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局人員介紹
Ⅰ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介紹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回查規劃,負責答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Ⅱ 廣東省地質局的局情介紹
廣東省地質局成立於1956年10月,由當時的中南地質局所屬廣東省境內地質隊伍組建地質部廣東省地質局,1958年5月改為省部雙重領導的廣東省地質局,文革期間曾多次改變名稱和管理體制,1978年12月復名為廣東省地質局;1983年10月改稱廣東省地質礦產局,簡稱省地礦局;1995年9月由省地礦局分為廣東省地質礦產局和廣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分職能運轉」,即省地質礦產局負責地礦行政管理職能,而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管理所屬地勘隊伍;1999年6月後實行屬地化管理,省地質礦產局的行政業務職能處室與省國土廳合並,組建廣東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地礦行政管理職能,廣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更名為廣東省地質勘查局,2009年再次復名為廣東省地質局,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行政類事業單位。局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設10個職能處室和1個省地質工會,下屬單位40個,幹部職工16000多人,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隊伍,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地質工作主力軍。 廣東省地質局是從事地質勘查業務的專業局。全局專業技術人員比例高,人才濟濟。全局下屬專業隊伍分布於全省各大中城市,近年承擔和組織開展了農業地質、城市地質、地質災害防治等一大批國家、省級公益性地質任務;全局擁有礦產資源勘查、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岩土工程勘察、施工等資質證書,近年來主要完成的工程項目包括:大亞灣核電站選址、廣州地鐵線路勘察選線、黃沙過江隧道工程選點、廣深高速公路、虎門大橋、中信廣場(80層)、廣州市民廣場、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廣州新國際機場、廣州大學城、京珠高速公路、武廣客運專線、南海殼牌石化等一批重點工程和港口、碼頭、高層建築的工程勘察、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及地基基礎建設施工,是廣東省地質災害勘查治理和工程勘察施工的主力軍。
廣東省地質局圍繞廣東科學發展大局,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堅持「服務立局」,實現「有為有位」,拓寬地質工作服務領域,增強地質工作服務功能,發揮了資源基礎、環境基礎和工程建設基礎的作用,為廣東省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Ⅲ 中國核工業地質局的領導簡介
局長:杜運斌
副局長、總工程師、黨組成員:張金帶
副局長、黨組成員、黨組紀檢組組長:李雄飛
Ⅳ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二局的基本簡介
中冶地二局的前身是冶金工業部第二地質勘查局,1956年由原重工業部華東地質分局806隊進駐福建而組成。46年來,在閩、粵、浙、瓊等廣大地區,發現、探明了大量的礦產儲量,找礦礦種涉及黑色、有色、稀有分散元素、貴金屬、燃料、冶金輔料、化工建材原料等31種,對鐵、錳、銅、鉛鋅、熔劑灰岩、葉臘石等22種礦產探求了儲量,所探明儲量全部得到開采利用。福建省的大部分鐵礦、絕大部分錳礦均為冶金地勘隊伍所發現勘查,如福建省著名的潘洛鐵礦、陽山鐵礦、連城錳礦、將樂螢石礦等,為我國冶金工業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貢獻。80年代中後期,在閩中閩北探明多處金銀礦產,在廣東探明2處大中型優質氧化錳礦及若干中小錳礦。並獲得多項地質成果獎,其中獲一項科技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冶金部找礦成果二等獎。在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後,中冶地二局率先進入西藏山南地區,新發現了多條銅多金屬礦化(帶)體,已得初步進展,獲得7個金銅礦勘查權區159.5平方公里,正在申報國家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
中冶地二局是一支具有優良傳統的、技術密集、裝備精良能打硬仗的綜合型隊伍,其中技術人員比例占職工總數的37%,總資產1.1億元,其中固定資產4403萬元,凈資產4913萬元。除從事國家項目以外,還從事地方及社會地質項目,包括固體礦產勘查、水資源勘查及施工、地形與工程測量、環境地質勘查等;承接工程地質勘察與各種鑽掘基礎工程施工、各種建築物糾偏加固和復雜地基處理、城市和廠礦地下管線探測;從事環保綜合治理工程和設備研製及非標機械設備製造項目;開發有天目牌雲母氧化鐵、重鈣、鉻鐵礦等多種非金屬礦產品深加工並生產銷售。是一支既承擔國家礦產勘查與開發任務,又面向社會市場的專業化多功能隊伍。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中冶地二局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兩業並重和效益為中心、加速企業化的工作方針,積極開拓商業地質市場,以地礦及延伸的技術優勢,大力開拓社會地質市場,以資產為紐帶,重新配置生產要素,進行大幅度的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構築新的支柱產業,以提高隊伍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全局的經濟實力,向規模化經營、集團化發展過渡。目前全局市場創收已佔總收入的80%以上,年創收6000多萬元,80年代中後期以來,已累計創收5億元以上,基本形成了以工勘、地礦為支柱產業,非金屬工業礦物應用開發、環保治理、旅遊商貿服務等為補充的多功能的集團化隊伍。
Ⅳ 地質局女生是做什麼的
你好,來這個要看你是在源地質局中擔任的何種職務,承擔什麼工作來定:1,如果你是學管理行政類的,在地質局中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和行政類的,比如秘書,行政人員,管理人員,值班人員,協調人員等。2,如果你是學技術的,那麼你的工作內容就是和技術相關的,對於女孩子而言,一般都是從事室內的資料收集,分析整理,地質勘察、地質調查方案/勘察要求的編制,相關勘察、地調成果的編制,如編制某礦區的地質調查、地質勘察成果報告,進行相關地質圖件的繪制;如果是男孩子,則可能以野外工作居多,進行野外區調,測繪、勘察等。當然如果女孩子願意出野外的話,那就和男士的工作內容差不多,地質局的待遇福利不錯,希望在地質局好好工作,希望能幫到你~~~~~~~~~~~~~~~
Ⅵ 地質勘查人員。自我介紹一般把握在多久兩分鍾的自我簡介最好說什麼
地質勘查注重的是野外地質經驗,畢業院校、專業等內容,簡歷上都有,可以一句話帶過,要介紹自己參與了那些地質勘查的項目,具體在項目里承擔那些工作技巧。
Ⅶ 求助,地質局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復:1、野外地質制填圖、槽探、采樣,岩芯編錄;2、地質資料的整理、解譯、綜合;3、參與區域性概念模式的評估及找礦新靶區的圈定;4、收集地質及岩體結構等信息;5、協助編制勘探計劃,鑽探設計和勘探報告。
Ⅷ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領導簡介
男,漢族,1955年12月生,甘肅慶陽人,陸軍參謀學院軍事理論專業畢業,大學學歷,1974年7月加
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2月在甘肅省慶陽地區毛紡織廠參加工作。1972.12—1983.05陸軍四十七軍服役,歷任戰士、文書、保密員、副政治指導員、正連職參謀;1983.05—1990.05,蘭州軍區司令部工作,歷任副營職秘書,檔案館副團職副館長、副團職參謀、正團職參謀;1990.05—1998.02,蘭州軍區司令部軍務裝備部隊務處處長、蘭州軍區司令部軍務裝備部副部長兼隊務處處長;1998.02—2002.09,蘭州軍區司令部軍務部副部長;2002.09—2003.10,青海省軍區副參謀長兼西寧軍分區司令員;2003.10—2004.11,青海省西寧警備區司令員;2004.11—2008.12,甘肅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正師級)。2008年12月,任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書記、副局長。 男,漢族,1956年6月生,陝西臨潼人,大學學歷,198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2月參加工作
,高級工程師。1977.01—1987.05,省地礦局第六地質隊、測繪隊任供應科副科長、科長;1987.05—1990.06,省地礦局測繪隊副隊長;1990.06—1992.03,省地礦局物供總站副主任;1992.03—1999.03,省地礦局物供總站主任兼黨總支書記;1999.03—2000.08,省地勘局局長助理、地質工程總公司總經理。2000年8月任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男,漢族,1963年3月生,甘肅涇川人,大學學歷,198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7月參
加工作,高級政工師。1983.07—1985.02,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物性測定員;1985.03—1990.04,省地礦局物探隊勞人科副科長、科長;1990.04—1994.05,省地礦局物探隊副隊長、工會主席;1994.05—1996.12,省地礦局區調隊黨委書記;1996.12—1997.12省地礦局區調隊隊長兼黨委書記;1998.01—2000.06,省地勘局蘭州地勘院院長兼黨委書;2000.06—2001.01,省地勘局機構改革辦公室主任、人事處處長;2001年2月任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男,漢族,1954年12月生,河南南樂人,大學學歷,197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9月參加工
作,高級 經濟師。1969.09—1976.07,先後任甘肅省酒泉縣造紙廠工段長、勞資、統計及管理幹事;1976.07—1979.09,酒泉縣計劃委員會統計組長;1979.09—1981.05,省地礦局水文一隊綜合統計;1981.05—2003.06,先後任省地礦局計劃財務處綜合統計、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綜合計劃處副處長、副總會計師兼財務資產處處長 ;2003.06—2004.06,省地礦局局長助理兼局副總會計師、財務資產處處長;2004年6月,任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女,漢族,1962年8月出生,陝西韓城人,大學學歷,198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9月
參加工作 ,經濟師。1980.09—1989.11,甘肅省紡織機械廠先後任勞資科、組織科、黨委辦公室幹事;1989.11—1992.02,甘肅省服裝職工大學辦公室、學生科幹事;1992.02—1993.05,甘肅省計劃委員會人事處科員、副主任科員;93.05—2004.03,甘肅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人事處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2004.03—2006.09,甘肅省經濟委員會人事處處長;2006年9月,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黨委委員。 男,漢族,1956年10月生,甘肅酒泉人,大學學歷,1978年8月加入中國
共產黨,1974年5月參加工作,高級工程師。1974.05—1975.11,甘肅武威縣新華公社插隊;1975.11—1988.03,蘭州三毛廠工作、任產品設計員;1988.03—1993.02,甘肅輕紡廳紡織處助工;1993.02—1996.11,甘肅省紡織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兼黨委書記;1996.11—1999.07,蘭州棉紡織印染廠黨委委員、廠長;1999.07—2007.08月,甘肅省委組織部招待所所長黨總支書記、辦公室副主任(正處級)、幹部三處副處長(正處級);2007.08—2009.05,甘肅省委組織部幹部監督處處長;2009年5月,任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局長、黨委委員。 男, 漢 族,1955年6月生,甘肅隴西人,大學學歷,197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5月參加工作,高級工程師。1975.09—1977.09, 甘肅省隴西縣渭河鄉灘兒隊生產隊長;1977.09
—1978.03,空軍34修造廠工人;1978.03—1982.01,武漢測繪學院航測與遙感專業學生;1982.01—1983.12,甘肅省測繪局第二測繪隊作業員、組長;1983.12—1984.11,甘肅省測繪局第二測繪隊生產技術科副科長;1984.11—1991.03,甘肅省測繪局第一測繪隊副隊長;1991.11—1995.12,甘肅省測繪局生產技術處處長;1995.12—1998.04,甘肅省測繪局黨委委員、副局長(1996.05起兼甘肅省第一測繪大隊隊長);1998.04—2001.11, 甘肅省測繪局黨委委員、局長;2001.11—2010.03,甘肅省測繪局黨委書記、局長;2010年3月任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巡視員。 男,漢族,1957年3月生,甘肅景泰人,大學學歷,1986年8月入黨,1
980年12參加工作。1980.12—1984.12,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技術員;1984.12—1986.12,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分隊長;1986.12—1987.12,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工會副主席;1987.12—1993.12,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物資供應科科長;1994.01—1994.08,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隊長助理兼辦公室主任;1994.08—1998.02,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工會主席;1998.02—1999.06,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副隊長(主持行政工作),工會主席;1999.06—2000.11,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隊長;2000.11—2007.02,甘肅省地礦局第二地質礦產勘查院院長、黨委書記;2003.10—2005.05,兼任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站長、黨委委員;2005.05—2005.06,兼任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院長、黨委委員;2007.02—2007.06,不再任第二地質礦產勘查院黨委書記、院長,調局機關工作;2007.06—2009.08,甘肅省地礦局政治部主任、組織處處長;2009年8月,任甘肅省地礦局副巡視員。 男,漢族,1963年1月出生,甘肅山丹人,博士學歷。199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2.08—1986.11 甘肅省地礦局地質六隊填圖組長;1986.11—1993.10 甘肅省地
礦局地質科學研究所填圖組長、副技術負責、分隊長兼技術負責;1993.10—1996.06 中國地質大學地礦系碩士研究生學習,獲碩士學位;1996.06—1998.09 甘肅省地礦局地質科學研究所科辦主任;1998.09—2000.03 甘肅省地礦局地礦科技處主任科員;2000.03—2000.11 甘肅省地礦局地調院總工程師;2000.11—2001.01 甘肅省地礦局地礦科技處處長;2001.01—2004.08 甘肅省地礦局地礦科技處處長兼地礦科技信息中心主任;2004.12—2007.02 甘肅省地礦局副總工程師,兼秦祁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董事;2007.02—2009.07 甘肅省地礦局副總工程師兼地礦科技處處長、信息中心主任、秦祁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董事;2009.07—2010.09 甘肅省地礦局副總工程師兼地礦科技處處長、秦祁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董事;2010.09任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巡視員。
Ⅸ 深圳市地質局的介紹
深圳市地抄質局1於1981年10月經原國家地質部和深圳市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屬准廳(局)級單位。2005年5月,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重新明確了深圳市地質局為副廳級事業單位,人員編制保持不變。局機關現有職能處室8個,所屬二級單位有深圳地質建設工程公司、深圳天寶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地質調查院和岩土工程設計研究院。現有幹部職工371人,全局專業人才佔在職人數的70%以上,高級專業技術職稱75名、初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78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教授級高工6名、博士7名、碩士22名;擁有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22名、注冊二級建造師12名、注冊岩土工程師13名及注冊安全工程師和造價工程師等多名。
Ⅹ 深圳市地質局的簡介信息
深圳市來地質局於1981年源10月經原國家地質部和深圳市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屬准廳(局)級單位。2005年5月,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重新明確了深圳市地質局為副廳級事業單位,人員編制保持不變。局現有機關職能處室11個,所屬二級單位有深圳地質建設工程公司、天寶市政工程公司、深圳市地質調查院、岩土設計研究院、地質環境監測站和檢測實驗中心。現有幹部職工371人,全局專業人才佔在職人數的70%以上,高級專業技術職稱75名、初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78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教授級高工4名、博士7名、碩士22名;擁有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22名、注冊二級建造師12名、注冊岩土工程師13名及注冊安全工程師和造價工程師等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