次為: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大、蘭州大學等
歷史地理學高校重點基地 1.復旦大學 2.陝西師范大學 設有歷史地理學的研究生院 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吉林大學 南京大學 南開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四川大學 武漢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廈門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山大學 各研究生院排名-歷史學 1 北京師范大學 A++ 2 南京大學 A++ 3 復旦大學 A++ 4 北京大學 A++ 5 四川大學 A+ 6 南開大學 A+ 7 中國人民大學 A+ 8 廈門大學 A 9 武漢大學 A 10 華東師范大學 A 11 華中師范大學 A 12 東北師范大學 A 13 中山大學 A 14 陝西師范大學 A 060103歷史地理學各專業院校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南開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浙江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四川大學 雲南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人文地理方面——
A+ 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A 北京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 B+(16個)遼寧師范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安徽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江西師范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河北師范大學 B(15個)陝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 C(10)浙江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寧波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華僑大學,延邊大學,河南財經學院,南昌大學,曲阜師范大學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學校排名依次是:
A+ 武漢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
A 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東北師范大學
B+(18個)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蘭州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中南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福州大學,同濟大學,河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雲南師范大學
B(17)新疆大學,長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南大學,蘭州交通大學,河海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長安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吉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華理工學院,湖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
C(11個)雲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西南林學院,江西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山東可見大學,青海師范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自然地理學專業的學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
A 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蘭州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新疆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
B+(18個)首都師范大學,西南大學,遼寧師范大學,西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河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
B(17個)廣州大學,山西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魯東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山西大學,雲南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長安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C(11個)廣西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海南師范學院,重慶交通學院,聊城大學,吉林師范大學
9. 地理信息科學在陝西師范大學屬於哪個學院
陝西師范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
學院開設地理科學、旅遊管理、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版學4個本科專業。
現有地權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區域環境學、自然災害學和國土資源學)、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旅遊管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地理學、生態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工商管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以及環境科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第四紀地質學、學科教學論等相關專業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環境工程碩士、旅遊管理碩士、教育碩士等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10. 陝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考試自然地理專業
政治和英語應該是必考科目,還有兩門要麼是兩門專業課,要麼是一門專業課和一門高數,可是在陝師大網站上,這個專業 只有 英語,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地質,沒有數學,也沒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