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名人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名人

發布時間: 2021-02-14 20:11:26

❶ 長春吉林大學地質學院都有什麼專業哪個專業掙錢多

你好!
你是人才的話,有本事的,哪個專業都可以掙錢多!如果不是的話,哪個都不行!就這樣!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❷ 吉林大學地質學博士怎麼樣

恭喜你,吉林大學地址是很不錯的選擇,他的前身是著名的長春地質學院,是地質學家李四光建立起來的。
希望能幫到你。

❸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師資力量

校內博士生導師 劉 立抄 程日輝 李廷棟 梁一鴻 金 巍 葛文春 劉志宏 劉招君 馬志紅 劉永江 孫豐月 王成文 王璞珺 許文良 周建波 張梅生 遲效國 路來君 薛林福 張興洲 孫春林 徐學純 李守義 劉曉暘 王 建 劉正宏 李 才 孫景貴 王可勇 鄭常青 單玄龍 吳東輝 校外兼職博士生導師 安芷生 王 宏 郭正堂 孫革 朱茂炎 戴金星 關鳳峻

❹ 吉林大學有哪些知名校友

吉林大學於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並組建而成。

吉林大學成立以來見證了數十年的滄桑歲月,為國家在各學科領域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

吉林大學的校史館在吉林大學前衛南區鼎新圖書館附近,對吉大校史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參觀一下~

在吉林大學,這樣的優秀校友還有很多~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❺ 中國地質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本人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名大四學生,在這兒想給你介紹幾位來自我們學校的名人。

第一個是歐陽自遠院士。如果你對我國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麼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大名。

歐陽自遠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前身。他是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隕石學和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曾推動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指導制定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他把自己的醫生獻給了祖國,作為小學弟,我非常敬佩這位前輩。

除了這幾個人,地大還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們都秉承著「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校訓,在各個行業發光發熱。我也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❻ 吉林大學 比較有名的畢業生有

好像李四光是。央視那個主持人劉芳菲,算不算名?
這個太權威了http://club.chinaren.com/bbs/index.jsp?boardid=407&hotmsgid=51513807
吉林大內學校友名人榜容

❼ 吉林大學有關地質的博士導師…有姓隋的么他的資料

有個叫隋維國的,不過不是博導,是教地貌與專第四紀的。屬
http://geo.jlu.e.cn/new/showclass.php?classid=2&Nclassid=30

❽ 請簡介長春地質學院

學校概況
長春地質學院是國家重點大學,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是以培養高級地質科技人才為主的高等學校。1952年由中國長春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地質礦產學系、東北工學院地質學系和物理學系合並成立於長春市。初名東北地質學院,首任院長為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教育家李四光。1957年更名長春地質勘探學院,1959年易為現名。喻德淵、董申保、張秋生曾先後擔任院長。喻德淵、俞建章、葉治錚、劉國昌、董申保、顧功敘等教授曾在學院任教。現任院長張貽俠。學院設有地質學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應用地球物理學系、地質儀器系、岩礦測試及地球化學系、探礦工程系、能源地質系、工業管理系、社會科學系和基礎科學系等10個系。開設12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19個碩士生專業,5個博士生專業和 1個博士後流動站。應用地球物理學專業為全國重點專業。自建校以來畢業學生23053人,其中研究生 548人。學院設有地質、礦床、非金屬礦產開發及應用、綜合信息礦產預測、應用地球物理、高等教育等17個研究所(室),57個設備比較先進的實驗室,一座藏書85.4萬冊的圖書館,一個擁有上萬件岩石礦物等標本的博物館,以及兩個地質教學實習基地。學院與國內外有關單位有著廣泛的教學與科研聯系,承擔或參加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學院出版的刊物有《長春地質學院學報》、《世界地質》等。
院系設置
地質學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應用地球物理學系、地質儀器系、岩礦測試及地球化學系、探礦工程系、能源地質系、工業管理系、社會科學系、基礎科學系
學校現狀
長春地質學院於1997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首任校長、黨委書記孫運生。 更名後的長春科技大學(長春地質學院)於2000年6月12日與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並成為新的吉林大學。 長春科技大學(長春地質學院)的相關學科並入吉林大學的相關學院,原校址現稱吉林大學朝陽校區。

❾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好嗎

當然好了,看詳細介紹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地球探測科技與技術學院
1996年12月,長春地質學院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1997年5 月由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和遙感地質教研室共同組建成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簡稱 地探學院)。測繪工程1999年並入學院。
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與長春郵電學院五校合並,組成新的吉林大學。2001年12月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更名為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仍簡稱地探學院)。
目前學院下設4個系: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測繪工程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系;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應用地球物理綜合解釋理論實驗室;3個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地學信息系統研究所。
本科專業5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兩個方向)、地球物理學、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礦物資源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空間物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核技術與應用、地質工程(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學信息工程。 博士後流動站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是其中的二級學科)。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包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數學地質、遙感地質等4個原獨立學科專業。應用地球物理學科點1987年成為首批確定的國家重點學科點; 2002年2月,以應用地球物理為核心的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再次被評選為國家重點學科點。
學院(含學科)現有教師84人,工程實驗人員18人,黨政管理人員19人。教師中教授29人,副教授34人,教授中博士導師15人。目前學院在校生中本科生761,碩士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92人。
盡管地探學院很年輕,但是地球物理系是原長春地質學院1952年創建時即成立的主要系之一。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別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顧功敘,著名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余瑞璜和著名地質學家、院士業治錚。這些科學大師為地球物理系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地球物理系為主的學院各專業(學科)先後共培養各類專業人才8000餘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專科生1000餘人,近100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其中包括10餘名外國留學生。各層次畢業生由於基礎理論扎實和實踐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崗位上成為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知名學者和各級領導人員。地球物理系 本科畢業生中有三位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院各學科專業共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96項,科學大會獎6項、國家級二等獎2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省部級二等獎36項、省部級三等獎151項。目前學院正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973基礎研究、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數十項。
學院一直貫徹加強基礎研究、注重應用、帶動開發的學科建設指導思想。通過在學科各領域縱向深入,以科研橫向聯合方式,實現學科間交叉滲透,建立有利於創新、有利於人才培養的學科建設網格模式。努力使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成為繼續向國家輸送高素質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搖籃,成為地球探測科技產學研區域中心,承擔國家基礎科學與新技術開發研究,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❿ 吉林大學的地質學專業在全國排第幾啊怎麼樣

我國地質類院校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與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或長春科技大學)基本齊名,成都理工學院近來發展也較快。但傳統觀念上講,現有各科研院所、地質調查單位還是公認前兩所學院。吉林大學(長院)以變質岩類見長,武漢地大以岩漿岩類研究較深,沉積岩則以成都較好。你對那個感興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