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地質局郭少河
❶ 關於重慶市地勘局地質隊編制人員工作的問題
看你分到哪個隊了,很多時候需要出野外,出野外待遇挺好,就是艱苦點,有部分還要出新疆西藏,青海的野外,自己可以想像一下那種環境,留在室內的話,工資餓不死,撐不了
❷ 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的歷史沿革
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成立於1953年,前身為四川煤田地質研究所,隸屬於中國煤田地回質總局,是中答央在渝科研事業單位。1997年重慶直轄,更名為重慶煤田地質研究所。2007年5月18日經重慶市編委批准,更名為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劃歸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管理。重慶華地工程勘察設計院是由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全額投資組建的國有企業,成立於1985年,其人、財、物由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統一管理 。
❸ 西安煤航遙感局待遇怎麼樣
關於公布煤炭工業第十三屆優質地質報告的通知
--------------------------------------------------------------------------------
時間:2007-9-5 14:09:00 閱讀1031次
各煤炭地質會員單位、各獲獎單位和個人: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工業第十三屆優質地質報告評選工作已於2007年5月經評審委員會最終評審通過,共評選出優質地質報告32件,優質專業報告64件,新發現資源類地質報告19項。評選結果已經在《中煤地質報》(6月4日)公示,在規定的公示期內沒有人提出異議。現予以正式公布。
一、綜合地質報告
序號 報 告 名 稱 承 擔 單 位 獲獎等級 主要完成人員
1 安徽省阜陽市口孜東井田煤炭勘探報告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勘察院 特 胡紹龍、朱文偉、周士榮、孫貴、徐其林、隨峰堂、邵軍戰
2 陝西省陝北侏羅紀煤田神北礦區紅柳井田勘探地質報告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194隊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特 岳正喜、郭維森、馮國富、何青、馬瑞平、侯宏奇、常宇飛
3 貴州省盤縣雨谷井田煤礦勘探地質報告 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察研究院貴州省煤礦地質工程咨詢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特 任文林、洪願進、陳建平、王健、熊孟輝、王樹華、陳康
4 遼寧省鐵法煤田大興井田煤層氣普查勘探地質報告 東北煤田地質局101勘探隊 特 於在春、王生輝、崔玉環、黃貴、李希彥、劉淑霞、練貴先
5 河南省焦作煤田趙固一井田勘探報告 河南省煤炭地質勘察研究院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三隊 特 刁良勛、徐連利、孫錦屏、牛志剛、劉全民、劉傳喜、李元建、王海泉
6 山西省朔州市平朔礦區東露天礦田煤炭勘探地質報告 第一勘探局地質勘查院 第一勘探局一一九勘探隊 特 嚴建新、袁同星、李春蘭、張新發、張聚法、田秀榮、武建全
7 山東省巨野煤田鄆城井田勘探(精查)地質報告 山東煤炭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二勘探隊 一 王付山 寧凡順、范士彥 姜明麗、郭劍萍 王克敏
8 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紅格爾勘查區煤炭勘探報告 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一 郭增昌、武曉軍、朱廣彥、馮世民、李振生、孫義娟
9 甘肅省民勤縣紅沙崗礦區北井田煤炭勘探地質報告 甘肅省煤田地質局勘查院 一 李曉軍、馬國林、趙西蓉、張成功、張亞玲、劉繼東
10 江西省豐城市石上井田煤礦勘探地質報告 江西省煤田地質勘察研究院 一 姚嘉、鄭在邦、徐小明、王濤、江中樂、李文成、劉效賢
11 四川省攀枝花煤礦區大箐河煤礦區向鈄東翼深部地質普查報告 四川省煤田地質局一四一地質隊 一 陳述明、李正武、劉明富、梁紅勉、馮東、余傑
12 河南省永夏煤田薛湖井田勘探報告 河南省煤炭地質勘察研究院 一 貟三強、孫少平、徐連利、劉全民、李元建、郭海英
13 山東省金鄉煤田霄雲寺井田勘探報告 江蘇煤炭地質局二隊江蘇煤炭地質局物測隊 一 孟運平、周峰岩、馮建強、羊玉武、何黃生、郭滿嬌
14 陝西省黃隴侏紀煤田彬長礦區小庄井田勘測探地質報告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186隊 一 申小龍、成永康、呂廣羅、任秀娟、韋文奎、南武校
15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煤田積家井勘查區(中南部)煤炭詳查報告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185隊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一 雷少毅、姚建明、關汝青、侯飛龍、鄧魏、劉智昌
16 貴州省大方縣綠塘井田煤炭勘探報告 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察研究院貴州省煤礦地質工程咨詢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一 陳建平、舒萬柏、熊孟輝、吳慶柄、易同生、劉崇義
17 貴州省普安縣糯東井田煤礦勘探地質報告 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察研究院貴州省煤礦地質工程咨詢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一 任文林、洪願進、曹志德、曹細如、王樹華、熊煒
18 山東省巨野煤田正邦井田勘探報告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二勘探隊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一 黃尊靈 張正修 路慶海 盧忠良 鍾 明 栗 潔
19 山西省沁水煤田潞安礦區高河井田勘探地質報告 山西省煤炭地質114勘查院 一 黃廣林、朱增良、蔡晉、石玲、郭天福、趙萬福
20 黑龍江省寶清縣朝陽勘查區煤炭勘探報告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110勘探隊 一 張桐華、姚淑榮、孟慶發、徐旭英、王力、程予廣
21 安徽省濉溪縣楊柳煤礦勘探地質報告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 一 張文永、張家禮、蔡學斌、雲曉鳴、卜軍、左傳明
22 山西省寧武煤田朔南礦區麻家梁井田勘探地質報告 第一勘探局一七三勘探隊 一 薛少波、張玉峰、楊崗、宋博輦、馬繼勇、張春沛
23 新疆托克遜縣克爾鹼潘吉塔格煤礦詳查地質報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田地質局156隊 一 黃健民、王正華、尹寶強、典陸波、毛明、雍曉艱
24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煤田鴛鴦湖礦區清水營井田勘探報告 寧夏煤田地質局 一 李新安、崔建忠、梁永平、郭天輝、張明、韓克喜
25 四川省古藺縣川南煤田古敘礦區岔角灘井田(南段)勘探地質報告 四川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五地質隊 二 蔣忠芳、高原、馬金龍、何國祥、胡春林
26 河南省禹州煤田泉店井田勘探報告 河南省煤炭地質勘察院 二 貟三強、孫少平、孫寶山、劉全民、李元建
27 青海省魚卡煤田東部煤炭地質詳查報告 青海煤炭地質勘察院 二 白生海、王雲合、田貴發、張勇祥、康耀芳、
28 安徽省淮北煤田臨渙礦區袁店井田煤炭勘探報告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 二 徐勝平、劉玉昌、呂凡家、黃芳友、趙智勇
29 山東省陽谷—茌平煤田阿城鎮井田勘探(精查)地質報告 山東煤炭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四勘探隊 二 范慶武 鮑懷偉、魯孟勝 黃春慧、姜明麗
30 陝西省黃隴侏羅紀煤田黃陵礦區二號井田勘探地質報告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194隊 二 何進軍、郭維森、趙岩、王艷麗、康永煥、梁秋利、楊占盈
31 福建省永定縣昌福山煤礦區中井田詳查(最終)地質報告 福建省121煤田地質勘探隊 二 鮑繼坤、陳泉霖、何仲秋、劉東輝、陳國美
32 貴州省普安縣泥堡勘探區煤礦普查地質報告 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地質勘察研究院貴州省煤礦地質工程咨詢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二 舒萬柏、陳康、吳慶炳、楊有龍、劉崇義
二、物探地質報告
序號 報 告 名 稱 承 擔 單 位 獲獎等級 主要完成人員
1 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潘三礦西三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一 張興平、王宏進、汪洋、陳加林、李正越
2 寧夏鴛鴦湖礦區清水營井田地震勘探報告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一 張奮軒、馮西會、王中鋒、朱芳香、楊永群、許德才、郭志斌
3 山東省岱庄生建煤礦湖西礦井一、五、六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一 李麗萍、徐衍合、王松傑、范慶榮、周霄鵬、王真
4 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榆樹井井田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江蘇煤炭地質局物測隊 一 吳守華、徐永清、周國興、徐小連、欒國廷、張艷娟
5 淮北礦業(集團)公司孫疃煤礦首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一 徐奭、趙顯宗、武磊彬、趙智勇、郭龍芳、史春玲
6 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常村S5采區三維地震勘探 水文地質局物測隊 一 高俊良、段建華、宋長願、石君華、黃明恢、藺國華
7 淄博礦業集團公司濟(寧)北礦區唐口井田C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隊 一 耿麗娟、殷全增、侯水平、牛小軍、李廣善、徐芳
8 晉城金駒實業有限公司趙庄2號井西一盤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盒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一 劉衛、李樹東、陳雙華、張寧茹、蔡軍、鄧國成
9 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礦S6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 一 張胤彬、楊雙安、李連英、張淑婷、賈建平、楊曉東
10 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平煤礦水庫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一 牛鵬程、馬國東、斐文春、汪洋、王瑞傑、郭浩
11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煤田鴛鴦湖礦區紅柳井田二維地震勘探報告 第一勘探局物測隊 一 劉俊友、郭良紅、江德花、王利強、周新潮、張少恆
12 山西沁水盆地馬必區塊煤層氣二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西山地物探技術有限公司 一 常鎖亮、索重輝、陳強、郝治國、王潤福、賈智鵬
13 陝北侏羅紀煤田神北礦區紅柳林井田磁法勘探報告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一 劉江、王星明、郭棟、寇中平、馬福生、杜建輝、鍾建宇
14 南山集團柳海井田北部海域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一 侯慎建、孫升林、武喜尊、王玉海、王宏進、冷廣升
15 淮南礦業集團謝橋煤礦東二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陳昌武、劉海忠、王樹敏、王雲紅、王瑞芳
16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鮑店煤礦六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汶小剛、馮西會、楊永群、李倩秀、朱芳香
17 上海大屯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姚橋煤礦西九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二 程增慶、王瑞傑、王宏進、汪洋、王秀榮
18 平頂山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朝川礦戊一、四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孫衛東 王 真、孫立新 張 莉、朱金華
19 晉城藍焰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庄礦井四盤區北部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 二 韓少明、張胤彬、張淑婷、王建青、鄭民剛、亢紅霞
20 內蒙古自治區鄂克自治旗伊敏煤田五牧場勘探區西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東北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張群、辛思華、孔慶和、張文德、盧君實
21 扎賚諾爾煤業公司鐵北礦新一采區右三片、新二采區右一片地震、電法、水文地質綜合報告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二 楊永波、王玉文、劉吉才、李又臣、於衛東、
22 大慶市東風地區地熱資源地震勘查成果報告 吉林省煤田地質物探公司 二 於雲舟、張作偉、李朝林、任日春、屈學賢、王文瑞
23 寧夏寧魯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任家莊煤礦首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甘肅省煤田地質局綜合普查隊 二 劉克軍、尹俊青、王永奎、陳昌禮、邵同梅
24 陽煤(集團)一礦南條帶楊坡堰分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水文地質局物測隊 二 倪新輝、段建華、吳成遠、陳洪恩、趙廣玲
2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大南湖煤田一井田地震勘探報告 河北省煤田物探隊 二 耿麗娟、殷全增、侯水平、徐芳、吳淑媛
26 江蘇省無錫市石塘灣果岸地裂縫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江蘇煤炭地質物測隊 二 吳加和、潘樹仁、沈驥千、陳紅萍、曹茂春
27 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泉店井田首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劉紹偉、馬學明、賈運巧、劉衛、蔡軍
28 安徽恆源煤電有限公司深部(II63、II61采區)瞬變電磁勘探報告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周韜、周建雄、張運霞、張開元、滿立新
29 山東省寧汶煤田義能井田初期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李麗萍 范慶榮、田思清 劉永川、栗 潔
30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公司屯蘭礦南三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 二 劉海平、張胤彬、楊雙安、張淑婷、楊曉東
31 老虎頭煤礦南留庄井四采區水文電法勘探報告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方含珍、鄧朱根、趙雪峰、梁太木、曹峰
32 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明煤礦—410水平東翼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二 田雪豐、李正越、王玉海、郭浩、婁建
33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孔庄煤礦中深部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蔣賢東 徐海榮、栗 潔 許崇寶、王寶貴
34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元礦二水平東翼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第一勘探局物測隊 二 徐愛軍、武學明、周新潮、陳貴紅、楊崇斌
35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二號煤礦十一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耿麗娟、郭彥民、劉丕哲、丁華、劉曉紅
36 濟寧二號煤礦六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江蘇煤炭地質局物測隊 二 程怡、李德華、岳洪波、張玉良、邱蘇
37 陝西彬長礦區大佛寺礦首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二 馮西會、李米田、王中鋒、朱芳香、王偉、張奮軒、楊永群
38 河南省正龍煤業有限公司城郊礦南三、南五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劉衛、朱英麗、侯懿、賈運巧、張新紅
39 安徽省阜陽市口孜東先期開采塊段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王雲、郭磊、徐亞兵、桂杉、張安徽
40 山東省陽谷—茌平煤田黑虎廟井田初期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二 范慶榮 王書軍、田思清 張 宏、王 真
41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景礦蘆南二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 二 戚廣龍、於衛東、曲延林、屈紹忠
三、水文、工程、環境、測量及其它地質報告
序號 報 告 名 稱 承 擔 單 位 獲獎等級 主要完成人員
1 兗濟滕礦區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 山東煤炭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 一 魯孟勝 姜明麗、張心彬 范士彥、郝啟勇、隋建紅
2 甘肅省大通河鐵城水電站工程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甘肅省煤田地質局勘察院 一 張子祥、馬國哲、劉繼東、馬國林、張成功、沈樹龍
3 二連浩特—廣州國家高速公路湖南境永州至藍山(湘粵界)段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西安煤航遙感信息有限責任公司 一 王飛躍、趙小峰、劉春華、王濤、王喜英、劉江
4 天津市寧河北水源地應急開發工程岩溶地下水開發利用對周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水文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院 一 孫玉臣、沈智慧、白喜慶、張立才、李連娟、李曦濱
5 邯鄲市主城區總體規劃階段工程地質勘察及用地評定分析 水文地質局第一水文地質隊 一 翟立娟、盧世威、許霞、吳愛新、馬秀芬、唐燕波
6 山西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高層住宅樓土岩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階段) 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 一 趙學兵、郭振全、劉志成、任斗金、楊伍喜、趙振江
7 四川省達州市達縣橋灣鄉倒虹村滑坡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四川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七地質隊 一 陳照雄、張顯偉、王澤均、劉尚武、李小君、馮秩群
8 山西省沁水縣鑫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鄭庄礦區航空地質填圖報告 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 一 任斗金、文紅偉、劉建軍、鄭啟孝、陳慧林、吳揚雲
9 山東省淄博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口煤礦建井地質報告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一 王淑霞 聶文志、許崇寶 林 寧、劉正風 劉冬梅
10 邯鄲市煤層氣資源評價報告 第一勘探局地質勘查院 一 袁同星、陳春琳、劉占勇、龔漢紅、劉向陽、郭岩
11 華亭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甲醇廠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甘肅隴原地質勘察工程公司平涼分公司 二 李奇峰、王育正、王祖德、王月強、王志鴻
12 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應急搶險緊急實施II類項目開縣豐樂鎮井泉滑坡可行性研究階段勘查報告 重慶煤田地質研究所 二 李大華、楊明顯、廖雲平、向曉軍、李德萬
13 河南省伊川縣奮進煤礦黃村分礦注漿堵水工程竣工報告 江蘇煤炭地質局二隊 二 劉鐵林、邱增果、曹增法、唐岳明、施立虎
14 河北省邯鄲市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報告 第一勘探局地質勘查院 二 袁同星、龔漢宏、劉向陽、劉占勇、郭岩
15 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II類應急搶險項目開縣豐樂鎮李家坪滑坡下滑體可研階段工程地質勘查 華盛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公司 二 傅耀軍、楊光輝、王學峰、萬雪林、王春明
16 禹州至登封高速公路采空區工程地質勘察綜合報告 豫中地質勘察工程公司鄭州基礎分公司 二 康文獻、張先哲、汪源典、劉紹偉、康鴻文
17 京滬高速鐵路韓台煤田段采空影響評價報告 山東煤炭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 二 范士彥 林樹傑、於付國 謝 波、姜明麗
18 襄垣縣古韓鎮大黃庄村房屋裂縫與周邊煤礦採煤沉陷關系勘查報告 山西省煤炭地質水文勘查研究院 二 李敬宇、田衛東、劉君、李樹林、王志康
19 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趙官礦井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 二 湯振清 孫文潔、劉松良 吳紹清、賈繼旺
20 羅家寨氣田內部集輸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四川省煤田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二 肖建新、周建中、劉忠敏、黎冬林、白紹羅
21 國道318線川藏公路拉納山隧道、拉納山出口左側不穩定鈄坡及地希弄中橋工程地質詳勘報告 四川省煤田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二 冉茂雲、徐德明、謝尚斌、賈建超、李茂竹
22 青(島)紅(其拉甫)國家重點干線公路魯冀到邯鄲高速公路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院 二 孫佔起、白喜慶、石少州、張立才、李本軍
23 黑龍江省煤炭資源分布圖 黑龍江省煤炭工業管理局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 二 尹德順、顧嬌楊、曲延林、熊雲飛、倪萍
四、新發現資源類地質報告
序號 報 告 名 稱 儲量(萬噸) 提 交 單 位 主要完成 人員
1 陝西省黃隴侏羅紀煤田麟游北部勘查區詳查地質報告 135000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186隊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王雙明、王國柱、李智學、崔忠省、王興、田善學、王中鋒、申小龍、劉瑞安
2 貴州省清鎮市新店西勘查區煤炭普查地質報告 32660 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察研究院貴州省煤礦地質工程咨詢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楊通保、舒萬柏、趙福平、楊淑萍、張傑、吳亞榮、梁建庄
3 貴州省大方縣小屯勘查區煤礦普查地質報告 62929 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察研究院貴州省煤礦地質工程咨詢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趙福平、楊通保、舒萬柏、吳亞榮、雷正均、唐顯貴、梁建庄
4 貴州省畢節市岔河勘查區煤礦普查地質報告 92677 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察研究院貴州省煤礦地質工程咨詢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楊通保、舒萬柏、陳名學、趙福平、吳亞榮、楊淑萍、梁建庄
5 貴州省金沙縣龍鳳井田煤炭勘探 67000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 劉繼東 單松煒 謝 波、顏丙宏、韓緒山、滕子君、魯 楠
6 山東省陽谷—茌平煤田阿城鎮井田勘探 28000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 李獻水 李海元、鄭良村 吳欽寶、范慶武、鮑懷偉、劉振亭
7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煤田東大井田3號煤層勘探地質報告 88000 山西省煤炭地質114勘察院 王國龍、琚海鷗、孫際青、蔡晉、郭天福、張江平、李延輝
8 山西省沁水煤田沁水縣鑫海能源有限公司鄭庄井田3號煤層勘探地質報告 36800 山西省煤炭地質114勘察院 李廣宏、劉國生、蔡晉、孫際青、黃廣林、李延輝、琚海鷗
9 青海省大柴旦行委老高泉北露天煤礦外圍勘探報告 4777 青海煤炭地質局105隊 劉天績、文懷軍、趙國德、蔡玉良、毛曉勇、李永紅、翁彥良
10 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新上海廟地區煤炭資源預查地質報告 726646 寧夏煤田地質局 顧建寧、李萬壽、盧建國、於新芳、鄭國敏、孫志鵬、李志興
11 內蒙古自治區大雁煤田西區預查地質報告 81116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大雁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孟憲民、戚廣龍、許文軍、陳殿海、屈紹忠、劉迪新、朱彥武
12 安徽省蒙城縣趙集勘查區煤炭普查地質報告 31500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 張文永、程勇國、徐勝平、馮春平、卜軍、唐成光、呂凡家
13 安徽省蒙城縣邵於庄井田煤炭普查地質報告 12187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 王頂立、葛靈生、劉春、張錚、蔡學斌、程勇國、黃芳友
14 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榆樹井井田煤炭勘探報告 34563 第一勘探局地質勘查院 黃維清、王遂正、王興華、劉向陽、李洪、吳守華、張新生
15 吉林省長春市雙陽煤田朱家街礦區詳查報告 8142 吉林省煤田地質203勘探公司 李亞文、俞青山、陳金平、王洪力、王敏吉、魏喜文、毛寶安
16 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紅格爾勘查區煤炭勘探報告 64316 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隊 郭增昌、武曉軍、朱廣彥、馮世民、李振生、孫義娟
17 青海省魚卡煤田東部煤炭地質詳查報告 32290 青海煤炭地質勘察院 郭晉寧、王青平、白生海、王雲和、田貴發、張勇祥、陳玉香
18 青海省魚卡煤田尕秀西段煤炭詳查報告 28692 青海煤炭地質勘察院 白生海、王雲和、潘語錄、鞠崎、張占賢、餘存蓮、方萬武
19 山東陽谷—茌平煤田黑虎廟井田勘探 28035.2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 武旭仁 趙廣金、牛連雨 王懷洪黃春慧 范慶榮、江明根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
❹ 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7地質隊怎麼樣啊我想去哪裡上班
兄弟,勒個問題你最好在網上查一哈比較好.
逗算你分拿得再多
也沒人能回答得上.
❺ 重慶市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演練工作方案
主辦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中共潼南縣委 潼南縣人民政府
指導單位: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協辦單位: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
(2013年10月17日)
此次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演練是市人民政府組織開展的大型地質災害應急綜合演練,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潼南縣委、潼南縣人民政府具體承辦,市國土房管局負責技術指導。為了讓本次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綜合演練順利開展,達到鍛煉隊伍、展顯先進的科技救援手段、提升防災救災能力。現就演練的籌備及演練活動編制如下工作方案。
一、演練概況
(1)演練背景。本次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綜合演練以潼南縣「6.30」特大暴雨為背景,因特大暴雨引潼南縣體育公園重大地質滑坡,威脅群眾413人,造成房屋倒塌,陸路交通嚴重堵塞,大量群眾被困。通過市、縣、街三級聯動,利用高科技設施設備,實施遠程會商與指揮,啟動《潼南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幹部群眾有效實施救援。
(2)演練方式。本次演練採取前期錄制播放與救援現場實況直播相結合。一是前期錄制。對演練的預警預報、險情發生、先期處置、部門聯動等環節進行前期錄制,演練時進行播放。二是實況直播。對應急救援、險情升級、遠程會商、緊急救援等環節進行實況直播。採取現場解說員現場講解,實現錄制資料與現場直播的有效銜接。
(3)演練程序。本次演分七個步驟進行:群測群防、監測預警,先期處置、應急調查,啟動預案、部門聯動,現場指揮、應急救援,險情升級、遠程會商,科學決策、應急處置,災後評估、重建家園。
(4)演練重點。本次演練突出兩個方面的重點:一是展示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高科技術設備和技術實施遠程指揮、遠程會商為重點;二是現場指揮部根據遠程專家會商情況和接受遠程指揮情況組織現場實施救援以重點。
(5)演練時間及地點:演練時間12月17日;演練地點:潼南縣體育公園。
二、演練前期籌備工作安排
為順利開展本次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綜合演練,順利實現市政府下達的演練的效果,擬成立重慶市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綜合演練籌備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蹇澤西 縣人民政府縣長
副組長:代重久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立民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賀雪松 縣人武部部長
成員:向毅 縣國土房管局局長,李永恆 縣應急辦主任,陳鐵 縣公安局副局長,張義強 縣財政局局長,譚達友 縣民政局局長,張紅軍 縣交委主任,劉春英 縣衛生局局長,陳世權 縣水務局局長,楊春 縣文廣新局局長,鄒華 縣氣象局局長,曾偉 縣機關事務局局長,張文軍 梓潼街道辦主任,張海 潼南電視台台長,劉輝 縣新聞中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演練策劃組、道具設備組、場地布置組、前期錄制組、人員組織組、演練培訓組、會務接待組。
(1)綜合協調組:由縣政府辦牽頭,縣應急辦、縣國土房管局參加。負責本次演練籌備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積極與市級部門緊密聯系,及時了解市級部門的要求,主動爭取市級部門的指導。
(2)演練策劃組:由縣國土房管局牽頭,縣政府辦、縣應急辦、縣電視台參與,相關部門配合。負責本次演練的全過程的策劃、方案編寫、腳本編寫等工作。
(3)道具設備組:由縣國土房管局牽頭,縣公安局、縣交委、縣民政局參與,相關部門配合。負責根據演練設置的各類場景,製作場景所需各類道具,准備無人駕駛飛機、飛艇、旋挖鑽機、挖掘機、車輛、帳篷、編織袋等各設施、設備。
(4)場地布置組:由縣文廣新局牽頭,縣國土房管局、梓潼街道辦、縣電視台參與,相關部門配合。負責演練場地協調、各類工作用台及設施的搭建、演練現場布置、示意圖製作等。
(5)前期錄制組:由縣電視台牽頭,縣國土房管局、縣氣象局、人武部、公安局(含武警、消防)、民政局、梓潼街道辦參與,相關部門配合。負責按演練腳本要求,對演練的預警預報、發現險情、先期處置、部門聯動等環節進行前期錄制、剪截、編制等;負責演練過程的解說、各類視頻資料的錄制、輸入、輸出、轉接等。
(6)人員組織組:由梓潼街道辦牽頭,縣國土房管局、縣人武部、縣公安局參與,相關部門配合。負責組織群眾、民兵、武警、消防等,並組織參與演練。
(7)演練培訓組:由市國土房管局牽頭,縣國土房管局、縣電視台、梓潼街道辦、縣人武部、縣公安局參與,相關部門配合。負責按照演練腳本,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現場演練培訓、現場演練預演等工作。
(8)會務接待組:由縣機關事務局牽頭,縣國土房管局參與。負責各級來賓的食、住、行的安排與接待;負責現場來賓的引道與安排等。
三、演練實施工作安排
為了確保演練工作按預定計劃實施,達到預期的演練效果。演練工作設置了預警預報、發現險情、先期處置、部門聯動、應急救援、險情升級、遠程會商、緊急救援、救援結束等九個環節。
(一)演練機構設置
1.重慶市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在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內)
負責在市地質災害應急指揮中心對現場情況的遠程研判,並發揮相關應急救援指令。
2.現場指揮部(設在演練現場)(18人)
指揮長:代重久 潼南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指揮長:劉立民 潼南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賀雪松 縣人武部部長。
成員:向毅 潼南縣國土房管局局長,陳春貴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義強 縣財政局局長,李永恆 縣應急辦主任,陳鐵 縣公安局副局長,劉秋月 安監局副局長,鄒華 縣氣象局局長,劉春英 縣衛生局局長,譚達友 縣民政局局長,張紅軍 縣交委主任,陳世權 縣水務局局長,童光彬 縣文廣新局副局長,張文軍 梓潼街道辦主任,地質專家2名。
3.搶險救援組(200人)
由縣人武部牽頭,梓潼街道辦、公安、武警、消防、國土、水利等部門組成(人武部官兵、民兵、公安、武警、消防、梓潼街道辦、國土、水利、交委)。
主要職責:出現險情時,組織動員受災害威脅的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危急時,可強制組織避災疏散;利用其裝備優勢對被壓埋人員進行搶救。
4.調查監測組(40人)
由縣國土房管局牽頭,氣象、地質隊參與(國土、氣象、重慶市地質災害應急第二分隊、市地理信息中心)。
主要職責:出現險情時,進行應急調查、監測和發展趨勢預測,提出應急搶險措施建議;根據氣象、水情和汛情信息,適時進行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提出劃定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的建議,報現場指揮部。
5.救護防疫組(16人)
由縣衛生局牽頭,相關醫院參與(醫生、護士、防疫)。
主要職責:出現險情時,做好災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做好急救准備工作,包括所需葯品、醫療器械、衛生安全監測設備的調撥等。
6.治安交通組(90人)
由縣公安局牽頭,縣交委參與(公安、交委)。
主要職責:負責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突發性治安事件,依法打擊蓄意擴大、惡意傳播地質災害險情等違法犯罪活動;負責救災物資和人員、財產的安全,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確保道路暢通,實行交通管制;及時組織搶修損毀的交通設施,保證救災物資運輸。
7.後勤保障組(11人)
由縣民政局牽頭,財政局參與(民政,財政)。
主要職責:出現險情時,及時設置避險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點,做好避險救濟物資的供應、調配和管理,妥善安排避險人員的生活等工作以及籌備必要的救援資金。
8.信息報送和新聞發布組(25人)
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國土房管局、電視台、新聞中心參與(宣傳部,國土、電視台、新聞中心)。
主要職責:災情發生後,分別按照有關規定做好災情的調查核實、上報,以及災情發布與新聞報道工作。
9.群眾(413人),由梓潼街道辦負責組織群眾參演。
(二)演練程序安排
詳見《2013年重慶市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演練腳本》略。
四、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此次演練是全市性的綜合大型演練,各部門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明確一位分管領導親自抓,具體科室具體抓。並於10月底前本部門、本單位參演領導、參員人員名單送縣國土房管局地質礦產科。
(2)明確責任:各小組牽頭部門要組織各參與單位進行任務細化,將具體任何落實各部門、各單位,各部門、各單位要將任務細化落實到人。
(3)嚴格紀律:從演練的籌備至演練結束的全過程中,各單位各部門必須嚴格按照籌備領導小組和演練指揮部的要求和指令,參與和配合演練工作,縣政府督查室將對各部門和單位進行督促檢查,對有礙於演練的各種行為進行通報。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❻ 誰有《重慶市突發地質災害專項應急預案》全文謝謝!!!
重慶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為高效有序地做好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和搶險救災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制定本預案。
(二)本預案所稱突發性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
(三)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遵循以人為本、快速反應,統一領導、分工負責,依靠科學、因地制宜,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的原則。
(四)本預案所稱地質災害應急是指發現災害的災前應急、災害發生過程中應急和災害發生後應急。
(五)本預案適用於發生在重慶市境內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和搶險救災工作。
二、地質災害等級劃分
地質災害按照因災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
(一)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
(二)大型: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
(三)中型: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
(四)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
本預案適用於以上四個等級的地質災害,同時對減輕一般性地質災害的行動具有指導作用。
三、應急機構和職責
(一)重慶市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
市政府成立重慶市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統一領導全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和搶險救災工作。
1、指揮部組成:
指揮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
副指揮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
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市計委、經委、建委、國土資源局、財政局、公安局、水利局、民政局、衛生局、交通局、安監局、地震局、氣象局、旅遊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
2、指揮部職責:
(1)統一領導和指揮全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
(2)調動、整合全市救災力量,決定並組織制定搶險救災對策和措施;
(3)根據搶險救災工作需要,啟動《重慶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二)指揮部辦公室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1、辦公室組成:
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由市國土資源局分管副局長兼任。成員由市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處及有關處室的負責同志組成。指揮部辦公室設江南、江北應急分隊。
2、辦公室職責:
(1)迅速了解、收集、匯總及分析災情,及時向指揮部報告;
(2)傳達指揮部的工作指令並監督落實;
(3)負責與上級地質災害應急機構保持聯系,協調市政府的應急救災工作;
(4)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會商災害發展趨勢,對災害損失及影響進行評估,為指揮部決策提供依據;
(5)負責災情和搶險救災工作的信息發布,統一向新聞單位提供信息,做好宣傳、報導等工作;
(6)負責處理指揮部日常事務,辦理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有關部門的職責
市計委、經委:負責重大救災項目和應急治理項目計劃的協調安排和監督管理。
市建委:組織發生或可能發生地質災害地區的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危房檢查,指導群眾安全轉移;組織災區供水、供氣、城市道路、排水等有關設施的防護、巡查、搶修和排險,保障災區供水、供氣;組織行業主管部門搶修因災受損的市政公用設施,幫助災區制定和實施重建規劃。
市國土資源局:承擔重慶市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組織汛前地質災害調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預警體系、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查檢查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構築群測群防網路;組織應急調查、災情核查和災害監測工作並對災害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會同市有關部門做好搶險、救助的部署、監督和技術指導工作;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災害評估,確定地質災害應急治理項目。
市財政局:負責籌集救災應急資金及其下撥、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為救災應急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市公安局:負責應急工作的治安管理,維護搶險救災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協助組織災區群眾安全撤離或轉移,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防止因地質災害引發的群體性治安事件的發生。
市水利局:組織和督促主管部門開展庫周、水利設施沿線地質災害的監測、搶險、救助工作;負責被毀水利工程的修復。
市民政局:及時掌握災民安置動態,組織調運救災物資,協助災區各級人民政府及時設置避險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點;制定應急救災款物的使用、分配方案以及應急救災款物的管理工作;負責組織開展應急救災捐贈款物的接受、下撥和管理工作;妥善安置和救濟災民,安排好災民生活並及時向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災民救助和安置情況。
市衛生局:負責組織醫療急救和衛生防疫隊伍,調集必要的衛生器械、葯品等,及時趕赴災區投入搶救治病和防疫工作;保證災區飲水和食品衛生安全;負責災區疫情監測和信息收集報告工作。
市交通局:負責組織恢復被毀壞的干線公路、水路等基礎設施,保障交通干線和搶險救災重要路線的暢通;在危險路段設立醒目標志,警示過往車輛和行人;負責組織車輛運送救災應急物資,做好搶險救災人員、物資以及需轉移災民的緊急運輸工作。
市安監局:負責災區企業的生產安全,並指導、監督災區迅速恢復生產;負責尾礦庫、尾礦壩、尾沙池、地下礦井等安全檢查、監督,並向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
市旅遊局:負責組織恢復被毀的旅遊基礎設施;負責旅遊區旅遊資源的保護和排險。
市氣象局:負責提供災害預警所需的氣象資料信息,對災區的氣象條件進行監測預報。
其他有關部門:通訊部門負責組織和協調災區受損通信設施的搶修,保證應急指揮的通信暢通;電力部門負責幫助災區搶修和恢復電力設施,保證災區電力供應;視災情需要,武警部隊在市政府指揮下,負責迅速調集部隊趕赴災區,搶救被壓埋人員,並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轉移災民、維護災區社會治安;其他有關部門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職責分工,參與搶險、救助工作。
❼ 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607地質隊怎麼樣
若是從事技術的人員的話,待遇不錯
❽ 【問地方】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7地質隊
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7地質隊詳細地址:重慶市渝北區渝航路4號
請雙擊下圖查看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7地質在渝北的具體位置:(圖中紅點處)
❾ 央企都有哪些
截至2019年4月,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現有97家,央企名單如下:
序號 名稱
1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4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5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7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8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9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0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14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6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7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18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19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21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2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23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4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5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6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7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8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29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0 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1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2 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33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34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35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36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7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8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9 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
40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41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42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3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44 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45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6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47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48 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49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0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51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52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3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54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5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56 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57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8 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59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0 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61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62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3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4 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5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
66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67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68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69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70 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
71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2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73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74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75 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
76 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77 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78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79 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80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81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82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83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84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85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86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7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9 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90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91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92 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93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94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95 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
96 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97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2]
說明:
1、序號1-49的49家中央企業為中央管理的副部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務院國資委企干一局管理,其中正職由中央組織部任命。
2、序號50-97的48家中央企業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廳局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務院國資委企干二局管理。