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大學專升高等代數階段性作業2
1. 哪位大哥有中國地質大學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真題,能不能分享下,
math110上有3000多套考研真題,全免費!
2. 怎樣學好數學專業的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及數學分析講義
你好!其實高代,數分,解幾中,相對難懂的是數分,解幾的話較容易。高代,運算專較多,技巧性屬也強,有一種情況是你可以把課本背下來,但是做題一樣不會。多做練習多總結,問題不是很大,有精力和時間的話,再課外看一本其他版本的教材。解析幾何的話,看透書就行了。數學分析嘛,三個學期的內容,說實話我也很頭疼,尤其上面有很多題是某個數學家花了幾年弄出來的,讓我們來做,不看答案幾乎不可能做出來。數分中的定義,概念,定理很重要,認真看,另外就是做題,吉米多維奇雖說很好,但是難度很大,挑一部分做就行了,我們老師曾這樣對我們說:"在市場上,隨便找本習題集,如果裡面你幾乎不會,那麼你可以保送山大(山東大學),如果你大部分不會那麼你可以保送清華,如果一般左右會的話,可以去北大數學系"。找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好好學吧,加油!
3. 高等代數線性變換
分幾步來證
記號:Eij表示(i,j)位置為1,其餘為0的矩陣。
D是雙射(只需證單射)。
若存在非零矩陣A使得D(A)=0,A至少有一個非零元,比如A(i,j)≠0,那麼D(EpiAEjq)=0 => D(Epq)=0對所有的p和q都成立,得到D=0,矛盾。
D保持秩不變,即rank(D(A))=rank(A)。
因為關於X的方程AX=0和關於Y的方程D(A)Y=0的解有一一對應關系。
D(I)=I。
因為D(I)^2=D(I),且D(I)滿秩。
存在列向量x_1,...,x_n, y_1,...,y_n, 以及常數a_ij使得D(Eij)=a_ij x_i y_j^T。
首先,D(Eij)是秩一矩陣,所以可以寫成u_ijv_ij^T的形式。
利用D(Eij)D(Ejk)=D(Eik)得到u_ij和u_ik線性相關,所以可以把同一個i對應的所有u_ij都取成一樣的x_i,引發的變化可以放到常數項a_ij里。
類似地,對同一個j而言所有的v_ij也可以都取成同一個y_j,相應地修改一下a_ij即可。
取X=[x_1,...,x_n]和Y=[y_1,...,y_n],那麼可以要求XY^T=I,這樣D(Eij)=aijXEijY^T=aijXEijX^{-1}。
首先,i≠j時y_i^T x_j=0由D(Epi)D(Ejq)=0得到。
然後可以要求y_i^T x_i = 1,理由同上,歸一化帶來的影響可以扔給a_ij。
在上面的取法里必定有a_jj=1。
因為D(Ejj)^2=D(Ejj) => a_jj=1。
在上面的取法里必定有a_ij^2=1。
取第2類初等矩陣P=I-Eii-Ejj+Eij+Eji,那麼P^2=I => D(P)^2=I => aij^2=aji^2=1。
a_ij=aji。
由D(Eij)D(Eji)=D(Eii)得到a_ija_ji=aii=1
可以要求a_1j=1。
如果a_1j=-1,那麼把x_j和y_j分別換成-x_j和-y_j,相應的a_ij也變號即可。
所有的a_ij=1。
利用E1iEj1=Eij得a_ij=1。
至此我們證明了D(Eij)=XEijX^{-1},利用線性性質即得結論。
4. 2011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大一課程
地大計算機學院大一的課程都是一樣的,上學期:高等數學,高等代數,計算內機導論,大學英語,體育,思想容道德修養及法律基礎(思修),一般是兩節一起上,我們叫一大節課,一大節課大概是一個半小時一節,大一上的時候計科專業每周貌似是14大節,很輕松的,只不過剛開始的時候講座比較多
大一下學期:高數下冊,大學物理,C語言,數字邏輯,大學英語,思修下冊,體育(自己選),通選課(自己選)。差不多就是這些吧,大一下學期我記得當時是每周21大節
也不是固定的,因為課程的開始結束時間都不是統一的,課表上的內容包括 課程,教室,老師,時間,以及起始結束周
有點亂 將就看下
5. 大學高等代數
高等數學是高等學校中經濟類、理工類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基礎理論課程。
數學主要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在現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變化
著,並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凡是研究量的大小、量的變化、量與量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些關系的變化,就少不了數學。同樣,一切實在的物皆有形,客觀世界中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空間形式。因此,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光速之快,世界之繁, …. ,無處不用到數學。
數學不但研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還研究各種各樣的抽象的 「 數 」 和 「 形 」 的模式結構。
恩格斯說 : 「 要辨證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就必須掌握數學。 」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說: 「 數學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 」 著名數學家霍格說: 「 如果一個學生要成為完全合格的、多方面武裝的科學家,他在其發展初期就必定來到一座大門並且通過這座門。在這座大門上用每一種人類語言刻著同樣一句話 :『 這里使用數學語言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沒有數學,就難於創造出當代的科學成就。科學技術發展越快越高,對數學的需求就越多。
如今,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自然科學各學科數學化的趨勢、社會科學各部門定量化的要求,使許多學科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或先或後地經歷了一場數學化的進程(在基礎科學和工程建設研究方面,在管理機能和軍事指揮方面,在經濟計劃方面,甚至在人類思維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到強大的數學化進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調查報告中強調指出: 「 目前科學研究工作的特點之一是各門學科的數學化。 」
為了使大家了解 「 高等數學 」 在數學中的地位,我們簡要地介紹一點數學的歷史。
從最一般的觀點來看,數學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基本的、在性質上不同的階段。當然精確的劃分這些階段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個相繼的階段的本質特徵都是逐步形成的,而且在每一個 「 前期 」 內,都孕育乃至萌發了 「 後期 」 的內容;而每一個 「 後期 」 又都是其 「 前期 」 內容的持續發展階段。不過這些階段的區別和它們之間的過渡都能明顯地表示出來。
第一階段:數學萌芽時期
這個時期從遠古時代起,止於公元前 5 世紀。這個時期,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數學知識,逐漸形成了數的概念,產生了數的運算方法。由於田畝度量和天文觀測的需要,引起了幾何學的初步發展。這個時期是算術、幾何形成的時期,但它們還沒有分開,彼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也沒有形成嚴格、完整的體系,更重要的是缺乏邏輯性,基本上看不到命題的證明、演繹推理和公理化系統。
第二階段:常量數學時期
即 「 初等數學 」 時期。這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 6 、 7 世紀,止於 17 世紀中葉,延續了 2000 多年。在這個時期,數學已由具體的階段過渡到抽象的階段,並逐漸形成一門獨立的、演繹的科學。在這個時期里,算術、初等幾何、初等代數、三角學等都已成為獨立的分支。 這個時期的基本成果,已構成現在中學數學課本的主要內容。
第三階段:變數數學時期
即 「 高等數學 」 時期。這個時期以 17 世紀中葉笛卡兒的解析幾何的誕生為起點,止於 19 世紀中葉。這個時期和前一時期的區別在於,前一時期是用 靜止 的方法研究客觀世界的 個別 要素,而這一時期是運用 運動 和 變化 的觀點來探究事物變化和發展的規律。
在這個時期,變數與函數的概念進入了數學,隨後產生了 微積分 。這個時期雖然也出現了概率論和射影幾何等新的數學分支,但似乎都被微積分過分強烈的光輝掩蓋了它們的光彩。這個時期的基本成果是解析幾何、微積分、微分方程等,它們是現今高等院校中的基礎課程。
第四階段:現代數學階段
這個時期始於 19 世紀中葉。這個時期是以代數、幾何、數學分析中的深刻變化為特徵。幾何、代數、數學分析變得更為抽象。可以說在現代的數學中, 「 數 」 、 「 形 」 的概念已發展到很高的境地。比如,非數之 「 數 」 的眾多代數結構,像群、環、域等;無形之 「 形 」 的一些抽象空間,像線性空間、拓撲空間、流形等。
在人類智能活動的研究領域里也有數學的身影。產生於 19 世紀末,現在已經得到廣泛發展的新學科 —— 數理邏輯,用數學的方法研究命題的結構、研究推理的過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各數學基礎學科之間、數學和物理、經濟等其它學科之間相互交叉和滲透,形成了許多邊緣學科和綜合性學科。集合論、計算數學、電子計算機等的出現和發展,構成了現在豐富多彩、滲透到各個科學技術部門的現代數學。
「 初等 」 數學與 「 高等 」 數學之分完全是按照慣例形成的。可以指出習慣上稱為 「 初等數學 」 的這門中學課程所固有的兩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在於其所研究的對象是不變的量(常量)或孤立不變的規則幾何圖形;第二個特徵表現在其研究方法上。初等代數與初等幾何是各自依照互不相關的獨立路徑構築起來的,使我們既不能把幾何問題用代數術語陳述出來,也不能通過計算用代數方法來解決幾何問題。
16 世紀,由於工業革命的直接推動,對於運動的研究成了當時自然科學的中心問題,這些問題和以往的數學問題有著原則性的區別。要解決它們 ,初等數學以不夠用了,需要創立全新的概念與方法,創立出研究現象中各個量之間的變化的新數學。變數與函數的新概念應時而生,導致了初等數學階段向高等數學階段的過渡。
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相反,它是在代數法與幾何法密切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結合首先出現在法國著名數學家、哲學家笛卡兒所創建的解析幾何中。笛卡兒把變數引進數學,創建了坐標的概念。有了坐標的概念,我們一方面能用代數式子的運算順利地證明幾何定理,另一方面由於幾何觀念的明顯性,使我們又能建立新的解析定理,提出新的論點。笛卡兒的解析幾何使數學史上一項劃時代的變革,恩格斯曾給予高度評價: 「 數學中的轉折點是笛卡兒的變數。有了變數,運動進入了數學,有了變數,辯證法進入了數學,有了變數,微分和積分也就成為必要的了 …. 。 」
有人作了一個粗淺的比喻:如果將整個數學比作一棵大樹,那麼初等數學是樹根,名目繁多的數學分支是樹枝,而樹干就是 「 高等分析、高等代數、高等幾何 」 ( —— 它們被統稱為高等數學)。這個粗淺的比喻,形象地說明這 「 三高 」 在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微積分學在 「 三高 」 中又有更特殊的地位。學習微積分學當然應該有初等數學的基礎,而學習任何一門近代數學或者工程技術都必須先學微積分。
英國科學家牛頓和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茨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各自獨立地創立了微積分,與其說是數學史上,不如說是科學史上的一件大事。恩格斯指出: 「 在一切理論成就中,未必再有什麼像 17 世紀下半葉微積分學的發明那樣被看作人類精神的最高勝利了。 」 他還說; 「 只有微積分學才能使自然科學有可能用數學來不僅僅表明狀態,並且也表明過程、運動。 」 時至今日,在大學的所有經濟類、理工類專業中,微積分總是被列為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
高等數學的主要學習內容和教學目的
我們要學習的《高等數學》這門課程包括極限論、微積分學、無窮級數論和微分方程初步,最主要的部分是微積分學。
微積分學研究的對象是函數,而極限則是微積分學的基礎(也是整個分析學的基礎)。 通過學習的《高等數學》這門課程要使學生獲得:
( 1 )函數、極限、連續 ;
( 2 )一元函數微積分學;
( 3 )多元函數微積分學;
( 4 )無窮級數(包括傅立葉級數);
( 5 )常微分方程。
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運算技能,為學習後繼課程奠定必要的數學基礎。 通過各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還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比較熟練的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樣才能學好高等數學
1 、要學好高等數學,首先了解高等數學的特點
高等數學有三個顯著的特點: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廣泛的應用性。
( 1 )高度的抽象性
數學的抽象性在簡單的計算中就已經表現出來。我們運用抽象的數字,卻不是每次都把它們同具體的對象聯系起來。在數學的抽象中只留下量的關系和空間形式,而舍棄了其他一切。它的抽象程度大大超過了自然科學中一般的抽象。
( 2 )嚴謹的邏輯性
數學中的每一個定理,不論驗證了多少實例,只有當它從邏輯上被嚴格地證明了的時候,才能在數學中成立。在數學中要證明一個定理,必須是從條件和已有的數學公式出發,用嚴謹的邏輯推理方法導出結論。
( 3 )廣泛的應用性
高等數學具有廣泛的應用性。例如,掌握了導數概念及其運演算法則,就可以用它來刻畫和計算曲線的切線斜率、曲線的曲率等等幾何量;就可以用它來刻畫和計算速度、加速度、密度等等物理量;就可以用它來刻畫和計算產品產量的增長率、成本的下降率等等經濟量; …… 。掌握了定積分概念及其運演算法則,就可以用它來刻畫和計算曲線的弧長、不規則圖形的面積、不規則立體的體積等等幾何量;就可以用它來刻畫和計算變速運動的物體的行程、變力所做的功、物體的重心等等物理量;就可以用它來刻畫和計算總產量、總成本等等經濟量; …… 。
高等數學既為其它學科提供了便利的計算工具和數學方法,也是學習近代數學所必備的數學基礎。
2 、高等數學的教學特點
對於大學課程,特別是作為基礎理論課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是重要環節。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與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相比,有下述三個顯著的差別。
( 1 )課堂大
高等數學課堂是一、二百人的大課堂,在這種大課堂上不可能經常讓同學們提問題。同學們在學習的基礎上、水平上、理解接受能力上肯定存在差異,但是教師授課的基點只能是照顧大多數,不可能給跟不上、聽不全懂的少數同學細講、重復講。
( 2 )時間長
每次授課兩節,共 100 分鍾。
( 3 )進度快
高等數學的內容極為豐富,而學時又相對很少(同中學數學課相比),平均每次課要講授教材內容一至兩節(甚至更多)。另外,大學與中學的教學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教師講課主要講重點、難點、疑點,講分析問題的方法,講解題的思路,而例題要比中學少得多,不象中學上數學課那樣,對一個重要的定理,教師要仔細講、反復講,講完之後又舉大量典型的例子。
3 、注意抓好學習的六個環節
高等數學這門課是同學們進入大學後遇到的第一門課,也是一門最重要的基礎課。由於在教學方法上、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目標上與中學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同學們在一開始會感到很不適應。為了盡快適應這種環境,要注意抓好下述六個學習環節。
( 1 )預習
為了提高聽課效果,每次上課前應對教師要講的內容進行預習。預習的重點是 閱讀 一下要講的定義、定理和主要公式。預習的主要目的是:第一,使聽課時心裡有個底,不至於被動地跟著教師的 「 腳後跟 」 跑;第二,知道哪些地方是重點和自己的難點疑點,從而在聽課時能提高效率;第三,可以彌補由於基礎、理解力上的差異所造成的聽課困難。形象地說,預習就象要到某個名勝游覽之前,先買個旅遊圖及其說明來看一看,以便在旅遊時更主動,收獲更大。
( 2 )聽課
聽課是在大學中獲取知識的主要環節。因此,應帶著充沛的精力、帶著獲取新知識的濃厚興趣、帶著預習中的疑點和難點,專心致志地聆聽教師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並且積極主動地思考。
在聽課時常會遇到某些問題沒聽懂情況,這時千萬不要在這些問題上持續徘徊而影響繼續聽課,應承認它並在教材上或筆記上相應處作上記號,繼續跟上教師的講授。遺留的問題、疑點待課後復習時再思考、鑽研,或找同學討論,或找教師答疑,或看參考書。
( 3 )記筆記
教師講課並非 「 照本宣科 」 。教師主要講重點、講難點、講疑點、講思路、講方法,還會提出一些應注意的問題、補充一些教材上沒有的內容和例子。因此,記好課堂筆記是學好高等數學的一個重要的學習環節。但是要注意的是,課堂學習的中心任務是聽、看、想,記筆記的目的是便於課後復習,便於消化課上所講的內容。因此,記筆記不應佔用過多的課堂時間。筆記不必工整,不必全面,不必連貫,但應預留較多的空白以便課後補充、寫心得、記疑問。
( 4 )復習
學習包括 「 學 」 與 「 習 」 兩個方面。 「 學 」 是為了獲取知識, 「 習 」 是為了消化、掌握、鞏固知識。每次課後的當天都應結合課堂筆記和教材及時復習課上所講的內容。但是,在翻開教材與筆記之前,應先回顧一下課上所講的主要內容。另外,應該經常地、反復地復習前面所講過的內容,這樣一方面是為了避免邊學邊忘,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以前所學內容的理解,使知識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 5 )做作業
要把高等數學學到手,及時、認真地完成作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學習環節。每次的作業最好在當天完成,但是應該在復習完當天的內容之後進行。做作業不僅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手段,同時也是培養、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筆頭表達的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特別強調,認真完成作業是培養同學們嚴謹治學的一個環節。因此,要求作業 「 字跡工整、繪圖准確、條理清楚、論據充分 」 。切忌抄襲,盡量不先看書後的答案。
( 6 )答疑
答疑是高等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遇到疑問時應該及時地與同學討論,或者及時地向教師請教,切不可將問題放置一旁不理。打個比喻,如果把大學各個課程比做一各個建築物群,那麼,高等數學就是這些建築物中的那座需要最先建造的、最高的建築物,而且它不是 「 建築群 」 。如果在建造的過程中質量不好,那麼這座建築物是無法建成的,後面的建築物也難以建好。
除了要重視上述學習環節之外,還有一點應該大力提倡,那就是互助合作、共同研討、共同提高。團隊精神對於學好高等數學同樣重要。
6. 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考研真題(最好是近幾年的)!!急需!!!!!!!!
額 這個我已經畢業了 沒辦法去弄那些真題了 不過我看我們班去年考研的時候 也就拿著兩本高數書看了幾遍 也就輕輕鬆鬆的過了。
7. 高等代數和線性代數的區別
對於工科類的大學生來說,線性代數和高等代數是他們在大學生涯中必須要學會的一門必修課,並且線性代數和高等代數是不允許掛科的。對於文科類的專業以及大學來說,是不需要學習線性代數和高等代數的,所以對於文科類的專業和學校來說,她們是不存在線性代數和高等數學的。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線性代數和高等代數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並且,如果學習過高等代數和線性代數的人都會知道,高等代數這門課程遠遠要比線性代數這門課程難得多,高等數學這門課程我們都知道,這是專門為工科類的專業做的一門學科,但是工科類的人並不一定會學過高等代數,原因就是高等代數的難度系數比較高,並且高等代數的難度系數遠遠高於線性代數的難度系數。
8. 高等代數 就是 高等數學 嗎有什麼區別
高等代數不是高等數學 ,兩者區別如下:
一、指代不同
1、高等代數:代數在討論任意多個未知數的一次方程組,也叫線性方程組的同時還研究次數更高的一元方程組。
2、高等數學 :是由微積分學,較深入的代數學、幾何學以及它們之間的交叉內容所形成的一門基礎學科。
二、特性不同
1、高等代數:高等代數是代數學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總稱,包括兩部分:線性代數、多項式代數。在初等代數的基礎上研究對象進一步的擴充,引進了許多新的概念以及與通常很不相同的量,比如最基本的有集合、向量和向量空間等。
2、高等數學 :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抽象性和計算性是數學最基本、最顯著的特點,有了高度抽象和統一,我們才能深入地揭示其本質規律,才能使之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三、發展不同
1、高等代數:代數學除了對物理、化學等科學有直接的實踐意義外,就數學本身來說,代數學也佔有重要的地位。代數學中發生的許多新的思想和概念,大大地豐富了數學的許多分支,成為眾多學科的共同基礎。
2、高等數學 :高等數學除了有很多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之外,也有一大批計算性很強的學科,如微分方程、計算數學、統計學等。在高度抽象的理論裝備下,這些學科才有可能處理現代科學技術中的復雜計算問題。
9. 大學高等代數作業,求教哪裡可以找到代做的
把具體題目發來,就可以得到解答了。
10. 問下2013年全國大學生高數競賽的事
2013年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暨北京市第二十四屆大學生數學競賽將於2013年10月舉行,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參賽對象:
大學本科二年級或二年級以上的在校大學生。競賽分為非數學專業組和數學專業組(含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學生)。數學專業學生不得參加非數學專業組的競賽。「2013年北京科技大學高等數學競賽」和在全國和北京市的數學競賽中的獲獎學生均可報名參賽,參賽費用學校資助;非獲獎的學生可以自費參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甲組)競賽收費標准:每人60元, 丙組獎項的收費標准:每人50元).
2、報名時間和競賽時間:
本屆競賽的初賽(北京賽區)將於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內舉行,決賽於2014年3月份的第三周周六上午在中國科技大學舉行。
有意參賽的同學可在6月18日~9月7日期間登錄本科教學網進行報名。
3、競賽內容:
(1)非數學專業組:
預賽仍保持原來的內容不變(只考高等數學), 決賽時在預賽的基礎上增加線性代數內容(考分約占總分的15%--20%)。
(2)數學專業組:
預賽仍保持原來的三門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所佔比重分別為50%、35%及15%左右)。決賽試卷分為兩類:
大二學生:在預賽所考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常微分方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所佔比重分別為40%、30%、15%和15%左右)。
大三及以上年級學生:在大二學生考試內容(考分佔總分80%)的基礎上,增加實變函數、復變函數、抽象代數、數值分析、微分幾何、概率論等內容。新增課程每門出一個考題,由學生任選其中兩題(考分約占總分20%)。
以上考題所涉及的各科內容,均不超出數學專業本科或理工科本科相應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
4、競賽獲獎比例:
從今年開始,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初賽獲獎比例由原來15%提高到25%。
5、培訓時間和培訓地點:
學校將安排有經驗的指導教師對報名參賽的學生進行培訓,時間為9月10日~10月16日周二、周五晚上7:00~9:00,地點為逸夫樓107。
6、競賽類別和注意事項:
(1)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簡稱甲組);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甲組)參賽對象:各類高校的大學本科二年級或二年級以上的在校大學生。競賽分為非數學專業類別和數學專業類別(含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學生)。數學專業學生不得參加非數學專業組的競賽。「211」高校理工類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必須參加甲組的競賽。
(2)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經管類競賽(簡稱丙組);
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經管類競賽(丙組)參賽對象:各類普通高校的經管、文科專業的在校大學生。經管、文科專業的同學只能在丙組和甲組中二選其一進行報名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