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地質博物館觀後感大學生
⑴ 參觀鄭州地質博物館有感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參觀。 走到博物館大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達數十米的汝陽黃河巨龍母子龍的模擬模型。它們好像對我們點著頭,向我們打著招呼,歡迎我們的到來。 地質博物館主要有地球廳,古生物廳,地質環境廳,恐龍廳,礦產資源廳等數十個展廳組成。 當我們進入古生物廳,就像來到了億萬年前的古生物世界。走進恐龍廳,那裡陳列著數百種栩栩如生的恐龍模型和化石,彷彿把我帶到了侏羅紀時代。最吸引我的要數礦產資源廳的礦產資源了,大廳里擺放著數千種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寶石標本。讓我們進入礦石的海洋里遨遊吧! 透亮的方解石像珊瑚,像瑪瑙,像翡翠,像 ... ... 有淺黃色,淡紅色,淺紫色,淡綠色,海藍色,乳白色 ... ... 那經過了火山嚴峻洗禮,才會那樣晶瑩剔透,光彩照人的紫水晶,把一個約半人高的岩洞簇滿了,它是那樣美麗,那樣耀眼。 還有發出暗綠色光芒,猶如絲絨布般的孔雀石:星光點點,奇形怪狀的閃鋅礦,數不勝數,令人眼花繚亂。 礦產——是地球億萬年物質演化的結晶,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珍希財富,是不可再生的。但人類長期對礦產資源不加節制的掠奪和採掘,部分礦產已日見匱乏。據專家預測,我國43種主礦產至2020年僅剩6種,形勢嚴峻啊!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愛護自然,愛護礦產,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吧!
⑵ 急求一篇關於鄭州地質博物館觀後感,要含金量高的
嘔。。
白痴啊 這么簡單一篇觀後感不會寫?
還含金量高?呸。。憑什麼啊?就憑你那區區5元的懸賞?
⑶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觀後感500字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州市鄭東新區18號,建築面積5800m,布展面積4100 m。建築新穎版別致,獨具風格。權館內設有地球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古象廳、礦產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物廳、4D動感影院(多功能廳)和地震海嘯感受劇場;館外有礦石林、科普廣場,恐龍雕塑等。館內收藏了省內外地質礦產、古生物、礦物標本5萬多件。
值得一看,又不要門票,每周一閉館,周一不要去就行了,
⑷ 參觀中國地質博物館感想300-400字
有一復天我去參觀了地質制博物館. 博物館的外面有一片很大的場地,場地里有隻很大的模型恐龍. 博物館的內部很豐富,我們一進大門就看見一隻非常大的模型恐龍站在很高的檯子上,體內好像發出一種聲音.再往裡面走一點,便能看到模型火山,火山幾乎馬上噴發出來了一樣,「模擬還挺像的呢!」我不由地嘖嘖贊嘆.再往裡在走一點就更有趣了:有一塊塊寶石和玉石,其中,我和爸爸媽媽看見了一塊很奇特的石頭:海藍寶.海藍寶外面是似透明,而非透明的白色石塊,白色石塊裡面好像裹著一塊藍色石塊,非常漂亮.博物館里不僅有博物、文物,還摻雜著部分科技.比如我們在最頂層看見的三個模型恐龍,我們去的時候就看見了最右邊的一隻恐龍在彈吉他.我注意觀察了一下,恐龍的腳下有一個播音器,所以才唱出這動聽的歌曲來. 我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去地質博物館看一看,相信每次的收獲肯定都不一樣的.
⑸ 鄭州地質博物館作文三百字
進入展廳,第一層是自然與環境廳,主要介紹了地球的環境,裡面有一些關於地震、岩石、火回山等答。第二層是恐龍基礎知識、大型恐龍骨架和生態復原展區,大廳中央展示了有代表性的9具恐龍骨架,霸王龍、梁龍、黃山龍、劍龍、魚龍、翼龍等。下面,我就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吧!霸王龍:腦袋很大,前肢短小,後腿大而有力,每隻腳有三個腳趾,走路時用兩條腿,跑得很快,每個小時的速度達到30英里,它的視覺和嗅覺都很好。梁龍:身長27米,體重約10噸。梁龍是有史以來陸地上最長的動物,比雷龍、腕龍都要長,但是由於頭尾很長,身體很短,因此體重並不重。第三層是恐龍專題知識展區,恐龍食性、恐龍生殖、恐龍近親、恐龍滅絕事件等專題片。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恐龍廳,幾條大型恐龍標本,全部按年代順序進行集中式展陳
⑹ 求一篇鄭州博物館觀後感
昨天,媽媽帶我來鄭州玩。一個偶然的機會,媽媽無意中聽一位過路的阿姨說博物館和科技館很好玩。於是媽媽問清楚路線之後,就帶著我出發了。
天氣可真熱!我們出門時,大約11點鍾,驕陽似火,天空中沒有一絲風。到博物館要坐28路車,還沒走到車站,我都有點累了,但一想到,到那裡可以看到很多
我沒見過的東西,就堅持走,終於走到站牌下,等了一會兒,終於28路車來了,這車沒空調,上去之後更悶熱了,我頭上已經開始冒汗了。
大約過了半小時,我們就到了鄭州市博物館。門口的保安告訴我們只需到大門口領兩張票就可以了。哇!真是太好了,竟然是免費參觀。走進博物館,裡面好涼快呀!媽媽告訴我,為了保護文物,博物館的牆壁都建得比較厚。外面的熱氣也就不容易進來,所以就比較涼快了。
文
物主要存放在二樓和三樓,在二樓我看到了古代的玉器和石器,還有野馬的牙齒,看到野馬的牙齒時我驚呆了,野馬的牙齒足足有五厘米長。古代的人也愛漂亮,他
們用動物的骨頭做成各種裝飾品,如項鏈,簪子等。在三樓我看到了古代的陶瓷,都是灰色的,不漂亮。但是更有意思的地方是,他們那有一個模仿燒陶瓷的窯。以
前,我就問過媽媽,家裡吃飯用的盤子和碗是怎麼來的?媽媽告訴我是用特製的泥燒制而成,但是具體的過程我覺得很神奇,現在一看,噢!一下子就明白了,原來
是先把泥巴做成碗或壇子的形狀,然後放在窯里燒,就變結實了,最後就能盛東西了。
通過參觀博物館,我了解了很多古代的知識。
⑺ 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2012年12月22日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地質博物館。
博物館的外面有一片很大的場地,場地里有隻很大的模型專恐龍。
博物館的內部很豐富,我們一進大門就看見一隻非常大的模型恐龍站在很高的檯子上,體內好像發出一種聲音。再往裡面走一點,便能看到模型火山,火山幾乎馬上噴發出來了一樣,模擬還挺像的呢!我不由地嘖嘖贊嘆。再往裡在走一點就更有趣了:有一塊塊寶石和玉石,其中,我和爸爸媽媽看見了一塊很奇特的石頭:海藍寶。海藍寶外面是似透明,而非透明的白色石塊,白色石塊裡面好像裹著一塊藍色石塊,非常漂亮。博屬物館里不僅有博物、文物,還摻雜著部分科技。比如我們在最頂層看見的三個模型恐龍,我們去的時候就看見了最右邊的一隻恐龍在彈吉他。我注意觀察了一下,恐龍的腳下有一個播音器,所以才唱出這動聽的歌曲來。
我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去地質博物館看一看,相信每次的收獲肯定都不一樣的。
⑻ 參觀鄭州地質博物館有感
游覽了地質博物館後抄,我的感襲觸非常大。
鄭州地質博物館是省級博物館。內有遠古、古代、現代的各種物品。遠至恐龍時代的恐龍骨骼化石、史前動物骨骼化石,近至現代挖掘工具電動模型、各種被發掘水晶、礦石等,不愧是一個省級博物館啊。
看到這里,我覺得科學家真是偉大。他們發掘了各種化石、礦產資源,還研製出了各種化學工具,真了不起。這讓我想起了自己。雖然我現在學習不錯,但是我不能驕傲,還要繼續努力,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