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地質局宋錦

地質局宋錦

發布時間: 2021-02-17 02:45:43

A. 宋錦的品種分類

宋錦屬於織錦類工藝品,工藝復雜品種繁多。宋錦的品種有40多種,分為大錦、匣錦和小錦三類,它們各具風格和用途。其中大錦又分為重錦和細錦。
大錦是宋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圖案規整,富麗堂皇,質地厚重精緻,花色層次豐富,常用於裝裱名貴字畫。其中重錦最為貴重,特點是在緯線上大量使用捻金線或純金線,並採用多股絲線合股的長拋梭、短拋梭和局部特拋梭的織造工藝技術,圖案更為豐富,常見的圖案有植物花卉、龜背紋、盤絛紋、八寶紋等,產品主要是宮庭、殿堂里的各類陳設品和巨幅掛軸等。明清之後宋錦仍然相沿不衰,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幅清代重錦「極樂世界」織成圖軸,就是宋錦的極品。在2米寬的獨幅紋樣中有278個神態各異的人物佛像,還有宮殿巍峨,祥雲繚繞,奇花異草,充分展示了重錦高超的藝術技巧。大錦中的細錦在原料選用,緯線重數等方面比重錦簡單一些,厚薄適中,易於生產,廣泛用於服飾、高檔書畫及貴重禮品的裝飾裝幀。
匣錦用真絲與少量紗線混合織成,圖案連續對稱,多用於書畫的立軸、屏條的裝裱。大錦質地厚重圖案精美,多使用金銀線編織。作品美觀大氣,適合於製作各類書畫裝飾品。小錦質地柔軟而堅固,一般使用天然蠶絲製作而成。用小錦來製作服飾高貴典雅盡顯身份,在近代非常盛行。而匣錦則更多的用於製作一些仿古的作品,如仿古的屏風、名人的書畫、高檔場合以匣錦的點綴來突出古典的氛圍等等。中國三大名錦
姑蘇宋錦與南京雲錦、成都蜀錦並列為中國三大名錦。指具有宋代織錦風格、用彩緯顯色的緯錦。它具有獨特的風格,在紋樣組織上,精密細致,質地堅柔,平服挺括;在圖案花紋上,對稱嚴謹而有變化,豐富而又流暢生動;在色彩運用上,艷而不火,繁而不亂,富有明麗古雅的韻味。宋錦的品種分大錦、合錦、小錦三種。
蘇州織錦始於五代,到了宋代已發展得相當興盛。特別是宋高宗南渡以後,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移到了江南地區,為滿足當時宮廷服裝和書畫裝飾的需要,在蘇州織錦中出現了一種極薄、極細的的供裝裱書畫品種。其中有「青樓台錦」、紫百花龍錦」、「柿紅龜背錦」等40多個品種。這些美麗的織錦與書畫一起被保存了下來。所以後世談到錦必稱宋,宋錦由此得名,流傳至今。南宋時已有紫鸞鵲錦、青樓台錦等40多種。宋錦用三枚斜紋組織,兩種經紗(面經用本色生絲、底用有色熟絲)三種色緯(紋與地兼用的色緯和兩種專用的紋緯)織成。宋錦紋樣繁復,配色典雅和諧。龜背紋、綉球紋、劍環紋、古錢套、席地文四方連續的圖案,朱雀等動物圖案,百吉等字形圖案最為常見,適合於服裝和裝潢書畫之用。
明清時期中國絲織生產的中心已經轉移到江南地區,織錦生產以蘇州最有名。蘇州織錦織工精細,更因花色具有宋代典雅的遺風而得「宋錦」 之名。清康熙年間,有人從江蘇泰興季氏家購得宋代《淳化閣帖》十帙,揭取其上原裱宋代織錦22種,轉售蘇州機戶摹取花樣,並改進其工藝進行生產,蘇州宋錦之名由是益盛。此時蘇州宋錦用雙經軸將地經與特經(紋經)分開,以地經織經面斜紋或平紋的地組織。特經每隔二、三、六根地經牽入一根,在花部與紋緯平織或織成緯斜紋,無花處織入背面,用以固結浮緯。緯絲由長織梭與分段換色的短跑梭配合,從而達到色彩豐富的效果。蘇州宋錦根據工藝的粗精、用料的優劣、織物的厚薄及使用性能,又分為重錦、細色錦、匣錦3種。
重錦是明清宋錦中最貴重的品種。選用優質熟色絲、捻金線、片金線,在三枚斜紋的地組織上,由特經與紋緯交織成三枚緯斜紋花。花紋一般用很多把各色長織梭來織,在某些局部用短跑梭配合。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清康熙「雲地寶相蓮花重錦」,地經和特經是月白色的,長織紋緯用墨綠、淺草綠、湖藍、玉色(帶有蛋青色的白)、寶藍、月白(極淺的淺藍)、沉香(發黃的棕色)、黃色、雪青 (淺青蓮色)、棕黃、粉紅、淺粉、白色、捻金線等14把長織梭與1把大紅色特跑梭(每隔一段距離才織的)來織制,色彩絢爛壯觀,這種重錦是宮廷製作鋪墊及陳設的用料。
重錦也用來織制繪畫掛軸和佛像畫,如遼寧省博物館保存元代織成的儀鳳圖軸、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清代織錦弟斯桑結嘉措像、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清代乾隆《彩織極樂世界圖軸》等。《彩織極樂世界圖軸》高448厘米,寬196.5厘米。從畫心到寶相花裝飾的幅邊及上下裱首和綬帶部分,均為通幅長跑梭所織,在石青地子上用大紅、木紅、粉紅、水粉、深藍、月白、葵黃、鵝黃、米黃、桔黃、墨綠、淺綠、玉色、黑色、白色、茄紫、雪灰、赤圓金、黃圓金等19把長織梭織出 278個不同神態的人物。畫幅中段織出佛、弟子、菩薩、力士、伎樂天人等。下段織九品蓮池、轉生人物,上段是庄嚴富麗的建築配景。人物和建築都用平塗設色,細線勾勒。在對比色銜接的地方運用3層或4層退暈的方法,外淺內深逐層過渡,取得整體的協調。
細色錦的組織與重錦相似,也採用特經來結接紋緯和背組織。地經與特經的配置有3∶1、6∶1、2∶1等3 種。多以分段換色的短跑梭來織主花,用長跑梭織花葉枝莖或花的包邊線及錦地幾何紋。花紋色彩有時多達20餘種,按照花紋分布來變換顏色,有「活色」之稱。
匣錦又稱小錦,常見的組織有兩種:一種配有特經,經斜紋地,緯斜紋花;另一種是不用特經,而在不規則六枚經緞紋地上起長緯浮花。匣錦紋樣多為小型幾何填花紋或小型寫實形花紋。緯絲一般用兩梭長跑緯與一梭短跑緯作紋緯,另有一梭地緯。經緯配置稀鬆,常於背面刮一層糊料使其挺括,專作裝裱囊匣之用。

B. 華貴宋錦出深閨閱讀題答案

1.(3分)紋樣(紋路、紋理)、用途(分類)、工藝(製作)。(每空1分)
2.(2分)時間興衰(每空1分)
3.(4分)答題要點:回 宋錦色彩艷而不火答,圖案精緻,質地堅柔,明麗古雅(答一點0.5分,共2分) 雲錦和蜀錦的色彩過於艷麗,且雲錦用料昂貴奢華(或:且雲錦色調對比性太強)(答一點1分,共2分)

C. 蘇州宋錦中的極品

明清時期中國絲織生產的中心已經轉移到江南地區,織錦生產以蘇州最有名。蘇州織錦織工精細,更因花色具有宋代典雅的遺風而得「宋錦」 之名。清康熙年間,有人從江蘇泰興季氏家購得宋代《淳化閣帖》十帙,揭取其上原裱宋代織錦22種,轉售蘇州機戶摹取花樣,並改進其工藝進行生產,蘇州宋錦之名由是益盛。此時蘇州宋錦用雙經軸將地經與特經(紋經)分開,以地經織經面斜紋或平紋的地組織。特經每隔二、三、六根地經牽入一根,在花部與紋緯平織或織成緯斜紋,無花處織入背面,用以固結浮緯。緯絲由長織梭與分段換色的短跑梭配合,從而達到色彩豐富的效果。蘇州宋錦根據工藝的粗精、用料的優劣、織物的厚薄及使用性能,又分為重錦、細色錦、匣錦 3種。
宋錦服飾 重錦是明清宋錦中最貴重的品種。選用優質熟色絲、捻金線、片金線,在三枚斜紋的地組織上,由特經與紋緯交織成三枚緯斜紋花。花紋一般用很多把各色長織梭來織,在某些局部用短跑梭配合。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清康熙「雲地寶相蓮花重錦」,地經和特經是月白色的,長織紋緯用墨綠、淺草綠、湖藍、玉色 (帶有蛋青色的白)、寶藍、月白(極淺的淺藍)、沉香(發黃的棕色)、黃色、雪青 (淺青蓮色)、棕黃、粉紅、淺粉、白色、捻金線等14把長織梭與1把大紅色特跑梭(每隔一段距離才織的 )來織制,色彩絢爛壯觀,這種重錦是宮廷製作鋪墊及陳設的用料。
重錦也用來織制繪畫掛軸和佛像畫,如遼寧省博物館保存元代織成的儀鳳圖軸、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清代織錦弟斯桑結嘉措像、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清代乾隆《彩織極樂世界圖軸》等。《彩織極樂世界圖軸》高448厘米,寬 196.5厘米。從畫心到寶相花裝飾的幅邊及上下裱首和綬帶部分,均為通幅長跑梭所織,在石青地子上用大紅、木紅、粉紅、水粉、深藍、月白、葵黃、鵝黃、米黃、桔黃、墨綠、淺綠、玉色、黑色、白色、茄紫、雪灰、赤圓金、黃圓金等19把長織梭織出 278個不同神態的人物。畫幅中段織出佛、弟子、菩薩、力士、伎樂天人等。下段織九品蓮池、轉生人物,上段是庄嚴富麗的建築配景。人物和建築都用平塗設色,細線勾勒。在對比色銜接的地方運用3層或4層退暈的方法,外淺內深逐層過渡,取得整體的協調。
細色錦的組織與重錦相似,也採用特經來結接紋緯和背組織。地經與特經的配置有3∶1、6∶1、2∶1等3 種。多以分段換色的短跑梭來織主花,用長跑梭織花葉枝莖或花的包邊線及錦地幾何紋。花紋色彩有時多達20餘種,按照花紋分布來變換顏色,有「活色」之稱。
宋錦 匣錦又稱小錦,常見的組織有兩種:一種配有特經,經斜紋地,緯斜紋花;另一種是不用特經,而在不規則六枚經緞紋地上起長緯浮花。匣錦紋樣多為小型幾何填花紋或小型寫實形花紋。緯絲一般用兩梭長跑緯與一梭短跑緯作紋緯,另有一梭地緯。經緯配置稀鬆,常於背面刮一層糊料使其挺括,專作裝裱囊匣之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