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地質學院419
㈠ 吉林大學的各個學院
根據國務院關於高教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調整的決定,經教育部批准,內2000年6月12日,分別隸屬教容育部、衛生部、國土資源部、信息產業部的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5所高校合並組建新的吉林大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數量經濟學
法學理論 計算數學
原子與分子物理 凝聚態物理
無機化學 物理化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車輛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農業機械化工程 預防獸醫學
神經病學
http://yjsy.jlu.e.cn/intro.html
㈡ 長春吉林大學地質學院都有什麼專業哪個專業掙錢多
你好!
你是人才的話,有本事的,哪個專業都可以掙錢多!如果不是的話,哪個都不行!就這樣!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㈢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你好哦,很幸運看到你的問題~但是又很遺憾到現在還沒有人回答你的問題版。也可能你權現在已經在別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可能是你問的問題有些專業了,沒人會。或者別人沒有遇到或者接觸過你的問題,所以幫不了你。建議你去問題的相關論壇去求助,那裡的人通常比較多,也比較熱心;可能能快點幫你解決問題。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夠幫到你!謝謝祝你好運~
㈣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介紹
吉林抄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襲其前身是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海洋地質學等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學院共為國家培養本、專科畢業生一萬二千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八百餘人。他們在地質、冶金、化工、能源、建築、環境、經濟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產、科研、教學、管理工作。
㈤ 關於長春的地質學院
在吉林大學朝陽校區,整個校區叫地學部,在文化廣場那裡,本科的專業是要上內重本分數線的!
有專科容,不過沒有和本科在一個校區,在朝陽東區,專科的專業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有一個資源勘查工程,只招收吉林省的考生!你在長春附近話,可以去學校咨詢一下!
(我也只了解這些,剛問的男朋友,他在朝陽校區,是本科,對專科的專業也不清楚)
希望能幫到你吧!!
㈥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在哪個校區
前衛南區、不知道LZ是哪裡人
我是山東的、吉大新生,跟LZ一個專業哦
㈦ 請問吉林大學 地質學院同學 李四光實驗班是什麼 本碩連讀有事怎麼回事謝謝
李四光試驗班是吉林大學地探學院新開設的。二零零九年通過的教育部審批。它專依託地探學院王牌優勢學屬科:勘查技術與工程和地球物理學,培養在該領域的優秀研究型人才。試驗班採取六年制本碩連讀的教學模式,全程導師制。明年會放在本科零批次招生。
㈧ 吉林大學所有校區分別是什麼
吉林大學校區如下:
前衛校區:長春市朝陽區前進大街2699號。
南嶺校區:長春市南關區人民大街5988號。
新民校區:長春市朝陽區新民大街828號。
朝陽校區:長春市朝陽區西民主大街938號。
和平校區:長春市綠園區西安大路5333號 。
吉林大學(Jilin University)簡稱吉大,位於吉林省會長春,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接管理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截至2018年6月,學校6個校區7個校園共佔地611萬多平方米;下設46個學院;有教師6493人,在校全日制學生71826人;有本科專業12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
(8)吉林大學地質學院419擴展閱讀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有教師6499人,其中教授212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384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雙聘院士36人,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7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人,「千人計劃」入選者49人。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5月,吉林大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7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2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8 門,省級精品課程97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0個。
㈨ 吉林大學的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學專業怎麼樣
老牌地質院校,地質專業實力絕對可以排全國前五,就業很容易。
㈩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好嗎
當然好了,看詳細介紹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地球探測科技與技術學院
1996年12月,長春地質學院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1997年5 月由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和遙感地質教研室共同組建成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簡稱 地探學院)。測繪工程1999年並入學院。
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與長春郵電學院五校合並,組成新的吉林大學。2001年12月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更名為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仍簡稱地探學院)。
目前學院下設4個系: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測繪工程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系;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應用地球物理綜合解釋理論實驗室;3個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地學信息系統研究所。
本科專業5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兩個方向)、地球物理學、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礦物資源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空間物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核技術與應用、地質工程(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學信息工程。 博士後流動站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是其中的二級學科)。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包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數學地質、遙感地質等4個原獨立學科專業。應用地球物理學科點1987年成為首批確定的國家重點學科點; 2002年2月,以應用地球物理為核心的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再次被評選為國家重點學科點。
學院(含學科)現有教師84人,工程實驗人員18人,黨政管理人員19人。教師中教授29人,副教授34人,教授中博士導師15人。目前學院在校生中本科生761,碩士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92人。
盡管地探學院很年輕,但是地球物理系是原長春地質學院1952年創建時即成立的主要系之一。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別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顧功敘,著名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余瑞璜和著名地質學家、院士業治錚。這些科學大師為地球物理系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地球物理系為主的學院各專業(學科)先後共培養各類專業人才8000餘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專科生1000餘人,近100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其中包括10餘名外國留學生。各層次畢業生由於基礎理論扎實和實踐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崗位上成為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知名學者和各級領導人員。地球物理系 本科畢業生中有三位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院各學科專業共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96項,科學大會獎6項、國家級二等獎2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省部級二等獎36項、省部級三等獎151項。目前學院正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973基礎研究、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數十項。
學院一直貫徹加強基礎研究、注重應用、帶動開發的學科建設指導思想。通過在學科各領域縱向深入,以科研橫向聯合方式,實現學科間交叉滲透,建立有利於創新、有利於人才培養的學科建設網格模式。努力使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成為繼續向國家輸送高素質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搖籃,成為地球探測科技產學研區域中心,承擔國家基礎科學與新技術開發研究,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