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成都地質大學趙應權

成都地質大學趙應權

發布時間: 2021-02-16 13:31:08

㈠ 建國初期五大地質院校是哪五個啊

建國初期五大地質院校是:

1,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創辦時間1952年,建校初期,學校分別在北京沙灘(原北京大學地質館)、端王府夾道(原北京大學工學院)和河北宣化地質學校三處辦學。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

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

2,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創辦於1956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原名成都地質勘探學院,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部分幹部教師組建。

學校組建後,原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體,先後成建制遷入。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合並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學校先後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2000年劃轉四川省。

3,河北地質大學

學校建於1953年,由李四光、何長工選址塞外古城宣化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1955年更名為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1970年更名為河北省宣化地質學校;1971年更名為河北地質學院;

1985年6月,從宣化遷至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辦學;1996年5月,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2016年3月,定名為河北地質大學。2016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4,長春地質學院

吉林大學始建於1946年,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建國後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60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大學。

2000年,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並組建新吉林大學。2004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轉隸並入。

5,西安地質學校

西安地質學校始建於1953年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期。1978 年,學校更名為西安地質學院。1996年,又更名為西安工程學院。

2000年4月18日,由西安工程學院、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北建築工程學院三校合並組建成立了長安大學,西安地質學校的稱呼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㈡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和武漢地質大學哪個好些

首先,沒有武漢地質大學,只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武內漢)是211工程重點大學容,本科第一批招生,而成都信息工程學院不是重點大學,只是在本科第二批招生,不說別的,錄取分數線作為重點大學的中國地質大學都要比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高很多

㈢ 西南地質大學是啥子學校

沒有所謂的西南地質大學,如果你產品到這個學校,那這個學校就是假的,西南地區地圖學最好的學校應該是成都理工大學。

㈣ 中國最好的地質大學前十

這怎麼排啊?地大(武漢)、地大(北京)都說自己是NO.1,那北大、西北、南京、成都理工是吃素的?
按錄取分數算的話:1.北京大學 2. 南京大學 3.吉林大學 4.中國地質大學(北京)5.中國地質大學(武漢)6.蘭州大學 7.長安大學 8.西北大學 9.成都理工大學 10.石家莊經濟學院 11. 東華理工大學,我眼中只有這幾所學校的地質學是正統。
兩個地大的選擇,個人認為本科還是我們武漢要好些。
全國有四個地質學基地班分別在 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肯定有,北京不清楚)西北大學。
吉林大學、長安大學、成都理工、石家莊經濟學院、東華理工這幾個學校要麼是合並了以前的XX地質學院,要麼是XX地質學院和XX學院合並出來的,或者乾脆是XX地質學院直接更名而來的(畢竟前幾年地質不怎麼吃香)。
入學教育的時候,老師說:「我們學校因為有研究生院,所以每年有15%的學生保研其中25%是外推的。學校通常是不會把地學院的外推的,因為我們的地質學是NO.1 出去了還不如就在本校。」
其實地質學是很好的專業,以前我家就反對我報地大,不過老師說學地質的不一定是搞地質,像我們武漢地大,地質學、勘查技術與工程、((⊙o⊙)…不好意思還有一個忘了)是全國第一,地學院的其他專業像地球化學是全國前三,工程學院的地質工程、岩土工程是全國前五,資源學院許多專業是全國前十。這些專業其實都很不錯,老師說要是我們本科學地質研究生的時候再學地質工程這類的專業,也是很有「錢」途的。

㈤ 中國三大地院現在哪一個地院發展最好大西南地區的構造地質學專業哪個高校好一些/

我是來成都理工的
我給你說個老實自話把
最好去中國地質大學
實在不得已 就來成都理工

因為 除了中國地大和成都理工比較注重地質方面教育 其他學校都綜合發展太厲害 地質方面都沒了特色 每次招聘 都是地大 成都理工的學生簽完了才去其他院校

㈥ 國內有那些地質大學

專門的地質大學是中國地質大學是211大學,最好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回地質大學(武漢)兩個校區。答礦業大學的地質類專業也很不錯。
長春地質學院並入吉林大學,西安地質學院並入長安大學,成都地質學院改名叫成都理工大學,江西的華東地質學院改名為東華理工大學,河北地質學院改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然後今年又改成河北地質大學了。

㈦ 長安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河海大學的地質工程將來分別干什麼

西北和成都理工的地質工程是綜合最強的 西南交大是在鐵路橋隧一塊 但是跨行業也很多! 長安是在公路方面 鐵路方面不行 地質大學肯定是門類最全的 河海是在水利水電的 安徽理工不曉得!

㈧ 求成都地質學院的成立史!

由原重慶大學地質系整搬到成都再整合了南京地校和昆明地校在56年建成《成都地質學院》開學的。

㈨ 中國有哪些地質大學

專門的地質大學是中國地質大學是211大學,最好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回,中國地質大學(武答漢)兩個校區。礦業大學的地質類專業也很不錯。
長春地質學院並入吉林大學,西安地質學院並入長安大學,成都地質學院改名叫成都理工大學,江西的華東地質學院改名為東華理工大學,河北地質學院改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然後今年又改成河北地質大學了。

㈩ 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物理學院的學院領導

曹俊興,男,漢族,1961年9月生,陝西省長武縣人;地球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83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岩石礦物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9年在成都地質學院礦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96年在成都理工學院獲應用地球物理學工學博士學位,1996~1998在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學與通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2001年由英國皇家學會資助赴萊斯特大學做訪問學者;2004年在日本東京大學作訪問學者,2005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作高級研究訪問學者。
曹輝,男,漢族,1974年9月生,山東省濟南市人;地球物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97年畢業於四川大學物理系微電子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04年在成都理工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10年在成都理工大學獲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學博士學位。
1997年至今在成都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學院)從事教學、科研任教,曾任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副主任(2005.6-2007.11)、學校辦公室綜合科科長(2007.11-2010.11)、體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2010.11-2014.3),2014年4月起任地球物理學院副書記(主持工作)。
2007年晉升為副教授,2009年增列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實驗物理和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SCI論文1篇,EI論文5篇,在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獲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
閻建國,男,漢族,1960年10月生,山東省廣饒縣人;地球物理學院副院長。
1982年1月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物探系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7年在成都地質學院物探系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1.10-1992.10在英國劍橋大學地質系從事地質記錄及古地磁方面的學習研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